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為什麽說「四渡赤水」後,紅軍上上下下才對毛澤東徹底服從

2023-12-15歷史

在長征史冊上,"四渡赤水"是赫赫有名的轉折點。

正是透過這一系列靈活周密的戰鬥,紅軍擺脫了敵軍緊迫的圍追堵截,擊破了蔣介石固守的圍剿網,破曉了勝利的曙光。

更為關鍵的是,這不僅為紅軍指明了勝利的方向,也確立了毛澤東在軍中的領導地位,贏得了全軍上下的信任與服從。

那麽為什麽說「四渡赤水」後,紅軍上上下下才對毛澤東徹底服從?

戰略奇跡,領導轉折

在中國革命的壯闊史詩中,四渡赤水戰役以其戰略轉折的重要性和指揮藝術的高超卓絕,被永久地銘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那是一場鬥智鬥勇的較量,一場以弱勝強的奇跡,是戰爭史上的一曲贊歌。當時的紅軍,面對敵人的重重圍堵,處在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然而,在這樣的背水一戰中,毛澤東大刀闊斧地改變了以往的戰術,以變應變,以靜制動,把握戰局的主動權,引領紅軍四次巧妙地渡過赤水河,最終撕破敵人的鐵幕,實作了一次次的突圍。

四渡赤水,不僅是一場戰略的勝利,更是一次領導權的交鋒。

遵義會議雖然標誌著毛澤東在黨內領導地位的確立,但真正的領導權是在炮火和行軍中錘煉出來的。

透過這一連串的輝煌戰績,毛澤東不僅贏得了軍隊的信任和擁護,也確立了他在中共中央的核心地位。紅軍在他的帶領下,不再是盲目的追求大規模決戰,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運籌帷幄,以小兵團靈活機動的戰術,把戰爭進行到了深入。

在四渡赤水之後,毛澤東的軍事智慧和領導魅力得到了全面展現,他的名字與「生死之交,勝敗之間」的偉大轉折息息相關。

而這場戰役,也從根本上改變了長征的走向,為紅軍尋得了一線生機。從此,紅軍的每一步都凝聚著毛澤東的智慧和意誌,每一次的成功都印證著他作為領導者的非凡魅力和不容質疑的權威。

遵義會議的召開,對於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行程,乃至整個中國革命的走向,都具有裏程碑式的深遠意義。

在這場關鍵的會議上,毛澤東的聲望雖然得到了顯著提升,但他的權力並沒有立即得到明確的和全面的確立。

會議的焦點是糾正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傾錯誤,這種糾正在軍事指揮上得到了初步體現,但是在黨的總體領導結構中,毛澤東的位置並沒有如後來那樣高度集中和權威。

盡管遵義會議為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在當時,中共中央的權力結構仍然處於動態變化之中。

博古作為中央負責人,盡管在會議上受到批評,但仍未被完全撤下。而李德,盡管在會議期間遭到了某種程度上的邊緣化,他的國際背景和經驗仍讓他在某些事務中保持著咨詢的地位。

斯諾的觀察更是印證了這一點:毛澤東在鞏固自己的地位後,仍對博古持有一定的信任,對李德保持尊重,並經常與他交流咨詢。

當時,遵義會議之後的紅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軍事上的敵對勢力圍追堵截,黨內的權力鬥爭暗潮湧動,這一切都需要在實踐中逐步解決。

