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寧夏河東長城撥亂反正(六)

2024-01-23歷史

隋代河東靈鹽戰國秦昭王長城

(寧夏)周興華

(六)

【按語】寧夏黃河以東靈武、鹽池境內最早的長城始築於戰國秦時代,屬戰國秦昭王「拒胡」長城西段的一部份,位於戰國時期秦國的西北境。

歷史發展到明代,戰國秦昭王修築的這道「拒胡」長城整體上又被明朝利用,明朝稱之為延綏長城(即所謂「延綏大邊」),屬於明代陜西鎮、寧夏鎮分段管轄。位於今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戰國秦昭王「拒胡」長城的西段,亦即延綏長城的西段,明代寧夏鎮稱之為「東長城(即河東長城)」。東長城明朝予以利用,對其中的一些長城段落、烽燧,曾加以維修、增築或改建。

對於寧夏靈武、鹽池境內戰國秦昭王修築的這道「拒胡」長城,寧夏文物考古所原所長許成等在其1988年、2014年出版的【寧夏古長城】中,按照明代對其中一些長城段落維修或增築的時間,將靈武、鹽池境內的戰國秦昭王「拒胡」長城統統錯誤認定為明代始築的長城,這是典型的數典忘祖,有失考古學風。

明代古籍記載,延綏長城(即延綏大邊)既有明代維修利用其前古長城或新建邊墻壕塹的時間記載,也有河東故墻、河東新墻(俗稱頭道邊、二道邊)、文貴大邊、興武營壕塹等不同段落的修建區分,現今寧夏文物考古部門將其統統認定為明代始築的長城顯然是於史不符的。

翻閱先秦以來的長城史料,明代及其以前的歷朝古籍對寧夏靈武、鹽池、陜西定邊、靖邊、榆林境內的這道戰國秦長城都有明文記載,大凡有點歷史基礎知識的人都能看得懂這道古長城始築於戰國秦時代,但現今寧夏文物考古部門竟將其統統認定為明代始築的長城,這毫無疑問是錯誤的。

隋代河東秦昭王長城史跡

隋朝時期,隋文帝、隋煬帝對秦昭王「拒胡」長城及其延線的北魏、北齊長城進行了修繕、增築。

【隋書·崔仲方傳】載:開皇五年(公元585年),隋主 「令(崔仲方)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東至黃河,西拒綏州,南至勃出嶺,綿亙七百裏。明年,上復令仲方發丁十五萬,於朔方已東緣邊險要築數十城,以遏胡寇。」開皇五年崔仲方是在「朔方、靈武」 築長城;開皇六年崔仲方是在「朔方已東」築長城(古長城沿線的戍邏所)。顯然,開皇五年崔仲方築的是「朔方以西」的長城,長城的西端在隋靈武。【隋書·地理誌】載:隋朔方郡,大業初置,治巖綠(今陜西靖邊東北白城子),轄巖綠、寧朔(今陜西靖邊縣東)、長澤(今內蒙鄂托克前旗城川古城)三縣;隋靈武郡,大業初置,治回樂(今寧夏吳忠),轄回樂、弘靜、懷遠、靈武、鳴沙、豐安六縣,其中弘靜(今寧夏永寧)、懷遠(今寧夏銀川市)、靈武(今寧夏青銅峽西北賀蘭山南端靈武口附近)、豐安(今寧夏中衛)在黃河西北面。隋綏州,屬隋雕陰郡,在今陜西綏德縣。崔仲方在朔方郡築長城,理應將朔方郡所統三縣包括於其所築的長城以內。今鹽池縣最北邊的 「二道邊」一線的長城,正位於隋朔方郡和靈武郡東境內(今陜西靖邊縣、定邊縣、內蒙鄂托克前旗與今寧夏鹽池縣、靈武縣境),此長城即隋代崔仲方在戰國秦昭王「拒胡」長城基礎上修補而成的隋長城。崔仲方在靈武郡築長城,理應將靈武郡所統六縣包括於長城以內,特別是黃河西面的弘靜、懷遠、靈武、豐安四縣。北宋初年成書的【太平寰宇記】載:「廢懷遠縣,本漢富平(今寧夏吳忠市及其毗鄰地區)縣地……隋長城,隋煬帝大業中築,在縣西北大河外……」【太平寰宇記】說:隋長城在廢懷遠縣(今銀川市境)「西北大河外」。 宋距隋不遠,此記載當有所據,應為信史。按此記載,靈武郡境內的隋長城西端當在今寧夏賀蘭山、衛寧北山一線,而這一線的古長城正位於廢懷遠縣(今銀川市境)「西北大河外」。漢唐時期,賀蘭山、衛寧北山就遺存有古長城,唐朔方靈武龍興寺的高僧釋增忍就曾經「訪古賀蘭山中」,「薄遊塞垣」。隋長城在靈武郡境內的河外段(河西長城),即是遺存於今寧夏賀蘭山、衛寧北山一線的古長城。

