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國最有血性的皇帝,面對小國挑釁,下令:給我打到亡國為止!

2024-05-19歷史

真是豈有此理!這偏安一隅的小國,居然膽敢傷害我大明的士兵,簡直是目中無人!朕誓必發兵討伐,直至他們徹底覆滅,以儆效尤!

這就是大明皇帝朱棣的怒火熊熊燃燒,究竟是哪個國家觸怒了他的威嚴,讓他如此震怒不已?

對於這個國家所行的諸般事跡,我們究竟該如何解讀?而最終,他們又迎來了怎樣的命運終結?

【文武雙全】

提及中國歷史長河中極具血性的君王,朱棣無疑是眾人心目中的佼佼者,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與贊譽。

在朱棣降生的那一刻,天下正處於烽火連天、動蕩不安的歲月。彼時,陳友諒的軍隊正蓄勢待發,意圖攻克南京城——朱棣的出生地。朱元璋尚未有機會一睹這個新生兒的容顏,便匆匆率領將士們出征,以保衛家國安寧。

朱棣自幼便置身於軍營的熏陶之中,環境的熏陶使他自小便對軍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那個繁忙的時代,朱元璋的生活可謂是忙碌至極,甚至對於孩子們的名字,他也因事務繁多而遲遲未能定下。

談及朱棣之名,實乃朱元璋在朱棣年屆七載之時親手賜予。直至七歲方得此名,的確稍嫌遲了些。

盡管當下天下已然趨於安寧,然而仍有部份地區戰火未熄,局勢尚未全然平息。

朱元璋已然自封為帝,朱棣與其他皇子原以為自此便可盡享榮華,未曾想及,他們所面對的卻是艱辛生活的序幕,方才拉開。

盡管朱元璋已榮登大寶,且戰場上的征伐尚無需倚仗他那群尚顯稚嫩的皇子們,但他仍精心為這些皇室血脈安排了嚴苛的軍事訓練。訓練的內容與尋常士兵無異,力求讓皇子們在艱苦的鍛煉中錘煉意誌,以備將來之需。

朱棣一行常常腳踏草履,穿越崇山峻嶺,跋山涉水。只有在體力透支,難以支撐之時,他們才會上馬稍事休息,稍緩片刻。

隨著孩子們的日漸成長,朱元璋毅然決定讓他們投身軍營,接受嚴格的騎射與劍術訓練,以期培養他們成為真正的戰士。

待朱棣等人漸漸成長,已然蛻變為了一位身手矯健、品質卓越的戰士,其士兵身份無疑已經名副其實。

不僅如此,朱元璋對文化教育也傾註了極大的心血。每當訓練之余,朱棣等人便會沈浸在書房之中,潛心研讀各類典籍,不斷汲取知識的養分。

有權有勢的家庭在教育子女時,理應如此明智。他們不僅註重孩子的學業成就,更重視培養他們的吃苦耐勞精神。這與某些富貴家庭過分溺愛、嬌生慣養的做法截然不同,因為那種方式只會害了孩子。

讓孩子經歷一些磨礪並非什麽可怕之事,真正令人擔憂的是,父母過於擔憂孩子會吃苦。

當朱棣步入適婚之年,他順利迎娶了開國「六王」之首徐達的愛女,這位女子日後成為了尊貴的徐皇後,與他攜手共度了人生的風雨歲月。

朱棣對這位兒媳頗為看重,究其原因,無非是徐達在軍事領域的地位,僅次於開國皇帝朱元璋,實在不容忽視。

最終,朱棣攜妻子及一眾士兵踏上了前往北平城的征途,抵達後,他正式就藩,並被賜予了燕王的尊貴封號。

朱棣的封邑毗鄰北元,因此每當邊境有戰事爆發,朱元璋往往會派遣朱棣率領精銳的中央軍隊前往,以平定紛擾,維護國家的安寧。

在與北元的一系列交鋒中,朱棣逐漸磨礪出深厚的軍事智慧,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

正是憑借著長年累月的領兵征戰之歷練,以及得道高僧姚廣孝的悉心輔佐,朱棣的權勢日漸顯赫,在眾多藩王中脫穎而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朱棣手握重權,為後續的「靖難之役」奠定了堅實的基石,為日後的勝利埋下了伏筆。

