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王全斌滅蜀後欲奪取雲南,為何趙匡胤反對出兵,與大理隔河而治?

2024-02-07歷史

宋朝沒有能完成中華民族版圖的大一統,是這個封建王朝最大的遺憾。在宋朝最為強盛的時期,北方被契丹人的遼國所占據,西北由黨項人的西夏所統治。就連小小的雲南大理國,宋朝也未能將其納入版圖。如果說遼國和西夏是因為國力強盛,那未能兼並大理就成為了宋朝最大的遺憾。實際上在宋朝初年王全斌滅蜀之後,也曾提出順勢南下雲南滅掉大理國,但是他的這個建議沒有被宋太祖趙匡胤所采納。趙匡胤考慮到當時宋朝全國的形勢,和唐朝在雲南戰爭失敗的陰影,選擇了與大理國隔河而治的政治方略。

趙匡胤將大渡河作為宋朝與大理國的邊界,定下雙方隔河而治的策略,在歷史上稱之為「宋揮玉斧」。據說當時王全斌提出了從蜀地南下出兵雲南的建議,趙匡胤卻用玉斧在地圖上沿著大渡河畫了一條界線,將其作為宋朝和大理國的邊界。當時宋朝全軍上下戰意很濃,奈何趙匡胤並無出兵大理的意圖,所以大理國得以逃過了滅國之危。這種說法雖然沒有在正史上得以確定,但是在很多稗官野史上都有相應的史料記錄。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南宋史書【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記載的翰林學士朱震的說法。

除此之外,在雲南和四川的民間史書中,也有不少相應的記載。比如在【滇載記】及【南詔野史】、【僰古通紀】等書則清晰明確地描述了玉斧劃界的事由,因此大理段氏得以在雲南長期立國,直到宋亡之後被納入元朝版圖。對於宋太祖趙匡胤放棄出兵大理國的原因,各種稗官野史上眾說紛紜,其中最重要的說法是認為他吸取了唐朝攻打大理南詔國失敗的教訓。這些史書認為,唐朝的滅亡與攻打大理南詔國失敗息息相關。正是因為這場戰爭的不利,才引發了桂林叛亂,進而擴大為黃巢起義,拉開了唐末亂世的序幕。

因此很多史書認為,趙匡胤是為了避免陷入唐朝的窘迫,才終止出兵大理,讓大理國得以存續。從當時的情況看,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但綜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分析卻是非常片面的。趙匡胤終止出兵雲南是多方面的原因決定的,而非單純的認為會被大理國的軍隊擊敗。實際上就當時宋朝面臨的戰略局勢而言,對其威脅最大的並不是大理國。而王全斌滅蜀後留下的蜀中叛亂的局面還沒有平息,的確不是出兵大理的最佳時機。王全斌提出出兵大理有著自己的利益考量,而趙匡胤終止出兵也是有他對宋朝的戰略設計。

大理國是個小國,前身是唐朝的南詔國。這個國家的特點是多民族雜居,所以民族情緒比較重,對抗中原軍隊的抵抗意誌較強。再加上雲南地處崇山峻嶺之中,交通非常不便,而且周邊的環境比較惡劣,都不利於中原軍隊長途跋涉的征討。唐朝多次出兵雲南,卻遭到南詔國堅決的抵抗,最終唐軍由於水土不服和後勤補給不利,不得不放棄南詔。這樣的戰爭讓唐朝勞民傷財,也給國家帶來了極大的負擔,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唐朝就是因為在南詔國戰事上的不利,才讓各地的藩鎮軍閥抓住機會造反擴張,最終走向了滅亡。

趙匡胤終止出兵大理,的確考慮到了這方面的原因,但宋朝與唐朝末年的情況不同,而大理國與南詔國也不一樣。從雲南的角度看,大理國是遠不如當初的南詔國的。大理國是南詔國經過多次叛亂後建立的國家,建立者是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在段思平建立大理國時,南詔國已經不存在了,當時的國家叫大義寧國。而大義寧國的建立者楊幹貞是大長和國的東川節度使,他建國的時候南詔國也滅亡多年了。大長和國的建立者為南詔國的漢族權臣鄭買嗣,他殺死了南詔國的末代君主舜化貞及南詔宗室八百余人,在羊苴咩城自立為帝。