明【萬歷朔方新誌】載:寧夏西長城西起靖虜蘆溝界(今甘肅景泰蘆塘鎮),沿衛寧北山、賀蘭山北端越黃河接寧夏東長城至定邊,總長1170裏。倘若除去不屬隋靈武縣境的一段寧夏西長城,即靖虜蘆溝界至賀蘭山南端「大山根(靈武口附近、隋靈武縣境)」以西的「四百一十一裏」古長城,剩下賀蘭山南端「大山根」(廣武分守嶺附近、隋靈武縣境)以北至陜西定邊(隋朔方郡境)的寧夏古長城為760裏。【隋書·崔仲方傳】載崔仲方「於朔方、靈武築長城」, 隋朔方郡在今陜西靖邊東北白城子,隋靈武郡在今寧夏靈武境,隋綏州在今陜西綏德縣,無論從哪個方位看,隋朔方郡、靈武郡都絕不會「西拒綏州」,而應是「東拒綏州」。另外,【隋書·崔仲方傳】載崔仲方所築長城是西「拒」綏州,而不是西「距」綏州」,「拒」不同於「距」, 「拒」無「距離」之意;且隋綏州屬雕陰郡,雕陰郡無崔仲方築長城的記載。所以,崔仲方所築長城「綿亙七百裏」不能從隋綏州(今陜西綏德縣)向西計程至隋靈武,而應從隋朔方(今陜西靖邊東北白城子)向西計程至隋靈武。明代陜北延綏長城、寧夏靈鹽長城與今靖邊至靈武的公路大致為復線。從陜西靖邊至寧夏靈武黃河東岸的距離,以今公路計程僅有540裏左右。【隋書·崔仲方傳】載:崔仲方所築東起隋朔方(今靖邊、鄂托克前旗境),西至隋靈武的長城「綿亙七百裏」。 據【隋書·地理誌】,河西隋靈武縣在賀蘭山南端靈武口附近,【萬歷朔方新誌】所說的賀蘭山南端的「大山根」即位於此,地屬【太平寰宇記】所說的 「廢懷遠縣(今銀川市境)西北大河外」的隋靈武縣。若將從今陜西靖邊至隋靈武郡黃河東岸的約540裏隋長城加上【太平寰宇記】所說的位於「廢懷遠縣(今銀川市境)西北大河外」的隋靈武縣境內的賀蘭山隋長城,隋朔方至隋靈武的長城應在700余裏,這就與崔仲方所築東起隋朔方(今靖邊、鄂托克前旗境),西至隋靈武「綿亙七百裏」 的隋長城相當了。由此看來,崔仲方開皇五年所築長城大致是沿著秦昭王「拒胡」長城和賀蘭山漢武長城路線修築的,以今地言之,它東起今陜西靖邊境,中經定邊、鹽池、靈武,西越黃河沿賀蘭山南下至其南端的「靈武口」約為700余裏,這與【隋書·崔仲方傳】、【資治通鑒】所載崔仲方於朔方、靈武築長城,「綿亙七百裏」相符,與【太平寰宇記】說隋長城在廢懷遠縣(今銀川市境)「西北大河外」 相符,也與【萬歷朔方新誌】所載定邊至賀蘭山南端「大山根」的760古長城裏程相近。所以,【隋書·崔仲方傳】、【資治通鑒】所載崔仲方於朔方、靈武築長城,「東至黃河,西拒綏州」當為「西至黃河,東拒綏州」之誤。如是,崔仲方於開皇五年所築之長城當是對戰國秦昭王所築寧夏靈武、鹽池、陜西定邊、靖邊、榆林一線 「拒胡」 長城、漢武帝所築河西賀蘭山長城的修補加固。