實際上,朱元璋內心深處對這個兒子是頗為喜愛的,因為他在兒子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當年的風采與影子。

【新的盛世】

然而,即便太子朱標已經離世,朱元璋卻依舊沒有理由選擇朱棣作為儲君。

倘若朱棣榮登太子之位,那些手握重權的藩王,諸如權勢滔天的晉王,恐怕會心生不滿,滿腹牢騷。

實際上,若是換作晉王,朱棣亦會心生不滿,並非僅是朱棣一人如此。

簡而言之,無論朱元璋選擇哪位皇子作為繼承人,其他藩王皆心生不滿。為此,朱棣在一位重臣的提議下,決定將孫子朱允炆立為太子,此舉一出,眾藩王皆無言以對。

盡管成功地讓藩王們啞口無言,然而從各種能力的綜合考量來看,朱允炆顯然並非理想之選。

那時的朱允炆尚年輕,盡管他曾在書房中沈浸過一段時光,然而對於實戰的歷練與治理國家的經驗,他幾乎是一片空白。

朱棣不僅擁有豐富的戰爭經驗,更在多年的藩地治理中,逐漸領悟並總結出了一套獨特的治國理念。他憑借這些經驗,成功地摸索出了一條治國之道。

從能力的維度審視,朱允炆無疑顯得頗為欠缺,實在難以稱之為合格。

實際上,朱元璋深知自己的皇子們心中可能懷有反叛之意。然而,相較於直接冊立他們為太子,他更期望朱允炆能夠巧妙化解叔侄間的矛盾與隔閡。若朱允炆能夠成功做到這點,或許那些手握重權的藩王們便不會輕易掀起反叛的浪潮。

為了實作這一目標,朱元璋向朱允炆傳授了許多這方面的寶貴知識。

唉,朱允炆終究還是稍顯稚嫩,待朱元璋駕鶴西去,他便失去了堅實的後盾,原本的偽裝也漸漸褪去,露出了真實的面目。

朱元璋已詳盡指導朱允炆如何行事,然而朱允炆仍舊猶豫不決,轉而向那些碌碌無為的大臣們請教如何處置藩王問題。最終,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席卷而來。

倘若朱允炆當初能夠謹慎行事,或許朱棣也不必走上反抗之路。歸根結底,這一切的過錯,都是由朱允炆自己一手造成的。

朱棣在「靖難之役」勝利後,順利登上了大明皇帝的寶座,成為大明王朝第三位君主,開啟了新的統治篇章。

盡管朱棣已然登上皇位,成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但他並未因此沾沾自喜、停滯不前,而是砥礪前行,繼續為國家盡心竭力。

朱棣登基之後,廣施仁政,大赦四海,曾經諸多遭貶謫的官員得以重歸廟堂,而獄中囚犯,只要罪行非屬滔天,亦皆獲釋出獄,盡顯皇家寬宏之度。

除此之外,朱棣還大刀闊斧地推行減稅政策,特別是對那些飽受戰亂蹂躪的地區,更是實施了大幅的稅收減免。而對於那些因種種原因無法耕種的農民,更是予以免稅之恩,讓他們得以喘息。

朱棣登基之後,深感民間百姓飽受戰亂之苦,生活難以為繼。身為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他自然肩負起了為民除害、恢復安定的重任。

朱棣亦對吏部囑托道:「速速行文,催促各地官府廣為尋覓隱逸之士,期盼他們出山助我朝廷一臂之力,共襄國家大業。」

在朱棣的英明領導下,明朝迎來了舉世矚目的「永樂盛世」。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倘若朱允炆一直穩坐皇位,他能否締造出如此輝煌的盛世呢?」鑒於他的智慧和膽略,答案恐怕並不樂觀,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因此,無論是從理論層面還是實際成效上考量,朱棣都是皇位的不二之選,他完美契合了這個角色的所有要求。

此外,朱棣對軍事建設的推進亦持以極高的關註與重視。

那時,蒙古族人雖已被迫流落至塞外之地,然而他們並未因此安分守己,內心仍舊懷揣著重奪中原的野心與渴望。

在那個時候,朱棣常常親自出征,這其中的塞外親征之舉,試問歷史上又有幾位皇帝能與之比肩呢?

