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三伏貼」開貼 冬病夏治正當時

2024-06-24健康

原標題:「三伏貼」開貼 冬病夏治正當時

醫護人員正在為患者敷貼

6月21日,夏至。省城各醫療機構、衛生服務中心冬病夏治「三伏貼」開貼了。記者來到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老年科(全科醫學科)等「三伏貼」貼敷地點,看到這裏人頭攢動,大家正在有序排隊貼敷。據悉,省二院冬病夏治「三伏貼」專案已開展十多年,這種「簡便驗廉」的方法深受百姓追捧。據統計,當天治療人數超過百人。

家住城關區的蔡大爺今年85歲高齡。以往,蔡大爺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冬天總愛感冒。五年前的盛夏伏天裏,老人接受了「冬病夏治」療法,現在,他精神矍鑠,身體疲乏、冬天愛感冒的狀況有了明顯改善。

盛夏伏天,酷暑難耐,但對於患有支氣管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咽炎、咳嗽、反復感冒等秋冬季易發疾病的病人而言,卻是「冬病夏治」的良好時機。

夏至是「開穴」的日子

近年來,隨著慢性疾病患病人群的增加,人們逐漸對冬病夏治有了更多的認識。那為什麽選擇在夏至開始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呢?省二院中醫科醫師告訴記者,早年間,冬病夏治,多從「三伏」天開始進行治療,其實,根據中醫理論夏至即是「開穴」的日子,而在三伏裏穴位貼敷療效最佳。臨床實踐經驗表明,從夏至起到頭伏之前進行第一階段的敷貼,以期達到醒穴、溫經、通絡的作用,進而再進行第二階段的敷貼,以達到納陽攝氣、扶正固本、強壯正氣的作用。

有的醫院也會在初伏時開始冬病夏治「三伏貼」的敷貼。據介紹,甘肅省中醫院今年的冬病夏治「三伏貼」活動將於7月15日初伏首日開啟。屆時,該院將安排針灸科、風濕病科、肺病科、腎病科、內分泌科、脾胃病科、兒科、耳鼻喉科、老年病科等多個專業科室,對每一位「三伏貼」貼敷患者進行問診、辨證論治,針對個人具體情況進行貼敷。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甘肅省中醫院特色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穴位貼敷是「冬病夏治」特色療法中最常用的手段。農歷「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季節。此時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敷貼,透過將藥物敷貼在俞穴,使藥物沿俞穴→經絡→臟腑途徑滲透並放大藥效, 從而透過溫陽補益之法以調節人體陰陽,去除體內沈寒痼冷,並啟用人體免疫力,增強機體抵抗力。

據介紹,「冬病夏治」穴位貼敷不僅對呼吸、消化、免疫等系統疾病及產後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對亞健康(免疫功能低下、陽虛體質、氣虛體質、體質虛弱、容易過敏、慢性疲勞症候群)及平常虛弱多病體質偏寒人群具有良好的調理作用。

小小褐色藥丸精心炮製

時值夏至,各醫療機構結合當代人體質特征,總結出當代「冬病」的常見、多發病種,並總結驗方,結合經絡體系精制出多套精準治療方案,包括頸肩腰腿痛方、肺系方、亞健康方、高血壓方、小兒普通方和小兒腹痛腹瀉方。

「三伏貼」貼的到底是什麽?記者在省中醫院風濕骨病科看到,炮製、打粉、煉油、煉丹、制膏、攤塗……按照傳統工藝手工煉制熬藥,藥劑師制作成了一張張「三伏貼」。

每年夏至或入伏前,中醫藥劑師都會炮製帶著濃濃藥香的「三伏貼」小藥丸。藥丸的配方是溫陽、助陽、通經絡的中藥,比如細辛、白芥子等,將這些中藥按照比例配好後過八十目篩,就是打成如面粉一般細膩,用榨成汁、過濾好的新鮮姜汁拌勻。

醫生同時也介紹,「三伏貼」不是立竿見影的靈丹妙藥,患者一定要堅持「冬病夏治」三年時間,在這期間,大多數病人會發現,自己感冒的次數減少了,不怎麽怕冷了,關節痛得也不那麽重了。

「三伏貼」老人小孩都能貼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市民表示聽說過「冬病夏治」這個說法,而對於醫院是否開展這一診療專案卻並不知曉。也有人認為,「冬病夏治」是一種很高深的中醫理論,在現實中並不常見。

張大爺是位老病號,已經接受「冬病夏治」五年了。在各醫院相關科室,接受治療的病人以老年人居多,一是因為老年人中體弱多病者更多,其次是因為年輕人更習慣於「得了病再治療」。其實,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增大,以及受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中青年人群才是亞健康狀態的最大受害者。

孩子老是感冒、咳嗽經久不愈、腸胃不調,也可透過「三伏貼」調理。「在夏至進行一次貼治,按照中醫五行原理進行培土,強實基礎,提升療效。三伏後10天再增加一次敷貼,起到固肺益腎,強化療效,鞏固治療的作用。」蘭州市中醫院兒科專家介紹說。

除了感冒、咳嗽、脾胃不好,兒童的一些過敏性疾病也可以貼「三伏貼」。醫生提醒,孩子貼「三伏貼」最好選擇各大醫院的兒科。

「三伏貼」效果明顯,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用,需要聽取醫生的建議,不可自行盲目貼敷。專科醫生告訴記者,「三伏貼」的貼敷有以下禁忌:孕婦、行經期間,2歲以下幼兒禁用;易皮膚過敏、接觸性皮炎、背部大面積疤痕或疤痕體質、背部皮膚潰爛等患者禁用;糖尿病高糖狀態的患者,肺結核、支擴、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發熱等患者不宜使用。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曉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