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李鴻章大殺降軍,惹怒英國人提槍問責,清政府如何讓他們重歸於好

2024-03-01歷史

哥頓與李鴻章:信義與現實主義的碰撞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1863年的一場戰役,揭示了信義與現實主義之間的沖突。這場戰役發生在蘇州城下,當時,李鴻章組建的淮軍和英國人哥頓率領的「常勝軍」合力進攻太平天國。

哥頓,一位基督教徒,以信義和榮譽見稱。他率領的「常勝軍」曾在戰場上厚待俘虜,甚至贏得了一批太平軍的歸附。然而,此次戰役的勝利並沒有為信義帶來勝利的果實。

李鴻章則代表了實用主義的理念。他采取了招降納叛的策略,以最小化損失、最大化利益為出發點。對他而言,戰爭只是手段,勝利才是目的。

在這場戰役中,郜永寬等太平天國高層準備投降。然而,投降的條件並非如哥頓所願,李鴻章違背了諾言,大開殺戒,甚至對投降者進行屠殺。這場戰役的殘酷性引發了國際關註,也讓哥頓陷入了道德與信仰的困境。

哥頓尋求正義,他要求李鴻章下台,並揚言再度出兵。清政府和英國政府為了平息這場矛盾,盡力進行調解。他們給予哥頓厚賞,並承諾未來戰場上的投降條件將征得哥頓同意。

但是,對於李鴻章來說,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他委婉地認錯,承諾不再采取屠殺降人的行動,並對被殺的投降者進行了祭奠。最終,哥頓與李鴻章言歸於好,合作繼續。

這場戰役雖然是歷史上的一朵浪花,但卻凸顯了信義與現實主義的沖突。在殘酷的戰爭中,人性和理想往往被現實所裹挾。哥頓和李鴻章的故事,也許是歷史給我們的一堂深刻課程,讓我們思考在復雜現實面前,信義與利益如何平衡,以及人性在歷史洪流中的扭曲與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