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靖難之役中有兩大謎團,卻一不小心透露出,朱棣完勝朱允炆的必然

2024-04-12歷史

一、為何朱棣屢次化險為夷,得以逃脫生死之境?

為何靖難之役會爆發?一種主流觀點是,這源於建文帝朱允炆對藩王的削弱。然而,深入考察歷史背景,我們發現,在朱元璋臨終前,透過藍玉案幾乎清除了淮西勛貴集團,確立了以文制武和削藩的政策方向。這一趨勢在朱允炆即位後得到了實施,而朱棣成為皇帝後也沿用了這一策略。因此,靖難之役的爆發並非僅僅因為朱允炆的削藩,而是更深層次的歷史背景和權力鬥爭的結果。

唯一的區別在於,朱棣憑借著「靖難之役」的勝利,樹立了自己的崇高威望,從而取得了成功。而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失利,導致他最終下落不明。因此,從這個角度看,「靖難之役」就像是大明王朝的一次終極考驗。

從朱元璋的視角出發,這種趨勢同樣清晰可見。朱標的離世使得大明未來的皇位繼承者陷入弱勢地位,因此,必須消除那些有能力顛覆大明王朝且態度囂張跋扈的勢力,特別是以藍玉為首的一群人。一旦這些人被清除,有能力改變局面的就只剩下分布各地的朱家藩王了。

隨後,朱元璋曾向朱允炆提出過這樣的設想:倘若你的叔父們心生不滿,意圖奪回皇位,你將如何應對?朱允炆堅定地回應道:「我應當以德服人,用禮儀來規範他們的行為。如果這樣做行不通,那我就剝奪他們的領地;再若不從,我就更換人選。倘若他們仍執迷不悟,那我就不得不揮兵討伐了。」這番話透露出朱允炆的決心:先嘗試以和平手段解決紛爭,若無效,則逐步剝奪其權力,直至最後采取武力鎮壓。

透過這段對話,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削減藩王的權力是必然的趨勢。雖然這個重任將由下一任皇帝來承擔,但如果他能夠成功完成,那麽他將展現出皇權的威嚴和力量,統治天下,皇位也將更加穩固。如果未能成功,其實也無傷大雅,因為無論如何,皇位上的人都將是朱元璋的後代,這場爭鬥仍然是朱家內部的事務。

或許有人會對朱元璋未直接傳位給朱棣的決策感到困惑。其實,這背後有著深刻的考量。朱元璋深知淮西勛貴(即武將集團)可能帶來的危害,他明白要有效地「治理天下」,就必須倚重文官的力量,以確保大明的繁榮穩定。而朱允炆的背後,正是得到了幾乎所有文臣的支持和擁護。因此,朱元璋選擇了將皇位傳給朱允炆,也是出於對國家未來的深思熟慮。

當朱棣最終登上了皇位之後,他也同樣遭遇了類似的難題。朱高熾身後站著的是文官集團,而朱高煦則得到了武將們的支持。盡管朱棣對朱高煦有著深厚的喜愛,但他卻不得不面對現實,最終將皇位傳給了自己並不太看好的朱高熾。

朱瞻基之所以比朱允炆更加幸運,原因在於他的父親朱高熾在位的十個月裏,已經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朱棣為避免大明再次陷入靖難之役的困境,不遺余力地培養朱瞻基,使其成為了文武雙全的傑出君主,遠勝於在深宮長大的朱允炆。

拿後來的朱高煦謀反一事舉例來說,當朱瞻基面對眾臣的反對之聲時,他並未動搖,反而堅決地親自出征平叛。這種決心和魄力究竟從何而來?反觀朱允炆,他是否具備這樣的能力和決斷?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面對需要統兵出征的情況時,朱允炆反而流露出猶豫和顧慮,他擔心朱棣作為他的親叔叔,自己的行動會被認為是弒殺骨肉親人的不義之舉。

朱允炆的這句話,使得朱棣多次逃脫險境,在靖難之役中成為了一種常見的現象。這其中的原因何在?為何無人敢於對他稍加傷害?假若朱允炆也能親自率兵出征,站在兩軍陣前,大聲宣告:「投降者將不受懲罰,而抵抗者將必死無疑,捉拿燕王者將獲封侯爵!」那麽,朱棣在這樣的情境下,恐怕也難以繼續他的行動了……

朱棣在靖難之役中屢次化險為夷,這並非神靈庇佑,實則是朱允炆過於依賴宮廷生活,缺乏實戰經驗所致。盡管朱元璋為他精心布局,他卻未能深刻理解,這場鬥爭關乎朱家的內部事務,比任何爭鬥都更為激烈,唯有朱家自身團結一致,方可平息紛爭。

在西漢的七國之亂時期,漢景帝有一位親密的弟弟,名為梁王劉武。與此相似,當朱高煦圖謀不軌時,是朱瞻基親自領兵出征,穩定了局勢。若是依賴外人,甚至是親近的親戚如李景隆來承擔重任,只會讓情況更加撲朔迷離。這也正是靖難之役中,令人費解的第二個謎團。

二、為何李景隆在北京城下久攻不下?

