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清朝官員服飾有多講究,穿戴需按官銜和品級,不容發生僭越錯誤

2024-01-29歷史

文|青磚

編輯|青磚

一、清代服飾特點

(一)清代宮廷服飾發展特點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推行剃發易服。

【服色肩輿條例】的頒布,從此廢除了明朝的冠服、禮服及漢族的服飾,同時吸收了明朝服飾的紋理圖案。

清朝將滿族和北方民族服飾習俗融合,在漢文化的影響下,明代服飾制度和文化意識也得到了延續,隨著歷史文化積澱和服飾審美風格的逐步提高。

清代服飾在面料方面傾向於綾羅綢緞,色彩艷麗,並且喜歡使用龍鳳、十二章紋、山水花鳥紋樣、吉祥寓意紋樣裝飾服飾。

服飾構圖復雜,色彩層次豐富,稱得上是東方「巴洛克」的典範。

清朝時期的服飾有袞服、朝服、袍服、常服、補服等,配飾有頂珠、花翎、腰帶等。

(二)清代官服制度發展

清朝時期,官服制度達到了鼎盛。

清朝廢除明制,並在原有滿族服飾的基礎上進行更標誌性的變化。

清代官服制度隸屬於冠服制度的一部份,也是作為等級制度的一部份,主要表現在冠上的頂子、花翎,補服上所刺繡的鳥紋以及紋樣的補子。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制度,文武百官以九個等級劃分,即「九品」。從官服、補子、紋樣和頂戴等都可以辨別出是文官還是武官及其不同的級別。

但是無論在表現形式上,還是為了區分等級變化,其內在性質與要求是不會變化的,既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也是對封建等級制度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三)清代官服服裝構成

清代的官員服飾即補服,或稱「補袍」,是具有品級辨識的官服,在清政府有正式官職的官員都必須按此著裝。

主要由帽、外衣、朝珠等組成。補服主要以圓領、對襟、平袖為主,袖與肘對齊,衣長至膝下,前後各有一塊補子,底色為石青色,補子上紋有圖案紋樣。

在【清會典】中有對各級官員的冠服的詳細描述,如:「一品官朝冠,頂飾東珠一,上銜紅寶石。補服,文繡鶴,武麒麟,朝帶,鏤金銜玉方版四,飾如伯。」

這從側面反映出了清朝對於冠服制度的重視程度是非同一般。清朝官員的官服頂戴分為朝冠和吉服冠,帽子的頂端有頂珠。

頂珠的材質和色料有所不同,就代表了官員品級不同,其制式依照官員的品級來佩戴朝冠頂戴:一品官員用珊瑚頂。

二品、三品官員用起花珊瑚頂;四品官員用青金石頂;五品、六品官員用水晶頂;七品官員以下及進士、舉人、貢生均用素金頂。

八品官員為陰文鏤花金頂;九品官員為陽文鏤花金頂,監生用銀頂。帽後有孔雀翎毛,稱花翎。頂子和花翎是區別官員官職品級的重要標誌。

清朝文武百官的外衣有朝服、補服、蟒袍幾種。官員的品級差別主要看蟒袍、朝服以及補服的紋飾。

清代補服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對於明朝官服的直接繼承和延續。皇室均采用圓形補子,其他各級官員則用方形補子。官位品級不一樣,需要用不同的「補子」。

補服以裝飾於前胸及後背的補子前後各綴有一塊補子。

補子為方形,采用飛禽和走獸的紋樣圖案,是文官和武官補服上的紋樣,也是區分文官和武官的明顯特征,武官為獸,文官為禽。

武官的圖案有麒麟、獅子、豹、虎等,文官的圖案有仙鶴、錦雞、孔雀、雲雁等,並用「補子」的不同紋飾來區別官職品級。

按清代冠服制度,文武百官穿朝服或吉服必須在胸前掛朝珠。清代朝珠是由於清代皇帝信奉佛教的緣故,朝珠由佛教的念珠演化而來,由一百零八顆圓珠組成。

朝珠逐漸成為了清代官員朝服上佩戴的代表身份地位及品級的一種裝飾物。

二、清代官服補子的起源及文化內涵

(一)清代官服補子起源

官服制度和補子的起源有著緊密的聯系,很多學者認為補子起源於唐朝,到了明朝君權等級制度越發嚴密,對於官服等級的區別有了更明確的要求。

補服

所以真正可以代表官位等級的補服定型於明朝。

據【明史·輿服誌】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官吏所著常服為盤領大袍,胸前、背後各綴一塊方形補子,文官繡禽,以示文明;武官繡獸,以示威武。

一至九品所用禽獸尊卑不一,借以辨別官品。賜給特定人物的賜補,有鬥牛和飛魚兩種。

補子作為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除了可以反映服飾和等級制度的關系,也具有獨特的工藝之美。