毛澤東的軍事才華和政治智慧,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和檢驗。

遵義會議雖未明確其最高領導地位,卻是毛澤東重新崛起的關鍵起點,為他後來全面掌握黨和紅軍的領導權奠定了基礎。

從量變到質變

遵義會議雖標誌著毛澤東政治命運的一個轉折點,但它並不是一切困境的終結。

實際上,會議結束後到一渡赤水戰役之前,毛澤東盡管名義上回歸中央領導核心,卻並未實際掌握中央紅軍的軍事指揮權。

紅軍的北上入川計劃,它的制定與執行並未完全反映出毛澤東的軍事思想。

遵義會議後定下的北上戰略,是在極端困難和緊迫的環境中做出的抉擇。

紅軍抵達赤水河畔,欲跨越天險,直抵川西北與紅四方面軍匯合。

然而,四面楚歌之下,赤水河的戰役遠比預想困難。

從1月24日至28日,紅軍在赤水河的若幹要沖,與地方勢力展開激烈對抗,雖勇猛卻步履維艱。

在這段時間裏,毛澤東的軍事才能並未得到充分發揮。

當時的作戰計劃,反映的是遵義會議的集體決策,而非毛個人的戰略意圖。

毛澤東原本倡議在黔北建立根據地,鞏固紅軍力量,然而這一戰略方針並未得到繼續推進。中央紅軍的北上戰略,實質上是一條充滿變數和挑戰的道路。

1月19日,紅軍分三路北上,意欲跨過赤水河。初戰遵義,紅軍占領城鎮,但接下來的戰役並非輕松。

紅軍在土城遭遇強敵,這一地點關系到是否能順利過河。劉湘的部隊守在此地,紅軍的高層一度樂觀,信心滿滿,未料敵軍力量遠超預期。

戰鬥初起,毛澤東並未即刻表態,但在仔細分析後,他指出敵軍的兵力遠不止三團。經驗豐富的他,從敵軍的火力判斷出實際兵力。

這種精準的判斷能力,在紅軍中是難能可貴的。戰鬥激烈進行時,毛澤東緊急調兵,調整戰略,命令紅二師投入戰鬥,並成功地遏制了敵軍的進攻。

朱德要求親征,他的到來助紅軍士氣大振,雖付出了巨大代價,但維護了紅軍的戰鬥力。面對敵軍強大兵力,毛澤東提出了及時撤退的策略,這一策略獲得了周恩來等人的支持。

最終,紅軍按照毛澤東的計劃,成功撤退並過河,毛澤東對每位主要領導的分工都安排得妥當。朱德、劉伯承負責撤離戰場並過河,周恩來負責架橋,陳雲處理後勤。

土城戰役的失利,成為中央紅軍轉變戰略的轉折點。紅軍領導層,特別是毛澤東,意識到堅持陣地戰和消耗戰是行不通的。

1月29日,紅軍渡過赤水河後,在川南面對敵軍的強烈追擊,不得不一邊戰鬥一邊撤退。2月2日的敘永圍攻顯示了陣地戰的局限,盡管激戰一整天,紅軍未能取勝。

這一時期,紅軍的戰略逐漸從陣地戰轉為靈活機動戰。

2月3日晚,軍委調整了行動目標,放棄了固守陣地的計劃,開始考慮更為靈活的行動方案。

2月6日的電報中,朱德提出留在川滇邊境開展戰鬥和建立新蘇區的可能性,顯示了紅軍在戰略上的新思考。

2月7日,中央軍委作出關鍵決策:原計劃的渡江作戰已行不通,指示紅軍轉向川滇黔邊境,以實戰取得優勢。

這反映了紅軍領導層對北進挫敗的現實認識,放棄了渡江計劃,改為在黔西東移,展開新的戰略。

這一策略的變更,從土城戰役後的調整到古藺、敘永的挫折,標誌著中央紅軍的靈活轉型,遊擊戰術再次成為其應對之道。

毛澤東在這一過程中的具體作用雖不明確,但其主張的作戰風格明顯影響了紅軍。這種變化似乎是戰爭環境所迫,反映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戰略轉變。

三人小組,格局形成

當蔣介石的偵察機捕捉到紅軍一渡赤水的動向時,他立即調動了龐大的30萬大軍,分成四路,如猛虎般向紅軍迫近。

在這緊張的背景下,毛澤東冷靜分析形勢,堅定地指示:「只有回師東進,二渡赤水,再占遵義。」

他精準地判斷,敵人的主要註意力集中在川南,而遵義卻顯得空虛無人防守。毛澤東的這一決策,不僅是對形勢的敏銳把握,更體現了他戰略思維的深遠。

接著,面對土城戰鬥的重創,毛澤東提出了整編部隊的戰略性建議,以適應迅速變化的戰場需要。

他提出的具體方案頗具創見:除保留一軍團的師級編制外,其余全部取消,將師長、團長、政委等級別高的官員下放到基層單位,同時對笨重物資進行進一步的精簡。

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部隊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也極大地提升了士兵們的士氣。

2月19日和20日,紅軍在二郎灘和太平渡再次成功渡過赤水河。

黔軍六個團在婁山關一線試圖阻撓紅軍的東進,但紅軍的行動迅速而果斷。在毛澤東的決策下,他們決定發起遵義戰役,一場關鍵的戰役。

紅五和紅九兩個軍團在桐梓以北的官店構築工事,成功阻滯了川軍南下,為北線的穩定提供了保障。與此同時,紅一和紅三兩個軍團分別向桐梓和遵義發起猛烈攻擊。

紅軍的主力部隊以每日80裏的速度行軍,紅一軍團勇克桐梓,消滅了王家烈部的一個團。紅三軍團則占領了婁山關,殲滅了黔軍的一個團。

到了2月27日,紅軍成功占領遵義,這一戰役殲滅了敵軍兩個師和八個團,俘獲了3000名敵軍。

遵義大捷成為自長征以來中央紅軍取得的最大勝利,不僅驅散了土城戰鬥失利的陰影,更極大地振奮了紅軍的士氣。在遵義,紅軍總部召開了盛大的祝捷大會。

遵義戰役的勝利,大大提升了毛澤東的威望。3月4日,張聞天提議成立紅軍總部前敵司令部,朱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戰鬥命令由毛澤東和朱德聯名下達。