【進軍安南】

對於「勒石燕然」這個詞匯,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即便未曾聽聞也無妨,因為它所蘊含的精神內涵與「封狼居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勒石燕然」這一典故,描繪的是東漢名將竇憲統率雄師,毅然北征匈奴的壯麗場景。他們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最終抵達了遙遠的燕然山。在那裏,竇憲命人在一塊巨石上鐫刻下自己的赫赫戰功,以此銘記這一歷史性的勝利,隨後便班師回朝。

這無疑是每位武將夢寐以求的最高境界之一,對於那些熱衷於征戰沙場的帝王而言,更是難以企及的寶貴境界。

談及真正將「勒石燕然」之壯舉付諸實踐的皇帝,朱棣無疑獨占鰲頭。正因如此,他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極具血性與魄力的皇帝之一。

毫無疑問,朱棣在軍事領域的貢獻遠不止於此。

回溯歷史長河,遙遠的往昔,越南之地所居之國,曾長期作為我們華夏封建王朝的藩屬國,這一深厚而穩定的關系,綿延不絕,直至清朝盛世之時,依然維系如初。

盡管存在著藩屬關系的束縛,然而,那些藩屬國由於地處偏遠,遠離封建王朝的都城,因此一旦稍有實力,便顯得目中無人,肆意妄為,盡顯囂張跋扈之態。

在朱棣統治的時代,越南地區的國家被稱之為安南國。那時的安南國,由一位姓陳的國王執掌政權。然而,命運多舛,有一天,胡姓勢力崛起,成功推翻了陳姓國王的統治,從此安南國迎來了新的政權更叠。

隨後,他們的領袖胡一元更是創立了胡朝,為了穩固與大明王朝的關系,他特意撰寫了一封書信,呈遞給朱棣皇帝。

在信中,胡一元毫不掩飾地坦承自己憑借一場兵變成功登基,成為新朝的皇帝。他更是果斷地鏟除了陳氏一族的全部成員,以示決心。因此,他殷切地期望朱棣能夠認可他這位新君主的地位。

倘若坦然接受現實,那麽胡朝與大明之間的隸屬關系依舊不變,他們依舊會如期進獻珍稀之物,以示忠誠與尊重。

朱棣細細審閱完那封信後,眉頭緊鎖,滿是不解之色。原來陳氏族人並未悉數遭戮,陳朝的太子仍在明朝作為人質留存,這一事實令他感到意外。

胡一元對朱棣的欺瞞顯而易見,既然陳朝的太子尚在人世,那麽皇位理應由他繼承,胡一元這位叛將絕不應取而代之。

隨後,朱棣決定釋放陳太子,讓其回歸並繼承皇位。為確保其安全無虞,朱棣更是精心安排了數千名明軍隨行護送,直至陳太子順利登基。

朱棣未曾深思熟慮,心中暗自揣度,即便胡一元膽識過人,想必也不敢輕易挑釁我朝之強盛。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胡一元竟真的敢付諸行動。

在歸途之中,陳太子猝不及防地遭遇了胡一元精心布置的伏擊,結果英勇捐軀,隨行護送的明軍亦悉數覆沒,無一幸免。

胡一元此人,果真是膽大包天,自以為登上皇位便所向披靡。然而,他殊不知,真正的皇帝風範,竟是他未曾領略過的境界。

得知此事後,朱棣勃然大怒,由此引發了開頭的一幕。這般偏居一隅的小國,怎敢如此膽大妄為?

他們似乎在那片狹小的天地裏停留得過於長久,以至於連「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樣淺顯易懂的道理都未能領悟透徹。

大明帝國的雄威豈容一介小國挑釁?鑒於此,朱棣禦駕親征,精挑兵馬,向安南發起了浩浩蕩蕩的征討之戰。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之下,胡朝的叛亂最終得以平息,這標誌著一段動蕩歲月的終結。

此後,朱棣將安南更名為交趾,並創設了指揮司與政使司等機構,旨在加強對該地區的統轄與管理。

然而,據傳後來這些都被撤銷了,轉而交由當地人民自主管理他們的家園,原因在於這片土地後來變得極為貧困。

審視這場戰役,我們不難發現,當年的明成祖朱棣的確威武不凡,其勢如虹,竟使得小國在其雷霆萬鈞之勢下幾乎無法喘息。

自古便流傳著這樣的豪情壯誌:「侵犯我中華領土者,無論身處何地,必將受到應有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