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美帝設計三部曲,讓英帝國破產

2024-02-05歷史

美帝設計三部曲,讓英帝國破產。

1929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爆發,隨後美國采取措施削弱英國的金融霸權,並推行「自由貿易政策」。然而,英國對此表示強烈反對,決定建立一套封閉的貿易體系。

兩國在談判桌上針鋒相對,但美國憑借更強大的實力,成功滲透進入英聯邦的國家,導致英國在談判中節節敗退。誰能想象,昔日的世界霸主竟然被迫讓步?

實際上,這正是英國霸權瓦解的冰山一角,金融霸權被美國成功瓦解後,英國的軍事實力急劇下滑,最終喪失了大量的殖民地。

那麽,英國的霸權究竟是如何被瓦解的呢?

18世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憑借其強大的國力,成為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霸權國家。英國的影響力遍布全球,皇家海軍在世界各地的航線上巡邏。

這一時期被稱為"不列顛治下的和平"。然而,隨著19世紀末德國的統一,各大國之間的利益沖突日益加劇,帝國主義強權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一戰前後,英國的霸主地位依然穩固。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現狀將發生改變,因為地處新大陸的美國正在迅速崛起。

盡管身處北美洲的偏遠位置,美國並未停止追求權力的步伐,而兩大洋的庇護也使得美國的崛起未遭遇其他國家的威脅。

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世紀之交,美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家。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最終站在了協約國這一邊。在這個背景下,英國的衰落和布爾什維克的崛起使得美國不得不重新審視全球形勢,謀求構建對自身有利的國際秩序。

首要的任務就是削弱大英帝國的世界霸權。美國采取了冷靜且深入的策略,一步步削弱英國,最終實作削弱英國霸權的目標。

這一過程中,美元逐步取代英鎊,建立起美元霸權。在戰爭初期,美國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英國卻利用其海上優勢對德國實施封鎖,試圖阻止中立國與同盟國的貿易。

與以往的戰爭不同,塹壕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題,長期的戰爭使各大參戰國耗盡了財力。因此,英國政府陸軍部在1914年10月派代表團前往華盛頓,向美國私人公司采購物資。

因為美國的中立立場,英國選擇了摩根公司作為自己在美國的獨家采購代理商。

在摩根公司的助力下,英法在大戰爆發前就從美國獲得了價值約50億美元的軍需物資。戰爭的落幕雖然讓協約國勝出,卻讓英國元氣大傷,遠離戰火的美國則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債權國。

戰爭的代價巨大,不僅讓美國的資本家們大獲豐收,還讓戰勝國欠下了巨額債務,這無意中為美元走向全球奠定了基礎。

1922年,美國國務卿休斯向英國、法國等國家表達了美國支持德國復興的立場,此後美國對其他國家施加壓力,使自己的方案得到了廣泛的支持。

美國從這一計劃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使得德國成為了美國的海外市場,許多美國大公司也與德國公司展開了合作,使美國得以迅速打入歐洲經濟市場。

流動的美國資本帶動了美元地位的提升,同時使美國在政治上對歐洲事務具有較大的發言權。這一計劃由美國政府和美國銀行家合作完成,成功地繞過了美國國會的阻礙。

這一事件開創了美國金融家影響美國外交的先河,此後在整個美國取代英國霸權的過程中,這支「金融之手」都會時隱時現。

美國透過扶持德國計劃,削弱了英法兩國對戰敗國德國的影響力,獲得了對德國問題的主導權。被美國資金驅動起來的德國,不僅可以遏制布爾什維克運動的蔓延,還對英法在歐洲的地位構成了挑戰。

美國的大財團們也開始了對歐洲的進攻。

美國政府提高關稅,歐洲償還債務,黃金湧入美國,美元獲得更強大的國際地位。私人貸款的流入,使美元在歐洲流通,開啟了美元的國際化行程。

與此同時,英國等歐洲各國貨幣因為黃金的持續流出,復興被推遲。盡管這些貨幣地位下滑,但憑借美國資本家的私人投資,德國實作了復興,歐洲再次繁榮。

美國也因此進入「黃金的20年代」,全球經濟繁榮昌盛。然而,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的到來,使得大量資本消失,國際借貸的渠道無法滿足各國需求。

私人資本萎靡不振。因此,在30年代,美國國務院和財務部開始使用經濟手段削弱英國的金融霸權。

在經濟危機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羅斯福把外貿政策視為推動國內經濟改革的關鍵。他任命了堅持自由貿易原則的赫爾為國務卿,使得美國國務院成為了推行自由貿易政策的中堅力量。

而英國方面,則與英聯邦國家以及殖民地在渥太華召開帝國經濟會議,建立了旨在保護自身利益的帝國特惠制,形成了一種排他性的貿易集團。

此後,英國更進一步利用帝國特惠制,積極地與英帝國外的國家展開雙邊談判,以期擴大對外貿易。這表明了兩國對國際市場及未來國際體系的理解存在顯著差異,也預示著兩國的經濟外交將會充滿挑戰。