崔仲方在靈武郡所築長城的西段在寧夏賀蘭山、衛寧北山,這不僅完全符合宋【太平寰宇記】的記載,也完全符合唐朝初年的太史令傅奕和唐憲宗時代的宰相李吉甫的說法。 傅奕說:「今朔塞上多古長城,未知起自何代。自漢至隋,因其成業,或修或築,無代無之。」傅奕生於公元555年,卒於公元639年,一生的絕大多數時間生活在隋代。隋亡後,唐初他又任唐朝太史令。他說隋朝所修築的長城是因循了前人已修築成功的古代長城,是在前代古長城的基礎上修繕加築而成。傅奕對隋朝修築長城的說明是當代人說當代事,應是確鑿無疑的。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合河縣(今興縣西北)經「幽州」「延袤千余裏」的隋長城是「因古跡修築」的,這也是對傅奕論斷的佐證。傅奕說「朔塞上多古長城」,這是歷史實事。朔塞上見於史籍記載的古長城,一是今固原縣城北的西周朔方長城,二是今寧夏靈武、鹽池、陜西定邊、榆林一線的戰國秦昭王「拒胡」長城,三是沿黃河、陰山一線的秦皇長城,四是黃河北岸、西岸衛寧北山、賀蘭山、高闕一線的漢武帝長城。五是北魏沿邊六郡北境的北魏長城。

隋朝還在許多地方都修築過長城,見諸文獻記載的有:雁門至碣石;臨渝鎮;合河縣至幽州;榆林至紫河;榆谷(榆林谷)以東。隋代還在夏州、勝州之間挖掘過橫塹。

從上述地區的位置所在,可以看出隋朝修築的長城的位置所在:

雁門郡。戰國趙武靈王置,治善無(今山西右玉南)。隋唐治代州(今山西代縣)。碣石,唐代碣石指今河北撫寧縣山海關附近的碣石,非秦皇長城遼東段所至之碣石。臨渝鎮,即今山海關。

合河縣,今山西興縣西北。幽州,治薊縣(今北京西南)。隋唐時期其轄境從今北京經河北永清、安次,過天津抵達渤海。

榆林郡,戰國時屬秦上郡地,張儀築有上郡塞。隋廢郡,其地屬綏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勝州置,治榆林(今內蒙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轄河套東北角。今陜西的榆林,隋唐亦稱榆林谷、榆谷、榆中。其境南界地處明代延綏長城偏關、右玉一線。晉【太康誌】說:自北地郡北行九百裏得五原塞,亦謂之榆林山。【水經註】說:榆林山,漢謂之榆溪舊塞。【通典】說:榆溪塞在榆林郡南界。紫河,流經今內蒙南部殺虎口與山西右玉長城附近的渾河。

夏州,隋唐治巖綠(今陜西靖邊縣白城子),轄今陜西靜邊、橫山及內蒙抗錦旗、烏審旗等地方。勝州,隋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分雲州置,治榆林(今內蒙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由上可知,隋文帝、隋煬帝修築的長城,其明確記載的地理位置是靈武、朔方、榆林(榆谷,榆林谷)、紫河、雁門、幽州、臨渝鎮、碣石。其長城所經地方,自西向東,以今地言之,依次為寧夏河西隋靈武縣賀蘭山、鹽池縣,陜西定邊、靖邊、橫山、綏德,內蒙準唯格爾旗東北,山西右玉,北京西南,河北撫寧縣山海關等。將上述地方的現存長城遺跡連為一線,正是今所謂明代長城的走線。這一線的古長城,基本是戰國秦昭王所築的「拒胡」長城和隋以前西漢等王朝所修築的長城。隋朝修築時,是在上述長城遺跡、遺址上進行修繕,個別地段進行過加築、補築、改築。但其西段、中段的主要框架沿續的是漢武長城、戰國秦昭王所築的「拒胡」長城的遺跡、遺址。【隋書·楊素傳】載:突厥「達頭可汗犯塞,以素為靈州通行軍總管,出塞討之。」達頭所犯之「塞」,即今寧夏賀蘭山、靈武、鹽池境內的古長城。【資治通鑒·隋紀五】載:大業九年,三月「乙醜,車駕幸五原,因出塞巡長城。」五原,西魏為五原郡,隋大業三年改為鹽川郡,治今陜西定邊縣南。隋煬帝到陜西定邊縣出巡長城,可見定邊縣境內的古長城隋代就已存在。所以,今人所說的這一線的明代長城,其實基本上是隋代所修長城的遺留,明人是在隋代所修長城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修修補補和新增。

