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科舉落榜系列之:「李黨領袖」李德裕

2023-12-07歷史

隋唐時期趙郡李氏、隴西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五姓七望’地位顯赫,為中原五大高姓士族。

「李氏出趙郡、隴西二望」同祖同宗。趙郡李氏始祖為從隴西狄道遷徒趙郡的戰國名將李牧。而隴西李氏因西漢名將李廣之孫李陵兵敗匈奴,成為匈奴駙馬。被漢武帝誅滅三族,名譽大損人口銳減。至隴西李氏後人李淵滅隋建唐,將有功之臣、家丁、家奴賜為李姓,方使隴西李氏重新壯大。

「血脈正統」的趙郡李氏,因而宗族名望高於隴西李氏。「李黨領袖」李德裕,便出自趙郡李氏西祖房。

李德裕:字文饒,生於唐貞元三年(公元七八七年),卒於唐大中三年(公元八四九年)。趙郡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

李德裕祖父李棲筠,為唐代宗李豫朝禦史大夫。父親李吉甫為唐憲宗李純朝宰相。李德裕少時聰穎喜讀【漢書】、【左傳】。

唐元和二年(公元八零七年),武則天曾侄孫武元衡,升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武元衡來到京城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朱雀大街安邑坊李吉甫府邸拜訪,年已二十歲的李德裕在讀【漢書】。武元衡友好地問道:「你在讀什麽書」?看書的李德裕並未搭理武元衡,使武元衡十分尷尬。武元衡離開後李吉甫惱怒地責問李德裕:「相國問你讀什麽書?你為何不答」?李德裕不屑地道:「他個外戚當了相國,不問經國濟世之道,卻問我讀什麽書。讀書是禮部管的事。他問的不得體,我懶的回答」。李吉甫竟無言應對。

出身顯貴以「真名士」自居的李德裕,不屑參加科舉。他強勢的性格,使唐皇室的皇子、皇孫對他也畏懼數分。唐宣宗李忱少時訥言少語,並不聰慧。李德裕便常逼著李忱說話,並稱呼李忱為「光(傻瓜)弟」。然而唐元和三年(公元八零八年),一場與李德裕無關的「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選拔官吏考試,卻為李德裕命運埋下了伏筆。為李德裕樹立了一生的政敵,「牛黨領袖」牛僧儒。

唐元和三年(公元八零八年),唐憲宗李純以「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選拔官吏。進士牛僧儒、皇甫湜、李宗閔三人,在策答中痛斥朝政腐敗、官吏貪腐。被主考官楊於陵、韋貫之列為上等,呈奏唐憲宗李純優先錄用。宰相李吉甫對此極為不滿,當即向唐憲宗李純彈劾主考官楊於陵、韋貫之及復試官裴垍、王涯評卷不公,縱容考生詆毀朝廷。唐憲宗李純依據宰相李吉甫彈劾,將楊於陵、韋貫之、裴垍、王涯貶官,牛僧儒、皇甫湜、李宗閔三人不予錄用。

唐元和七年,李吉甫病逝,其子李德裕以祖蔭入仕,出任監察禦史。牛僧儒也被唐憲宗李純擢升為監察禦史。兩位同樣才能出眾之人,從此延續了李吉甫生前與牛僧儒的舊怨。

唐長慶三年,唐穆宗李恒擢升牛僧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牛僧孺將翰林院學士李德裕貶為浙西(今江蘇省鎮江市)觀察使。從而開啟了以牛僧孺為首的科舉出身官員「牛黨」,與以李德裕為首的世家出身官員「李黨」。在頻繁帝王更替中,交替執掌朝中大權,相互貶斥的「牛李黨爭」。

曾兩度出任大唐宰相的李德裕,有「萬古良相」美譽。他在任時平定邊患、消除藩鎮割據、抑制宦官專權、精簡政府冗員、禁除佛教擴張。近代梁啟超甚至將李德裕譽為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

唐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唐武宗李炎即位,重用李德裕為宰相。李德裕內平河北藩鎮,外擊回紇,威震吐蕃南詔。

唐「安史之亂」的嚴重後果,就是帶來了藩鎮割據。導致最具勢力的「河朔三鎮」藩鎮節度使世襲繼承。不向朝廷納稅,不接受朝廷命令。昭義鎮節度使劉從諫病死,其侄兒劉稹企圖效仿「河朔三鎮」接任。李德裕堅決討伐殺死劉稹。使藩鎮割據得以削弱。

唐會昌四年,李德裕與宦官幾經較量,將致死唐憲宗、唐敬宗兩位皇帝的權宦仇士良殺死。並一次性裁撤官吏一千二百一十四名。

唐朝佛教長期盛行,寺廟、僧尼幾乎泛濫。唐會昌五年,李德裕發起禁佛運動,拆毀四萬六千多所寺廟,收回良田千萬頃。迫使四十一萬僧尼還俗,讓他們成為納稅戶。大唐綜合國力得以迅速提高。其文治武功所帶來的嶄新氣象,被稱為了「會昌中興」。

然而頻繁的帝王更替,從穆宗起,歷經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五朝。持續四十年的「牛李黨爭」。使李德裕與牛僧儒在互換宰相之位,相互貶斥中度過。

唐大中元年,唐宣宗李忱登基。這位被李德裕稱為「光弟」的帝王,登上皇位的第二天,便詔牛僧孺為太子少師,將宰相李德裕貶為崖州(今海南島)司戶。

唐大中三年,李德裕病逝於貶所崖州,享年六十三歲。葬地至今仍無法確認。

李德裕與牛僧儒兩位一生政敵,卻有一位共同的好友。他便是與李德裕家族有世交的,唐德宗朝宰相杜佑之孫杜牧。杜牧於唐大和二年(公元八二八年)獲中進士,擔任好友淮南節度使牛僧孺掌書記(機要秘書)。在科舉入仕前,杜牧為調解兩位好友矛盾,曾於唐寶歷元年(公元八二五年)寫下了千古名篇【阿房宮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