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王贊亭:陸軍上將檢閱使——馮玉祥將軍身世(4)

2024-01-16歷史

陸軍上將檢閱使 —— 馮玉祥將軍身世(4)

王贊亭

1923年馮玉祥將軍任陸軍上將檢閱使,擁有一個師和三個混成旅5萬多人,駐在北京南苑,另一旅駐通州,嚴行訓練。每月開支餉糧和軍需用品約需百萬元。

當時國內其他軍閥的夫人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呢絨毛皮,用的象牙筷子、古磁碗,金銀器皿,睡的是軟床、毛毯,吸鴉片煙、打麻將牌、看戲飲酒,遊逛風景,銀行裏還存著大批的私款。

但劉德貞身為上將的夫人,不僅沒有吃過山珍海味,連見也沒見過,就連雞鴨魚肉也很少吃,她和兒女們吃豬肉燉白菜,紅燒牛肉、羊肉餃子算是頂好的飯菜了。

平時豆腐、豆芽、蘿蔔、茄子、黃瓜、大米飯、饅頭、大餅、面條、苞米面窩窩頭調劑著吃,用的粗磁碗、竹筷子,白茬桌凳、硬木板床、粗布被子。

她與兒女們都穿粗布衣服鞋襪,她有二男三女,雖然吃的粗茶淡飯,但都發育得很好,健壯活潑。

在北京南苑練兵時,馮玉祥將軍有時回家。我是他的傳令員,緊隨著他的左右聽候呼喚差使。一次,劉德貞夫人正坐著一個板凳洗衣服,面前放著一個大木盆,一個搓板,一堆汙衣,用的是井水,也沒有下水道,很吃力的揉搓著。

她聽到腳步聲,擡頭看見馮將軍來了,笑容滿面的說:「你看我才四十歲,洗點衣服就腰痛了,莫非不中用了嗎?」馮將軍笑著說:「忍耐著點嗎!我不是當官,是老百姓的仆人。

你不是當太太,也是老百姓的仆人!」劉德貞夫人哈哈大笑說:「你當老百姓的仆人,全國都知道,俺在家當仆人誰也不知道呀!」馮將軍也笑起來了,說:「你比我高明得多,你是無名英雄,才真是可貴呀!」

劉夫人說:「俺說不贏你,俺幹活可比你強哩!」馮將軍說:「幹軍隊的活我比你強哩!」劉夫人說:「誰和你比幹軍隊的活來!」,將軍和夫人說話多麽和氣、自然而又富有情趣。

劉德貞夫人對全軍排連營團長的太太非常關心,密切聯系。只要她聽說某太太生小孩,或者患了什麽病,她馬上就送雞蛋、紅糖或點心、水果。聽說某太太從家鄉來軍營探望,她就馬上送一袋白面,甚至親自探望。

所以全軍的軍官和眷屬對劉德貞夫人又敬又愛。她平易近人,熱情誠懇,大家都說馮玉祥將軍會帶兵,劉德貞夫人會帶太太。

1924年劉德貞夫人患了傷寒病,因家中有二男三女沒人照顧,她不肯住醫院。只在家中吃中藥,病一天比一天嚴重。最後送往北京協和醫院診療。

有一天協和醫院忽然給檢閱使署來個電話說:馮檢閱使夫人病重,速速來人。馮將軍接到電話就猜測到夫人病危,立即乘汽車趕赴協和醫院。

但是南苑距協和醫院四十五華裏,馮將軍向來乘坐慢車,尤其透過行人稠密的繁華街道行駛更慢。及到達協和醫院,劉德貞夫人已經閉目與世長辭了。

我是馮將軍的傳令員,就親自動手收拾夫人的衣物,掀開夫人的枕頭下面,一無所有,又掀被褥下面也沒有任何東西,我立刻產生了疑心,難道夫人死後東西被人偷盜了嗎?一時感情激動心不由己的隨口說道:「夫人啊!你死了,周身沒有分文錢!」馮將軍在眾人面前,本來忍痛不語,聽到我說了這句話,忍不住放聲大哭,淚如雨下。

這時旁邊站著三四個醫生和護士,我向他們說:「夫人無一文錢怎麽生活了呢?」醫生說:「入院之前已交過費了,想吃什麽或用什麽都要經醫生批準、允許再辦,夫人患的是熱病,腦子有時不清楚,用不著錢。」

不多時,從南苑檢閱使署來了一部汽車和十幾個人,辦理喪事,馮玉祥將軍囑咐副官一切從簡辦理。我跟馮將軍回到南苑家中檢查夫人的衣物,仍然沒有分文錢,也沒有任何金銀首飾和貴重東西,只是些隨身穿的粗布衣服。馮將軍經常對官兵提出:「一文錢都是人民的血汗,不準浪費!」劉德貞夫人確實做到了身體力行。

南苑的全軍官兵聽到夫人病故,無不痛哭流涕,尤其軍官眷屬更是悲哀痛心,好似失去了母親,嚎啕大哭。

大家紛紛要求吊唁、公祭,以盡敬仰、哀悼之情。馮將軍深恐聲張出去,整個北京軍政人員,甚至各省有關軍政人員必來吊唁,形成鋪張。就趕快將夫人遺體送往保定墳地埋葬了。

劉德貞夫人是馮玉祥將軍的賢內助,是兒女們的慈母良師、是西北軍軍官眷屬的典範。她身為上將的夫人,始終保持著平民本色,死後沒有分文錢,沒有任何首飾,沒有珍貴衣物,沒有享受過任何榮譽。在外面以身作則,率領軍官眷屬學習、工作。

回家就料理家務,洗衣做飯照顧兒女。她能夫唱婦隨,心安理得地做個無名英雄。

一個上將的結發夫人,具有這祥的高貴品質,確實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教育的好兒女,值得後人尊崇敬仰。

然而她的光輝事跡卻默默無聞,很少有人知道,日久天長恐將埋沒,故將我親眼所見的點滴,實事求是地寫出來以彰其美德。

但因當時我僅是馮將軍的隨員,聽候將軍隨時差遣,兼負警衛之責,知道的很少。

馮將軍在北京南苑練兵時有五萬多人,當時的營團長依然健在,現有住在北京的聞承烈、葛雲龍、張知行等,住在濟南的韓多峰都已九十多歲了,當時排連長有在濟南的李致遠、彭秉信、張宣武等都已八十多歲了,他們都親身經歷過的,當不會忘記,既可作見證或可作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