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從歷史上看,馬島真正的主人是誰?馬島主權真的屬於阿根廷麽?

2024-02-28歷史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李冕智

編輯|t

近期,阿根廷新任總統哈維爾·米萊正式上台執政。

這位由右翼聯盟推出的無政府主義者,繼大規模裁減政府部門、去除阿根廷央行、允許器官買賣等驚人言論後,再度語出驚人。

這次,米萊公開對英國政府提議,希望英國能以「1997年歸還香港的方式,將馬島還給阿根廷」。

此言一出,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英阿兩國的對話上,而英國政府自然認為米萊的主張出奇的荒誕。

馬島主權究竟歸誰所有?英阿馬島問題又從何而起?

哈維爾·米萊

歷史由來

馬爾維納斯群島位於阿根廷南部以東的南大西洋水域,由2座大島和300多個小島礁組成,面積約12000平方公裏,比非洲許多小國的面積還要大。

馬島距阿根廷500公裏,與英國本土則相距13000公裏,受馬島戰爭影響,目前島上3000多固定居民中,97%均為英國國籍,他們主要居住在馬島首府斯坦利港,而阿根廷政府則將此地稱為阿根廷港。

有關馬島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大航海時代。

根據英國人的說法,1592年,英國渴望號船長戴維斯率先看到這片群島,但在往後近一百年的時間裏,各國殖民者雖然有駕駛船只沿岸航行的經歷,但從沒有真正登上群島。

直到1690年,英國「幸福號」船長約翰·斯特朗首次穿越馬島兩座大島之間的海峽時,才正式以當時英國海軍司令福克蘭子爵的名字,將其命名為福克蘭群島。

馬島

18世紀初,繼英國人之後,法國航海家也發現了這片群島,並將其命名為「馬洛內斯群島」,用西語來說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在幾百年後,為了宣示各自對這片群島的主權,英國政府在所有文書上一律將其稱作「福克蘭群島」,而阿根廷政府則沿用「馬爾維納斯群島」,雙方為此爭論不休,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隨後,在1764年和1765年,法國和英國殖民者分別在東西馬島建立殖民地,但此舉招致西班牙的不滿。

因為早在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初,當時兩個航海大國,即西班牙和葡萄牙為新土地所有權的問題產生糾紛。

為了解決爭議,兩國一路鬧到梵蒂岡,請求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仲裁,於是教皇大手一揮,畫出一條切分地球的「教皇子午線」,規定線東歸葡萄牙,線西歸西班牙,這便是著名的【托爾德西裏亞斯條約】。

教皇子午線

在此後一百多年裏,葡萄牙與西班牙都在認真履行這一條約,而教皇的無上威望也使得歐洲各國預設了這份條約的有效性。

英法殖民者對馬島的殖民觸犯了南美殖民宗主國西班牙的權力,很顯然是壞了規矩,而西班牙發現後也立刻對英法提出譴責和抗議,要求他們立刻撤出馬島。

當然,西班牙也懂得軟硬兼施的道理,對於陸上鄰國法國,西班牙花費約2.4萬英鎊讓法國殖民者自覺離場,而對於英國,西班牙則強令其離開。

1774年,在西班牙多次催促後,英軍撤出馬島,西班牙軍隊全面接管馬島。

而真正令英國對馬島再度產生覬覦之心,其轉折點為1810年爆發的五月革命。

今天我們熟知的南美國家,比如巴西、阿根廷或者烏拉圭,它們的官方語言均為西班牙語,因為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的數百年時間裏,南美始終作為西班牙的殖民地存在。

大航海時代

但隨著19世紀初拿破侖帝國的崛起,法國軍隊橫掃歐洲大陸,先後完成解散神聖羅馬帝國,封鎖英國經濟等一系列壯舉。

而在拿破侖取得的諸多成就中,入侵西班牙並廢黜斐迪南七世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西班牙帝國轟然倒塌產生的蝴蝶效應,迅速波及大洋彼岸的南美。