從雲南大理國的歷史來看,雲南的政局經過了南詔國、大長和國、大義寧國的上百年的混戰,國力早已遠不如南詔國最強盛時的閣羅鳳時期。段思平建立大理國時,大理國的各族人民已經遠不如南詔國時的團結,存在著各種深刻的民族矛盾。經過了多年的戰亂,國力和軍力也無法與南詔國相提並論,所以面對中原軍隊的很難有足夠的抵抗力。即便如此,宋太祖趙匡胤依然不願意主動出擊大理國,這是因為宋朝還面臨著復雜的戰略形勢。在這種形勢下,宋軍即便討平了大理國,也只得了個雞肋的地盤,對於整體戰略形勢的幫助不大。

當時宋朝剛剛建立,國健處於上升期,國力和軍力並沒有達到巔峰。當時的中原軍力雖然比唐末和五代十國時強了不少,但面對的敵人更多,戰略形勢更加復雜。一方面是宋朝平定後蜀後並沒有完全解決後蜀的叛亂問題,由於王全斌的縱兵劫掠,讓後蜀舊地叛亂頻發。這樣的局面並不利於宋朝出兵雲南大理,因為出兵大理需要以蜀地為後勤基地。一旦蜀地叛亂切斷了後勤補給路線,宋軍很可能步唐軍的後塵。另一方面,宋軍還面臨著遼國、後唐、吳越、後漢等割據政權。四面出擊容易造成中央兵力空虛,所以只能先撿重要的打。

按照趙匡胤的戰略設計,宋朝需要先平定了後唐、吳越、南漢,統一了江南之地,然後才奪取燕雲十六州,除掉遼國這個最大的威脅。完成這一切戰略部署後,黨項李氏和大理段氏才是宋朝下一個目標。趙匡胤派王全斌消滅後蜀,實際上是為攻占荊楚做準備,這些都是出兵南唐的前提條件。因為後蜀和荊楚都在長江上遊,奪江必攻荊是自古以來兵家常用的戰略設計。不論是西晉滅吳、還是隋朝滅陳,都是利用占據長江上遊的優勢,順流而下出兵的。所以在趙匡胤眼裏,從後蜀順長江而下出兵荊楚,比跨國大渡河攻打大理國更為優先。

除了戰略形勢的選擇外,王全斌提出南下大理的建議也是包藏禍心的。趙匡胤終止他的出兵建議,便是因為看出了他的野心,所以才終止了對大理的作戰。王全斌在後蜀的時候非常的囂張跋扈,縱容士兵劫掠當地百姓富戶,造成了後蜀滅亡後蜀中大亂,各種叛亂不斷。以前的文章中講過,王全斌如此做,其實是要制造蜀中亂局的形勢,爭取養賊自肥和擁兵自重。巴蜀之地天然的地理優勢,給割據政權創造了條件,王全斌相當蜀王所以故意搞成這樣的亂局。如果再讓王全斌出兵大理,這樣就給了他更大的擁兵自重的條件。

這樣一來宋朝的國力受到後蜀和大理兩塊地盤的牽制,王全斌完全可以借機和趙匡胤談條件,形成事實上的割據態勢。趙匡胤對王全斌的打算很清楚,他對於藩鎮割據本就很警惕,所以不可能給王全斌如此大的兵權。他終止了王全斌南下大理的計劃,將王全斌調離巴蜀,另外派人平定巴蜀內的亂局,也是防止新的藩鎮勢力的出現。可以說趙匡胤終止出兵大理是多方面的考慮,而不只是考慮的出兵大理對國家軍力的消耗,和唐朝兵敗南詔國的前車之鑒。然而趙匡胤和趙光義之後的宋朝君臣,卻將此作為了不思進取的理由。

在趙匡胤和趙光義兩位皇帝之後,宋朝有很多機會可以統一大理的,但都被大臣們以趙匡胤玉斧劃界的理由否定了。他們否定的原因其實與當時的戰略形勢無關,而是大理並不能給大臣們帶來切實的利益。大理地處邊陲之地,經濟發展落後,對於中原的士大夫階層來說沒什麽好處。攻打大理要從巴蜀出兵,這回對巴蜀的經濟造成負擔,所以朝廷中的蜀黨官員並不贊同。但是他們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所以只能用趙匡胤的故事來搪塞天下人,為自己不思進取開脫。正因為如此,所以兩宋都沒有能統一大理,直到元朝才完成了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