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被蔣介石一生牽掛的女人,周總理親令送去寶島,宋美齡也熱情迎接

2024-04-16歷史

愛是自私的,作為民國最有權勢的女人,宋美齡更是如此。

1933年,蔣介石收到前妻陳潔如從上海寄來的一封信,宋美齡大發雷霆,鬧了起來,直到蔣當面將那封信燒毀。

宋美齡在跟蔣結婚的時候就說了這麽一句話:不許你心裏再裝另外一個女人。

在口頭上當然可以做到,但是在蔣介石的心裏,仍舊是牽掛著一個女人,而且對她念念不忘。

1963年,在毛主席的批示下,周總理將蔣介石難以釋懷的這個女人送到了蔣介石身邊,宋美齡卻沒有表示反對。不僅如此,她不但跟蔣介石一起去機場迎接,還對這個女人畢恭畢敬,熱情有加。

這個女子到底是誰?

自古美人愛英雄,其實美人也愛奸雄,蔣介石前半生就頗有女人緣,有不少女人對他愛得死心塌地。而蔣介石則非常功利,讓他停住腳步的最後那個女人,是對他事業將有最大幫助的人。

陳潔如的父親是經商的,家境優越,她和蔣介石相遇在1918年,當時蔣正是落魄的時候,混得相當慘。為了能得到陳家的幫助,蔣介石向陳求婚,但陳家老太太不同意。

老太太心目中的蔣介石過於花心,明明在老家有原配毛福梅,在上海還有個侍妾姚冶誠,自然不願意他打自己女兒的主意。

但是蔣介石很執著,他在1919年搬出了張靜江和孫中山幫忙,表示要跟侍妾脫離關系,明媒正娶陳潔如,最後將陳母說服,抱得美人歸。

可是到了8年之後的1927年,蔣介石為了借助宋家的勢力,走上中國政治舞台巔峰,誘騙陳潔如遠赴美國留學,一去就是5年。

陳潔如前腳剛走,蔣介石就跟她協商離婚事宜。然後蔣介石便施施然攜手宋美齡,再一次走進婚姻殿堂。

1933年陳潔如從美國回來之後,生活陷入困窘境地,這才給蔣介石寫信求助,沒承想被宋美齡發現,大鬧總統府,弄得蔣介石非常狼狽,發誓跟陳潔如斷絕來往,這才平息一場風波。

1961年,在周總理的安排下,陳潔如和養女離開上海,到了香港,給蔣介石寫信想到台灣定居。然而因為宋美齡的幹預,陳潔如沒有成行,在香港度過生命最後的日子,直到1971年去世,陳潔如都沒有能再見蔣介石一面。

由此可見,在感情專斷這方面,宋美齡做得也確實夠「霸道」了。

不過宋美齡霸道有霸道的資本,因為相比別的女人,宋美齡給蔣介石給的更多。或者說,宋美齡才是蔣介石生命中的貴人,沒有宋家的扶持,就沒有蔣介石日後的飛黃騰達。

蔣介石早早地就追隨孫中山,而且在孫去世後擔任北伐軍總司令,率軍殺入上海,成為事實上國民黨最有權勢的人物。

然而蔣介石的地位並不穩固,胡漢民、汪精衛等國民黨元老看不起他,軍中將領也不看好他。同時,蔣介石在軍事上也遭遇挫折,北伐軍進攻徐州失利。國民黨元老們落井下石,對蔣介石興師問罪,要他承擔失敗責任。

蔣介石眾叛親離、四面楚歌,不得不在1927年秋天發表下野宣言,辭去所有職務,東渡日本出國「考察」。

這時候的蔣介石心灰意冷,落魄至極,沒有幾個人看好他,更不相信他會東山再起。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候,宋美齡出現了。

她大家閨秀的氣質和出眾的才華,當然還有美貌,讓蔣介石不禁怦然心動。不過讓蔣介石更感興趣的,是宋氏財團的雄厚實力和宋家的美國背景。蔣介石趁熱打鐵,對宋美齡發起了不懈的追求。

這時候的宋美齡已經有了男友,名字叫劉紀文,堪稱是名花有主。然而蔣介石極為執著,名花雖有主,我偏來松土。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蔣介石的不懈努力下,愛慕虛榮的宋三小姐終於接受了蔣的求婚。