附:隋代秦昭王長城史證

【周書·於翼傳】:大象初,征拜大司徒。 詔翼巡長城,立亭障。西自雁門,東至碣石,創新改舊,鹹得其要害雲……先是,突厥屢為寇掠,居民失業,翼素有威武,兼明斥候,自是不敢犯塞,百姓安之。

【冊府元龜·卷990】:後周宣帝大象初,徵拜於翼為大司徒,詔翼巡長城,立亭障,西自雁門,東至碣石,創新改舊,鹹得其要害。

【資治通鑒】:(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主既立,待突厥禮薄,突厥大怨……乃與故齊營州刺史高寶寧合兵為寇。隋主患之,敕緣邊修保障,峻長城,命上柱國武威陰壽鎮幽州,京兆尹虞慶則鎮並州,屯兵數萬以備之。

【隋書·突厥傳】:沙缽略勇而得眾,北夷皆歸附之。及高祖受禪,待之甚薄,北夷大怨。會營州刺史高寶寧作亂,沙缽略與之合軍,攻陷臨渝鎮。上敕緣邊修保鄣,峻長城,以備之,仍命重將出鎮幽、並。

【隋書·卷一·高祖紀】:隋文帝開皇元年(夏四月),是月,發嵇胡修築長城,二旬而罷。

【隋書·卷五十一·長孫晟傳】: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攝圖曰:「我周家親也,今隋公自立而不能制,復何面目見可賀敦乎?」因與高寶寧攻陷臨渝鎮,約諸面部落謀共南侵。高祖新立,由是大懼,修築長城,發兵屯北境,命陰壽鎮幽州、虞慶則鎮並州,屯兵數萬人以為之備……二年(公元582年),攝圖四十萬騎自蘭州入,至於周盤,破達奚長儒軍,更欲南入,玷厥不從,引兵而去。時晟又說染幹,詐告攝圖曰:「鐵勒等反,欲襲其牙。」攝圖乃懼,迥兵出塞……十九年(公元599年)染幹因晟奏,雍閭作反具,欲打大同城。詔發六總管,並取漢王節度,分道出塞討之。雍閭大懼,復共達頭同盟,合力掩襲染幹,大戰於長城下。染幹敗績,殺其兄弟子侄 ,而部落亡散。……晟知其懷貳,乃密遣從者入伏遠鎮,令速舉烽。染幹見四烽俱發,問晟曰 :「城上然烽何也?」晟紿之曰:「城高地迥,必遙見賊來。中國家法,若賊少舉二烽,來多舉三烽,大逼舉四烽,使見賊多而又近耳 。」染幹大懼,謂其眾曰 :「追兵已逼,且可投城。」既入鎮,晟留其達官執室以領其眾,自將染幹馳驛入朝。……晟又奏:「染幹部落歸者既眾,雖在長城之內,猶被雍閭抄略,往來辛苦,不得寧居。請徙五原,以河為固。於夏、勝兩州之間,東西至河,南北四百裏,掘為橫塹,令處其內,任情放牧,免於抄略,人必自安」。上並從之。【註釋】勝州,隋置,故城在內蒙鄂爾多斯左翼後旗黃河西岸。夏州,今橫山縣西。

【北史·卷六四·韋孝寬附兄子沖傳】:(周武帝拜沖為汾州刺史),隋文帝(楊堅)踐祚,徵兼散騎常侍,進位開府,賜爵安固縣侯。歲余,發南汾州(今山西吉縣)胡千余人北築長城,在途皆亡。上呼沖問之。沖曰:「皆由牧宰不稱所致,請以理綏靜,可不勞兵而定。」上因命沖綏懷叛者,月余並赴長城。上降書勞勉之。尋拜石州刺史,甚得諸胡歡心。

