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抑郁癥小夥治療3年,待業在家,每天睡不醒,醫生:這簡直是瞎治。

2024-08-27健康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健康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文案丨趙中醫講健康

編輯丨趙中醫講健康

有這樣一位年輕人,他的故事令人唏噓。小王,28歲,本該是人生最好的年華,卻被抑郁癥困擾了整整三年。他每天昏昏沈沈,仿佛永遠睡不醒,生活在一片灰暗中。他接受了長達三年的治療,卻毫無起色。醫生看了他的病歷,不禁驚呼:"這簡直是瞎治啊!"

這位醫生的反應引發了我們的好奇。抑郁癥作為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為何會出現治療無效的情況?小王的經歷究竟反映了什麽問題?讓我們跟隨一位資深精神科醫生的視角,深入探討抑郁癥的診斷、治療,以及可能存在的誤區。

抑郁癥的診斷並非易事。這位精神科醫生指出,很多人對抑郁癥的認知存在誤區,認為抑郁癥就是情緒低落、沒有精神。實際上,抑郁癥的癥狀復雜多樣,除了典型的情緒癥狀外,還可能表現為身體不適、認知功能障礙等。

在小王的案例中,他最突出的癥狀是持續的嗜睡。這位醫生解釋道,過度嗜睡確實可能是抑郁癥的表現之一,稱為非典型抑郁。而單憑這一癥狀就診斷為抑郁癥是不夠嚴謹的。

根據最新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抑郁癥的診斷需要滿足多項標準。除了核心癥狀如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外,還需要觀察是否存在體重變化、睡眠障礙、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疲乏或乏力、自責或內疚、註意力下降、自殺意念等癥狀。

這些癥狀需要持續至少兩周,並明顯影響社會功能。

醫生強調,準確的診斷是有效治療的前提。在小王的案例中,可能存在診斷不準確的問題。僅僅根據嗜睡癥狀就診斷為抑郁癥,忽視了其他可能的病因,這無疑會影響後續治療的效果。

除了抑郁癥,還有哪些疾病可能導致類似的癥狀呢?這位醫生列舉了幾種可能性:

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這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患者在睡眠中會反復出現呼吸暫停,導致睡眠質素下降,白天嗜睡。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導致新陳代謝減慢,表現為疲勞、嗜睡、情緒低落等癥狀。

慢性疲勞症候群:這是一種復雜的疾病,表現為持續的疲勞感,常伴有睡眠障礙、認知功能下降等癥狀。

某些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等,早期可能表現為疲勞、嗜睡等癥狀。

醫生強調,在診斷抑郁癥時,應該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和精神狀態評估,排除其他可能的器質性疾病。這包括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甚至可能需要進行睡眠監測等。

回到小王的治療經歷,這位醫生指出,即使診斷準確,治療方案的選擇和調整也至關重要。抑郁癥的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兩個方面。

在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藥包括選擇性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等。這位醫生強調,藥物的選擇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和個體特征來決定。例如,對於有明顯睡眠障礙的患者,可能會選擇具有鎮靜作用的抗抑郁藥。

而藥物治療並非一蹴而就。醫生解釋說,抗抑郁藥通常需要4-6周才能顯示明顯效果,在此期間可能需要調整劑量或更換藥物。如果一種藥物在充分劑量使用8-12周後仍無效,就應該考慮更換藥物或采用聯合用藥策略。

在小王的案例中,如果他確實患有抑郁癥,那麽三年來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就值得警惕。這位醫生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問題:藥物選擇不當、劑量不足、未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或者患者服藥依從性差等。

除了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在抑郁癥治療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包括認知行為治療(CBT)、人際關系治療(IPT)等。這位醫生強調,心理治療不僅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癥狀,還能提高其應對壓力的能力,預防復發。

而在中國的臨床實踐中,心理治療常常被忽視。這位醫生指出,很多患者和醫生都過分依賴藥物治療,忽視了心理治療的重要性。在小王的治療過程中,是否得到了適當的心理治療,這是值得關註的問題。

此外,這位醫生還提到了一些新興的治療方法,如經顱磁刺激(TMS)、電休克治療(ECT)等。這些方法在藥物難治性抑郁癥中可能發揮作用。不過,他也強調,這些治療需要在專業醫療機構進行,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

回顧小王的案例,這位醫生認為,"瞎治"的問題可能出在多個環節:診斷不準確、治療方案選擇不當、未能及時調整治療策略、忽視了綜合治療的重要性等。

面對小王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改進呢?這位醫生給出了以下建議:

重新評估診斷: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和精神狀態評估,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根據癥狀特點選擇合適的藥物,同時考慮心理治療等非藥物治療方法。

密切監測治療效果:定期評估癥狀改善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註重患者教育:幫助患者了解疾病和治療過程,提高治療依從性。

關註社會功能恢復:鼓勵患者逐步恢復工作和社交活動,這對預防復發很重要。

考慮轉診:如果癥狀持續無改善,可考慮轉診至更專業的精神科中心。

除了醫療層面的問題,這位醫生還指出了社會層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他認為,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認知還存在很大誤區,很多人對抑郁癥患者存在歧視和偏見。這不僅影響了患者尋求幫助的積極性,也給患者的康復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在小王的案例中,他長期待業在家,這可能既是抑郁癥的結果,也是加重癥狀的因素。這位醫生強調,工作和社交活動對抑郁癥患者的康復非常重要。他建議,在治療的應該鼓勵患者逐步恢復社會功能,可以從兼職或誌願工作開始,慢慢重建自信。

此外,這位醫生還提到了家庭支持的重要性。抑郁癥患者常常感到孤獨無助,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對治療效果有很大影響。他建議家屬應該學習一些與抑郁癥患者溝通的技巧,給予適當的關心和鼓勵,同時也要註意保護自己,避免過度疲勞。

最後,這位醫生呼籲社會各界關註精神健康問題。他認為,提高全民的心理健康素養,消除對精神疾病的偏見,為患者創造友好的社會環境,這些都是預防和治療抑郁癥的重要舉措。

小王的故事折射出當前抑郁癥診療領域存在的一些問題。準確診斷、個人化治療、綜合幹預、社會支持,這些都是提高抑郁癥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我們期待,透過醫療工作者的不斷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共同關註,能夠幫助更多像小王這樣的抑郁癥患者重拾信心,重返光明。

抑郁癥的治療是一場長期戰役,需要患者、醫生、家屬和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相信,只要堅持科學診療,保持希望和耐心,就一定能夠戰勝這個"看不見的敵人",讓生命重新綻放光彩。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註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參考文獻:

[1]郭冬靜,潘文超,王思嘉,等.神經免疫炎癥互動作用在中醫藥治療抑郁癥中研究進展[J/OL].中國比較醫學雜誌,1-10[2024-08-2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822.R.20240826.1147.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