事實證明,蔣介石的選擇是正確的,宋美齡確實給他帶來了好運。12月1日,蔣與宋美齡在上海結婚,國民黨內就響起了呼籲蔣復出的呼聲。

一個月之後,蔣介石重新登上主席寶座,成為中國最有權勢的人。

可以說,沒有宋家的支持,就不會有蔣介石的飛黃騰達。由此可見,蔣介石一生遇到的女人,都讓他受益匪淺,對他的事業給予很大幫助。

這些女人不光是陳潔如和宋美齡,也包括蔣介石的母親。

蔣介石的父親蔣肇聰是個成功的商人,靠經銷食鹽起家。由於經營有方,事業蒸蒸日上,生意規模越來越大,擴充套件到金融業(錢莊、銀號)。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在蔣介石很小的時候,父親得了一場病,突然離開人世。蔣介石的伯父落井下石,將他們母子趕出家門,蔣介石的生活因此陷入困境,童年十分悲慘。好在他的母親非常堅強,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生活重擔,含辛茹苦把蔣介石拉扯長大。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轉眼間蔣介石已經十四歲,蔣老夫人產生了給兒子娶媳婦的念頭。

即使在民國時期的農村,14歲也不到結婚的年紀。蔣老夫人的意思是蔣家太冷清,早點給兒子娶媳婦的話,能給這個家帶來人氣,帶來旺氣。

可是,誰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失去了父親,還身無分文的窮小子,這不是往火坑裏跳?

不過蔣老太太王采玉非常了不起,她硬是把手裏的一張很糟糕的牌打好,說動了蔣家的世交毛鼎和,讓他把自己的二女兒毛福梅嫁給了自己的兒子。

這時候的毛福梅,比蔣介石大了整整五歲。

但是蔣老太太非常滿意,認為「女大五,賽老母」,對兒子的事業大有幫助,能讓頑劣調皮的蔣介石修心養性、走上正路。

還別說,蔣介石結婚之後真像換了一個人,開始用功讀書。1906年,19歲的蔣介石東渡日本,結識國民黨元老陳其美,年底回國後考入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在1908年赴日,就讀於東京振武學校,然後再認識孫中山,事業步入正軌。

不過在大哥陳其美遇刺之後,蔣介石的人生走入低谷,十分迷茫,混跡上海灘,窮困潦倒。這個時候他在風月場所結識了一位交際花,這個女子就是侍妾姚冶誠。

姚冶誠心地善良,對身無分文的蔣介石雪中送炭,傾囊相助,幫助蔣介石渡過了難關。美中不足的是,姚冶誠與蔣介石相處那麽久,都沒有生育一個子女,只收養了一個孩子蔣緯國,這也就讓他們的感情不太穩固,為日後的分手埋下伏筆。

邂逅陳潔如之後,蔣介石和姚冶誠分手,但是因為養子蔣緯國的緣故,他一直負擔對方的生活費用。並且在1949年,蔣介石準許蔣緯國帶養母姚冶誠到台灣定居。

不過,相比之下,下面的這個女人對蔣介石影響更大,她不僅曾經幫助蔣介石渡過了經濟危機,還對蔣介石救命之恩。

這個女人,就是標題中提到的周總理送往台灣的女人,蔣介石的舅媽蔣妙月。

事實上,蔣妙月不是蔣介石的親舅媽,她的丈夫孫琴風是蔣介石的堂舅,這個舅母,嚴格地說是堂舅母。

不過,是不是親舅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兩人之間的交集很多,這位舅媽給了蔣介石很大幫助。

蔣介石小時候,常常住在表舅家裏面,一住就是幾個月,因此與舅媽產生了很深的感情。作為舅媽的蔣妙月,其實不比蔣介石大多少,充其量大十幾歲。

因為舅媽結婚晚,婚後很久沒有生育,她對蔣介石寵得不得了,讓蔣介石的童年充滿溫馨。

舅媽對蔣介石的幫助遠不止這些,她曾經不止一次給外甥幫助。

蔣介石即將留學日本的時候,蔣母一度十分為難,因為直到起身之前,路費都還沒有湊齊。

蔣介石本來打算指望妻子毛氏去娘家拿錢,可是不湊巧的是,毛氏的父親這時候生了一場大病,把家中的積蓄都花光了。

眼看就要啟程,蔣介石依舊身無分文,該怎麽辦呢?一家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籌莫展。

