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近代歷史中,領土損失最多的5個國家,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

2024-02-05歷史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寫作的動力

在近代歷史上,世界範圍內的沖突與殖民擴張活動使得許多國家遭受領土的大振幅割讓或喪失。 中國,在甲午戰爭、辛亥革命前後的歷史時期,失去了大量的領土和權益,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然而,除了中國之外,還有哪些國家在近代歷史中經歷了類似的巨大領土損失呢?

1. 波蘭

波蘭,這個位於歐洲中心的國家,其悠久的歷史多次被歐洲的風雲變幻所卷入,特別是在近代歷史中,它的領土邊疆經歷了數次的更叠和悲劇。1918年,隨著戰火的逐漸熄滅,波蘭在123年的瓜分結束後重新獲得獨立。但其領土的確立並非一帆風順。在這之後的幾年裏,波蘭與新成立的蘇維埃俄國(即後來的蘇聯)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即波蘇戰爭(1919-1921)。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的政治格局再次發生巨變。 1939年,根據秘密的莫洛托夫-裏賓特洛甫協定,德國和蘇聯同意將波蘭分割。 同年9月1日,德國侵入波蘭,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不久之後,蘇聯亦從東部侵占波蘭。這次被瓜分,波蘭幾乎失去了所有領土,成為了戰爭雙方的犧牲品。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波蘭的命運再次被大國手中的筆所操控。在雅爾達會議上,波蘭的邊界再次被重畫。根據協定,蘇聯吞並了波蘭的東部領土,這些地區包括了現在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西部地區。作為補償,波蘭從德國手中獲得了西移至奧得河和尼斯河的領土,這包括了波美拉尼亞、西裏西亞和一部份的東普魯士。其結果,波蘭的疆域向西移動,而失去的則是其歷史上的東部領土。

2.土耳其

在近代歷史的長河中,土耳其(當時的鄂圖曼帝國)經歷了領土的巨大變遷。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鄂圖曼帝國正處於衰敗之中,被稱為「歐洲的病夫」。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歐洲列強的實力大幅增強,鄂圖曼帝國的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與之的差距日益顯著。這一時期,鄂圖曼帝國大量的領土被外國侵占、瓜分,土耳其由於內部的腐敗和無力回天,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領土被割讓出去。

巴爾幹半島是鄂圖曼帝國失去領土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19世紀末期,隨著民族主義的興起,巴爾幹地區的各民族開始紛紛追求獨立。經歷了幾次巴爾幹戰爭(1912-1913年)後,鄂圖曼帝國失去了大部份巴爾幹地區,包括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黑山、阿爾巴尼亞等國的領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透過與阿拉伯地區的一些部落領袖簽訂【麥克馬洪協定】,承諾幫助他們脫離鄂圖曼帝國的統治,以換取他們在戰爭中對英國的支持。戰爭結束後,根據1916年秘密簽署的賽克斯-畢科條約與後來的【塞夫爾條約】,鄂圖曼帝國失去了包括今天的沙特阿拉伯、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在內的大部份阿拉伯地區。

在地中海地區,鄂圖曼帝國亦損失慘重。意大利在1911-1912年的意大利-土耳其戰爭中占領了的黎波裏(今天的利比亞)和多德卡尼斯群島。此外,塞浦路斯也在英國的占領下,最終從鄂圖曼帝國手中割讓給英國。

3.墨西哥

要追溯墨西哥領土喪失的起點,我們得從1821年講起,那一年,墨西哥從西班牙獨立。獨立之初,墨西哥版圖遼闊,北至今天的俄勒岡州,東至路易斯安那州,西至加利福尼亞。然而,這塊廣袤的土地並沒有長久屬於墨西哥。

1836年,德薩斯的墨西哥定居者和美國移民發動德薩斯獨立戰爭,挑戰墨西哥中央政府的統治。在經過一系列戰役後,包括著名的阿拉莫戰役,德薩斯最終在同年宣布獨立,並形成了獨立的德薩斯共和國。盡管德薩斯獨立後,墨西哥依然不承認其獨立地位,但實力懸殊使得墨西哥無法收復失地。

1846年至1848年間,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爆發了美墨戰爭。這場戰爭的直接導火索是德薩斯州的邊界問題,美墨戰爭以美國的勝利告終,1848年的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標誌著這場戰爭的結束。根據條約,墨西哥不得不割讓包括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在內的巨大領土給予美國,這片領土幾乎占據了墨西哥一半的面積。而作為交換,美國支付給墨西哥1500萬美元作為賠償。

1853年,為了修建橫貫南部的鐵路,美國又從墨西哥購買了現今亞利桑那南部和新墨西哥南部的少量土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加斯登購地。這使得墨西哥與美國間的邊界基本定型至今。

4. 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意誌帝國透過一系列的戰爭與外交行動,實作了國家的統一,並迅速崛起為一個歐洲強國。然而,好景不長,德國的擴張野心引起了周邊國家的恐懼與反感,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戰爭結束時,德國戰敗,根據1919年簽署的【凡爾賽條約】,德國被迫割讓大片領土。

首先是在西部,亞爾薩斯-洛林地區被割讓給了法國。這片區域自法國與普魯士戰爭後就一直是爭端之源,而這次透過【凡爾賽條約】的決定,結束了其在德國手中的歷史。在東部,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不僅失去了對波蘭走廊的控制,使得德國本土與東普魯士之間被切斷,而且還將西普魯士和波森地區割讓給了新成立的波蘭國。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波蘭能有一個通向波羅的海的出口,以保證其經濟與軍事的獨立性。

德國在北部失去了對什列斯威的控制,該地區透過公投被分割,北部歸還給丹麥。而在東南部,德奧邊界的部份區域則被劃歸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國和波蘭。

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再次經歷了巨大的領土變化。戰爭結束後,1945年【波茨坦協定】重新劃定了德國的邊界。東普魯士北部被劃歸蘇聯(現屬於俄羅斯的加利寧格勒),而波美拉尼亞、西普魯士等地則劃給了波蘭,作為戰爭賠償的一部份。此外,德國本身也被四個占領國(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分割成四個占領區,直至後來的兩德統一。

結語

近代歷史是領土變動的歷史,戰爭、政治變革、民族自決等因素不斷重塑地緣格局。上述五個國家的經歷,提醒世人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歷史的記憶和理解的必要性。每一寸喪失的領土背後,都有著深重的歷史傷痕和民族記憶,理解這一點,對於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