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俗語「九月吃四菜,疾禍不找來」,明日九月初一,提醒老年人註意

2024-10-03健康

在閱讀之前,溫馨提醒您,本文僅供參考娛樂,不可迷信!

「時令之食,養生之道。」 ——古人雲

隨著 金秋九月 的悄然而至,大自然的 豐饒饋贈 亦如畫卷般緩緩更叠,展現出一年之中最為絢爛多彩的一幕。

在這個象征著收獲與感恩的季節裏,一句源自古老智慧、流傳已久的俗語——「 九月吃四菜,疾禍不找來 」,悄然在民間的唇齒間傳頌開來,其韻味悠長,尤為觸動了那些歷經歲月沈澱、更加註重養生之道的 老年人的心弦

這句俗語,雖簡短卻蘊含深意,它不僅僅是飲食文化的傳承,更是古人順應時令、天人合一生活哲學的體現。正如【黃帝內經】所言:「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九月之時,天地之氣漸收,人體亦需適時調整,以食物之精華滋養身心。

明日便是九月初一,值此之際,讓我們一同探尋這背後的養生智慧,提醒家中的長輩們註意飲食調理,安然度秋。

九月時令,四菜之選

九月,天高雲淡,氣候宜人,正是調養身體的好時節。

俗語中的「四菜」,實則蘊含了深厚的飲食文化與養生哲學。

蓮藕

「蓮藕生於淤泥而不染」 ,這句話不僅是對蓮藕生長環境的描述,更是對一種超脫世俗、保持本真心境的美好象征。

正如古人雲:「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而蓮藕卻以它的獨特,詮釋了「 清者自清 」的哲理。在現代社會,這份純凈與自我堅持,無疑是對忙碌都市人心靈的一次溫柔提醒。

其性涼味甘,能清熱生津,補脾開胃 ,這些古老的智慧,在現代營養學的解讀下,更顯科學價值。

秋季,一個由熱轉涼的季節,人們易感幹燥,而蓮藕恰好 尤為適宜秋季潤燥 。它不僅能夠緩解因季節變換帶來的不適,還以一種溫和的方式,調節著我們的身體機能,讓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享受到了自然的恩賜。

【本草綱目】中的記載:「 藕,生食生津,熟食益氣 」,簡短幾字,卻道出了蓮藕的食用智慧。對於 老年人 而言,秋季食用蓮藕, 既可解秋燥,又能增強脾胃功能 ,無疑是養生之上選。這不僅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對生命質素的提升,體現了古人「 藥食同源 」的深刻理念。

進一步說,蓮藕的故事不僅僅局限於餐桌之上,它還融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想象一下,在中秋佳節,一家人圍坐一起,品嘗著用蓮藕制成的各式佳肴,如蓮藕排骨湯、糯米藕片,不僅暖胃,更暖心。這樣的場景,不正是 家和萬事興 團團圓圓 的美好寫照嗎?

蓮藕豬蹄湯

材料

  • 豬蹄:半個
  • 蓮藕:500克
  • 枸杞:1小把
  • 姜片:5片
  • 胡椒粉:2克
  • 米酒:20克
  • 步驟

    1. 豬蹄冷水下鍋焯水,去除腥味後撈出用溫水清洗一遍;蓮藕切小塊清洗幹凈。
    2. 將豬蹄、蓮藕塊、胡椒粉、米酒和姜片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清水。
    3. 大火燒開後繼續熬煮50分鐘,最後10分鐘調入枸杞和鹽調味即可。

    此湯口感Q彈,粉糯相間,湯水清爽好喝,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3. 素食蓮藕湯

    對於素食者來說,可以選擇搭配姬松茸、花生、胡蘿蔔等食材制作蓮藕湯。具體做法與基本做法類似,只需將排骨或筒骨替換為素食食材即可。此湯口感清淡,營養豐富,適合素食者食用。

    三、烹飪技巧

    1. 選材 :選擇新鮮的蓮藕和排骨或筒骨,確保食材的質素。蓮藕以粉藕為佳,口感更佳。
    2. 焯水 :排骨或筒骨在燉煮前應先焯水,去除血水和腥味,使湯品更加鮮美。
    3. 火候 :燉煮時應先大火燒開,再轉小火慢燉,使食材充分熟爛,湯品更加濃郁。
    4. 調味 :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添加鹽和胡椒粉等調味料,提升湯品的口感。

    南瓜

    【本草綱目】 中曾有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止痛,其藥用價值早已被古人所發掘。

    想象一下,千年前的田園風光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手持鋤頭,站在南瓜藤蔓纏繞的田埂上,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安詳。