【資治通鑒·第一百七十五·陳紀九】:(高宗宣皇帝太建十四年,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夏,四月,庚寅,隋大將軍韓增壽破突厥於雞頭山,上柱國李充破突厥於河北山……五月,己未,高寶寧引突厥寇隋平州,突厥悉發五可汗控弦之士四十萬入長城。

【隋書·卷一·高祖本紀】:(開皇二年)已未,高寶寧寇平州,突厥入長城。

【隋書·卷44·楊爽傳】:其年(開皇三年 ),以爽為行軍元帥,步騎七萬以備胡。出平涼,無虜而還。明年,大舉北伐,又為元帥。河間王弘、豆盧勣、竇榮定、高颎、虞慶則等分道而進,俱受爽節度。爽親率李充節等四將出朔州,遇沙缽略可汗於白道,接戰,大破之,虜獲千余人,驅馬牛羊巨萬。沙缽略可汗中重創而遁。

【隋書·卷二十四·食貨誌】:開皇三年……是時,突厥犯塞,吐谷渾寇邊,軍教數起,轉輸勞敝,帝乃令朔州總管趙仲卿,於長城以北大興屯田,以實塞下。

【隋書·卷37·李崇傳】:開皇三年(公元584年),除幽州總管。突厥犯塞,崇輒破之……

【資治通鑒·卷176·陳紀十】:(陳至德三年,隋開皇五年),隋主使司農少卿崔仲方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東距河,西至綏州,綿歷七百裏,以遏胡寇。

【資治通鑒·卷176】:開皇六年(公元586年)二月丁亥,隋復令崔仲方發丁十五萬,於朔方以東,緣邊險要,築數十城。【註釋】隋朔方郡在今內蒙白城子,榆林郡在今內蒙托克托黃河南岸,紫河即今內蒙清水河縣渾河。

【隋書一·高祖紀】:(開皇六年,公元586年)二月丁亥,發丁男十一萬修築長城,二旬而罷。【周按】本次所築長城與【資治通鑒·卷176】載「隋復令崔仲方發丁十五萬」 築長城是一回事。

【元和郡縣誌·一四】:合河縣(今山西興縣西北)……隋長城起縣北四十裏,東經幽州,延袤千余裏,開皇十(此字衍文)六年因古跡修築。」【註釋】洪亮吉引「跡」作「趾」。

【隋書·高祖紀】:開皇七年(公元587年)二月,發丁男十萬余修築長城,二旬而罷。

【隋書·卷五十三·達奚長儒】:尋授行軍總管,北巡沙塞,卒與虜遇,接戰,大破之。

【隋書·卷五十三·史萬歲傳】:尋拜河州刺史,復領行軍總管以備胡。開皇末,突厥達頭可汗犯塞,上令晉王廣及楊素出靈武道,漢王諒與萬歲出馬邑道。萬歲率柱國張定和、大將軍李藥王、楊義臣等出塞,至大斤山,與虜相遇。達頭遣使問曰 :「隋將為誰?」候騎報 :「史萬歲也 。」突厥復問曰 :「得非敦煌戍卒乎?」候騎曰 :「是也 。」達頭聞之,懼而引去。

【冊府元龜·卷984】:(開皇十八年),突厥雍虞閭數為邊患,詔蜀王秀出靈州道以擊之。

【隋書·卷四十八·楊素傳】(開皇)十八年,突厥達頭可汗犯塞,以素為靈州道行軍總管,出塞討之……先是,諸將與虜戰,每慮胡騎奔突,皆以戎車步騎相參,輿鹿角為方陣,騎在其內。素謂人曰 :「此乃自固之道,非取勝之方也。」於是悉除舊法,令諸軍為騎陣。達頭聞之大喜,曰 :「此天賜我也 。」因下馬仰天而拜,率精騎十余萬而至。素奮擊,大破之,達頭被重創而遁,殺傷不可勝計,群虜號哭而去。

【隋書·卷二·高祖下】: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夏四月丁酉,突厥(突)利可汗內附。達頭可汗犯塞,遣行軍總管史萬歲擊破之。

【隋書·卷63·楊義臣傳】:突厥達頭可汗犯塞,以行軍總管率步騎三萬出白道,與賊迂,戰,大破之。明年,突厥又寇邊,雁門、馬邑多被其患,義臣擊之,虜遂出塞,因而追之,至大斤山,與虜相遇.時太平公史萬歲軍亦至,義臣與萬歲合軍擊虜,大破之。

