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僅4年,他由許世友勤務兵至許世友上級,連毛主席對此感到驚訝

2023-12-30歷史

僅4年,他由許世友勤務兵至許世友上級,連毛主席對此感到驚訝。

他16歲時,擔任了許世友的勤務兵。19歲時,許世友晉升為師長,而他則成為政委,與許世友平級。短短一年後,20歲的他升至許世友的上級,成為我軍歷史上最年輕的軍級將領,比當年23歲成為軍長的林彪還要年輕3歲。

朱德稱贊他是最年輕有為的軍級將領,而毛主席第一次見到他時驚嘆道:「紅一方面軍的幹部雖然年輕,但還沒有年輕到這種程度。」

四年間,他從一個新兵蛋子躍升為軍級將領,歷經坎坷和挫折,創下了一年內連升三級的奇跡,堪稱傳奇。

20歲,在現今很多家長眼中仍是個孩子,但在那個激蕩的革命戰爭時代,湧現出許多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已經統領千軍萬馬,與敵人浴血奮戰。

眾所周知,十大元帥中的林彪,1930年成為紅1軍團第4軍的軍長時只有23歲,從18歲考入黃埔軍校到成為軍級將領僅用了5年。

而在林彪之後,1933年,15歲參軍的尋淮洲,用了6年時間,在21歲時就擔任紅7軍團的軍團長,將軍級將領的最低年齡再次降低了2歲。

然而,接下來的一年,記錄再次被重新整理。

1934年,陳海松正式成為軍級將領,擔任紅九軍政委,年僅20歲。

從陳海松於1930年成為許世友的勤務兵,到1934年擔任紅九軍政委,成為許世友的上級,僅用了4年的時間。

陳海松,乳名祖根,1914年出生在河南羅山宣化店李陳窪村(現屬湖北大悟)的農民家庭。2歲時,母親去世,膝下無子的嬸娘收養了他,對他如己出。

童年聰明過人,雖唯讀過幾年私塾,卻認識了不少字。由於識字多,他經常將書上看到的故事生動地講給小夥伴聽,成為名副其實的孩子王。

15歲時,陳海松成了當地兒童團的團長,隨後加入了農民赤衛隊。受革命影響,他對紅軍充滿向往,懷著加入紅軍的強烈願望。

然而,家人擔心他加入紅軍會斷絕香火,私下商量為他安排婚事,試圖透過成婚來束縛他。

得知後,陳海松幾天內都不再參加兒童團的活動,而是每天吃完飯就挑起鋤頭去田裏工作。

在家人為他的改變而高興時,有一天,他去田裏工作卻遲遲未歸。

家人焦急地去田裏找,只找到留在田地裏的鋤頭。

原來,陳海松的田地靠近大路,他每天在田裏工作就是為了等待紅軍的經過。一旦看到紅軍路過,他便直接跟隨紅軍,從此再也沒有回家。

這支經過的紅軍隊伍,正是由徐向前領導的紅一軍。就這樣,在1930年春天,陳海松終於如願以償地加入了紅軍。

許世友擔任一師一團連長時,留意到了年輕機智的陳海松,便留他做了勤務兵。陳海松加入青年團後不久,盡管年幼,但他聰明靈活,學習和領悟能力極強,很快被提升為營傳令兵班長。

在傳達上級命令時,陳海松展現出自己勤奮好學的特質,不僅能迅速記住上級要傳達的內容,還能充分理解命令的目的和意義,然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基層戰士,使大家都能理解命令的目的和意義。

很快,他晉升為二十八團下屬戰鬥連的排長,而當時的許世友則是他的營長。

1931年春,陳海松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雙橋鎮戰鬥中與營長許世友一同突襲國民黨34師師部,成功俘虜了師長嶽維峻。

這裏插入一個小故事:嶽維峻是徐向前曾在國民2軍混成旅擔任參謀時的上級,因此有了「許世友活捉老上級的老上級」的有趣情節。

回到主角陳海松,在這次與許世友一同活捉嶽維峻的戰鬥中,他率領全排戰士勇敢奮戰,英勇殺敵,但不幸受傷。

傷愈後,他經歷了一系列波折,被提升到新成立的紅四方面軍12師政治部擔任宣傳隊長。

然而,沒過多久,「北大才子」張國燾回國後開始進行肅反擴大化,差點讓陳海松喪命。盡管最終保住了性命,但卻被降為新成立的紅四方面軍12師36團9連的一名普通戰士。經歷了從勤務兵到排長再到宣傳隊長的變遷,最終回到了原點。

然而,黃金終究會發光。

此時36團團長是余天雲(22歲成為紅軍軍長,也是傳奇人物)。

在36團,陳海松繼續展現出他的勤奮好學天賦,不僅自己努力學習理論知識,而且每次戰鬥結束後都會總結經驗並分享給大家。由於他善於將枯燥的戰鬥理論變成生動接地氣的語言,大家都喜歡圍著他轉。

這引起了團長余天雲的註意,他認為陳海松是個人才,再加上陳海松的出色工作能力,很快就從一名普通戰士連續晉升為連宣傳隊長、營宣傳隊長、團政治處宣傳隊長。

1932年春,在商潢戰役和潢光戰役中,陳海松領導的團宣傳隊非常活躍。他不僅為部隊籌集糧草,還對被困在城裏的敵軍發動宣傳攻勢,鼓動敵軍投降。這使得師長對他的關註更甚,認為他在政治宣傳方面表現出色,於是調到36團的特務連擔任指導員。

