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8年中央讓粟裕當華野司令,粟裕為啥堅決讓給陳毅?

2023-12-30歷史

粟裕三次讓帥,是老一輩革命家光輝人格的典型代表。

粟裕將軍戎馬一生,立下無數奇功,槍林彈雨中走過來,一直到去世,身體裏還留著彈片,功勛至哉偉哉,可就是這樣一位名滿天下、有功於國家、有功於人民的開國元勛,卻對功勛、獎賞、名位,視之如蔑如,其人格之純良、境界之高遠,令人不勝欽敬。

一、1945年第一次讓帥張鼎丞

1945年抗戰勝利後,中央決定加強蘇皖一帶軍事力量,派大批幹部加強到新四軍和江蘇、安徽、浙江三省軍區。

當時,張鼎丞率領在延安整訓的300名幹部來到淮陰,與粟裕等部會合。中央決定成立華中軍區,並任命張鼎丞擔任司令員。

張鼎丞也是黨內的老同誌,長征時他留在閩西苦苦支撐,革命意誌堅如磐石,為保留江南革命火種做出了巨大貢獻。

要他擔任華中軍區司令員,主要還是考慮他在黨內的威望、名聲都足夠高,而且抗戰期間長期在中央工作,在全域眼光、領會中央戰略意圖等方面,都有一定優勢。

但張鼎丞也是一位高風亮節的老黨員,他向中央力辭司令員一任,原因是粟裕長期在新四軍領導部隊,對當地的軍隊更了解,由他出任華中軍區司令員,更有利於指揮部隊。中央收到他的電報後,於1945年10月8日,復電同意粟裕任司令員,張鼎丞任副司令員。

粟裕裕接到任職命令後,連續向中央發了兩封電報,力主請更熟悉全域形勢的張鼎丞任司令員,他做副司令員,在軍事方面絕對配合和協助張鼎丞工作。

中央對張、粟兩人互相謙讓的做法,既高興又欣慰,於是仍以張鼎丞為司令,粟裕為副司令。

張、粟二人以革命事業為重,完全不計較個人進退得失,體現了當時革命者最寶貴的品格。後來華中軍區指揮各部與國民黨軍作戰,張鼎丞主持大局、對粟裕言聽計從,粟裕則言無不盡、積極指揮,蘇中七戰七捷打得行雲流水,輝煌的戰績為張粟二人的高風亮節作了最過硬的註解。

不得不額外提一句,張鼎丞也有「三次讓官」的美名。第一次是他和粟裕互相辭讓司令員。第二次是在1964年,時年66歲的張鼎丞主動提出辭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一職,連續提了兩次,也沒獲批。1976年,他又主動請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一職,用實際行動支持當時中央作出的取消領導幹部終身制決定。

二、1948年再讓陳毅

華中、山東兩支野戰軍合並為華東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員。

按理說,野戰軍的軍事指揮工作,歷來都由軍事主官親自負責。像西北野戰軍之彭德懷、東北野戰軍之林彪、中原野戰軍之劉伯承、華北野戰軍之聶榮臻。

但陳毅在軍事指揮方面不是強項,反而粟裕打出過蘇中七戰七捷、宿北戰役等大勝仗,陳毅以十分寬廣的胸懷,把軍事指揮權完全交給粟裕。陳則負責其他事務,有點類似於東野羅榮桓的角色,打仗的事你全管,其他的我全管。

山東、華中兩部份大軍合並到一起,兩個系統的幹部彼此陌生,合作上一開始並不順暢。甚至到了1947年孟良崮戰役時,山東系統的一些幹部對粟裕這位副司令還不夠尊重。

當時對孟良崮發動總攻時,形勢非常緊張,一旦打得慢了,各路阻援防線一旦被敵黃伯韜、李天霞等部突破,孟良崮戰役就有可能打崩,墮入張靈甫中心開花的算計。粟裕對各部下的都是死命令,必須限某日攻下孟良崮。

