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主席明知粟裕打法勝過山東老將,卻只和稀泥平息爭議,在顧忌啥

2024-01-28歷史

毛主席明知粟裕打法勝過山東老將,卻只和稀泥平息爭議,在顧忌啥

打不打兗州這一軍事決策涉及到了兩位軍事將領,粟裕和許世友,分別持有兩種大相徑庭的意見。在這個情況下,毛主席為何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意見,而選擇了和稀泥的方式,不再評理呢?難道兩位將領的意見都有道理嗎?兩種相反的打法都有可能取勝嗎?

為了解答這個疑問,我們可以重新回顧一下事件的前後經過,探討是什麽規律促使毛主席做出了這樣罕見的選擇。這次決策究竟是受到了何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毛主席在處理這個軍事問題時選擇了一種相對較為模糊的態度。

毛主席的決策在粟裕與山東老將之爭中表現出對軍事和政治因素的深刻洞察。他並非僅僅著眼於單一的軍事勝利,而是註重整體戰局的平衡和穩定。毛主席對軍事變幻莫測的理解使他意識到,單一的戰場勝利並不能完全代表戰局的全域。這引導著他做出了選擇隱忍的決策,強調長期的穩定和平衡,而非短暫的成功。

在粟裕與山東老將的競爭中,毛主席的決策很可能不僅受到軍事層面的考慮,還深受政治因素的影響。派系之間的爭鬥可能會波及到各自支持者的力量對比,形成一個政治的棋局。毛主席在這個棋局中需要巧妙地保持平衡,避免軍隊內部出現明顯的對立,同時保持領導權威。

選擇和稀泥並非簡單的妥協,而是為了防止內部對立,維護領導的權威。這表現出毛主席在政治層面的高明把握,他需要在領導決策的執行力和軍隊整體的穩定之間找到平衡點。這種決策不僅僅是軍事層面的指揮,更是對整個國家機器和領導層的智慧操控。

毛主席的軍事決策經常融合深刻的政治智慧。在粟裕與山東老將之爭中,他展現了對整體戰局和政治平衡的全面考慮。這種全面性的思考方式,成為毛主席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份,為我軍歷史上多次取得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1948年6、7月,豫東戰役中,粟裕指揮華野主力迎戰國軍,局勢陷入激烈的對峙。然而,他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由於國民黨軍調來了黃百韜整編的二十五師以及其他精銳力量,形成了對區壽年兵團的嚴重威脅。

在此危急關頭,為了解除當面的壓力,粟裕向中央和山東兵團提出請求,希望許譚能率領主力南下,發起進攻徐州一線,從而迫使國軍向徐州方向回撤。這是一項尋求戰略機動性的舉措,旨在扭轉局勢,但意外的反對聲浪卻出現了。

許世友,作為山東兵團的領導者,卻不願意南下支援。他堅持認為留在山東打兗州更為有利。這意味著,支線任務的重要性被放在與主線任務相當甚至更重要的位置上。粟裕對此感到始料不及,因為山東兵團在整個戰局中扮演的角色本應是相對次要的,僅是華野主力進入中原作戰的輔助力量。

支線任務竟與主線任務分庭抗禮,使整個決策面臨更為復雜的考量。雖然兗州地處津浦路濟徐線的最重要一段,其重要性不可否認,一旦被切斷,濟南將淪為山東之孤島。

在豫東戰役中,國軍已在該區域集結大量兵力,區壽年兵團也在粟裕的指揮下實作了對敵軍的重大打擊。只要山東兵團配合,將余下的敵軍剿滅並不難。

這種決策的困難之處在於,山東兵團和華野司令部的意見分歧並非一時之間形成,而是在長時間的軍事行動中逐漸積累的。


事實上,山東兵團與華野司令部之間的分歧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源於粟裕年輕和經驗不足,以及他在華野指揮下所面臨的諸多質疑。

在1948年初,許世友開始從東向西展開戰役,依次攻占諸城、濰縣、周村,一路推進到濟寧和兗州。值得註意的是,許世友所選擇的目標都是城市,而不是像粟裕一樣主要以區域性作戰為主的打敵某一集團。這在軍事理念上存在明顯的差異。

這並非無關痛癢的廢話。兩位指揮官的作戰風格差異顯著,粟裕的戰役更註重打擊敵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簡單地奪取城市。

盡管兩種戰役理念都有其合理性,但問題在於這兩種理念之間的差異逐漸加劇。平時,由於並未發現矛盾,粟裕不需要許世友和譚震林在戰役上提供什麽支援,而許世友則負責清剿山東留在國軍的老弱殘兵,雙方相安無事。

在豫東戰役的關鍵時刻,當需要緊密協作時,兩者之間的矛盾、分歧和異化達到了頂點。這也是很多矛盾問題爆發的共同特征,平時可以糊弄對方,但在疼痛、沖突和碰撞的時候,問題終究會浮出水面。

許世友在豫東戰役中的壓力可謂沈重,然而在粟裕看來,這並不構成真正的壓力。他認為,我軍正在積極攻城,而敵人只能在城市中被動防守,不敢輕易出擊。粟裕堅信,王耀武等敵方指揮官並不敢追擊我軍,尤其是在萊蕪戰役中,國軍損失慘重,元氣受創,他們只敢派吳化文等人進行騷擾。