在赫爾的領導下,美國駐英使館和英國政府之間展開了頻繁的互動。然而,英國由於帝國特惠制帶來的積極效果,對美國的自由貿易政策始終保持著警惕,並未積極響應。

同時,美國國務院貿易科推動的美英雙邊貿易條約的談判也遇到了難以逾越的障礙。

英國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籌碼日漸減少,與此同時,赫爾開始試圖分裂英聯邦。當英國政府得知美國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後,他們感到極為震驚,英國貿易委員會對於在華盛頓舉行的會議感到「驚駭」。

英國政府已經無路可退,只能加快與美國的談判行程。

英國首相張伯倫在談判中做出了最大程度的妥協,包括將關稅降低到10%到15%,雖然這對英國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讓步,但是為了避免戰爭,他們不得不接受。

這個決定為美國開啟了英國市場的大門,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再次給英國帶來了沈重的打擊。戰後,關於金融秩序的問題,美國提出了由財政部提出的「懷特計劃」,而英國則提出了由經濟學家肯恩斯提出的「肯恩斯計劃」。

在英國眼中,英國與美國的關系顯得尤為特殊,兩國的利益應當保持同步。英國主張:「英美應該策劃與發起清算同盟,接著邀請蘇聯和一兩個聯合國家成為創始國。」

然而,美國對英國的提議並未采取行動,而是迅速送出了自己的計劃,並開始向其他國家遊說,並邀請各國政府派代表到華盛頓商討戰後的合作。

盡管如此,英國人仍懷揣著重振「日不落帝國」的夢想。在布雷頓森林會議期間,英國強烈要求兩個國際組織的總部中至少有一個設在倫敦,但美國對此並不在意,甚至提出,華盛頓可以將這兩個總部放在任何它願意的地方。

最終,會議透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合稱為【布雷頓森林協定】。

"二戰"後,美國確立了金融霸權,英國對國內經濟的關註超過國際戰略地位,對美國經濟援助的需求促使英國做出妥協,最終在1947年財政崩潰,美國在經濟上打敗了英國。

雖然英國海軍實力依然強大,但美國透過"十四點計劃"限制了其發展,進一步削弱了英國。盡管英國在"十四點計劃"的支持下贏得了"一戰"勝利,但在戰後的和平會議上,美國的計劃卻削弱了英國的海軍實力。

(韋遜)美國強烈反對以英國霸權為代表的舊世界秩序,並且高調地打著反帝國主義的旗號。然而歷史最終揭示,這個旗號實際上成為了美式帝國主義的奠基石。

經過戰爭後的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前所未有的提高。以這個強大的地位為基礎,韋遜總統開始實施他的理想,新世界將按照「十四點」計劃來規劃,美國將替代英國,成為全球新的統治者。

然而這個計劃在戰後的凡爾賽會議上多次受挫。美國試圖透過「航海自由」來打破英國的海洋霸權,因為美國被兩大洋包圍,對外貿易也透過海路進行,英國控制的兩大洋終究不利於美國在世界上的發展。

同時,第五點提出公正處理殖民地問題,試圖反對其他戰勝國在戰前秘密瓜分殖民地的條約,並將手伸向英法現有的殖民地。

(巴黎和會)盡管美國打著推翻舊秩序的旗號進入戰爭並召開和會,但在和會的草案商議階段,美國人卻表現出不願意影響為確保維護和平的國際協定的態度,如仲裁條約或是地區諒解,如蒙路主義的合法性。

美國為了獲得英國在巴黎和會上支持其建立國聯的計劃,與英國進行了妥協。在巴黎和會上,美英兩國進行了激烈的鬥爭,美國為了將蒙路主義納入國聯條約而被迫放棄了航海自由原則,同意不與英國爭奪海上霸權。

在殖民地問題上為了保留國聯而預設了其他國家對戰敗國殖民地的瓜分,英法作為委任統治國占領了德國的殖民地,日本獲得了中國的山東。

由於韋遜與美國國會的不和,戰後美國對英國擁有足夠的經濟優勢來擴張自己的海軍。然而,為了實作國際聯盟的目標,美國還是在巴黎和會上承認了英國在海上的特殊利益。

在1919年底,美國海軍部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海軍擴建方案,計劃建立一支可以與英國皇家海軍相媲美的海軍力量。

