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告別隱藏的「聽力殺手」!耳內鏡下鼓膜置管術讓女子獲「新聲」

2024-06-26健康
近日,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成功為一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實施了耳內鏡下鼓膜置管手術。
患者是一名53歲既往鼻咽癌病史的女性患者,因放療治療後一年余出現雙耳悶脹感,伴耳鳴、聽力下降,曾自服消炎藥治療,效果不佳。
近一個月癥狀加重,左耳較右耳嚴重,耳內有悶脹感且鼓膜內陷,活動度差,見鼓室內液平面。中耳腔內有大量積液,住院診斷考慮為「雙耳分泌性中耳炎」。
經檢查後發現其鼓膜下有大量積液,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後,為患者行耳內鏡下鼓膜置管術,手術順利。
(▲患者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
術後第二天患者復查左耳聽力提高23分貝,患者自述:「耳朵不悶了,聽力有明顯改善」!患者很快辦理了出院手續,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
鼓膜置管術的成功開展,讓眾多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告別了頑固性「耳悶、耳鳴、聽力下降」等煩惱,帶來了新福音。
耳內鏡下鼓膜置管術的成功開展,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這項技術的廣泛套用,將幫助更多患者告別「耳悶、耳鳴、聽力下降」等頑疾,重獲聽力健康。
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將繼續致力於醫療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科普小知識
一、什麽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鼓室積液伴有聽力下降及鼓膜完整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按病程長短不同,可分為急性(3周以內)和慢性(3個月以上)。
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呈散發樣,且各年齡段的人群均有發病。小兒的發病率比成人高,是引起小兒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此成為了隱蔽的「聽力殺手」。
二、為何會出現分泌性中耳炎?
引發分泌性中耳炎的因素很多,比如咽鼓管功能障礙、感染、免疫反應;多見於兒童,一般在感冒後出現,因小兒腺樣體肥大阻塞咽鼓管,形成中耳腔負壓,患者逐漸出現耳悶、聽力下降、耳鳴,甚至導致積液產生。
由於兒童咽鼓管結構發育原因,相比成人更容易罹患急性中耳炎及分泌性中耳炎。
三、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表現?
1.耳痛
起病時可有耳痛。小兒常在夜間發作,哭鬧不已,次晨耳痛減輕,一般持續1~2天,耳痛即消失。成人耳痛大都很輕,或無明顯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顯。
2.聽力下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前大多有感冒史,以後聽力逐漸下降,伴自聽增強。當頭位變動,如前傾或偏向患側等,此時因積液離開蝸窗,聽力可暫時改善。慢性者起病隱匿,患者常說不清發病時間。
小兒大多表現為對別人的呼喚聲不予理睬,看電視時要調大聲量,學習時精神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等。如小兒的另一耳正常,也可長期不被家長察覺。
平均聽力水平0~20dB為正常(綠色),21~40dB輕度聽力損失(黃色),41~60dB中度聽力損失(紅色),≥61dB重度聽力損失(紫色)
3.耳內閉塞感
耳內閉塞感或悶脹感是成人患者的常見主訴之一,按捺耳屏後該癥狀可暫時減輕。
4.耳鳴
部份患者有耳鳴,多為間歇性,如「劈啪」聲,或低音調「轟轟」聲。當頭部運動,打呵欠或擤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但若液體黏稠,或液體已完全充滿鼓室,此癥狀缺如。
分泌性中耳炎治療,鼓膜置管術效果好!
耳內鏡下鼓膜置管手術屬微創手術,是目前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尤其是保守治療無效的頑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復發作的急性中耳炎等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具有創口小、簡便、安全、有效、恢復快等優點。
鼓膜置管手術的過程是在耳內鏡下,將耳膜切開一個小口,用鼓膜置管器將鼓膜通氣管放在鼓膜破口處,通氣管使鼓室內外相通,壓力平衡,引流出耳內的積液,促使耳黏膜功能的恢復,達到治療效果。
這是一個十分安全的小手術。成年病人可以只需局部麻醉,小孩由於不能如成人般忍耐和配合,一般需要全身麻醉。手術時間約10到15分鐘。
(▲術前鼓室內大量積液與術後鼓室內建小管排出積液的對比)
四、哪些患者需鼓膜置管?
1.復發性急性中耳炎。
2.分泌性中耳炎超過3個月,經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佳的。
3.鼻咽部和或鼻腔有新生物壓迫咽鼓管導致分泌性中耳炎,新生物切除後仍有分泌性中耳炎的。
4.持續的雙側中耳積液導致聽力損失在兩個月以上的。
5.其他經檢查後符合手術指征的患者。
五、置管手術後需要註意什麽?
1.耳內不需滴藥,保持外耳道清潔幹燥,切勿進水,以免引起感染。
2.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防止鼻腔透過咽鼓管形成逆行感染。
3.勿用力擤鼻,防止鼻腔分泌物逆行感染中耳,鼻腔分泌物多時,一側清理後再清理另一側鼻腔。
4.咀嚼口香糖有利於咽鼓管功能恢復。
5.定期復查:置管後1周、1個月、3個月、6個月來院復查,看管道是否移位,是否堵塞,如有不適立即隨診。
6.通常鼓膜通氣管可以留置半年時間,同時需要定期到門診復診,以了解鼓室積液、咽鼓管功能恢復情況。
如果功能已恢復,取出通氣管後鼓膜會自行愈合。如果功能未恢復,需繼續佩戴,甚至終身戴管。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 眼耳鼻喉科 龍弦瓊關註@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