當時在前線的某縱隊司令,其人出身於山野系統,在電話中對粟裕說,自己的部隊傷亡太大,粟裕的命令不好執行。

陳毅當時和粟裕在一起,看到粟裕被頂撞,氣不打一處來地接過電話說:「我是陳毅,粟裕的意見,就是我陳毅的意見,你們還有什麽話說!」該縱隊司令一見陳毅發火,不敢再討價還價,撂下電話便指揮部隊發動了猛攻。

當然,那位縱隊司令也是我軍戰功赫赫的功臣,講這個段子對這位老前輩並無惡意。其實人和人合作,都有一個從陌生到熟悉、從不理解到知根知底的過程,古往今來概莫能外。講這件事,我們更多地是從中看出陳毅和粟裕彼此相互支撐、齊心協作的親密關系。

陳毅自己講過一件有意思的事。粟裕打仗喜歡在作戰室研究地圖,往往看著地圖,心裏就定下了作戰決心。每當這個時候,陳毅就主動離開作戰室,到處轉轉,甚至找人下下棋,陳毅說,我離開這裏很必要,免得粟裕事事向我報告,耽誤時間。

1948年4月,中央接受粟裕的建議,華野和中野聯手,在中原打幾個大仗。中央考慮,為了事、權、責相統一,讓粟裕擔任華野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到中原局工作,並擔任中野第一副司令員。

粟裕堅決向中央請辭,一定要留陳毅任華野司令員兼政委。反復商請之下,中央同意陳毅仍任華野司令員兼政委,但人要到中原局去,兼任中野第一副司令。粟裕則出任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委,全面負責華野工作,其實就是個不掛名的華野司令。

為什麽粟裕執意要留陳毅呢?多年後,粟裕對夫人楚青說過,他根本不在意什麽官位、地位,他心心念念考慮的是方便軍事指揮的問題。

華野畢竟合並組建不久,部隊處在不斷地融合、擴充過程中。陳毅老總無論是在新四軍系統還是山東系統,都積累起非常高的威信,有他在,什麽山頭他都鎮得住,粟裕指揮起來就方便的多,可以無形中化解很多矛盾、處理掉很多麻煩的人際關系。

華野軍中一直流行一句話,陳不離粟、粟不離陳。就連對手國民黨軍,也一向將陳粟並稱。這大概就是對陳毅、粟裕兩位歷經過血與火考驗的戰友、搭檔關系的最好詮釋。

三、1955年堅辭元帥銜

1955年全軍授銜是我軍建設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評定軍銜,既是對廣大解放軍將領汗馬功勞的認可,也是對功勞的評定。

1955年授銜,共授予10位元帥、10位大將、55位上將、175位中將、802名少將。

中央起初提出授銜方案時,粟裕原來被列為元帥銜。

授元帥銜,粟裕的功勞是當之無愧的。他革命經歷早,井岡山時代就已從軍,長征時期堅持在閩贛一帶武裝鬥爭,抗日戰爭時率新四軍一部長期與敵鬥爭,解放戰爭時期,打出過蘇中戰役、宿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豫東戰役等神仙仗,特別是淮海戰役,他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創造了殲敵數最多、以少打多並且全勝的紀錄。

這樣一位獨當一面、戰功赫赫的元勛大將,怎麽褒揚都不為過。毛主席評價說:「論功、論歷、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知華東粟裕,蔣介石的幾大金剛,誰不害怕粟裕。」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粟裕向中央遞上報告,堅決辭讓元帥之銜。

當時黨外人士邵力子聽說中央要授粟裕元帥之銜,向他貢獻,粟裕脫口而出:「評我大將就夠高了,要什麽元帥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毛主席聞訊,無限感慨地說:「難得粟裕!壯哉粟裕!」

後來粟裕被授予大將軍銜,並被中央點名排在十位大將的第一位。

粟裕功高而如此謙退,頗有古仁人之風。英風偉績,足以光耀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