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4年,蒙古出兵強占貝爾湖,歷經八年談判,中國拿回多少土地?

2023-12-18歷史

1954年,蒙古先斬後奏強占貝爾湖周邊區域,再與中國「協商」邊境問題。耗時8年,中國要回了多少土地?

盡管貝爾湖區域只有600平方公裏,但面對蒙古的強盜行為,中國的態度極其堅決。

由於當時中國尚且處在社會主義陣營,與蒙古還是「兄弟」關系,毛主席和周總理都一致認為,和談才是解決領土糾紛的最佳措施。

可隨著中蘇關系不斷僵化,蒙古更是有恃無恐,完全不把中方代表提出的訴求放在眼裏。

直到1962年,談判8年的中蒙兩國,才在北京簽訂【中蒙邊境條約】,正式確定了中蒙兩國的邊境線。

中國與蒙古的邊境線為何到了60年代才正式確立?透過這份邊境條約,中國拿回了多少領土?

故土分離,界外番邦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蒙古一直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但到了清朝,這種局面逐漸被西方列強打破。

早在漢代,中國與蒙古便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霍去病北擊匈奴、封狼居胥,率領大漢騎兵,直接打到如今蒙古境內的肯特山下。

百年之後,東漢竇憲效仿霍去病之舉,在蒙古卡布根山大敗匈奴騎兵,引得20多萬匈奴向大漢王朝投誠。

大蒙古國可汗忽必烈,還一度建立歷史上幅員最為遼闊的元朝。憑借勢如破竹的蒙古騎兵,忽必烈甚至將中國版圖,延展至歐洲及北冰洋周邊地區。

而中蒙邊境問題的根源,則發端於清朝末期。依照天然的地理分區,蒙古在尚未區別為內外兩塊時,就有漠南蒙古、漠北以及漠西蒙古之分。

三塊區域以中間的戈壁沙漠為界,漠南蒙古靠近中國,長期受中原文化影響,與華夏民族的聯系十分緊密。

而如今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所在的漠北,地緣政治上更傾向於沙俄,更容易遭到西方勢力滲透。

即便清朝有心防止沙俄滲透,也被大片的沙漠隔絕在外,更何況當時大清皇帝已忙著應對西方列強,根本無暇顧及沙俄。

到了17世紀,沙俄將大量百姓移民至俄蒙邊界,並派遣商人在邊境從事貿易活動,還讓傳教士蠱惑蒙古人民,使得俄蒙聯系大大加強。

在備受清政府壓迫的蒙古人民看來,沙俄是一個安居樂業好去處,蒙古人民心中也就逐漸萌生脫離大清的想法,也為外蒙獨立埋下伏筆。

沙皇倒台後,新生的蘇聯政權也一如既往地沿襲以往的對蒙戰略。領土不斷擴張的蘇聯,對蒙古形成了三面合圍之勢。

在沙皇及蘇聯暗中滲透下,漠北蒙古的最高統帥哲布尊丹巴,於辛亥革命後正式宣布獨立,並揚言要建立「大蒙古國」。

盡管當時國民政府並不接受外蒙獨立,大總統孫中山還向蒙古貴族發出「五族共和」的號召,但是哲布尊丹巴心意已決,在俄國的經濟軍事支持下,成為外蒙的「兒皇帝」。

哲布尊丹巴沒有理會孫中山的號召,將中蒙的內政糾紛,上升到中俄兩國的外交問題。

為向俄國表示誠意,哲布尊丹巴與沙皇簽訂了諸多條約,讓俄國順利地在蒙古境內肆意開采各種資源,不加限制地從事商業活動、修築鐵路。

俄國趁此機會,再次擴大了其在蒙古地區的影響力,將哲布尊丹巴視為控制蒙古的棋子。

由於國民政府實在缺少強大的武力震懾,並不能正面與沙俄對抗,只能借一些所謂的國際輿論,不斷向沙俄施壓。

在此背景下,沙俄也做出了相應的「讓步」,承諾絕不會侵占蒙古,蒙古也不對外宣布獨立,但是國民政府必須給予蒙古高度的自治權。

隨著1915年【喀布爾條約】的訂立,蒙古表面上還是中國領土,但實際上國民政府已完全喪失對蒙古的轄制權。

1917年沙皇倒台後,外蒙暫時回到了中國的懷抱,北洋政府隨即出兵,外蒙高層不得不取消自治。

但到了二戰結束前夕,外蒙又成為美蘇雙方商談的籌碼,史太林並不樂意看到外蒙回歸,試圖在中蘇之間,制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緩沖地帶」。

可以說,如果沒有蘇聯在背後撐腰,小小的蒙古怎會有膽量先斬後奏,敢與中國發生領土沖突。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蘇聯,又是怎樣在背煽風點火,不斷加熱中蒙邊境問題呢?