對於國軍的指揮官黃百韜,粟裕更是不屑一顧,認為他在豫東戰場吃緊時,老蔣迅速將其調往兗州,然後再調頭支援豫東。在粟裕看來,黃百韜根本無法對我軍形成威脅。

粟裕堅持要求許世友南下,理由是南方更為輕松,而豫東戰場則顯得更為緊張。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南下是明智的。然而,許世友卻堅決拒絕了這個提議。

這並非是許世友對粟裕的不服從,或者是意氣之爭,而是許世友有著特殊的底氣,這底氣正是來自毛主席。作者透過盤點了自1948年初至豫東戰役期間,毛主席軍事文稿中所有關於許譚兵團的資訊,揭示了許世友之所以能夠保持堅定立場的原因。

一些明眼人都察覺到毛主席的立場似乎出現了變化。盡管在豫東戰場危急之際,毛主席似乎傾向於讓許世友立即南下,但在7月4日突然改變口風,從原本明智而果斷的智者,變成了姑息讓步的高手。這引發了人們的疑問:為什麽毛主席會在關鍵時刻改變態度?

這其中涉及到許世友上將的性格。在戰場上,那些善於殺敵、果斷決斷、敢於爭勝的大將,通常都帶有堅定不移的性格,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不容改變。許世友既然已經決定執行毛主席的經略山東戰略,他並不願意輕易改變計劃,特別是不願意輕易南下。

在1948年6月30日,黃百韜兵團從兗州南下的情況下,粟裕得知許譚兵團未能拖住黃百韜,感到焦急不安,迫切地電請中央再次催促許世友立即南下,以便打擊向徐州逃竄的國軍。

這一時刻,毛主席或許面臨了權衡的考量,考慮到許世友的堅持和性格,他可能選擇了更為姑息的態度,以避免對許譚兵團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譚政委緊急表示將迅速召開作戰會議,力圖改變當前的戰略方向。他計劃強烈勸說與會者不要采納下策,而傾向於執行中策。譚政委堅持要給粟裕一些分擔壓力的機會,可能是考慮到粟裕在此次軍事行動中所面臨的壓力和困境。

在同一天的上午,緊急作戰會議召開,討論如何應對當前的形勢。會議過程的細節未知,但很可能許世友將軍對譚政委的態度表達了不滿。

最終的結果是提出了兩種明確的方案:要麽留下來攻克兗州,要麽南下攻打徐州,並要求中央作出最終決定。這一鮮明而果斷的提案對中央形成了一種壓力,也將問題擺到了中央的桌面上。

在這個背景下,許世友對山東兵團七、九兩縱的狀況進行了分析,強調九縱的傷亡情況,以及必須進行整補後才能重新投入作戰。他還指出其他部隊的有限戰鬥力,特別是膠東剛剛升級的地方武裝十三縱和相對較弱的魯中軍區部隊。許世友強調了打徐州的困難,並對打兗州十二師提出了一個十天的攻城期限。

毛主席對此表現得非常敏感,迅速洞察到問題的關鍵。他馬上回電指示粟裕和許世友,強調邱清泉第五軍實力龐大,我軍已無殲滅他的可能性。毛主席在回電中指出,之前的作戰目標已經達到,華野一次作戰只瞄準敵人一個整編師,豫東戰役已經成功消滅了七十五師。因此,他認為此時再南下打徐州的意義不大。


豫東戰役進展並非如粟裕所期望,華野主力在連續數場戰役中未能擊潰區壽年兵團的整編七十二師,邱清泉兵團也陷入難以推進的局面,新加入的黃百韜兵團也未能對敵取得決定性優勢。在這種情況下,豫東戰役宣告結束,粟裕也不再提出進一步的要求,而是依靠手頭力量進行戰役。

許世友指揮山東兵團打兗州的情況卻是截然不同,他原計劃在戰前打十天,但實際上只用了一晝夜就成功地擊潰了整編十二師。

許世友的決斷和效率表現得相當突出。然而,就在打兗州結束後,王耀武派吳化文來威脅許譚兵團的後方,使得山東兵團面臨新的壓力。這也說明山東情況並不簡單,南下並不是輕而易舉的決定,同時保住山東也是一個考慮因素。

毛主席之所以選擇和稀泥,可能是因為他察覺到粟裕和許世友的軍事理念存在差異。粟裕更註重野戰,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追求費效比的最大化。這種戰術依賴於指揮官的高超指揮和靈活排程。

而許世友的打法更趨向於攻堅拔點,維持強大的軍事存在,攻敵必救,相對較為穩健。毛主席或許認識到在當時的軍事環境下,兩種理念都有其運用的空間,需要不同類別的將領和戰術。

這種相容並蓄的態度是為了留下空間,讓各種類別的將領都能夠在適當的場合發揮所長。畢竟,戰爭不是一招鮮就能包打天下,需要不同的策略和將領來適應不同的戰場環境。毛主席的選擇和稀泥並不代表一直不辨曲直,不統一思想,而是在軍情緊急的情況下,暫時采用姑息的態度。

然而,在事後,毛主席並沒有放松對於思想和指揮水平的要求。曲阜會議上,饒漱石力挺粟裕,要求大家堅決服從粟裕的指揮。許世友則在腿傷發作的情況下回膠東治病,可能也意識到了自己在豫東戰役中的表現未臻完美。在情商上,許世友展現出高超的能力,以一種圓滑的方式避免了進一步的尷尬局面。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