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在1949年時,為何劉鄧的中原軍區有60萬,但作戰的野戰軍才28萬?

2024-01-06歷史

在解放戰爭中,我軍很多大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也會兼任下轄野戰軍主官,比如彭總、林總和劉帥等人。因為軍事主官都是同一個人,所以很多人經常混淆軍區和野戰軍這兩個概念。野戰軍並非是我軍戰力的全部,當時我軍對於正規軍的編制是以軍區為單位,軍區下轄:野戰軍和軍分區部隊。

比如在1948年時,當時大軍區就有5個,分別是:西北、中原、華東、東北和華北,相應的軍區野戰軍分別是:西野、中野、華野、東野和華北野戰軍(非四大野戰軍)。 以2野為例,在1949年的整編中,野戰軍在擴充之後也才28萬,但2野所屬的中原軍區部隊含野戰軍在內就有將近60萬。

那麽問題就來了,相對於人數已經是88萬的4野和60多萬的3野,2野為何不將軍區部隊都編入到野戰軍裏面,以縮小和3野和4野的差距?

中原軍區再次成立

在了解2野為何不將軍區部隊擴編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原軍區。

這裏指的中原軍區,並非是1946年「中原突圍」時期的那個,而是劉鄧帶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在進入大別山之後,於1948年成立的。

1948年5月,劉鄧首長根據當時部隊的配置情況和後期根據地鬥爭的需要。重新成立了中原軍區。在成立初期,中原軍區下轄:中原野戰軍合計七個縱隊,分別是楊勇的1縱(3旅)陳再道的2縱(2旅)、陳錫聯的3縱(3旅)、陳賡的4縱(4旅)、王近山的6縱(3旅)秦基偉的9縱和王秉璋的11縱(3旅,當時歸華野指揮)。合計22個旅加上野司一共是15萬人。

而在野戰軍之外還有7個二級軍區和32個軍分區,這些軍區下轄的作戰部隊為獨立師(旅)和其他二線部隊。其中七個軍區別是:皖西、豫皖蘇、豫西、陜南、桐柏、豫皖蘇魯,到了1948年8月和9月,軍區除野戰軍外,二線兵力發展到了21萬。在淮海戰役的時候中原軍區出動了15萬野戰軍,再加上3個二級軍區軍區部隊將近30萬人。

在中原軍區建立的過程中,還有一個插曲,1948年7月的時候,當時陳老總和粟裕率領的外線兵團,實際上也是劃歸中原軍區管轄,當時陳粟的人事權都被調到了中原局,陳老總任中原局常委和中原局第二書記。粟裕作為常委還兼任豫皖蘇軍區司令員。

而到了1949年的時候,隨著淮海戰役的勝利結束,各大解放區基本上都已經練成片,我軍土改政策得到了貫徹,越來越多的群眾和青年,加入到我軍隊伍裏面,1949年2月為了配合渡江作戰,中原軍區對下屬2級軍區進行調整,7個軍區調整為5個軍區,分別是河南(新信陽軍分區)、江漢(2個獨立旅)、皖西(1個獨立師)、鄂豫(1個獨立師)和陜南軍區(1個獨立師,2個獨立旅)。

到中野改編的1949年初,當時中原軍區部隊除了28萬野戰軍外,還有將近30萬的軍區部隊,總兵力將近60萬人。

為何不編入野戰軍

那麽既然中原軍區將近30萬的二級軍區部隊,當時準備南下的劉鄧為何不將其納入野戰軍之中,要知道在1947年時候,中野和華野部隊差不多,但到了1949年雙變異數了1倍多。

其實對於劉鄧未將軍區部隊納入的野戰軍中,雨田君認為有幾個方面的因素考量。

其一,軍區部隊的作戰職責。

早在建立中原軍區的時候,劉帥就對軍分區部隊進行了職能定義

「我們要將中原地區建設為向南繼續大進軍的鞏固基地,……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結合武裝鬥爭,建立地方武裝,建立軍區、軍分區一套。主力打擊敵人,使我們的主力軍不斷擴大充實,成為兵強馬壯的大軍,向南進攻。」

