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為漢初立下大功的婁敬,首創匈奴和親政策,為何歷史上卻鮮為人知

2023-12-07歷史

秦漢之交,社會動蕩,人才輩出,如劉邦、張良、蕭何、韓信等,史家多有所述,然而與漢初政局有密切關系的政治家婁敬,卻很少有人提及,但婁敬也是劉邦底下的一位重要謀士。

1.倡議定都關中

數年戰亂,漢初經濟雕敝,社會動蕩,民心不穩,為了安定民心,恢復經濟,必須休養生息,其前提條件是政權的穩固,這是漢初新政權所面臨的頭等大事。

可是為勝利喜悅所陶醉的文臣武將,或飲酒享樂,廣置田宅;或衣錦還鄉,光宗耀祖;或爭功奪爵,相互妒忌,此時,關系到漢初政局穩固的定都大計,卻無人慮及。

婁敬正是在這種特殊環境下,脫穎而出,首倡定都關中,婁敬出生於齊國,據胡三省考證,謂其邾婁國之後。

高祖五年,他「戍隴西,過洛陽」,聽說漢高祖欲仿效周室,定都於洛陽的訊息後,「脫輅,衣其羊裘」,在其鄉人虞將軍的引薦下見到漢高祖,陳述了自己對建都大計的看法:他首先不同意新政權定都洛陽。

他分析了周室定都洛陽的原因:「及周之盛時,天下和洽,四夷向風,慕義懷德,附離而並事天子,不屯一卒,不戰一士,八夷大國之民莫不賓服,效其貢職」,而漢初戰亂剛息,經濟殘破,民心不穩,婁敬認為此時「欲比隆於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也」。

接著,他提出建都關中的建議:「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

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鬥,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婁敬的建議,引起群臣的議論:有的「爭言周王數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

有的卻認為洛陽「不過數百裏,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而關中「沃野千裏,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此所謂金城千裏,天府之國也」。

劉邦權衡利弊,果斷地采納了婁敬的建議,決定「即日車駕酉都關中」,由於關中宮殿殘破,高祖入關暫居櫟陽,至高祖七年「長樂宮成,自櫟陽徙長安」

為獎勵婁敬首倡建都之功,高祖賜其「劉」姓,官拜郎中,號奉春君,【史記·索隱】案:張宴雲:「春為歲之始,以其首謀都關中,婁敬定都於關中的建議,對於新政權的鞏固乃至漢初政局的安定有重要意義。

從民心向背看:劉邦在關中深得民心,曾「約法三章曰: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蠲削煩苛,兆民大悅」,楚漢戰爭中,關中又成為劉邦重要的後方,從人力,物力上支持劉邦戰勝項羽,主要是因劉邦在美中得其民心,不似項羽坑卒焚城失民心。

此其定都關中利也,在漢初這個特定的環境,婁敬建議定都關中是正確的,因此,首倡此議,其功績不可抹殺。

2.和親匈奴

當時的匈奴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過著「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的遊牧生活,經常對漢族居住地侵擾,為防匈奴,戰國時期的秦、趙、燕等國就在北方邊鏡築城駐兵。

秦統一後,連結秦、趙、燕的舊長城,並派大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使之退入漠北荒原,秦末戰亂「諸侯畔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適戍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度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此時,匈奴擁有「控弦之士三十萬」,兵鋒直指中原,威脅著剛建立的新政權。

因此,解除匈奴威脅,確保社會安定,已提到新政權的議事日程上來,而處於初創之際的漢政權,無論從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還不具備用武力解除匈奴威脅的條件。

可漢高祖未能很好審時度勢,於公元前200年親自統兵三十萬,北擊匈奴,為了戰前了解匈奴情況,劉邦先後派十幾名使者出使匈奴,匈奴為了麻痹漢使者,故意「匿其壯士肥牛馬」「但見老弱及羸畜」,漢使者不辨真假,回報劉邦皆曰匈奴可擊。

劉邦為了慎重起見、又派婁敬出使匈奴,細心的婁敬,透過觀察思考回報劉邦:「兩國相擊,此宜誇矜見所長,今臣往,徒見羸瘠老弱,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利,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迷信自己武功的漢高祖沒有接受婁敬的建議,反以擾亂軍心為名,將其關押於廣武。

