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此役日軍拒不投降還殺信使,蘇軍大怒,把千余守軍打到只剩53人

2024-02-17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德國、意大利、日本為首的法西斯軸心國等國在世界各地發動了一場又一場的侵略戰爭,為很多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中國東北地區,標誌著二戰的正式開始,之後日軍又企圖以東北地區為戰略要地,向北至蘇聯拓展勢力範圍,期間修築大量軍事要塞,黑龍江省中蘇邊境地帶的虎頭要塞就是其中之一。

而1948年的虎頭要塞攻擊戰作為日蘇決戰,也是二戰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標誌著二戰的徹底結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這場戰役中,面對蘇聯的百萬雄軍,在德國法西斯已然投降的情況下,日軍卻拒絕投降,甚至殺死了蘇軍信使,這是為什麽呢?蘇軍又采取了什麽樣進行反擊?

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揭開虎頭要塞戰役中日蘇對抗的真相。

一、決戰前的兩國情況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占領了中國東北三省,1932年,日本將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挾至東北,建立了妄想中的偽滿洲國。

在接下來的約12年間,日本關東軍在東北邊境地區修建了17座要塞,這些要塞設計修建均借鑒了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因此也被稱為「東方馬奇諾防線」。

早在1941年,關東軍在猛虎山鎮地的北虎頭要塞就部署了約8000人的守衛部隊。

日本關東軍多次進行戰爭演練,他們認為,虎頭要塞攻陷難度巨大,蘇日戰爭三天方可結束。

1945年2月,史太林在雅爾達會議上作出了進行日蘇戰爭的計劃,並開始積極準備戰爭。

面對日本龐大的邊境防線,蘇軍計劃在海軍和空軍的聯合下,正面使用炮火進行攻擊,以猛烈的炮火和閃電般的速度,對邊境各陣地和地下要塞進行持續突擊,不給日軍任何喘息的機會。

到了1945年,由於法西斯陣營戰局的轉變以及中國在華中地區的反擊,日軍在虎頭邊塞的軍事設施及關東兵已經進行了部份轉移。

日本關東軍在東北地區殖民期間,犯下了令人發指的罪行,他們拿人做實驗、屠殺無辜民眾,不得民心,很多民眾甚至不惜生命代價為紅軍傳遞日軍情報。

從軍心上來看,日軍將士本就知曉自己處於非正義戰爭中,但身處前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們內心非常希望結束這場戰鬥。

