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青少年、發熱、三系減低、肝功能損害……不是血液病!醫生差點陷入「死胡同」丨醫起推理吧

2024-07-06健康

導讀

看著「爆表」的肝酶數值和減低的血細胞,急診醫生也被震驚了。

作者:晝辭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釋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醫起推理吧」之第 48 彈

「醫生,快看看我們家孩子,發燒得嚴重,肝的指標也很高。」帶著一疊檢查資料,一位老年人全然不顧冗長的候診隊伍,直接帶著孫子沖進了診室內。

「不好意思,來急診科的人們病情都比較急,還有很多來自外地的求醫者,請排一下隊,謝謝。」急診醫生看了一眼精神狀態尚可的病人,禮貌地制止了老年人的插隊行為。

一個多小時後,終於輪到了他們。

看著「爆表」的肝酶數值和減低的血細胞,急診醫生也被震驚了。

01

原來在就診前三天,中學生小孫突發高熱寒顫,體溫高達39.8℃,並伴有頭暈、頭痛、惡心、幹嘔的癥狀。

正值呼吸道病毒感染高發期,再加上很多同學也有發熱的癥狀,小孫奶奶以為是被傳染了,於是在家裏的藥箱裏翻出了感冒藥和退燒藥,先後讓小孫服了下去。

燒退得很快,本以為不嚴重的他們萬萬沒想到,三四個小時之後,小孫又燒了起來。為了不耽誤學習,他們連夜趕到當地醫院就診。

檢查結果提示:

1.白細胞2.7x10^9/L,中性分葉核顆粒球百分比70.1%,紅細胞3.5x10^12/L,血紅蛋白151g/L,血小板82x10^9/L。

2.肝功能:谷丙轉氨酶639U/L,谷草轉氨酶1011U/L,谷氨酰轉肽酶33U/L。

3.其他炎癥指標輕度升高,凝血指標輕度異常。

4.黴漿菌抗體及其他呼吸道病原學檢測陰性,肝炎抗體等結果未見陽性結果。

5.肝臟等腹腔臟器彩超結果未見明顯病變。

從可能引起發熱、肝功能異常的常見指標中都沒有找到致病元兇,醫生也只能先按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肝功能不全待查」進行對癥治療:予以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奧司他韋抗病毒,輔以保肝、提升白細胞等處理,準備待病情平穩後再進一步篩查病因。

見狀,為了不耽誤孩子近期的中考,小孫奶奶立馬表示要去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就這樣,轉診至我院。

02

老人始料未及的是,大醫院的床位很緊張。

急診醫生評估後,認為病人可能存在感染所致三系減低以及肝功能損害,但同時不能排除是否存在其他肝臟疾病致病原因,按常規這種情況收治感染科或血液科更加合適一些。

但因兩個科室都床位緊張,加之家屬急切要求住院,只能在還剩一張床位的消化科入住。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選擇消化科的原因——

小孫奶奶緊皺眉頭地對醫生說,「前幾年,小孫父親就是因為肝病去世的,後來小孫母親重組了家庭,現在只剩下我守護著這個孩子過日子,我特別害怕他和他爸爸一樣。」

回到病情,如果發熱、肝功能損害沒有其他特異性指向性的癥狀,可能會更考驗內科醫生「明察秋毫」的本領。醫生除了要緊盯肝臟,還需要有整體觀念,因為很多全身性疾病也常常會累及肝臟這個重要的臟器,比如嚴重的感染、右心功能衰竭、血液系統疾病等。

結合病人小孫的情況,他同時還存在著三系減低的情況,發生了嗜血現象,所以感染和血液疾病的可能性陡然上升。

在病人正式住院後,管床醫生為其安排了骨髓穿刺術以了解和排查血液科疾病,同時還排查著感染方面的病因,比如送檢NGS、血培養和炎癥指標等。其中NGS是高通量測序技術,屬於二代基因測序試驗檢查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詳細地捕捉病人是否存在常見細菌、病毒、真菌或部份特殊病原體的基因成分,從而釘選病因。