中蘇反目,橫生禍端

中蒙領土爭端,歷經八年談判才定好邊界,做出讓步的中國卻明顯虧大了。

在蒙古是否獨立的問題上,史太林的態度十分強硬,他曾數次給蔣介石發去電報,讓國民政府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

蔣介石自然不願看到外蒙獨立,但又不能冒任何風險去得罪蘇聯和美國。

為換取蘇聯出兵支援中國東北,擊潰兵力龐大關東軍,美國在外蒙問題上,也在敦促蔣介石盡快釋出聲明,宣布蒙古獨立。

壓著美蘇兩座大山,蔣介石不得不親自趕赴莫斯科與史太林協商,但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史太林怎麽可能會把蔣介石放在眼裏。

在此背景下,國民政府不得不與蘇聯於1945年,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外蒙也在當年10月,以「全民公投」的形式名正言順宣布獨立。

歷經200年的經濟文化滲透,外蒙早就不在對華夏民族抱有認同感。因此,外蒙居民幾乎沒有投出任何一張反對票。

心有不甘的蔣介石,也只能於1946年1月5日,無奈地宣布承認外蒙獨立。

在沙皇俄國的長期經營,還有美蘇兩國的推波助瀾下,中國失去了一片161萬平方千米的土地。

而在中蒙兩國建國之初,由於同處在社會主義陣營,中國也奉行「一邊倒」的外交策略,中蒙之間尚未發生任何領土沖突。

雖然沒有明確的檔正式規定中蒙邊界,但是依照天然的地理環境,中蒙邊境自西向東分別是新疆的奎屯山,中間的荒漠,以及內蒙古滿洲裏西北的高地。

但蒙古很快發現,這種國界劃分「大有問題」,對他們極其不利。

被中蘇包夾的蒙古,滿足了史太林修建西伯利亞鐵路,在中蘇之間制造安全地帶的戰略需求,但史太林卻沒有考慮到,這片區域後續的發展前景。

蒙古地區深處內部,這個國家礦產資源極其豐富,已經探明的煤炭資源就高達270億噸,占據世界的10%,更別提還有其他類別的金屬資源。

這樣一看,蒙古似乎有著無窮的發展潛力,僅依靠出口煤炭及其他礦產,就足以支撐起整個國家的發展需要。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十分骨感。蒙古的實際發展情況與設想大相徑庭,完全不能夠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盡管蘇聯支持蒙古獨立,但卻未在後續的建設途中,幫助蒙古搭建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導致蒙古工業發展止步不前。

如今,蒙古的支柱產業仍然是畜牧業。很難想象,畜牧業竟然可以為一個國家的GDP,做出將近三分之一的貢獻。緊隨其後的則是觀光旅遊業,最後才是能源出口。

蒙古人口僅有300萬,其中140萬都聚集在首都烏拉巴托,整個國家人口分布極其不均,甚至存在諸多無人區。

「草原之國」蒙古也想進行產業升級發展工業,但除了沒有原始資金外,他們還需考慮環境問題。

位於內部的蒙古降雨較少,環境承載力也較低,發展開采冶金工業,極有可能導致環境驟然惡化,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因此,只能適度開采礦產的蒙古,完全不能發揮資源優勢。除了發展畜牧業和觀光旅遊業外,蒙古並無他法。

但其境內畜牧業的發展,也面臨不小的困境。處在漠北區域,牧民們賴以生存的牧場和草地,本就比漠南少上許多,更何況蒙古還要以此,養活全國上百萬居民。

在此背景下,向外開拓更多的牧場,無疑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法。

而中國貝爾湖,自古以來就有「捕魚兒海」的美稱,是一片不可多得的水草豐美之地。

曾經屬於中國的內湖,也就在1954年被蒙古出兵搶占,如今絕大部份屬於蒙古,中國只要回了將近十五分之一。

面對中方的質疑,蒙古甚至還拿出了官方的檔,顯示其對貝爾湖區域主權的合法性。

中蒙貝爾湖爭議有何內情,中方為何會甘願讓步,放棄在貝爾湖的權益來徹底解決此事?

