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學會這9點特別重要

2024-08-18健康

【2023年中國阿爾茨海默病:事實與數碼】報告顯示, 中國60歲以上人群中,約有1500萬癡呆患者,其中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達1000萬 ,在國人疾病死因排行榜上阿爾茨海默病位居第五。

遺憾的是,至今仍缺乏有效根治或讓病程逆轉的手段,該病也因此被稱為「溫柔的絕癥」。

如果早期能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將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大大降低,並延緩它的出現。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普遍就診較晚,治療效果欠佳,因此「防、診、治」都應提早一步。

導致阿爾茨海默病

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近期,北京大學全球健康與發展研究所基於「中國健康與養老調查專案」展開研究發現, 中國約半數新發癡呆病例可歸因於12種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受教育程度低、高血壓、肥胖、聽力損失、創傷性腦損傷、飲酒、吸煙、抑郁、缺乏運動、社交少、糖尿病和空氣汙染。

其中,關系最大的5個因素是受教育程度低(11.3%)、抑郁(7.61%)、高血壓(6.43%)、吸煙(4.26%)和缺乏運動(3.77%)。

01 受教育程度低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的總體認知能力會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疾病。

除了提升學歷,經常進行旅行、社交、藝術活動、閱讀或學習第二語言等資訊豐富的活動,也有助保持認知和大腦健康。

02 抑郁

受到多種潛在心理或生理機制的影響,抑郁可能引發癡呆。一項納入6萬余名參與者隨訪2~17年的研究發現,抑郁癥是癡呆的危險因素。

復旦大學研究團隊對30萬余名50~70歲參與者隨訪11.9年發現,與健康對照組相比,患抑郁癥的群體癡呆發病率增加51%。

03 高血壓

中年高血壓與晚年癡呆風險增加相關。英國牛津大學研究證實,高血壓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加劇腦血管慢性損傷,增加癡呆風險。

美國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對近萬名5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的研究發現,嚴格控制血壓的人,癡呆風險降低15%,輕度認知障礙風險降低19%。

04 吸煙

吸煙會對腦血管和腦細胞造成傷害。【柳葉刀】釋出的報告顯示,5%的癡呆病例發生與吸煙有關。

二手煙同樣有害,在55~64歲女性中,二手煙暴露與更多的記憶退化相關,暴露時間越長,風險越高。

05 缺乏運動

運動不足是目前所有人群面臨的普遍問題。美國【神經病學】雜誌刊登研究顯示,年輕時缺乏中高強度體育鍛煉的人,25年後大腦發生病變的風險高出47%。

做好九點降風險

危險因素越少,癡呆風險越低。 如果能控制好12種可改變的風險因素,就可延緩或預防40%的癡呆病例發生。針對癡呆風險因素,建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 終身學習。 只有不斷學習不同內容,才能對大腦形成正向刺激,可以上老年大學或培訓班,不要求學會,只求不斷接受新鮮事物。

❖ 心態積極。 放松心情,避免過度緊張,有抑郁、焦慮情緒時,及時尋求親朋好友、心理醫生的幫助。

❖ 控制指標。 高血壓會加速癡呆進展,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3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要遵醫囑合理用藥,保持血糖平穩。

❖ 堅持運動。 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可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太極拳、八段錦、走路、跑步等有氧運動。彈琴、敲鍵盤、撿豆子等手部運動也可有效刺激特定腦部區域。

❖ 避免傷腦。 煙草、酒精、外傷、睡眠不足都是傷害大腦的「元兇」,因此要積極戒煙戒酒;老人要避免摔倒,以防頭部受傷;存在睡眠和腦血管病,要及早治療。

❖ 保護聽力。 聽力下降會影響老人的空間定位能力及言語辨識能力,發現聽力問題應及時到專業機構就診,透過藥物治療、聽覺輔助技術、聽覺康復訓練等方式改善聽覺功能,延緩聽力損失。

❖ 控好體重。 65歲前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應控制在18.5~23.9,65歲以上人群則不宜太瘦,如果體重有明顯減輕趨勢應重視。

❖ 融入圈子。 退休後要避免乏味單調的生活,每天都要走出家門活動。

❖ 飲食健腦。 飲食要均衡,適量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豆制品、魚等。

文字來源:生命時報官方網站、陜西百姓健康

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