從戰爭裝備上來看,關東軍沒有自動火器,也沒有適合遠端作戰的武器,在近距離作戰中並不占優勢。而蘇軍則海、陸、空軍配合,武器裝備充足,還有坦克等部隊。

因此,戰爭之前雙方的實力對比懸殊,日軍明顯處於劣勢。

二、虎頭要塞戰役

虎頭要塞位於中國黑龍江省雞西市虎林縣虎頭鎮,地處烏蘇裏江流向蘇聯的河段。

從1934年開始,日本關東軍采用欺騙、威脅、暴力等手段,迫使中國勞工在東北邊境修造要塞。虎頭要塞建設耗時六年,最終目標直指蘇聯。

1945年5月,德國宣布投降,而在亞洲,日本法西斯勢力仍在頑抗。

1945年8月8日,蘇聯正式對日本宣戰。蘇聯在遠東的戰爭不僅是為了履行作為世界大國對抗法西斯勢力的義務,也包含了向日本復仇和遏制日本的意圖。

次日,虎頭要塞戰役打響,蘇軍投入兵力共兩萬人,而日本關東軍僅有1400人。

8月9日淩晨,大雨傾盆,在蘇聯司令員中將的指揮下,蘇軍兵分三路強渡烏蘇裏江,對虎頭要塞進行攻堅戰,與此同時,空軍也對邊境地區的日軍及軍事器材進行密集轟炸。

戰爭開始僅僅兩個小時,日軍在虎頭地區的交通、公路、通訊器材等就遭到嚴重破壞。

而直到9日下午,日軍才得知日蘇斷交的訊息,開始進行反擊。

蘇軍的進攻態勢非常地迅猛,整個虎頭要塞陷入了茫茫戰火之中,而蘇軍並沒有放松進攻,反而在火力的掩護下與日軍進行正面突擊,虎頭地域火光沖天。

8月10日,蘇軍已成功擊退了日軍的四次反擊,占領了江邊碼頭和虎頭鎮,這為這場爭奪戰的勝利打下良好的基礎。

與此同時,蘇軍出動了近50架戰鬥機,在空中對虎頭築壘進行輪番轟炸和掃射,這是蘇軍發起的第一次總攻擊。

而此時的日軍雖然逃到了虎頭工事(即地下掩體、碉堡)中,面對蘇軍的空中襲擊,卻沖出來進行對抗,蘇軍始料不及,戰場陷入混亂的狀態,第一次進攻失敗了。

8月12日,蘇聯紅軍又發起了第二次總攻。

在這次的進攻中,蘇軍以坦克打頭陣,集中優勢兵力與日軍展開了白刃戰,雖然遭遇了日軍突襲等障礙,但仍然順利地攻克了大部份的日軍工事。

此時的日軍在地下隧洞中茍延殘喘,而蘇軍趁勢追擊,向地下隧道中投入炸藥、汽油等,此時日軍在虎頭要塞的戰略防線已然崩潰,戰爭進入下一個階段,即陣地爭奪的階段。

雖然日軍的關鍵據點——猛虎山炮兵陣地已被蘇軍占領,但仍有部份日軍在洞中躲避,試圖頑強抵抗到底。

蘇軍采取的策略就是搬來大型鼓風機和大量汽油,朝著地下工事的換氣孔等洞中鼓吹霧氣,產生的大量一氧化碳使得日軍戰鬥力大大減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頒布停戰詔書,而此時的日蘇戰場仍在繼續。

8月17 日上午,敖包山、河南台要塞陣地豎起了白旗,正式宣布投降。

而松山和伊東台要塞陣地的日軍由於通訊設施癱瘓,未能收到投降的命令,蘇軍派遣日本第80旅團的參謀長與松山和伊東台要塞陣地的守軍進行交涉,要求他們投降。

最終,18日和19日,松山和伊東台要塞陣地的守軍分別宣布投降。

而此時的日軍司令員大正木及其他官兵等,雖然聽到收音機中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訊息,卻認為這是敵軍混淆視聽傳出的假訊號,仍然死不投降,堅持抵抗。

大正木於17日下達了「全員玉碎」的命令,導致當天近140名日軍被炸死在了地下洞穴之中。

8月18日,蘇軍為避免更多不必要的傷亡,蘇軍派信使至日軍的猛虎山主陣地勸降,這位信使是在戰鬥中被蘇軍俘虜的日軍森與一,而慌不擇路的日本守衛官竟然當場殺掉了蘇軍派出的信使。

日本人的舉動徹底惹怒了蘇聯人,蘇聯軍隊對虎頭要塞進行了最後的全面進攻。

8月19日,蘇軍面對著頑固抵抗的日軍,使用了所有可以進行作戰的大炮,只求快速結束戰鬥。

蘇聯紅軍對猛虎山的炮塔進行持續的炮轟,日軍在猛虎山中部東部以及守備隊本部等士兵全部被殲滅。

8月26日,蘇軍集中炮火和近千名軍員大舉進攻日軍陣地,最終活捉了53名日本軍官,其余人全部被殲滅,蘇聯紅軍在這場戰爭中犧牲了1000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在虎頭要塞戰役中落下了帷幕。

蘇聯在戰場上的勝利幫助了中國,使中國能夠驅逐在東北地區占據了長達14年的日本關東軍。

這段歷史至今仍然提醒著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要珍惜和平,以史為鑒。

三、日本關東軍要塞的歷史與現狀

二戰結束後,蘇軍對邊境占地進行了清洗,只留下了部份軍事痕跡,數年來,在日軍軍事要塞深埋的地下戰爭真相不為人知。

隨著中日關系的正常化,研究的深入,一些專門組織和機構相繼成立,對二戰中日軍的要塞進行了深入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日軍的罪行。

工程浩大的要塞修築傾註了數不清的中國勞工的生命,這些勞工或是被欺騙或是被強制抓來,每天需要進行十幾個小時的工作,總數達17萬多人。

中國勞工的工作環境艱苦,最基本的吃飯穿暖都沒有辦法得到滿足,也時常遭受到戰爭炮火的威脅,無數的中國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要塞修築屬於高度機密,日軍為了保密,將中國勞工分批進行秘密屠殺,真正見諸於紙上的記錄非常少,一些死裏逃生的中國勞工成為了這段血腥歷史的見證者。

歷史不應該被遺忘,還原歷史,並不是為了追究責任,而是為了還原真相,是為了駁斥現今部份日本勢力歪曲歷史的醜惡行徑。

一些要塞的遺址已經成為了愛國教育基地和互訪基地,還有一些要塞成為了國家級旅遊區。

對於這些軍事要塞的研究和開發吸引了不同領域、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前來研究和參觀。

21世紀以來,眾多研究要塞的著作及考察論文也相繼發表,這段真相逐漸被還原到世人的眼中。

在虎頭要塞戰役中,蘇聯紅軍以及共產黨員展現了勇氣和不怕犧牲的正義精神,最終贏得了戰爭。我們將永遠銘記那些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而奉獻的蘇軍將士,他們值得歷史的懷念。

參考文獻:

婁朋艷.淺談蘇聯紅軍突破虎頭要塞[J].龍江黨史,1995,(Z1)
:63-64.DOI:10.16654/j.cnki.cn23-1464/d.1995.z1.021

邵帥.日本關東軍對蘇防禦作戰要塞研究[D].遼寧大學,2019.

譚天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蘇日虎頭要塞戰役研究[J].西伯利亞研究,2009,(03):77-80.

車霽虹.東北邊境日本關東軍要塞的歷史與現狀考察[J].北方文物,2008,(03)
:98-103.DOI:10.16422/j.cnki.1001-0483.2008.0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