八年協商,寸土寸金

1962年,經過八年協商,蒙古最終歸還中國40平方公裏土地,邊境問題迎刃而解。

雖說中蒙兩國還是「兄弟關系」,但是親兄弟也得明算賬。自蒙古1954年占據貝爾湖後,中方領導不得不將兩國邊界劃分提上日程。

1957年,中蒙雙方帶邊再次進行談判,蒙古要求重新訂立邊界,並拿出了1945年與國民政府簽訂的【中蒙友好條約】。

由於中蒙邊境一直是靠天然地理區位劃分,沒有形成白紙黑字的檔,蒙古便趁此機會,打算跨過戈壁荒漠,將手伸到南邊。

不僅如此,蒙方還附贈了一張由蘇聯繪制的軍事地圖,上面便將貝爾湖區域劃到蒙古治下。

由此可見,蒙古已完全被蘇聯掌控。在中蘇關系僵化的背景下,蒙古此舉無疑是在沒事找事,挑釁中國的領土主權。

認為已經失去蘇聯支持的中國已不成氣候,蒙古自然也有底氣先斬後奏。

在將貝爾湖周邊的中國牧民盡數驅逐後,蒙古才慢悠悠地,與中國坐在一張談判桌上「協商」相關事宜。

但毛主席從來不會簽訂任何不平等的喪權辱國條約,既然是要重新商定邊界,那就需要好好實地調查一番。

本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原則,中方代表一邊頂著蘇聯方面的壓力,另一邊則派遣專人前往貝爾湖走訪,向牧民了解情況。

實地探訪後,毛主席才得知為何蒙古堅決要占領此地。

貝爾湖面積總共615平方千米,是一處天然漁場,位於呼倫貝爾草原西南部邊緣,蓄水量高達55億立方米,周遭遍布優良牧場。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牧民們依靠貝爾湖才得以繁衍生息。如果蒙古將貝爾湖搶占,那完全是斷了中方牧民的活路。

接到調查人員的訊息後,得知當地牧民生存堪憂的周總理,不免心中暗自窩火。

但畢竟當時中國才剛剛結束韓戰,再度與蒙古發生武力沖突,蘇聯肯定不會坐視不管,使用武力只能讓事態更加嚴重。

綜合各方面因素,毛主席和周總理一致認為,針對貝爾湖問題,中方完全可以透過和平談判解決。

見雙方代表僵持不下,周總理也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向蒙方表明:蒙古必須在貝爾湖區域,給中國牧民留下喝水的地方。

擺明吃了虧的中國,已經亮出了最後的底線,但蒙方代表依舊不依不饒。見此情形,周總理只好直接聯系蘇聯,讓蘇聯出面從中調解。

畢竟,中國能夠在正面戰場擊垮美國,實力不容小覷,蘇聯也不能忽視中方的訴求。

蘇聯出面後,蒙方頓時沒了不可一世的氣焰,在經過8年的談判之後,不得不給中國牧民留出一道喝水的口子。

但盡管如此,蒙古還是占了大便宜。面積615平方千米的貝爾湖,蒙古實際控制區域超過90%,中國僅討回了40平方千米,僅有十五分之一。

1962年,中蒙雙方在北京簽訂【中蒙邊境條約】,持續8年的爭端徹底解決。

對於貝爾湖幾乎被蒙古掌控的歷史,我們不免感到惋惜。但畢竟當時新中國尚未躋身於強國之列,只能一定程度上做出讓步,平息事態。

但發展至今,中國已完全具備捍衛領土主權的能力,海軍空軍建設均位於世界前列。

主權問題向來是原則問題,對於任何心懷鬼胎的分裂勢力,中國都絕不會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