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不適合居住的黃土高原,中國用了70年來治理,成效如何?

2024-04-16歷史
「黃土高原是人類最不適宜生存的地方」。


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裏的這句話,21世紀已不再適用,中國用70年的努力,創造了奇跡,黃土煥發新生,無藥可救的黃土高原,是如何一步步被中國「救活」的?


對黃土高原頗感興趣國外如何理解黃土高原:大風一起,黃土彌漫,路上行人無一幸免,這是赤裸裸的浪費。「黃土可以培養糧食作物的最佳沃土」,這麽認為,也沒錯。


這片富饒的土壤曾培養了中國繁榮富強的早期文化,但因為深受人類活動的影響,高原黃土瘋狂流失,下雨天更糟,水一沖,黃土被送進黃河,土壤少了,泥沙多了,河堤需要不斷加固,而因為周期性的改道,洪水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愈發嚴重。國外的評價不無道理,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的情況,就是森林覆蓋率僅有6.1%。治理必須開始,從何處下手,是個問題,因為壞處之間是環環相扣的,破壞容易治理難,形成1厘米土壤最多需要400年,流失卻只用一年,治理水土,減少流失自然要先行。


1952年,綏德水保站建成,一行人逮住空就開展淤地壩實驗或者是植被研究,時常一引就是上百種,精挑細選、多番比較,挑出最適合的一種,保證其既能綠化荒山沙地,也能產出能賣錢的經濟作物,折回成本。淤地壩建設也頗有成果,高達5.9萬座的成績,扼住了泥沙匯入黃河,泥沙少了,水就清了,「一碗水,半碗沙」的盛況不再重現,70年的時間,中國用結果證明「植被建設」的重要作用,集中做的是「退耕還林草」,為此,至2017年,中國的投入就有4500億人民幣,幸而,堵住了泥沙。


但黃土高原地區的總面積高達64萬平方公裏,地區情況不同,解決策略自然也要因地制宜進行調整,高西溝是黃河中上遊地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對其分析具有典型的借鑒意義。


不同時期 不同重點綏德水保站1952年建成,次年,高西溝的幹部群眾就自己嘗試起了在「水不下山,泥不出溝」。他們甚至不知道什麽是生態保護,靠著一腔熱情就開始在高山上造森林,在棄耕的坡地上種牧草,不同的地方種不同的東西,目的就只有一個:能讓山綠起來。


森林覆蓋率到了滿意的程度,土地就要被利用起來,這麽搞,就是為了增加耕地資源搞錢,從1958年開始,高西溝人開始修建水平梯田。糧食產量提高之後,探索依舊沒有停止,古話有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70年代高西溝人弄出了一個「三三制」模式,將田地、林地和草地分開,物盡其用的同時做成協調發展。


綠色發展差不多了,「生金」成了最大目的,果樹開始大批次種植,到2022年該村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超過了兩萬。其中一部份來自果樹收成,另外一部份出在衍生品,觀光田、生態展覽館、采摘園,每到節假日,村裏遊客絡繹不絕。


70年的改變是成功的,變化也是肉眼可見的,2000年還是半黃半綠,2010年就成了一片綠,2020年再看已經成了大片綠。沒有碩果,背後必定有付出,既是高原,總有懸崖峭壁,這種地方,如何才能綠的起來?


懸崖造林隊站了出來!一根安全繩將生命蕩在危險之中,沒有路,爬,沒有土,背,沒有水,運,保持穩定都難,他們卻在半空中面對崖壁刨坑種樹,讓生態脆弱區褪下了脆弱二字。「荒山不能有一寸」是堅守,面對流經的水,各地也物盡其用,開啟水稻種植,既賺錢,又能目睹水草豐美的盛況。退耕還林、科學治理兩招之外,一套「生態扶貧」還讓新中國在一個戰場上打贏了兩場戰役。


試點的退耕還林田與脫貧攻堅結合了起來,以山西為例,至2018年,還林2730萬畝,惠農高達547萬人。70年拿下黃土高原治理這一戰,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新中國如何做才能永葆「綠水青山」?


追求堅守 也期望突破第一要做的就是最佳化黃土高原植被的結構。都知道地下有水,可因為黃土覆蓋厚度太大,地下水很難向上傳遞,若降雨在少,植被生長需要水分,無處可獲,土壤中的幹層情況就會加劇,所以,種樹雖好,再繼續擴大卻已經不合時宜,為了保證各方面的平衡,種植時應強調多樣,而非單一物種成林。


缺水就要想辦法弄水,這第二要做的,就是科學攔蓄有限的水資源。黃土高原的情況是,7、8、9三個月份雨水高發,有時雨大的還會造成水災,其余時間幹燥異常,為減「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可設計水庫將雨水儲存起來,減少水災發生的同時,需要的時候還可為青山提供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能將黃土高原治理好,實在不易,昔日蕩漾的黃土歸於平靜,濁浪滔天的黃河,也出現「一河清水向東流」的盛況。


好起來的還有經濟,過去因泥沙的流失,黃河流域的經濟長期處於滯後狀態,現在黃土和泥沙都歸於了平靜,發展自然進入快車道。針對黃河流域的新期待:上遊接著修復,中遊抓好水土保持和汙染治理,下遊就集中提高生物多樣性,分工合作,協力創造。斯諾的斷言已被推翻,屬於中國的這份魄力,也向世界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會攻克一切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