    他深知,這金黃的果實,不僅是餐桌上的佳肴,更是抵禦季節變換、保持身體康健的秘寶。

    正如古人所言:「秋食南瓜,賽過仙丹。」 在那個沒有現代醫療手段的時代,南瓜以其天然的營養成分,成為了人們強身健體、抵禦疾病的良師益友。

    時至今日,當我們以現代人的思維審視這古老的食材,南瓜的價值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反而因其豐富的 β-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 ,在現代營養學中煥發出新的光彩。科學研究證實,這些營養成分不僅能有效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還能在寒冷的秋季,為老年人築起一道堅實的健康防線,幫助他們抵禦多變氣候的侵襲。

    回望歷史長河,古今中外,無數名人雅士也與南瓜結下了不解之緣。 據說,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達·芬奇,在其田園生活的間隙,就偏愛種植南瓜,並從中汲取靈感,將那份自然的韻味融入畫布之中。而在東方,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也曾在其詩文中提及南瓜,贊其味美且益人,體現了文人墨客對南瓜這一平凡食材的深厚情感與認可。

    南瓜是一種營養豐富、口感軟糯的食材,適合用於制作各種家常菜肴。以下是一些南瓜的家常做法,既簡單又美味:

    一、清炒南瓜

  • 材料 :南瓜、蒜米、蔥花、油、鹽
  • 做法 :南瓜洗幹凈,切塊。鍋內下油,放入蒜米爆香。倒入南瓜翻炒至微金黃色。加入適量水,大火燜至汁濃稠,撒入蔥花,加鹽調味即可。
  • 二、南瓜銀耳紅棗湯

  • 材料 :南瓜、銀耳、紅棗、冰糖
  • 做法 :銀耳和紅棗提前用水泡好備用。南瓜切塊備用。把所有的食材放入電飯煲,加入少許冰糖。選擇「稀飯」或「煮粥」程式,程式結束後即可食用。
  • 三、南瓜小米粥

  • 材料 :南瓜、小米、白糖(可選)
  • 做法 :南瓜去皮切塊蒸熟,壓成泥備用。小米洗凈,加入五倍的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煮15分鐘。將南瓜泥加入小米粥中拌勻,如果喜歡喝甜粥,可加入少許白糖攪勻。
  • 螃蟹

    九月秋風起, 蟹腳癢 ,正是這甲殼精靈最為肥美之時。

    古人雲:「 秋風響,蟹腳癢,中秋佳節共品蟹 」,道出了螃蟹作為時令美食的獨特地位。

    螃蟹,以其 肉質細嫩,味美鮮香 ,不僅滿足了味蕾的享受,更蘊含著豐富的 蛋白質與微量元素 ,成為秋季滋補的佳品。

    然而,美食當前,亦需知其性。 螃蟹性寒 ,這一特性在古籍中早有記載,【本草綱目】中便提及:「蟹,性寒,多食傷脾。」

    在享受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時,古人的智慧提醒我們需加以調和。 「姜醋配蟹,寒溫相宜」 ,這句流傳至今的俗語,正是古人應對螃蟹寒性的妙方。

    食蟹之時,佐以姜醋,既能提鮮增味,又能借助姜的溫熱之性, 中和蟹之寒,保護脾胃 ,避免腸胃不適,實為一舉兩得。

    相傳宋代文人蘇東坡,雖愛蟹如癡,卻也深知其性寒之理。一次,他在西湖邊設宴請客,席上蟹肴豐盛,蘇東坡特地吩咐廚子準備了一壺特制的姜醋汁,並笑言:「 蟹封嫩玉雙雙滿,殼凸蟹黃塊塊香;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姜醋相伴蟹味長,寒溫調和身自康 。」此舉不僅讓賓客們大飽口福,更體現了他對食物性味調和的深刻理解。

    民間諺語 雲:「 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 」,意指九月吃母蟹(團臍),十月享公蟹(尖臍),配以菊花酒,更是風雅之事。但切記,無論何種美味,適量為宜,過量則傷身,正如俗語所說:「 貪食傷身,調和為上 」。

    螃蟹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海鮮食材,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以下是一些螃蟹的家常做法,供您參考:

    一、清蒸螃蟹

    清蒸是保留螃蟹原汁原味的最佳方式,也是最為簡單的家常做法。

  • 材料 :螃蟹、姜、料酒、醬油、醋、香油等。
  • 步驟
  • 將螃蟹清洗幹凈,去除蟹胃、蟹腸、蟹心和蟹鰓等不可食用部份。
  • 鍋中加水,放入姜片、料酒和少許鹽,燒開。
  • 將螃蟹放入蒸鍋中,大火蒸10-15分鐘(根據螃蟹大小調整時間)。
  • 取出螃蟹,搭配醬油、醋和香油等調料食用。
  • 二、香辣蟹