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聽聞國王垮台,趕忙挑起反旗,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人們紛紛走上街頭,要求脫離宗主國控制。

1816年7月9日,拉普拉塔聯合省正式成立,而它也是如今阿根廷的前身。

在成立之初,拉普拉塔聯合省就向全世界宣告,它將繼承西班牙在南大西洋的一切權利,自然也包括馬島的歸屬權,對此,英國或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表示反對。

而聯合省則在接下來幾年中,先後在駐紮軍隊並設立行政長官,直至1833年以前,聯合省或者說阿根廷都是馬島的實質掌控者。

馬島

1833年,時隔六十年,英軍重返馬島,並將其武裝占領。

彼時的英國已經透過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日不落帝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面對如此強大的英國,阿根廷政府自然不可能為馬島主權訴諸武力,那無異於以卵擊石。

因此,在此後的149年時間裏,阿根廷一直向國際社會發出抗議,希望透過和平談判的方式奪回馬島主權。

但「弱國無外交」的殘酷現實再次在馬島問題上應驗,截止至1982年馬島戰爭以前,阿根廷在馬島問題上的一切努力都相當於無用功。

馬島主權

歷史來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阿根廷再次迎來軍人政府,600%的通脹率令全國出現大規模罷工潮,為了平息民憤,軍政府采取慣用伎倆,準備以一場民粹主義式的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而他們選定的目標,正是500公裏外的馬島。

軍政府領袖加爾鐵裏

而軍政府之所以敢對馬島下手,根本原因在於英國已經不復昔日榮光,而且英國國防部對馬島也呈現出消極防禦的態度,這無疑給予軍政府一戰定乾坤的信心。

但阿根廷軍政府終究還是挑錯了對手,時任英國首相的戴卓爾夫人為了挽救江河日下的國運、振奮國民,同樣也在尋求轉機,而阿根廷恰好成為了這個倒黴蛋。

戰爭的過程便不再贅述,事實證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國再如何衰頹,終究還是具有老牌強國的底蘊,絕不是孱弱的阿根廷能夠碰瓷的。

馬島戰爭最終以英國的全面勝利結束,戰爭的失利令軍政府轟然垮台,阿根廷聲索馬島的行動再次失敗。

馬島戰爭

或許許多人會疑惑,既然從過往歷史來看,馬島顯然是阿根廷的合法領土,為何國際社會對非法占領他國領土的英國放任不管呢?

實際上,在馬島問題上,英阿雙方各執一詞,皆有其合理依據。

按照傳統國際法,馬島的主權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證。

首先是最早發現者。

根據英國方面的說法,馬島是由英國船長戴維斯最早發現,而阿根廷則聲稱早在16世紀上半葉,西班牙水手便航行至此。

倘若阿根廷能拿出確鑿證據,那麽「最先發現」上,阿根廷便能拔得頭籌。

但事實上,西方學術界在研究於南大西洋早期航海記錄後發現,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極其模糊,無論是阿根廷還是英國,都無法拿出證據證明自己的說法準確。

馬島戰爭示意圖

其次,領土主權需要考察「先占」因素。

1765年,英國在西馬島建立殖民地,而英國政府也以此為依據,認為是英國人率先占領馬島。

在西班牙提出抗議後,英國人盡管不太情願,但也在1774年完成撤軍。

也就是說,從1774年至1810年,西班牙就是馬島的唯一管轄者,而英國也沒有對此提出抗議,相當於預設了西班牙對馬島合法統治。

而在拉美獨立後,阿根廷繼承了西班牙對馬島的先占權利,並繼續對馬島實行有效統治,直至1833年英軍卷土重來。

傳統國際法中規定,透過占領擁有主權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領土必須是無主地或占領時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其二,占領必須有效。