軍分區部隊,說白了就是輔助野戰軍作戰,發動群眾,消滅反動 分子 ,確保根據地治安等。所以對軍分區武裝來說,他們的裝備、訓練和戰鬥力都是較弱的,是沒有能力伴隨大兵團機動作戰。

比如中原軍區的部隊,就是在淮海戰役中,幫助野戰軍支前保衛、看押俘虜、兵員補充、後方警戒、交通線維護或者襲擾敵人等次要任務。一旦將軍分區部隊大規模擴軍到野戰軍隊伍裏面,這麽一平均就很難保證野戰軍的整體軍事實力,甚至還會拖後腿。

其二,中野這28萬大軍也抽調軍區部隊擴編過了。

在淮海戰役前,當時中野有15萬軍隊,在戰役中中野傷亡並不低,達到了3萬多人,而到了戰後補充到28萬人,將近有16萬人的缺口,一方面是透過淮海戰役中俘虜的國軍進行補充,比如黃維兵團補充了30000,華北送過來了的17000,還有一些是地方群眾積極參軍。

但這裏面更多的大頭是來自於軍分區,在十縱、十二縱、第38軍和陜南軍區第12旅等部隊已在此前編入桐柏、江漢、豫西、鄂豫和陜南軍區部隊後,其他軍分區也抽調骨幹補充野戰軍。比如王秉璋將軍的17軍(原11縱)就是冀魯豫軍區部隊和原來的11縱組成;張國華將軍的18軍的組成是以1縱20旅作為基幹,補充了豫皖蘇軍區的主力組成。除此之外其他擴編為步兵軍的縱隊,基本上也從所屬的二級軍區抽調部隊補充。

也就是說,2野的28萬野戰軍裏面基本上將可以作為野戰軍抽調的二級軍區青壯年抽調完了,剩下的要麽需要在地方警戒,要麽就是剛入伍,並不是適合編入野戰軍作戰。

其三,則是劉鄧所部武器不夠。

劉鄧之所以不擴編,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裝備確實不夠,1948年初中野從大別山出來的時候,重武器幾乎全部遺失,整個野戰軍一共沒有多少火炮,即使在淮海戰役後得到補充,但仍顯不夠。在劉帥跟中央匯報渡江工作報告的時候,提到:

在兩個月的整訓中,修配各種武器就變成了一件非常繁重的任務。加上華野撥來六零炮600門,所以出征時全軍勉強配備到野炮29門、山炮110門、榴彈炮22門、化學迫擊炮18門、重迫擊炮16門、八二迫擊炮382門、六零炮1085門、重機槍1014挺、輕機槍5109挺。惟步槍甚少,按現有人員計算尚需25000支始能配齊……再其次,彈藥原定由部隊攜行四個基數,但因道路不夠好而輸送工具又缺乏,普遍只帶了兩個基數,甚至有些還不足兩個基數。

靠著這些裝備補充28萬野戰軍尚且不足,更不要說將軍區部隊擴編到野戰軍裏面,強行編入反而會影響部隊戰鬥力。

雨田君說

中原軍區看似有60萬部隊,但實際上能作為野戰軍的不過28萬左右,中原軍區是這樣,其他軍區也是如此。渡江前華東軍區有兵力將近100萬,野戰軍人數也是60萬出頭。很多人說1949年渡江前我軍有430多萬大軍,但為何算起來作戰的才200萬出頭,因為除了這200萬野戰軍之外,後方還有軍區和後勤的部隊。

因此,這也就能解釋,有很多人經常說遼沈戰役東野有100萬大軍參戰(實際野戰軍70萬),淮海戰役中野和華野100萬大軍(實際野戰軍60萬)欺負80萬徐蚌國軍的說法,真實情況是他們也將我軍擔任二線作戰任務的軍區部隊也算在了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