蔣介石賭氣地將行李往地上一扔說:「不去了!」

這個時候外面響起了敲門聲,蔣介石開門一看是舅媽蔣妙月。舅媽責怪蔣介石說:「去日本上學了也不說聲,跟舅媽見外啊。」

蔣介石一聽,低頭不語。由於舅舅當時身體也不好,蔣介石不想給舅媽增加負擔,去日本上學就沒有讓她知道,打算到日本之後再寫信說。誰知道舅媽從別人口中得知了蔣介石去日本上學的事,她悄悄將陪嫁的首飾賣掉,還變賣了一部份財產,支持蔣介石去日本留學。

這幫助可真是雪中送炭,對蔣介石幫助太大,一直念念不忘。

在日本,蔣介石不但學到了軍事知識,還對現代化的日本有了全面了解,開闊了自己的視野,這是非常難得的。

更重要的是,在日本期間,蔣介石還認識了一大批國民黨大佬,如陳其美和孫中山,胡漢民、張群、戴季陶、何應欽等。從此,蔣介石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有了不錯的人脈。

朋友圈決定一個人的高度,對一個人的事業起到決定性作用。如果不去日本,蔣介石的人生就會大不相同,能不能成就霸業都很難說。

正是從日本留學回來之後,蔣介石的人生開始改變。之前他只是頑皮的少年,但是從日本回來後他樹立了自己的理想,成為滬軍都督陳其美的得力助手,有了一個好的平台。

蔣妙月不僅對蔣介石雪中送炭,還救了他的命。

蔣介石在日本就加入了同盟會,回國後跟著孫中山和陳其美等人開始反清,反袁。1913年蔣介石追隨孫中山,進行反袁的「二次革命」。

反袁失敗後,孫中山亡命日本,陳其美與蔣介石被袁世凱通緝,藏身於租界,惶惶不可終日。後來風聲日緊,蔣介石到了奉化老家,他無處可去,沒有人敢收留一個通緝犯,這個時候蔣妙月不顧家人的安危,把蔣介石藏在了自己家,一藏就是半月。

在舅媽的掩護下,蔣介石終於渡過難關,而且還因禍得福,在當年10月單獨被孫中山接見,人生從此走入快車道。

毫不誇張地說,蔣妙月是蔣介石的恩人,對蔣的一生影響很大,僅次於宋美齡。吃水不忘挖井人,在蔣介石登上中國權力高峰後,每次回到家鄉,除了去看望母親外,還要去看舅媽蔣妙月,噓寒問暖。

至於舅媽的兒女,蔣介石的表弟,更是受到了特殊的禮遇,受到重用,前途無量。

蔣介石看重舅媽,去台灣的時候,為何沒有帶她同往?這其實是因為蔣妙月戀家,中國人講究葉落歸根,不想老死他鄉。蔣介石當時提出要帶舅媽到台灣去,但是老人家不同意,蔣介石也不能硬來,就尊重了她的決定。

蔣介石走的時候,還抱著幻想,希望美國介入,或者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自己就能卷土重來。可是,等到蔣介石自己去了台灣幾年後,才意識到「反攻大陸」是一場幻夢,此生怕難以回去了。

這一來,蔣介石更加思念舅媽。而蔣妙月的子女當時跟蔣介石到了台灣,兒女沒有一個在身邊,晚年的她孤苦伶仃,處境淒涼,蔣介石於心不忍,讓第三方給周總理捎信,希望政府能照顧其舅母。

周總理收到訊息之後,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1963年,蔣介石的堂舅母,已經90歲的蔣妙月,向地方政府提出,想遷去台灣。不久,地方政府把老人家的意思轉告給了黨中央。

當時兩岸處於敵對狀態,雙方沒有人員往來。然而毛主席看到報告,立即做出批示:禮送入台。

在周總理的安排下,蔣妙月老太太被送往台灣。得知訊息,蔣介石激動不已,隨即把這個喜訊告知宋美齡。

宋美齡之前一直聽蔣介石念叨蔣妙月,知道這個女人在老蔣心裏的位置,因此也非常熱情,提出一起到機場去迎接老太太。

蔣妙月是蔣介石的親人加恩人,是宋美齡的長輩,宋美齡當然不敢,也不會有怨言。最終蔣介石陪伴蔣妙月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後歲月,也算是報答了舅母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