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6場戰輸5次,7名部下公開質疑陳毅:你到底會不會打仗?

2024-03-01歷史

陳毅元帥戎馬一生,從紅軍時期起就始終奮戰在革命戰爭的第一線,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1955年我軍大授銜之時,陳毅以無可辯駁的功績獲得了元帥軍銜,成為新中國十大開國元帥之一。

不過在陳毅的軍教生涯之中,曾經被部下公開質疑:陳毅到底會不會打仗?

抗戰結束後,蔣介石一心要排除異己,建立自己的獨裁政權,向解放區發起了進攻,挑起了內戰。

解放戰爭初期,中央的安排是羅榮桓帶山東我軍主力前往東北,而陳毅則前往山東主持大局。

可是陳毅到任之後,我軍在山東的戰績卻是拿不出手。幾個月下來,陳毅指揮的六次作戰僅僅取得了一場勝利,連吃五場敗仗,尤其是泗縣之敗讓我軍傷亡慘重。

軍人在戰場上是靠戰績說話。

連續的作戰不利,引發了軍中對於陳毅的指責。

陳毅率部隊撤出戰場進行休整,同時對前一階段的戰事進行復盤總結。

在戰後總結上,就有7位高級別的指戰員當面指責陳毅指揮不好,質疑陳毅到底會不會打仗?

連續失利,部隊的士氣也出現了下滑。質疑陳毅的聲音也不斷出現。部隊的聲音也反映到中央,中央為此專門開會討論,最後得出結論,派徐向前前往山東負責一線指揮。

作戰失敗是事實,但是公平地來說,作戰的失利不能完全推到陳毅頭上。

為什麽這樣說呢?

首先,當時為了支援東北戰局,山東就抽調了大量精銳戰士和幹部前往東北,留守山東的軍事實力自然是削弱了。

其次,陳毅剛到不久,和部隊磨合程度不夠。加上當時的確有一些同誌對陳毅不了解,信心不足,導致陳毅指揮不動人。

從客觀上來說,陳毅的軍事指揮和林彪、粟裕、彭老總相比,肯定是有一定差距,但是能在殘酷的南方三年遊擊戰爭、抗日戰爭中都堅持下來,並且取得一定的戰果,軍事指揮能力肯定是有的。

只是在解放戰爭這一新的局勢下,需要大兵團作戰,而陳毅在這方面相較林粟彭幾位弱一些。

面對不利的局面,陳毅也很苦悶。他曾經和自己的參謀王德吐過苦水:

「現在都說陳毅不會打仗,我還是回去搞文化建設吧」

不過郁悶歸郁悶,陳毅很快就調整心態。畢竟自怨自艾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陳毅首先表態支持中央的決定,歡迎徐向前來山東。(不過徐向前因為身體原因一直沒有成行)

其次他公開表示自己要承擔戰敗的責任,他表示「幾仗都沒打好....主要責任在於我自身」

而這一表態,陳毅是以公開信的方式,給全體指戰員和戰士進行自我檢討,主動承擔責任。

同時陳毅還提出把山野和華野合並,由粟裕來統一負責前線指揮。

陳毅的這一提議也最終得到了中央和毛主席的認可。毛主席在電報中這樣指示:「在陳(毅)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決定,戰役指揮交粟指揮」

陳毅的這種勇於擔責的態度也贏得了官兵的認可,部隊的士氣也得以恢復。

而山東和華中部隊合並而成的華東野戰軍在粟裕的指揮下,打出了宿北戰役。

此戰全殲蔣軍整編六十九師兩萬三千人,華東戰局也由此開始扭轉。

在中央的安排下,陳毅總攬全域從戰略層面來下命令,而粟裕則負責具體的戰鬥指揮。

此後,陳毅和粟裕兩人默契的配合,粟裕負責指揮作戰運籌帷幄,陳毅則成為粟裕最有力的支持者。

這對黃金搭檔帶領華東野戰軍開始拿下一個又一個勝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