    香辣蟹以其麻辣鮮香的特點深受人們喜愛,是家常聚餐的佳品。

  • 材料 :螃蟹、幹辣椒、花椒、蔥、姜、蒜、料酒、生抽、糖、鹽等。
  • 步驟
  • 將螃蟹清洗幹凈,斬成小塊備用。
  • 鍋中加油,放入幹辣椒、花椒、蔥、姜、蒜爆香。
  • 加入螃蟹塊,翻炒至變色。
  • 加入料酒、生抽、糖和鹽等調料,繼續翻炒均勻。
  • 炒至螃蟹熟透,即可出鍋享用。
  • 菠菜

    菠菜,這一尋常百姓餐桌上的綠色佳肴,其內蘊的營養價值與食療功效,實則深不可測,堪稱蔬菜界的「低調貴族」。

    【本草綱目】有雲:「菠菜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 古人之言,至今仍熠熠生輝,揭示了菠菜對人體健康的深遠益處。

    在現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浪潮中,菠菜以其富含維生素C、K及鐵質的特性,成為了增強免疫力、促進血液迴圈的優選食材。

    維生素C,被譽為「免疫力的守護神」, 在換季之時,尤其是秋風漸起,適量食用菠菜,能有效抵禦外界侵襲,守護身體的第一道防線。 而維生素K,則是骨骼健康的秘密武器, 對於預防骨質疏松,促進骨骼強健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至於鐵質,更是補血聖品, 對於改善貧血、提升氣色有著顯著效果,讓現代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依然能保持面色紅潤,精神飽滿。

    秋季,天高雲淡,氣候宜人,卻也是身體易感幹燥、腸道不暢之時。 此時食用菠菜,不僅能夠補充因夏日消耗而缺失的營養,其富含的膳食纖維更是潤腸通便的良藥, 正如民間諺語所說:「秋菠養人,腸通身輕」。 菠菜中的葉綠素與纖維素共同作用,有效預防便秘,讓身體輕盈如燕,煥發秋日活力。

    古今民間,對於菠菜的食用習俗亦充滿了智慧。古人常在秋收之後,以菠菜入菜,搭配豆腐或豬肝,既美味又滋補,寓意著「秋補冬藏,身強體健」。 而今,現代人則將菠菜融入各式各樣的料理中,從清炒菠菜到菠菜沙拉,再到菠菜汁飲品,創新不斷, 既保留了傳統風味,又賦予了菠菜新的生命,讓這一古老食材在現代飲食中煥發新生。

    「菠菜雖小,功效卻大;古今皆愛,健康相伴。」 這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贊美,更是對菠菜深厚文化底蘊與現代健康價值的精準概括。

    菠菜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綠葉蔬菜,在家常菜中有著多種多樣的做法。以下是一些簡單又美味的菠菜家常做法,供您參考:

    一、清炒菠菜

    材料 :菠菜、大蒜、食用油、鹽

    做法

    1. 菠菜洗凈,去掉老葉和根部,切段備用。
    2. 鍋中倒入適量食用油,燒至七成熱,加入切碎的大蒜爆炒出香味。
    3. 加入菠菜翻炒,至菠菜變軟變綠,加鹽調味即可出鍋。

    二、菠菜豆腐湯

    材料 :菠菜、嫩豆腐、高湯或清水、鹽

    做法

    1. 菠菜洗凈,嫩豆腐切塊備用。
    2. 鍋中加入高湯或清水,燒至沸騰。
    3. 加入切好的菠菜和豆腐,煮至菠菜熟軟,加鹽調味即可。

    三、涼拌菠菜

    材料 :菠菜、蒜、醋、香油、鹽、辣椒油(可選)

    做法

    1. 菠菜洗凈,放入開水中焯燙一下,撈出擠幹水分。
    2. 將蒜切末,加入醋、香油、鹽和辣椒油(可選)調成調味汁。
    3. 將調味汁澆在菠菜上,拌勻即可食用。

    古人雲:「不時不食。」意指飲食應順應時令,方能達到養生的目的。九月吃四菜,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

    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我們也應遵循自然的規律,合理搭配飲食,以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對於老年人而言,更應註重飲食的均衡與營養,避免過度油膩及生冷食物,以免損傷脾胃。

    在眾多養生方法中,我們更應學會甄別真偽,科學養生。九月吃四菜,雖為俗語,但其背後的養生智慧卻值得我們借鑒。

    在享受美食的同時,結合適量的運動及良好的作息習慣,方能真正達到養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