由於漢軍孤軍深入,被匈奴困於平城白登山,幸虧陳平使用奇計,用重金賄賂單於閼氏,才解了白登之圍,劉邦悔恨自己當初未聽從婁敬的建議,當他班師路過廣武時親自釋放婁敬,並慚愧地說:「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為表彰婁敬,高祖封其建信侯,食二千戶。

白登之圍,說明此時靠軍事已不能解決匈奴入侵,相反還會因戰亂影響漢初的政局安寧,如何解決匈奴問題呢?此時,婁敬向高祖建議:「陛下誠能以嫡長公主妻之,厚奉遺之,彼知漢嫡女送厚……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於。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哉?兵可無戰以漸臣也。」

這就是透過「和親」,緩和與匈奴的矛盾,以此作為解除匈奴威脅的方法,高祖聽後,極為稱贊,立即采納了他的建議,準備嫁其長女魯元公主給單於。

由於呂後的哭鬧,才「奉宗室女公主為閼氏」,以婁敬為使者,護送公主前往匈奴,透過聯姻,雙方締約和親「歲奉匈奴絮繒酒米食物各有數,約為昆弟」。

對於「和親」,史學界大致有兩種看法:一種一認為漢與匈奴「和親」,加強了兩族人民的友好交往,有助於民族融合,另一種看法認為漢與匈奴「和親」,對漢民族來說是屈辱的。

但從「和親」政策實施的背景看:漢政權是在戰亂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基礎薄弱,經濟殘破,民不聊生,若再動幹戈,以殘破的經濟,動蕩的政治,疲憊的軍隊與匈奴開戰,能否取得勝利,不言而喻,白登之圍也足以說明此乃下策。

若化於戈為玉帛,暫時講和,爭取一個安定的局面,恢復經濟,鞏固政權,此乃上策,縱觀漢初政局,「和親」主張,實際上已構成了休養生息總政策的組成部份,據史書記載,在漢初幾十年中,與匈奴基本上未發生過大規模的戰事。

「和親」政策的實行,必須有「聯姻」與「納貢」這兩個前提條件,從漢初的實際情況看,這還是可以接受的,歷史上許多事實都證明在特定的歷史環境,為了緩和矛盾,爭取時間,以鞏固新生政權,不得不做出必要的讓步,以局部的犧牲換取全域的勝利。

歷史證明,「和親」的實施,暫緩了與匈奴的戰爭,爭取了時間,安定了政局,為武帝時期政治、經濟的全面興盛,奠定了基礎。

其次,從婁敬的主觀願望看:他是想透過聯姻來調整與匈奴的關系,以圖從根本上解除匈奴對漢政權的威脅,這種想法是比較天真的,因為與匈奴「和親」只是一種暫時的妥協,它不能從根本上滿足匈奴奴隸主的貪欲。

他們「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苛利所在,不知禮義」,即使當時,在隴西、北地、上郡、雲中等邊地還經常遭到匈奴的騷擾,這說明,匈奴的潛在威脅依然存在,而「和親」只能暫時調整兩族之間的矛盾,它是漢初特殊環境下的產物,一旦形勢發生變化,政策也要跟著變化。

由於漢初休養生息政策的實行,到漢武帝時期,政治鞏固,經濟繁榮,軍力強盛,具備了與匈奴開戰的條件,透過戰爭,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對西漢的威脅。

對此,我們不能苛求婁敬,最後,從「和親」政策實施的客觀效果看:透過「和親」,雙方互通使臣,許多漢人出入塞北,將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悠久的文化藝術帶入匈奴族,促進了匈奴族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轉變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與此同時,許多匈奴人也進入內地,將塞北先進的畜牧生產經驗傳入中原,有助於民族的融合,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起了促進作用。婁敬所提「和親」之論,是漢初特定情況下的產物,是漢初休養生息總政策的組成部份,它對漢初政局的穩定,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對兩族經濟的相互交往和民族的融合,起了積極作用。

3.結語

婁敬提出的「定都」「和親」的建議,與漢初政局關系甚大,它對漢初社會的安定,政權的鞏固,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從而體現了婁敬卓越的政治才能,可以說他是漢初難得的一個人才,但就是這樣一個有才幹的政治家,史籍記載卻甚少,令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