雖然檢查很順利地完成了,但骨髓塗片結果卻遲遲未出。特別奇怪,難道是有什麽難以判別的部份嗎?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陷入了緊張的氣氛……

03

再三催促檢驗科下,醫生終於拿到了報告,結果初步懷疑:淋巴瘤骨髓轉移可能。

圖源:作者提供

這個結果如同晴天霹靂,讓小孫奶奶無比震驚,哭訴著孩子命運多舛。

在安撫家屬的同時,管床醫生發現了端倪,病情似乎並非如此。

雖說骨髓象表現很像淋巴瘤,但卻和病人的臨床表現無法「匹配」,為什麽這麽說呢?

病人在入院後予以多烯磷脂酰膽堿、復方二氯醋酸二異丙胺、雙環醇等藥物治療後,僅僅低熱兩天,體溫就恢復至正常,甚至抗生素沒用幾天,此前的頭暈、惡心等不適更是逐漸消失,與我們常見的淋巴瘤活動期的發熱、盜汗、乏力、消瘦、無痛性淋巴瘤腫大等表現不符,查體也未捫及腫大的淋巴結。

這就說明了該疾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如果真的是腫瘤,不太可能會自行痊愈。加之流式細胞術等檢查也未查到原始細胞,更加不支持這一結果。於是決定請血液科專家再次閱片,核對報告。

管床醫生將自己的想法和家屬解釋之後,小孫奶奶終於情緒有了好轉。

幸運的是,經過再三閱片和討論,最終考慮病人的骨髓象不是淋巴瘤的骨髓轉移,只是形態學等表現,和淋巴瘤相似,更偏向於感染引起的骨髓造血系統的影響。

專家的意見,讓小孫奶奶松了一口氣。

04

排除過後,只剩下感染方面的可能了,但被寄予厚望的NGS檢查卻一無所獲,將病情又推進了「死胡同」。

圖源:作者提供

青少年!發熱!肝功能損害!三系減低!骨髓象還差點讓大家懷疑是淋巴瘤!主任將所有的線索聯系在一起,提出了一種猜想:有沒有可能是EB病毒感染所致?

什麽是EB病毒?

它是嗜淋巴細胞的雙鏈DNA病毒,屬於人類皰疹病毒4型,是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癥的病原體。EB病毒相關的疾病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腫瘤相關的疾病,如鼻咽癌、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等,另一類是非腫瘤性疾病,如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癥、噬血細胞症候群和慢性活動性EBV感染。

雖然EB病毒不是嗜肝病毒,但卻與肝損傷密切相關。EBV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多發生於兒童,約90%以上的成人血清EBV抗體IgG呈陽性,近年來EBV感染所致肝臟損傷的發病率逐年升高。

比如青少年和成人EBV原發感染所致的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癥是一種急性全身性疾病,其典型表現為三聯征:發熱、咽峽炎和淋巴結腫大,常伴不同程度的肝損傷。

管床醫生順著主任提出的方向,為病人很快安排上了EB病毒血清學、抗體、核酸等檢測。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EB病毒檢測上得到了陽性的結果。

最後,考慮是EB病毒感染引起噬血現象以及肝功能損害。

所幸小孫體質尚可,機體能對抗一部份病原體,癥狀還不算嚴重,經過幾天保肝等對癥治療後已經生龍活虎,醫生通知其隨時可以返校復學。

但小孫奶奶還是心有余悸,要求必須等到肝功能指標完全將至正常後才能放心出院。

管床醫生解釋道,病人沒有必須繼續住院,這樣更容易增加感染風險,後續只需要門診開藥隨訪即可。小孫奶奶才松了口。

兩周後,小孫在奶奶的陪伴下如約復診,經過檢查,他的肝功能和血常規指標已經完全恢復正常,二人和醫生連聲致謝,此前的猶豫神色也一掃而空。

一場虛驚,就此結束。

責編|米子 亦一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