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在絲綢之路上行走的商人、使臣、旅行家,許多都是有故事的人

2024-06-09歷史

「西方「再發現」」

漢武帝建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38年,26歲的張騫帶領精靈、隨員等100余人,從長安出發,一路向西。張騫西行號稱「鑿空」,打通了中原與西域的絲綢之路。

張騫是第一個以官方使臣身份走進西域的人,親眼看到那片神秘土地,並帶回了關於西域的真實知識。從此,中原王朝對於西域、對於那個時代所說的「西方」,便不再停留於奇異的想象和猜想上了。

張騫回到長安後,給漢武帝提供了一份關於出使西域的報告。之前,有【山海經】,有【穆天子傳】,還有許多關於昆侖山和西王母的傳說。這些關於西域的各種說法,大部份出於想象和猜測。之後,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記述源源不斷。這些記述有正史文獻,如【西域傳】【東夷傳】等,還有歷代行人的遊記、報告等,如康泰的報告【吳時外國傳】、法顯的【佛國記】、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義凈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

世界觀的擴大,與疆界的擴大有關,與海外交通的拓展有關,與民族交往的發展有關。不過,這種認知並不是不斷直線發展著的。比如,元代陸續有歐洲的旅行家來中國活動,但當200多年後利瑪竇等人來到中國時,還需要反復解釋他們來自的「大西」「泰西」。中國人對於世界的認知,是一個不斷再發現的過程。每一次「再發現」,都是一次更具體、更深入和更全面的過程。

19世紀中期以後,陸續有一些中國人走出國門,來到歐洲和美洲。他們親眼見到西方的世界,看到西方的風俗與文化,我們可將其稱為第一批「睜眼看世界」的人。他們撰寫的遊記、日記和報告,對於中國人真實地認識西方、了解西方乃至認識世界發展大趨勢,對於洋務運動和維新啟蒙,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中國歷史上,許多重大變革都與對外部世界的認知有關。新的知識、新的經驗促進對自身文化的比較和反思。世界視野的擴大促使人們反省本土文化,並且利用這些新知識、新文化來補充自己、改變自己、發展自己。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大發展的時期,也是對外文化交流十分活躍的時期,是對外部世界的了解和知識更為擴大的時期。

「不斷尋找東方」

在中國人不斷向西方探索、不斷走向更大外部世界的時候,西方人也在不斷尋找東方。

13世紀上半葉,蒙古軍隊先後發動了三次大規模西征,中西交通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情景。暢通的道路帶來了空前的人員往來便利,歐亞大陸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物質商品流動、技術發明流動、思想觀念流動以及文化流動。這一時期,歐洲人關於中國的知識,無論是在廣泛性和豐富性上,還是在知識的層面上,都達到了一個新水平。其中,【馬可·波羅遊記】最具代表性,是一部比較完整地描寫、介紹中國和中華文化的著作。

事實上,在絲綢之路上行走的商人、使臣、旅行家都有許多傳奇的經歷,都是有故事的人。比較重要且留下文獻記錄的有意大利人柏朗嘉賓、法國人魯布魯克、意大利人鄂多立克以及與馬可·波羅並稱為「四大旅行家」之一的阿拉伯人伊賓·白圖泰等。

200年後,世界歷史進入大航海時代。【馬可·波羅遊記】展現的中華文明,成為刺激歐洲人發動大航海運動的強大心理動力。當時,一些著名航海家和探險隊的領導者都曾讀過這部遊記,並從中受到鼓舞和啟示。比如,哥倫布在出發前就曾仔細讀過【馬可·波羅遊記】,清楚地感受到了其中隱藏的商機。有人說,尋找東方是歐洲大航海事業的「意誌靈魂」,而這種「意誌靈魂」可謂在【馬可·波羅遊記】中培育、生長和鍛造的。

外銷水粉畫【茶葉裝箱】

新大陸的發現和新航路的開通,把整個世界連成一片。乘著大帆船而來的,主要是歐洲各國的商人。他們把中國生產的精美的瓷器、絲綢、漆器、茶葉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工藝品等,一船一船地販運到歐洲。這些海上絲綢之路的「搬運工」,把中國的財富搬到西方,改變著歐洲人的生活。與他們同船而來的,還有旅行家、冒險家。當踏上中國大地的時候,他們看到了一個不同的世界,領略到一種奇異風韻的文化。於是,寫下了一篇又一篇關於中國的報道。

繼【馬可·波羅遊記】之後,葡萄牙人克路士的【中國誌】被歐洲學術界認為是又一部有重要價值的歷史文獻;西班牙人門多薩的【中華大帝國史】,則是16世紀有關中國的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是這一時期歐洲人了解、認識和描述中國的一個總結、一個集大成者,為此後歐洲的「中國熱」提供了一個知識與價值的起點。

「「更好的世界」」

從1583年利瑪竇踏上中國大陸開始,200多年間有一兩千名來華傳教士持續書寫各類書信、報告、著作以及轉譯漢文經典。這些人來自歐洲10余個國家,文獻書寫語言包括拉丁、葡、西、意、法、德、荷、波、捷等。

嚴格地說,中西兩大文化的實質性接觸,不僅僅是物質文化層面的交流,而且是深入學術、思想、精神等層面的接觸。與之相伴,歐洲人對於中國的了解,逐漸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領域。

18世紀歐洲人對東方園林的想象

在這些人的描述中,中國是文明的、富裕的、強大的、輝煌的,中國的歷史是悠久的、科技是發達的、物產是豐富的、政治是開明的、道德是高尚的、文化是燦爛的。這幅「中國影像」呈現的是一個巨大的、強權的帝國,穎慧非凡、修養深邃的君主根據理性法律和高尚的國家倫理法進行統治,人民受一種高尚而純粹的習慣規範所約束,生活在一種有規律的、樂於承受的制度中,和平糊諧成為最高的追求。

這一帶有濃厚理想色彩的介紹,為的是讓當時的歐洲人看到一個「更好的世界」。相關著作、書簡乃至爭論,不僅僅引起了宗教界、思想界的關註和思考,還深入大眾的生活空間、公共生活領域。上至宮廷王府,下至街頭巷陌,「中國」成為一個時髦的話題,成為想象的異邦、文明的鏡鑒。

18世紀,歐洲的思想革新、社會改造的問題日益顯現。在啟蒙思想家那裏,「中國」更多作為思想資源得到重視。他們試圖在中國找到批判舊制度的思想武器、社會改造的理想模式。這是一次偉大的文化際遇。由於啟蒙運動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因而可以說中華文化在這一時刻間接地參與了世界文化歷史行程。

文明,透過比較而存在,透過交流而發展。西方典籍書寫、記載中國的歷史,也是西方人自我認識的歷史。同時,又是中國世界形象逐步展開的過程,是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過程。閱讀這些書寫、記載,也是我們透過「他者」的眼光來認識自己的過程。這樣,我們的文化自信,我們對於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理解,也就更全面、更深刻了。

(作者:北京外國語大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特聘教授 武斌)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夏斌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來源:【中國典籍裏的西方】【西方典籍裏的中國】 中央編譯出版社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