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全國名中醫邱健行:套用藥對治肝病經驗

2023-12-05健康

▲邱健行 全國名中醫(1940-)


邱健行,全國名中醫、廣東省第二中醫院主任醫師,邱健行從事中醫臨床工作58年, 對嶺南地區肝病的發病機理及臨床診治有獨特認識和建樹。 現將其臨證辨治肝病經驗介紹如下,以饗同仁。

因機證治


【黃帝內經】中記載中國五方氣候的基本特點是「東方生風,南方生熱」「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闡明嶺南地區氣候多熱多濕的特點,常與六氣中風、暑、濕、火邪之氣夾雜致病,而且嶺南人喜食生冷寒涼之品,外濕浸體、內傷飲食,從而使脾胃運化受阻,更成濕困脾胃之證。因此在嶺南地區的肝病患者多有濕熱邪毒偏盛的特點,常兼濕濁阻滯中焦脾胃。


嶺南肝病人群中以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居多,乙肝屬疫熱之毒,脂肪肝屬油膩之性,與嶺南地區濕熱邪氣偏盛的內容相合,故在肝病的整個病變過程中,濕熱邪毒纏綿難除,貫穿始終,故辨證分析當辨主次虛實,分期論治。早期宜攻補兼施,在清熱祛邪的基礎上輔以健脾益氣、調養氣血之品,中期則以疏肝解毒、健脾扶正為主,末期久病多虛多瘀,同時兼夾肝郁濕熱脾虛,虛實夾雜為本,治療更需時刻顧護中州脾胃,力圖緩治。


常用藥對


● 乙肝常用藥對


茵陳、葉下珠合用退黃解毒 茵陳苦寒瀉下,功專清利肝膽濕熱,是治黃疸第一要藥,【本草綱目】載茵陳「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悅長年」。邱健行認為辨治黃疸,不論陰黃還是陽黃,茵陳均為退黃首選藥。葉下珠亦苦涼,歸肝、脾經,兩藥相須為用,更善解毒消積,對抑制乙肝病毒療效顯著。


雞骨草、溪黃草合用清肝脾濕熱 【嶺南草藥誌】謂雞骨草「清郁熱,舒肝,和脾,續折傷」,為清肝解毒、疏肝止痛之良藥。溪黃草味苦性寒,歸肝、膽、大腸經,清熱利濕退黃,解毒散瘀消腫,尤長於清肝腸之濕熱。溪黃草苦寒,雞骨草味甘淡,前者功專苦瀉,後者兼有甘補,兩藥合用既清肝膽胃腸濕熱,又可和脾護胃,以防苦寒敗胃,損傷中陽脾土。現代藥理研究報道:兩藥均有抗炎保肝、抗病毒的作用,是民間治療黃疸型肝炎的常用藥。


● 脂肪肝常用藥對


決明子配澤瀉 決明子味甘苦鹹,微寒,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的作用。【名醫別錄】中記載決明子可泄肝經濕熱,益陰和胃,為足厥陰肝家正藥。澤瀉味甘淡,性寒,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泄熱、化濁降脂之功,【醫學啟源】言其為除濕之聖藥,可「去舊水、養新水」,邱健行認為澤瀉「澤其不足,瀉其有余」,瀉能除相火清濕濁,補能行腎水而益腎陰。兩藥合用清肝熱、瀉濕濁之力更專。


丹參配山楂 丹參性苦,微寒,歸心、肝經,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之功,可用於胸痹心痛、脘腹脅痛、癥瘕積聚、熱痹疼痛、心煩不眠、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瘡瘍腫痛。【本草匯言】載丹參「善治血分,祛滯生新,調經順脈之藥也」。山楂味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可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濁降脂。【本草綱目】記載其有「化飲食,消肉積,癥瘕,痰飲痞滿吞酸,滯血痛脹」的功效。兩藥配伍合用,更善清肝經膏脂,通血脈,化瘀積。


● 肝硬化常用藥對


鱉甲配土鱉蟲 鱉甲味鹹,微寒,歸肝、腎經。【本草經疏】載「鱉甲主消散者,以其味兼乎平,平亦辛也,鹹能軟堅,辛能走散」,故鱉甲為軟堅散結之要藥,具有軟堅散結、滋陰潛陽之效。土鱉蟲為動物入藥,歸肝經,善入經化血,最補損傷,故能消肝臟瘀血,引諸藥入肝。兩藥合用善入肝經,化瘀散結,滋陰養肝。


三棱配貓爪草 三棱能破血中之氣,為肝經血分藥,具有從血則治血、從氣則治氣之效,能治一切凝結停滯有形之堅積。貓爪草甘辛溫,歸肝、肺經,專功化痰散結、解毒消腫,其味辛行散,最善解毒散結,對肝結節、肺結節、甲狀腺結節有顯著療效。兩藥合用更善行氣破血、散結消瘕。


▲茯苓

典型醫案


患者男,時年33歲,2013年5月12日初診。主訴:ALT(谷丙轉氨酶)反復升高。乙肝病史多年,從未治療。2023年4月28日檢查結果提示乙肝小三陽,血小板:97×10^12/L,ALT:51U/L。肝臟彩超提示肝回聲增粗,肝結節,脾大。刻下:肝區隱痛,納可,無反酸噯氣,寐差,小便黃,大便溏。舌質淡紅,有齒痕,苔黃濁稍厚,脈弦細。


診斷: 乙肝後肝硬化(濕熱中阻,兼夾虛夾瘀)。


治法: 健脾化濕,活血祛瘀。


處方: 鱉甲20g,土鱉蟲10g,黨參20g,茯苓20g,白朮10g,五味子10g,薏苡仁30g,火炭母20g,鳳尾草20g,貓爪草10g,敗醬草20g,延胡索20g,甘草6g。28劑,水煎服,每日1劑。


7月7日二診: 患者脅痛癥狀緩解,仍有疲倦乏力感,納可,大便仍溏。舌質淡紅,苔根部黃濁厚,脈弦。守前方去延胡索、敗醬草,加三棱10g、丹參20g。28劑,水煎服,每日1劑。


按: 肝硬化多為感染乙肝病毒後發展而來,早期多無臨床癥狀,繼續發展則癥多見脅痛、乏力、食欲不振,嚴重可出現黃疸、腹水等多種變證。嶺南多熱濕,外邪濕熱與乙肝疫毒相合為病,濕郁日久,膠著黏滯,阻塞肝絡,不通則痛。而脾胃運化水濕有賴於肝之疏泄條達,肝氣郁日久,脾胃生化氣血、運化水濕失常,氣虛則瘀血停積,肝絡失養,不榮則通。


邱健行認為肝硬化病機復雜多變,虛實錯雜,應遵循標本兼治、整體調節的治療原則。方中以「四君子」健運脾胃、扶正培本,並配伍鱉甲、土鱉蟲、貓爪草、延胡索、三棱、丹參活血通絡、消積破堅、解毒散結,五味子、薏苡仁調養肝脾,火炭母、鳳尾草健脾除濕清腸,甘草調和諸藥。「四季脾旺不受邪」,扶正方能祛邪。治療以攻補兼施,補中帶消,標本緩急循序漸調,方可取得佳效。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內容整理自:【中國中醫藥報】2023年11月10日第五版, 魏東、孫正平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