在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的失利常常引發對李景隆的嚴厲批評。他被指責為紙上談兵,無法勝任重要職責。特別是在圍攻北京這一關鍵時刻,他率領的十萬大軍竟然未能攻破孤城,這成為了朱棣得以重振旗鼓、最終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李景隆的失誤在這場戰役中顯得尤為突出,使得他的軍事才能備受質疑。

無法確定李景隆是否只是空談理論而無實際行動,但【明史】等歷史資料表明,身為名將李文忠之子的李景隆,不僅普遍受到人們的看好,更受到朱元璋的高度期待,這使他成為新生代中的佼佼者。

朱元璋,這個名字在歷史上熠熠生輝,他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君主。他對於人才的辨識與洞察,可謂是獨具慧眼。當連朱元璋都對李景隆寄予厚望時,這足以彰顯李景隆的不凡之處。然而,盡管李景隆擁有明顯的兵力優勢,卻未能攻破北京城,這究竟是何故呢?須知,當時朱棣並未在城內,而是由朱高熾,以及徐皇後共同主持城防事務。

魔鬼常常藏匿於細微之處。實際上,李景隆當時已將北京城逼至絕境,其麾下猛將瞿能更是率領著精銳先鋒,幾乎要一鼓作氣攻入城內。只要李景隆在這關鍵時刻增派一支兵力進行協助,勝利便觸手可及。這種壓倒性的優勢與明顯的戰機,即便是毫無軍事經驗之人,也能一目了然。

盡管瞿能已經接近成功,但李景隆卻視而不見,導致他的努力在關鍵時刻功虧一簣,最終不得不選擇撤退。到了第二天,當李景隆再次準備發起攻城時,卻發現城墻已經變得冰冷堅硬。原來,朱高熾已經暗中派人連夜在城墻上潑水,將北京城變成了一座堅不可摧的冰城。

李景隆被迫駐守在鄭村壩,直至朱棣的援軍到來。在此期間,他未能采取任何有效行動。即便在遭受朱棣的猛烈進攻時,他也未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最終導致他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沒。他的這一行為不僅使大量士兵喪失了生命,還損失了大量的裝備和俘虜。可以說,李景隆在這場戰鬥中既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又未能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成果。

看似有些不尋常吧?就像被一團迷霧所包圍!但如果我們回顧朱棣進攻南京的歷史,一切就豁然開朗了。南京,作為大明當時的都城,其防禦的堅固程度遠超北京。然而,朱棣卻率領孤軍深入敵後,最終竟然成功地攻破了南京。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答案就在於李景隆偷偷地開啟了城門。

朱棣能夠孤身一人從北京迅速攻至南京,並非僅僅因為他個人的軍事才能出類拔萃,而是因為在大明王朝的眾多臣子眼中,這場沖突更像是朱家內部的家務事。他們明智地選擇了置身事外,靜觀其變。如果朱允炆最終勝出,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轉向支持朱允炆,向他獻媚求功;而一旦朱棣獲勝,他們會立刻轉向朱棣,高呼萬歲。

李景隆內心充滿了矛盾,他有能力攻下北京,卻遲遲未行動,這是因為他擔憂自己會步周亞夫的後塵。在七國之亂中,漢景帝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親弟弟的堅定支持,這為周亞夫建立功勛提供了條件。然而,最終周亞夫卻遭到了漢景帝的打壓和不幸的命運。李景隆害怕,如果他攻下北京,可能會面臨類似的困境和悲慘結局。

身為皇室姻親的李景隆,頭頂始終籠罩著「外戚擅權」的陰影。若他膽敢對朱棣不利,即便朱允炆本人並無此意,那些朝中大臣又豈會輕易放過他?他們豈會坐視不管,任由一個外戚胡作非為,威脅朝廷的穩定與皇權的威嚴?

當李景隆的軍隊遭受挫敗後,眾多文臣紛紛向朱允炆呈遞奏章,指責李景隆心懷不軌,必須嚴懲不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朱允炆最寵信的大臣黃子澄,他的反應尤為激烈,悲憤填膺,聲音最為高亢,態度最為堅決,堅決主張對李景隆進行嚴厲懲處。

若李景隆果真固執己見,一意孤行地攻破北京,將朱棣平定,那麽無疑,他將成為大明王朝的頭號功臣。再加上他身為外戚的特殊身份,又掌握重兵,在明朝當時「崇文抑武」的社會風氣之下,他若能夠得以善終,那才真是一件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呢!

李景隆並非紙上談兵,他深知一旦朱棣被擊敗,自己將成為眾矢之的,這樣的局面將使戰爭局勢更加棘手。面對朱棣如同神助般的南下進軍,甚至在京城附近形成圍攻之勢,李景隆的抉擇顯得異常明智。因此,他最終選擇開啟城門,爭做第一個「擁主之功」,這種決策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必然。

三、綜合評估

靖難之役,從表面上看是「藩王發動的叛亂」,但實質上它揭示了「朱家內部的權力鬥爭」。這一深層次的原因源於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長期未能調和的「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事實上,從朱棣占領南京後,他主要處決的物件多為文臣,如方孝孺、黃子澄、景清、鐵鉉等人,這進一步印證了上述矛盾的存在。

觀察那些武將的表現,盛庸率領軍隊多次挫敗朱棣的攻勢,然而最終卻選擇了投降;而李景隆則表現得更為積極,竟然擅自開啟了城門。

不容置疑,"靖難之役"充滿了許多令人費解的謎團,其中尤以這兩大謎團最具代表性。這也正是為何可以說,在這場戰役中,朱棣最終戰勝朱允炆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