【資治通鑒·卷178】:(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高穎使上柱國趙仲卿將兵三千為前鋒,至族蠡山,與突厥迂,交戰七日,大破之;追奔至乞伏泊,復破之,虜千餘口,雜畜萬計。突厥復大舉而至,仲卿為方陳,四面拒戰,凡五日。會高潁大兵至,合擊之,突厥敗走,追度白道,逾秦山七百餘裏而還。

【隋書·卷六十·段文振傳】:段文振,北海期原人也。祖壽,魏滄州刺史……後數年,拜雲州總管,尋為太仆卿。十九年(公元599年)突厥犯塞,文振以行軍總管拒之,迂達頭可汗於沃野,擊破之……明年,率眾出靈州道以備胡,無虜而還。

【資治通鑒·卷178】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帝遣越公楊素出靈州,行軍總管韓增壽出慶州,太平公史萬歲出燕州,大將軍武威姚辯出河州,以擊都蘭。師未出塞,十二月,乙未,都蘭為部下所殺,達頭自立為步迦可汗,其國大亂。【註釋】燕然州,唐置,在寧夏靈武、中衛二縣境。燕州,隋置順州,唐改曰燕州,又改順,今河北順義縣。

【隋書·煬帝紀】:高祖之祠太山也,(楊廣)領武候大將軍。明年歸籓。後數載,突厥寇邊,復為行軍元帥,出靈武,無虜而還。

【隋書·卷47·柳謇之傳】:大業初,啟民可汗自以內附,遂畜牧於定襄、馬邑間,帝使謇之諭令出塞。

【隋書·卷六十· 段文振傳】:文振見高祖時容納突厥啟民居於塞內,妻以公主,賞賜重疊;及大業初,恩澤彌厚。文振以狼子野心,恐為國患,乃上表曰 :「臣聞古者遠不間近,夷不亂華,周宣外攘戎狄,秦帝築城萬裏,蓋遠圖良算,弗可忘也……如臣之計,以時喻遣,令出塞外。然後明設烽候,緣邊鎮防,務令嚴重,此乃萬歲之長策也 。

【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大業三年,煬帝)車駕頓榆林郡。帝欲出塞耀兵,徑突厥中,指(止)於涿郡。恐啟民警懼,先遣武衛將軍長孫晟往喻旨。啟民奉詔,因召所部諸國奚、霫、室韋等酋長數十人鹹集。晟見牙帳中草穢,欲令啟民親除之,示諸部落,以明威重……(啟民)遂拔所佩刀,自芟庭草。其貴人及諸部爭效之。於是發榆林北境,至其牙,東達於薊,長三千裏,廣百步,舉國就役,開為禦道。帝聞晟策,益嘉之。

【隋書·煬帝上】: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六月,戊子,次榆林郡。丁酉,啟民可汗來朝。己亥,吐谷渾、高昌並遣使貢方物。甲辰,上禦北樓,觀漁於河,以宴百僚。秋七月辛亥,啟民可汗上表請變服,襲冠帶。詔啟民贊拜不名,位在諸侯王上。甲寅,上於郡城東禦大帳,其下備儀衛,建旌旗,宴啟民及其部落三千五百人,奏百戲之樂。賜啟民及其部落各有差。景子……發丁男百余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一旬而罷,死者十五六。八月壬午,車駕發榆林。

【資治通鑒·隋紀四】:(煬帝大業三年秋七月),又詔發丁男百余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尚書左仆射蘇威諫,帝不聽,築之二旬而畢。

【冊府元龜·卷990】:(大業) 三年(公元607年)七月丙子,發丁男百余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二旬而罷,死者十五六。

【資治通鑒·隋紀五】:(大業四年三月乙醜),車駕幸五原,因出塞巡長城。行宮設六合板城,載以槍車。每頓舍,則外其轅以為外圍,內布鐵菱;次施弩床,皆插鋼錐,外向;上施旋機弩,以繩連機,人來觸繩,則弩機旋轉,向所觸而發。其外又以矰周圍,施鈴柱、槌磐以知所警……秋,七月,辛巳,發丁男二十余萬築長城,自榆谷而東。