不久後,美國軍方又制定了「紅色」和「橙色」作戰計劃,分別應對大西洋和太平洋地區的潛在威脅。 然而,美國海軍的雄心壯誌卻遭遇了英國和國內和平運動的阻礙。

英國在一戰中耗盡了財力,決定不再新建軍艦;而美國國內的和平運動則使得美國海軍的造艦計劃難以實施。面對這些挑戰,美國政府承諾恢復常態,不再透過提高稅收來擴張軍備。

盡管如此,美國海軍仍然希望超越英國皇家海軍,而在太平洋地區,他們面臨的主要是日本海軍的挑戰,而日本又是英國的盟友。

為了減輕壓力,美國政府決定透過召開國際會議來解決這一問題。 在美國和平運動的壓力下,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透過了博拉決議案,要求政府與英國和日本政府展開談判。

在這一推動下,華盛頓會議順利召開。會上,美國國務卿卓思·休斯提出,這次會議是結束軍備競賽的良機,各國應在10年內禁止建造主力艦,削減200萬噸的主力艦噸位。

總的來說,美國海軍的擴張計劃在國際壓力下遇到了挑戰,但透過華盛頓會議,他們成功地尋求到了一種解決辦法,即透過談判來結束軍備競賽,緩解國際緊張局勢。

卓思·休斯曾說,美國在會場上而不是造船廠上取得了與英國一致的海軍地位,這就是一場外交勝利。會議達成的【五國海軍條約】規定美、英、日、法、意五國主力艦噸位為 5:5:3:1.75:1.75。

美國不再需要大量輕巡洋艦來維持帝國的補給線,而是在重型戰艦的噸位上占據了優勢,使得英國喪失了海上霸權。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雖然與英國並肩作戰,卻在戰後對英國的地位做出了最嚴重的削弱。在戰爭初期,英國作為歐洲反攻的基地,美國軍隊尚未完全動員,任何跨海登陸行動都需要英軍擔任主力,所以英國能夠把握盟軍的第二戰場,即北非和意大利。

然而,隨著美國的戰爭機器全速開動,英國的軍事行動越來越依賴美國的支援,美國也開始懷疑英國在戰後與蘇聯抗衡的能力。

於是,在後期的領導人峰會上,美蘇聯合對英國施壓,否定了丘吉爾的多項戰略。

在二戰期間,美、蘇、英、中四國領導人的多次峰會上,很多重大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美國有意地與英國保持一定距離,同時平等對待其他三國,這表明英國的地位已經下降。

在戰後的秩序規劃中,美蘇兩國的作用越來越大,美蘇短暫的「蜜月期」通常都是建立在犧牲英帝國的基礎上。在開辟第二戰場的問題上,英國奪取羅德島的計劃被美國拒絕,美國更加註重本國計劃的實施。

在聯合國的問題上,英國試圖建立一個與美國抗衡的區域性國際組織,透過建立區域理事會的形式來重建各大國的勢力範圍,並將美國限制在西半球之內。

然而,英國的計劃遭到了美國的反對。同樣,英國試圖就東歐及巴爾幹地區的勢力範圍與蘇聯達成明確的理解,但美國認為邊界問題無關緊要,不應因此破壞總體原則上的合作,因此並未支持英國的意見。

1944年的一次內閣會議後,美國一位官員曾說:「羅斯福-史太林軸心正日益牢固,而羅斯福-丘吉爾軸心卻在走下坡路。」

英國在殖民地問題上的挑戰與美國的幹預 在二戰結束後,英國對歐洲殖民地的掌控力大打折扣,特別是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面臨被剝奪的危險。

在美國的幹預下,意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最終被聯合國托管十年,英國在該地區的擴張計劃徹底破滅。此外,美國也透過媒體控制,在新聞播報方面對其他國家施加影響,其中很多新聞都是被美方修改過,對美國有利的資訊指向性極高。

美國在印度宣傳和平友好,援助經濟和軍事,並揭露英國對印度的剝削和侵占。同時,他們以「反殖民主義」為旗號,幹涉英國在中東的勢力範圍,蘇聯也借機介入。

在緬甸問題上,美國鼓吹「反殖民主義」、「民主」、「自由」,並促使英國早日移交權力,結束對緬甸的占領,最終英國被迫同意緬甸獨立。

美國的行動終結了英國在緬甸的長期統治,削弱了英國的影響力,同時也為美國在緬甸的滲透提供了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在美國的作用下逐漸瓦解。

總結起來,美英兩國的霸權競爭過程漫長而復雜,兩國都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美國利用多邊外交、公共外交、軍事外交等手段,在國際範圍內成功削弱了英國的霸權。

在此過程中,英國逐漸失去了海軍優勢、對世界金融形勢的控制能力,以及在廣大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中的政治和經濟優勢。

此外,由於參與世界大戰,英國耗盡了大部份財富,最終在美國的壓制下大大削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終於奪取了世界霸權,強大的英帝國在戰後的歲月中逐漸瓦解。

參考資料:【美國「現代化」與英國「殖民主義」的結合:冷戰時期香港高等教育工業化探究(1958—1969)】 張誌翔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1941-1950年英國與國共兩黨關系探析】 袁青 外交學院【債務、國家信用與霸權興衰】 李黎明 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