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是第36個「全國愛牙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題是「全生命周期守護 讓健康從‘齒’開始」。
9月20日 上午,在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指導下,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廣東省口腔醫院、廣東省牙病防治指導中心)攜手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廣州市牙病防治中心,在番禺華豐匯購物中心廣場舉辦2024年廣東省「全國愛牙日」公益口腔健康義診活動。
兒童齲齒高發,蛀牙也會影響生長發育?
義診活動現場,人頭攢動,專家們耐心為前來咨詢的市民進行口腔檢查和解答疑問。在人群中,一群穿著統一園服的孩子格外引人註目,他們是來自附近幼稚園的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有序地排隊等待醫生進行口腔檢查。
「我剛剛檢查的幾位小朋友口腔衛生都不錯,有兩位小朋友存在齲齒的情況。」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廣東省口腔醫院)口腔內科主任闕國鷹介紹,齲齒是兒童口腔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由於兒童喜歡吃甜食以及碳酸飲料,且口腔清潔意識相對較弱,容易導致齲齒的發生。
很多人認為,口腔健康只與牙齒萌出後的護理有關,實則不然。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廣東省口腔醫院)副院長、廣東省牙病防治指導中心副主任徐淑蘭指出,口腔健康的管理應從孕婦懷孕開始,胎兒期、嬰幼兒期、青少年期、成年期,一直到老年期,每個階段都需要我們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呵護。「特別是兒童的乳牙期,如果乳牙保護不好,不僅會影響恒牙的萌出,還會對兒童的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如消化不良等。」
也有家長提出,明明每天都有刷牙,孩子怎麽還長蛀牙?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廣東省口腔醫院)口腔正畸科副主任包麗娜強調:「小孩子的口腔清潔往往是不到位的,因此家長的口腔衛生意識要提升。」學齡前的兒童還不具備手部精細動作能力,需要家長協助刷牙才能做到有效清潔。
牙縫松動,老年人掉牙的訊號需警惕
中老年人常常會發現自己的牙縫開始變大,牙齒也逐漸松動。這實際上是牙齒開始脫落的主要前兆,它們往往預示著牙齒周圍組織的健康狀況出現了問題。
對於牙縫松動的情況,徐淑蘭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牙周治療,以控制病情發展。同時,對於因牙齒缺失導致的牙縫變大,可考慮透過種植牙或修復等方式恢復牙齒的完整性和功能。得益於國家集中采購政策和醫療技術的進步,種植牙等口腔治療費用已大幅降低,且手術過程更加微創和舒適。
全生命周期護牙指南:從嬰兒到老年,守護每一顆牙齒
口腔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不僅承擔著咀嚼、吞咽、言語等基本功能,還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徐淑蘭指出,牙周病作為常見的口腔疾病,除了會導致牙齦出血、牙齒松動,還可能進一步發展成為牙周炎,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此外,口腔疾病還會影響營養吸收,進而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口腔的第一關一定要呵護好。
我們可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1、 嬰幼兒期(0-6歲)
從出生起,家長就套用軟紗布或指套牙刷輕輕擦拭嬰兒的牙齦和口腔,去除食物殘渣和細菌。隨著牙齒的萌出,逐漸過渡到使用適合嬰幼兒的牙刷和含氟牙膏進行刷牙。避免讓嬰兒長時間含著奶瓶入睡,以減少「奶瓶齲」的發生。
2、 兒童青少年期(7-18歲)
堅持每天早晚刷牙,同時,教會孩子使用牙線和牙間隙刷,徹底清潔牙齒縫隙。鼓勵孩子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促進咀嚼和口腔健康。同時,限制高糖、高碳酸飲料的攝入,預防齲齒。
3、 成年期(19-60歲)
定期進行專業的口腔清潔和檢查,如洗牙、牙周治療等,以維護牙周健康。同時,戒煙限酒,預防牙周病的發生。對於已出現的口腔問題,如齲齒、智齒問題等,應及時治療。
4、 老年期(60歲以上)
由於身體機能下降,口腔健康更易受影響。此時,除了堅持日常清潔外,還需特別關註缺牙修復與功能恢復,及時修復缺失的牙齒,以維持咀嚼功能和面部形態。
徐淑蘭強調,口腔健康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需要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一般建議成年人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而對於兒童和中老年人等易患齲齒和牙周病的人群,則應縮短檢查間隔至每3-6個月一次。透過定期檢查,我們可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從而避免病情惡化並減少治療成本。
(通訊員:劉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