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有些糖尿病是睡出來的

2024-04-10健康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糖尿病發生和睡覺息息相關,有些人吃得再健康,糖尿病患病風險依然不低!2024年3月,【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絡公開】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只睡3-6個小時的人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

睡覺有如下習慣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part.

01

睡眠少於6小時

睡眠時間過短可影響任何年齡段的糖尿病發病風險。研究表明,幾乎所有年齡段(包括兒童、青少年、成人)人群都存在短睡眠時間,且睡眠時間過短與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Engeda 等對上述年齡段進行了補充性的研究發現,中老年患者中每晚睡眠時間≤5h的人比睡眠時間在7-9h的人患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5.6-6.9mmol/L)的可能性高2倍。Kim等在進一步對17983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佇列研究發現,報告 睡眠時間不足/短時間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進展為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加44%-68%[1]。

part.

02

睡覺總愛打呼嚕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 打呼嚕的孕婦似乎更易患上糖尿病。 據美國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的法蘭西斯卡博士說:「孕期出現的睡眠障礙會給女性的心血管系統及新陳代謝造成不利影響。打呼嚕往往提示呼吸量不足,而睡眠時的缺氧很可能給身體造成負面影響,比如說它能啟用交感神經系統,使夜間血壓升高,還能引發炎癥和代謝改變,從而增加患上糖尿病的危險」[2]。

最新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常並行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病等中的1種或多種,是多種心血管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2型糖尿病伴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年齡普遍較大,BMI指數、腰臀比、心胸比率和胰島素抗性均較正常人大[3]。

part.

03

習慣晚睡晚起的人

與早睡早起者比,晚睡晚起型夜貓子患心臟病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研究人員發現,夜貓子的飲食往往較不健康,且進食時間不規律,進食次數少而量大。而早睡早起者通常攝入更多蔬菜和水果。這可能部份解釋為什麽 夜貓子患慢性病風險較高 [4]。

晚睡晚起也會讓血糖波瀾起伏。 有研究表明,淩晨4點到9點是血糖最容易升高的階段。如不按時起床、服藥、吃飯,那麽一整天的血糖就會陷入紊亂。註射胰島素,尤其是中長效胰島素的患者,睡懶覺還可能導致低血糖。睡眠中的低血糖會導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的睡覺時間不宜太遲,最好在22點之前入睡,次晨6-8點起床,以保證8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5]。

part.

04

習慣開燈睡覺

胰島素抵抗是指人體細胞對某種激素的反應能力降低,該激素負責將葡萄糖從血液中運輸出來,這與2型糖尿病發病相關聯。有研究發現,在昏暗燈光房間中睡過一晚的人,胰島素抵抗水平明顯增高。

西北大學的梅森博士說:「已經有研究表明,夜晚暴露於光照下睡覺會抑制睡眠激素——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由大腦對黑暗的反應而生,不僅可以調節睡眠覺醒周期,也能維持血糖水平。此次我們的研究結果證實,僅一個晚上 開著燈睡覺就會影響新陳代謝和胰島素抵抗數值。 」[6]

大豆肽對果蠅睡眠的影響

有這樣一項研究,透過大豆分離蛋白酶解,制得大豆肽,選擇20日的雄性果蠅,分為4組,其中一組沒有添加大豆肽作為空白組,另外三組分別添加2、4、8mg/mL的大豆肽作為3個模型組。透過VideoTrack動物行為分析系統監測果蠅睡眠時長,並檢測大豆肽對果蠅腦部生物鐘基因(per、tim、clk、cyc)與參與調控睡眠神經遞質合成限速酶的基因( gad、tph、gdh、hdc)以及五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影響。

研究發現,在監測睡眠的第2日晚上, 大豆肽對果蠅睡眠延長效果最好, 並呈現劑量依賴性,又透過剝離取頭,分析其生物鐘基因(per、tim、clk、cyc)和神經遞質合成限速酶基因(gad、tph、gdh、hdc,得到SBP是透過調節tim和tph的基因表現並提高5-HT 在腦部的含量來延長果蠅的睡眠時長的結論。

參考文獻:

[1]拜曉偉,李彤彤,唐李,李亞.睡眠障礙與糖尿病的研究進展[J].華西醫學.2024(39):140-146.

[2]美專家警告:打呼嚕的孕婦更易患上糖尿病.[J]糖尿病新世界.2009.

[3]唐春蓉.打呼嚕不是小毛病[J].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20(6):76-76.

[4]夜貓子或易得心臟病與糖尿病[J].【深圳特區報】·【保健與生活】.2019(5)58-58.

[5]程艷麗.起床太晚,血糖控制不好[J].保健與生活.2014(8)40-40.

[6]人民網-生命時報.睡覺有亮光,易得糖尿病[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8(7):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