而這個師長則是陳賡,一個聲名顯赫的人物。

在36團,陳海松繼續充分發揮他的勤奮好學的天賦,不僅自己學習理論知識,每次戰鬥結束後,還總結經驗,把這些經驗分享給大家。又因為他擅長把枯燥的作戰理論知識變成生動的接地氣的語言講給大家,所以大家都愛圍著他轉。

這引起了團長余天雲的註意,覺得這小子是個人才,加上陳海松的工作能力確實很強,所以沒多久就從一名普通戰士接連升為連宣傳隊長、營宣傳隊長、團政治處宣傳隊長。

1932年春,在商潢戰役、潢光戰役中陳海松帶領的團宣傳隊非常活躍,不僅為部隊籌集糧草,還對被圍困在城裏的敵軍接連發動宣傳攻勢,鼓動敵軍投誠。又被師長註意到了,覺得這小子果然是個人才,政治宣傳工作很厲害,然後就被調到36團的特務連當指導員了。

而這個師長則是大名鼎鼎的陳賡。

時任12師師長陳賡

當然了,這個特務連名字比較唬人,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名字學兵連,都是一些14、15歲的娃娃兵。

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趁四川軍閥混戰及其在川北兵力薄弱之際,一路向西輾轉3000裏,到達川北。當到達川北時,陳海松帶領的學兵連是減員最少的隊伍,陳海松也因此立下大功一件。

到達川北後,陳海松隨即被調往機槍連擔任指導員。

可這時候,肅反專家張國燾又開始不安分起來,順便插一句:這家夥在肅反方面簡直就是個變態!數以千計的紅軍指戰員慘死在他的肅反運動中。

張國燾

為借肅反達到其排除異己個人清洗的目的,這家夥想出了各種千奇百怪的奇葩理由:

識字多,被肅反長得白,被肅反手上沒有老繭,被肅反就連女人長得好看,也要被肅反……

因為肅反三十六團三營政委被免職。因此陳海松接任三營政委。而此時,川軍正調集6萬兵力對紅軍發動三路圍攻。

陳海松奉命帶領兩個連扼守殺牛坪,面對敵眾我寡的形勢,陳海松巧用兵力,派小股兵力扼守制高點,自己則帶領主力以迂回、奇襲和夜襲等戰術對敵人進行主動出擊。

靠著機動靈活的打法,陳海松帶領2個連面對敵軍兩個師5個團的輪番攻擊,激戰三晝夜,不僅守住了陣地,還殲敵1500余人。

此戰之後,陳海松憑借新的戰功晉升為36團政委。

1933年6月,隨著紅四方面軍的擴編,12師被升級為紅9軍。然而,由於張國燾的肅反行動導致大量優秀幹部被清洗,軍隊中出現了幹部嚴重不足的情況。因此,軍部設立了教導隊,36團政委陳海松被任命為教導隊的政委,負責培訓新幹部。

培訓結束後,陳海松被調到73團擔任政委,不久後,年僅19歲的他升任紅四方面軍主力師25師的政委。在短短一年內,陳海松完成了從營政委到團政委再到師政委的三級晉升,成為軍中的佳話。而25師的師長正是他三年前剛參軍時的老領導,紅9軍副軍長兼25師師長的許世友。

這一年,陳海松剛滿19歲,但他已準備好面對更大的挑戰。

1933年8月,紅四方面軍在四川北部取得儀南、營渠兩次勝利後,計劃進攻宣漢、達縣和萬源。在這次行動中,許世友與陳海松領導的第25師表現出色,默契配合,所向披靡。

許世友強調各級政治幹部必須學會戰鬥,要帶頭勇敢殺敵。他說:「不會打仗的政治幹部是無法做好政治工作的。」

在戰鬥中,陳海松右腿被手榴彈炸傷,但他堅定地未離開前線,持續指揮了三個晝夜,直到勝利後才被送往醫院。幸運的是,彈片只是深深嵌入肉中,未傷及骨頭。

1933年10月,四川軍閥劉湘調集20萬大軍對川陜蘇區進行圍攻。在萬源保衛戰中,陳海松與許世友一同指揮第25師,抵禦了川軍多次進攻,堅守陣地3個月,透過近戰和夜戰等戰術耗盡了敵軍兵力,為粉碎「六路圍攻」做出了巨大貢獻。

萬源保衛戰是自建立川陜革命根據地以來最激烈的戰役,也是決定川陜蘇區存亡的一場決戰。

勝利後,立下赫赫戰功的陳海松晉升為紅9軍政委。此時年僅20歲的他成為我軍歷史上最年輕的軍級將領。

有趣的是,此時許世友是紅9軍的副軍長,而四年前曾是他的勤務兵的陳海松此刻成為了許世友的直接上級。

1937年,陳海松隨西路軍出征。

3月12日,在祁連山麓的梨園口,為了掩護部隊轉移,陳海松率領700戰士與數十倍於己的敵人激戰,成功擊退了一波又一波的敵軍進攻,堅持阻擊敵人長達六七個小時,為部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最終,他身中8槍,英勇犧牲。年僅23歲,英才早逝。

在祁連山深處,紅9軍的幸存戰士們得知陳海松犧牲的訊息後,整個隊伍沈浸在一片哀傷之中,悲痛之情難以言表。

抗戰時期,朱德多次對身邊的人表達:「陳海松是紅四方面軍中最年輕、最有為的軍級指揮員,可惜他英年早逝。如果他還在世,必然能夠發揮更為卓越的才能。」

在那個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年代,有無數像陳海松這樣的年輕人,他們正值風華正茂之年,卻毫不猶豫地投身於民族解放的崇高事業,融入國家興亡的巨大歷程中。

他們以崇高的信仰和堅定的意誌,肩負起了捍衛家國的重任,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氣吞山河的英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