殖民時代

顯然,阿根廷滿足這兩個條件,而英國則完全相反。

因為法國殖民者可是比英國人還早一年抵達馬島東部,這就證明英國並非最早占領馬島的國家,在這方面法國人比英國人更有話語權,既然法國對馬島的歸屬都沒意見,英國就更不應該聲索馬島。

另外,在1833年英國武裝奪取馬島後,阿根廷也始終堅持抗議,所以英國無法對馬島構成有效占領。

最後則是「時效」因素,盡管英國從1833年至今都是馬島的實際掌控者,可英國取得馬島卻並非透過和平方式,而是具有武力征服的非法性特征。

正因如此,哪怕英國控制馬島近200年,但其時效依據卻站不住腳。

殖民時代

反觀阿根廷,在其統治馬島期間,無論是英國還是歐洲其他國家,都沒有提出反對或質疑,。所以阿根廷占領馬島的時效依據是能夠得到肯定的。

綜上所述,以歷史和國際法的角度來看,阿根廷才應該是馬島真正的主人。

國運之爭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轉眼間,英國對馬島的占領已經來到第190個年頭,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國際社會也並非對馬島問題視而不見,比如聯合國就曾作出決議,敦促英阿雙方在馬島問題上和平解決。

1960年,聯合國大會確立了民族自決權,即處於外國殖民統治下的民族,人民有權決定本民族的將來,同時也意味著不顧被殖民地人民的意願強制殖民的行為是非法的。

英國政府見狀趕忙借坡下驢,直截了當地表示:不如讓馬島人民透過全民公投的方式,自由決定去留好了。

但阿根廷政府就不樂意了,原因顯而易見,如今馬島島民多為英國後裔,全民公投無疑是英國更占優勢。

聯合國大會

另外,英國與阿根廷的社會發展水平完全就不是一個層次,對於島民來說,英國戶口本肯定比阿根廷戶口本更具吸重力。

這也是為什麽阿根廷政府堅持要透過政府對話來解決馬島爭端,實在是無奈之舉。

而阿根廷與英國之所以對馬島如此執著,不僅僅是因為馬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得天獨厚的戰略位置,更在於經過時間的沈澱,馬島已經與英阿兩國的國運緊密聯系在一起。

表面上,英國在馬島戰爭中大獲全勝,捍衛了老牌強國的尊嚴,戴卓爾夫人也透過此戰贏得民眾支持,成功連任。

可實際上,就如同一戰前的布爾戰爭一樣,對付一個動蕩不斷的阿根廷,英軍不僅大動幹戈,每年還需要花費大筆國防開支來維持馬島軍事基地。

用英國【衛報】曾有一篇文章形容,英國對馬島的主權就如同帝國的宿醉,是時候該清醒了。

而對英國的仇恨和對馬島的執著,也被刻進了阿根廷人民的DNA中。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八強賽上,球王馬勒當拿用兩粒史詩般的進球成功淘汰英格蘭隊,馬勒當拿由此成為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馬勒當拿

時至今日,馬島已經成為英阿兩國爭奪國運的擂台,在這片擂台上,相對弱小的阿根廷反而占據優勢,畢竟阿根廷已經沒有什麽可以失去了。

可對於英國來說,這場戰爭阿根廷可以輸無數次,但英國卻輸不起一次,因為一旦失去馬島,意味著大英帝國最後一塊遮羞布被撕去,國家的破敗展露無遺。

當然,從世界和平的角度來看,還是希望英阿能以和平方式解決馬島爭端,讓戰地鐘聲遠離。

參考文獻:

1.【阿英馬島爭端由來】

2.【從阿根廷的角度看馬島戰爭的原因】

3.【對阿根廷與英國關於馬島主權爭議的幾點思考】

4.【馬島戰爭與戴卓爾夫人外交】

5.【馬島爭端現狀及其解決前景】

6.【馬島爭端中英國主權主張依據探析】

7.【西方學術界關於英阿馬島戰爭研究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