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通便神器西梅汁,竟加了瀉藥

2024-07-19健康

酷熱難擋,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空調房裏喝冰果汁,如果想通暢一「夏」,會有人選擇西梅汁。

西梅汁並不便宜,一瓶要30元左右,但很多人覺得它「純天然」,含「植物纖維」,通便效果好,又比瀉藥對身體更友好,才願意買單。然而,此前還有某品牌西梅汁樣品檢出含有番瀉苷A和番瀉苷B。萬萬沒想到,這是變相吃下了瀉藥?

聽聽我院內科副主任、消化內科一區主任郅敏教授怎麽說。

常用番瀉苷,會有四大副作用

作為消化內科醫生,郅敏對番瀉苷可太熟悉了。臨床上很多治療便秘的藥物中,都含有這種成分;市面上一些清腸、減肥的產品中,也添加了番瀉苷。

她介紹,番瀉苷提取於中藥大黃和番瀉葉,西梅中並不含有。若西梅汁中檢出,只能是額外添加。對於便秘,番瀉苷確實能起到很好的通便作用。它可透過促進腸道蠕動,抑制腸道中水和電解質重吸收,從而刺激腸道引起腹瀉。

不過,含有番瀉苷的通便藥物,郅敏一般不會經常或長期給患者使用。一是會產生藥物依賴。借助番瀉苷這種 「外力」久了,人的腸道會變得懶惰,停藥後人可能會更加容易便秘。二是長期使用番瀉苷刺激腸道,可能造成機體功能損傷,引起胃腸不適,如腹瀉、腹脹、腸絞痛等,甚至誘發急性腸梗阻。三是不當使用番瀉苷,可能出現頭暈、頭疼等副作用。四是番瀉苷具有肝毒性,吃多了易傷肝。

喝西梅汁後腹瀉,元兇也可能是它

難怪喝一小包西梅汁,便便就通暢了,甚至會拉稀,原來都是瀉藥的功勞。

其實,也並非所有西梅汁都添加了瀉藥。郅敏指出,喝西梅汁後通便、拉肚子,也可能是其中山梨糖醇、低聚果糖等成分起作用。西梅素有「通便果」的美稱,就是因此得來。

它們一是可以吸收水分,使糞便變軟,變得濕滑易排出;二是可增加腸道內容物的體積,刺激腸道運動,從而促進排便。很多西梅汁產品中,還會添加膳食纖維,也有促進排便的作用。

都是拉肚子,吃番瀉苷和山梨糖醇引起的,會不會有什麽癥狀區別?如何判斷自己食用的西梅汁是否添加瀉藥?

對此,郅敏表示,短期內身體反應無明顯不同。不過,即使是純西梅汁,郅敏主任也不建議大家經常用它來通便。長期攝入山梨糖醇和低聚果糖可能會引起腹瀉、腹脹,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依賴性,使腸道失去自身調節的能力。

西梅汁體驗記:越喝越不管用

娜娜(化名)每次來「大姨媽」前,都會有點便秘,在網上看到西梅汁通便效果很好,便買了一瓶500毫升的,一口氣喝了四分之一瓶。下肚半個多小時,她的腸胃就有了很強的反應,可以說是「一瀉千裏」。「感覺身體裏的‘垃圾’都排得幹幹凈凈,特別通暢。」從那時起,西梅汁就成了娜娜的通便神器,只要便便稍有不通暢,她就來一點兒。漸漸地,她發現西梅汁沒那麽管用了,一口氣喝下半瓶,便便也沒有變得通暢,還出現肚子脹氣、打嗝、屁多等情況,後面甚至要一口氣喝下一瓶西梅汁,才能有點作用。原來,她的腸胃已經對西梅汁「免疫」了,自然作用越來越差。

用這些法子通便,更安全

郅敏指出,如果只是偶爾便秘,完全沒必要透過攝入山梨糖醇、番瀉苷來通便,可以試試改善生活習慣。首先,是保證每日攝入20~35克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多吃蔬菜(白菜、菠菜和韭菜 等)、菌菇類(金針菇、香菇等)、粗糧(小米、燕麥和玉米等)、水果(蘋果、香蕉等)。

怎麽知道自己有沒有吃夠?

照著中國營養學會的「膳食寶塔」去吃——

每天吃50~150克的全谷物或雜豆主食,500 克左右的蔬菜,250克左右的水果,10克左右的堅果。每日攝入1.5~2升的水,適當運動,都能讓腸胃更通暢。還有就是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最好是每天晨起,或餐後2小時嘗試排便。

如果便秘已經影響到個人的生活質素,或者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就要去醫院治療。

本文指導專家

消化內科 郅敏 主任醫師

教授、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教務處處長, 中山大學教學督導、中山六院教學督導組組長,大內科副主任、【診斷學】教研室主任,消化內科一區主任。

學術任職: 炎癥性腸病公益組織「常在心」創始人及管理者、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炎癥性腸病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消化病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會腸道微生態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和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炎癥性腸病診療質控評估指導中心專家委員會秘書、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IBD專委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炎癥性腸病專委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學會消化病分會委員。

學術專長: 擅長消化系統疾病,包括食管、胃腸以及肝膽、胰腺疾患的診治。如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膽囊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出診時間: 周一上午、周三上午(IBD門診)

雅和門診: 周二下午

責任編輯:張婷婷

初審:戴希安

稽核:簡文楊、樂虞瑩

終審:李文敏

審定釋出:李漢榮

內容來源:中山六院

來源: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

記者:王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