這一提議得到了一致贊同。

自1932年寧都會議被左傾領導者排擠出紅軍領導層後,毛澤東如此重返紅軍的核心領導崗位,正式成為紅軍的主要領導者,其地位和影響力得到了名正言順的確立。

3月初,蔣介石從漢口飛往重慶,策劃新的對紅軍圍攻。面臨敵軍合圍遵義,紅軍計劃撤離,轉向鴨溪。

在這緊急關頭,3月4日,中革軍委決定成立前敵司令部,任命朱德為司令員,毛澤東為政治委員,從而鞏固了毛在紅軍中的地位。

毛澤東此時的崛起,正是「時勢造英雄」的體現:機遇、努力和智慧共同塑造了他在歷史的舞台上的地位。此時,博古、李德等人已淡出一線,中央紅軍的決策權趨於集中。

但3月10日,林彪和聶榮臻提出的前進打鼓新場的建議,卻讓毛澤東措手不及,盡管他爭辯無效,甚至以辭職相威脅,也未能改變局勢。

毛澤東求助周恩來,最終獲得支持,平息了這場爭議。當時紅軍采用猴場會議的議事原則,限制了軍事決策的權力,這對毛澤東而言是個障礙。

經過協商,3月12日,在茍壩成立「三人團」,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周任團長。

這標誌著毛澤東真正進入紅軍決策的核心。

戰略巧思,紅軍奇跡!

毛澤東掌握中央紅軍指揮權後,面臨的困境依然嚴峻,數十萬國民黨軍隊緊追不舍。毛需用實際行動證明其軍事思想的正確性,並指引紅軍找到立足之地。

三渡、四渡赤水的成功,是毛遊擊戰術的典範,幫助紅軍擺脫圍剿,鞏固了其在紅軍中的權威。

3月14日,紅軍攻打魯班場的周渾元部,面對敵強我弱的局面和敵占有利地形,紅軍取得局部勝利,但未能全面擊潰敵人。

15日,中央軍委決定主力撤出戰鬥。隨後釋出【三渡赤水河的行動部署】,16、17日紅軍成功渡過赤水,脫離圍剿。

國民黨軍誤判紅軍位置,紅九軍團偽裝成主力分散敵人註意力,中央紅軍則向黔北轉移。

至3月底,紅九軍團繼續迷惑敵人,中央紅軍主力南下。3月31日,紅軍南渡烏江,4月初逼近貴陽。

4月8日,紅一軍團攻占紮佐鎮,威脅貴陽。蔣介石急召滇軍支援,卻為紅軍開啟雲南大門。

4月23日,紅軍順利離開貴州,進入雲南,展現了毛澤東領導下的紅軍機動靈活,策略精妙。

從5月3日至9日,中央紅軍在毛澤東的巧妙指揮下,渡過金沙江,巧妙地脫離了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

仿佛一條機敏的飛龍,在戰場上忽東忽西,忽左忽右,令蔣介石及其部隊目眩神迷,無法捉摸紅軍的真正意圖。

這一段期間,中央紅軍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其行動快速而難以預測,徹底顛覆了國民黨軍對戰場的控制。

從魯班場戰鬥到三渡赤水,整個行動僅用了短短3天時間,而四渡赤水與三渡赤水之間的間隔也只有4天。

相比之下,一渡赤水從1935年1月19日的作戰計劃頒布到1月29日紅軍完成渡河,前後歷時11天。

二渡赤水從1月29日紅軍進入川南開始,到2月21日才完成。這些差異背後的原因何在呢?

在一渡、二渡赤水時,中央紅軍還未完全掌握運動戰、遊擊戰的精髓,更多堅持陣地戰、消耗戰,只有在迫不得已時才選擇撤退;而到了三渡、四渡赤水,戰術行動更加明顯,顯示了中央紅軍在運動戰、遊擊戰思想指導下的靈活機動。

如果說一渡赤水後的紮西會議標誌著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回歸,那麽三渡、四渡赤水則是其軍事思想在全軍上下得到完整貫徹的證明。

這不僅讓毛澤東在紅軍中站穩了腳跟,更是讓他的軍事思想深入人心。

毛澤東在四渡赤水期間的指揮藝術達到了巔峰。國民黨軍雖然原本處於主動地位,但對於紅軍的動向判斷不準,行動慢半拍,陷入了被紅軍巧妙操控的困境。

紅軍的勝利不僅歸功於毛澤東的高超指揮,還在於紅軍戰士的頑強戰鬥精神和嚴密的保密工作。這一切共同構成了紅軍在艱難環境中取得勝利的關鍵。

兵者,詭道也,致勝之道在於指揮員的智慧和戰鬥員的勇氣,這一點在四渡赤水的戰鬥中得到了完美體現。

參考資料:四渡赤水與毛澤東在黨內的重新崛起 萬義兵

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毛澤東:從幫助者到一把手 胡兆才

黨史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