【冊府元龜·卷990】:(大業)四年(公元608年)七月辛巳,發丁男二十余萬築長城,自榆谷而東,詔嵐州刺史衛玄監督之。

【隋書·煬帝上】:(大業四年)秋七月辛巳,發丁男二十余萬築長城,自榆林谷而東。……(九月)辛巳,詔免長城役者一年租賦。【周按】隋煬帝大業四年七月所修榆谷而東長城的位置,一些學術著作說在今青海省貴德的榆谷,非也。隋煬帝修築榆谷而東的長城,詔嵐州刺史監督之。嵐州在今山西省西部,汾河上遊,稱嵐縣。北魏於此置苛嵐縣,兼置嵐州,隋因之。由此可知,此處的「榆谷」是指今陜北榆林的「榆林谷」,非指今青海省貴德黃河岸邊的「榆谷」。因此「自榆谷而東」的長城,是指修築自今陜北榆林以東的長城。【隋書·煬帝紀】:「自榆林谷而東」可證。

【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一】:五原城,在故勝州。西漢置五原縣,屬五原郡。後漢因之。永和五年,以南匈奴叛亂,徙朔方郡治五原,亦曰五原寨。晉誌:自北地郡北行九百裏得五原塞。【地誌】:五原:龍遊原、乞地幹原、青嶺原、岢嵐正原、橫槽原也,環繞縣境,漢因以名縣。晉縣廢。後魏亦置五原縣,屬朔方郡。魏主嗣泰常五年,如五原。魏王詡正光五年,元彧與被(破)六韓拔陵戰於五原,軍敗。明年,元深擊拔陵,被圍於五原,深乘間還朔州。西魏大統五年,宇文泰奉太子欽巡撫境內,自北長城東趨五原,還至蒲州。後周,縣廢。隋開皇十九年,使長孫晟築大利城,以處突厥啟民可汗。晟以染幹部落歸者益眾,大利雖在長城內,猶被雍虞閭抄掠,請移五原,以河為固。於夏、勝二州間,東西至河,南北四百裏,掘為橫塹。令處其內,使得任情畜牧。從之。時,隋立染幹為啟民可汗,使與雍虞閭相攻殺也。魏收【誌】:朔州附化郡有五原縣。杜佑曰:漢五原縣城,在榆林縣西。大利,見山西朔州。【周按】隋「大利雖在長城內,猶被雍虞抄掠,請移五原,以河為固」,可見隋五原亦在長城之內,榆林縣之西。

【隋書·地理誌】:

雁門郡,統縣五:雁門,「大業初置雁門郡,有關官,有長城。」繁峙,「有長城。」「崞山有土城。」

馬邑郡,舊治朔州,統縣四:善陽,「大業初改曰善陽,置代郡,尋曰馬邑。」

樓煩郡,統縣三:靜樂,「舊曰苛嵐,開皇十八年改為汾源,大業四年改焉,有長城,有汾陽宮,有關官,有管涔山,天池、汾水。」

漁陽郡,統縣一:無終,「大業初置,漁陽郡有長城,有燕山,無終山。」

北平郡,「舊置平州」,統縣一。「 盧龍,舊置北平郡,領新昌、北韓二縣」。「北平郡有長城,有關官,有臨渝宮,有復舟山……有碣石。」

安樂郡,統縣二:「密雲,後魏置密雲郡……安市入密雲縣,開皇初郡廢,有長城。」

定襄郡,統縣一:大利,「大業初置,帶郡,有長城,有陰山,有紫河。」

【冊府元龜·卷984】:(開皇 )十九年四月,達頭可汗犯塞……是時,啟民可汗歸朝,帝於朔州築大利城以居之。雍虞閭又擊之,帝復令入塞。雍虞閭侵掠不已,遂遷於河南,在夏、勝二州之間,發役掘塹數百裏,東西距河,盡為啟民畜牧之地。(來源:周興華 周曉宇著【從寧夏尋找長城源流】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隋書】

【北史】

【資治通鑑】

【周書】

【冊府元龜】

【萬歷朔方新誌】

【讀史方輿紀要】

許成著【寧夏古長城】錯考錯說寧夏古長城

許成 馬建軍著2014版【寧夏古長城】錯考錯說寧夏古長城

(轉載請署名原作者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