補子有著精巧的工藝和完整的圖案紋樣,其中蘊含了深厚的傳統文化的底蘊。

采用綴有金線和彩絲繡成的圖案紋樣,組合成代表不同含義的、具有等級分類的補子圖案。

明代的補子制作精良,較清代的補子大一些,清代的補子為30cm左右的正方形。明代和清代都是以方形補子為基礎,清代補子底色較暗淡,多以深藍色為主。

補子紋樣采用彩色系,四周用花邊裝飾,補子分為文官補子和武官補子。文官補子均用雙禽,相伴而飛,而武官則用單獸,或立或蹲。

皇帝、皇子、貝勒等皇親均采用圓形補子。正所謂「天圓地方」,圓形象征「天」,方形象征「地」。體現了君臣有別的等級制度劃分。

由此可以透過補子的圖案、紋樣、色彩等方面來區分等級,這不僅體現了補子的實用、觀賞、易於辨識的功能,而且還體現了補子的等級、劃分、高低貴賤的思想文化。

(二)清代官服補子制度

清代冠服制度作為等級制度的一部份,專門針對官員而設的冠服等級制度,是中國古代皇帝對等級制度控制的一個重要表現。

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春秋戰國時期,並開啟了中國封建社會官服制度的先河。清代是中國歷朝歷代中央等級制度高度集中的朝代,將官服制度的等級制度體現得淋漓盡致。

康熙皇帝所言「本朝冠服,上下有章,等威有辨,自國初客製,迄今遵守。」

清代官服等級制度下最有等級制度代表性的就是補子,官服補子直接反映了封建王朝的等級制度,補子的紋樣、圖案、色彩和結構都是獨特官服等級制度的傳達與表現。

官服補子上的飛禽走獸,根據不同的等級、尊卑劃分不同的圖案,以實作等級有別的劃分。

無論官服補子在形式和圖案、紋樣上如何變化,其實質都是不會變化的,它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對封建官僚等級制度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三)清代補子紋樣的傳承

清朝文官補子沿用前朝以飛禽為紋樣,儒雅嫻靜,彰顯其賢德。清朝的文官補子以九種飛禽紋樣為等級制度的劃分,從一品到九品有九個品級,沒有品級的便授予黃鸝紋補子。

透過九個不同的飛禽紋樣補子來區分官員身份的等級。清朝文官的飛禽紋樣,為獨只飛禽,雙翅伸展,單足獨立,另一足提起。

文官一品為仙鶴,高雅聖潔,寄意忠貞、吉祥。仙鶴在吉鳥中的地位僅次於代表皇後的鳳凰,居於第二。

文官二品為錦雞,錦雞寄意顯貴、重諾守信、吉祥。亦稱「金雞」。

文官三品為孔雀,姿態華麗,寄意禮儀賢德,是吉祥、富貴的象征。文官四品為雲雁,雁飛行有律排成「一」字或「人」字;

故而引喻在官場制度下,知禮節,懂位次,文官五品為白鷴,白鷴羽毛潔白、品性忠誠。

白鷴展翅寄意忠心、無為而治和品行端正。文官六品為鷺鷥,鷺鷥亦稱白鷺,飛行有序、清凈潔白,寄意百官按部就班、群而不亂。

文官七品為鸂鶒,又稱鴛鴦,古稱「匹鳥」,成雙成對,象征堅定忠心,兢兢業業。

文官八品為鵪鶉,鵪同「安」同音,因此寄意「事事平安」的象征意義。文官九品為練雀,又名綬帶鳥,綬帶鳥能報喜,是權力和富貴的象征。

武官英勇善戰,勇武剽悍,一般以猛獸圖案為主,彰顯其威武。武官一品為麒麟,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象征著仁厚祥瑞。

武官二品為獅,又日貔貅,是像獅子的一種神獸,象征著獸中之王。武官三品為豹。武官四品為虎,老虎為百獸之王,視之為吉祥的神獸。武官五品為熊。武官六品為彪。

武官七品、八品為犀牛。武官九品為海馬。

(四)清代官服補子的吉祥寓意

清代官服補子紋樣,都有寓意,意比吉祥。每一種飛禽走獸圖案紋樣都代表著各個品級的官職。皇族為圓形補子,文武百官為方形補子。

【周易】雲:「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所謂龍,當然是君主所屬的代表性圖案紋樣。

文武百官的補子紋樣,都有著自己相對應的冠服樣式與配飾品種,由一品到九品,各有不同,代表著等級的圖案紋樣,各具特色。

清朝在對服飾的規定和執行上都有著嚴格的典章和制度。

三、補子紋樣與官服制度的關系

服飾文化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之一,伴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服飾作為防寒避體的基本功能已經逐漸弱化。

然而透過服飾所表達的政治文明、等級制度、社會禮儀等社會功能越發地明顯。清朝服飾制度屬於典章制度的重要組成部份,是上層建築的重要表現。

清朝官服制度隸屬於清朝服飾,是封建社會經濟制約政治制度的重要表現。

這也說明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清朝為鞏固清王朝的政治基礎,延續前朝並將滿族文化與之融合發展。

在服飾制度上,不同等級不同階層不同身份,在不同場合不同環境和不同氛圍之下,所穿著的服飾有所不同,除了服飾穿戴有明顯的等級區分。

在服飾的細節處也體現著等級制度,官服補子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官服補子的顏色、圖案、紋樣、構圖、材質等都體現著每一個階層自己所屬的服飾和紋樣色彩,這也是官服制度對官僚等級制度的鞏固與體現。

結語

清代是一個將滿漢文化融合的時代,並且處於逐漸中文化的過程中。清代服飾吸收了前朝明代服飾的優點。

清朝服飾封建等級制度體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官服,清朝官服將等級區分,尊卑有別,在每個細節處都表現著服飾文化的特點。

官服補子的圖案、紋樣、色彩所折射出的文化內涵傳遞出了社會文化、等級制度、官服制度的藝術元素。

清代官服制度與補子紋樣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作用。

對於清朝官服制度補子紋樣的研究和探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