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劉鄧大軍邯鄲血戰孫連仲,鄧小平二十年後回憶:這一仗打得很困難

2023-12-24歷史

1945年8月,日本剛剛宣布無條件投降,養精蓄銳已久的蔣介石就打算發動內戰,建立國民黨獨裁專政政府。蔣介石一方面透過外交大肆渲染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共商國是,另一方面卻暗中調兵遣將,將國民黨軍源源不斷地向北方運輸。

鑒於當時國內復雜多變的戰場環境,中共中央決定開展「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決策。一時間東北和華北成為國共角逐的主要戰場,華北戰場的處境尤其艱難,因為一部份武裝被抽調到東北搶占先機,同時也要承擔起「向南防禦」的重任。

壓力最大的就是劉伯承與鄧小平領導下的晉冀魯豫軍區,蔣介石電令第二戰區司令閻錫山收復山西,第十一戰區司令孫連仲接收河北、天津、北京等地。隨即閻錫山的晉綏軍開進晉冀魯豫解放區的腹地上黨地區,企圖把尖刀插在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心臟上。

孫連仲部沿著平漢鐵路向北進犯,直取邯鄲,企圖打通平漢路,使得國民黨軍隊能夠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北方戰場,徹底破壞中共的「向北發展,向南防禦」戰略規劃。

在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的劉伯承氣得直拍桌子:「這仗不打也得打了!」

敵人兩面來襲,究竟該怎麽打是一個問題,為避免兩線作戰,劉伯承決定打一個時間差,不管敵人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以優勢兵力率先殲滅距離較近的閻錫山部,然後再迅速對孫連仲部進行阻擊。

上黨戰役中,晉冀魯豫部隊在短時間內殲滅閻錫山部三萬精銳部隊,使得閻錫山不敢再輕易出兵與我軍硬碰硬。

相對於閻錫山來說,孫連仲是一塊更難啃的骨頭,孫連仲在西北軍時期就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在抗日戰爭期間,因武漢會戰台兒莊戰役而一戰成名,有血戰台兒莊這樣的戰績,孫連仲給人的印象就是能打硬仗。

抗戰結束後,經過陳誠保舉擔任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兼任河北省政府主席,負責接收河北、平津等地。

然而在北京受降時,孫連仲顯然有點因功而驕,待在北京後方每天過著舒服的小日子,不願意到戰場指揮。這就導致孫連仲北上部隊指揮出現了問題,本來國民黨國防部要求孫連仲部迅速北上,以達到配合閻錫山部共同夾擊我晉冀魯豫解放區的目的。

但是由於孫連仲沒有在戰場上,無法有效協同,使得該軍遲遲未能動身,直到國防部再三催促,孫連仲才下令所部迅速北上。孫連仲的秘書長徐惟烈,在到達北平後給還沒看清形勢的孫連仲一個警告:統帥離開戰場之後,最大的毛病,是功則歸人,過仍須由自己負擔。

可孫連仲仍未立即動身,他還是堅持認為,日軍都打跑了,土八路那點破槍破炮根本不足為懼。

這也似乎印證了驕兵必敗的道理,邯鄲之戰爆發後,雖然跟晉冀魯豫部隊血戰的是孫連仲部,但是孫連仲在初期並未到達戰場,等到他飛抵戰場的時候,仗都差不多打完了。

孫連仲部北上的是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馬法五轄第三十軍、第四十軍,高樹勛轄新八軍,合計三個軍4.8萬人。他們的計劃是,在孫連仲的催促下,五天打下邯鄲,十天推到石家莊,與早已經在那裏的胡宗南部會和,然後直達北平糊天津,打通平漢線。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等到孫連仲部開始北上後就發現之前太過於狂妄了。

中共中央要求晉冀魯豫部隊「必須以一切辦法,阻礙孫連仲部在兩個月以內不能進入平津」。比較尷尬的是,此時的晉冀魯豫主力全部用在上黨作戰中,雖然已經收尾,但是還未能及時趕回平漢路進行集結,只得命令當地部隊先行作戰。

太行軍區司令員秦基偉指揮地方部隊,開始進攻平漢路上的重鎮邢台,負責主攻的向守誌率領十團勇猛作戰,攻克了邢台。

在這場攻堅當中,負責炸城樓的時候第一次使用了大威力的TNT炸藥,由於未能估算好炸藥的威力,在爆炸後,整個班的12名戰士全部犧牲,邢台也被攻克,隨即又攻占了邯鄲。

太行軍區為還沒有趕到戰場的主力部隊爭取了時間和物資,之後第一時間趕到邯鄲戰場的是一縱,劉伯承和鄧小平要求一縱務必阻擊敵人,並且誘敵深入,給其他主力到達反包圍爭取一點時間。

在孫連仲部看來,自己裝備如此精良,總數接近五萬人,而負責阻擊的一縱不足兩萬人,又是剛剛經過長途跋涉,怎麽可能是國民黨軍的對手?

為了能夠順利阻擊敵人,誘敵深入,一縱采取逐次抵抗,層層防禦的方式,以空間換時間,以拖延時間,等待大部隊到來。

一縱一直退守到崔曲一線,所幸這一帶村莊稠密,到處是楊樹、棗樹和桃樹等隱蔽物,能夠幫助一縱擋一擋敵軍,可是這裏距離邯鄲僅十幾裏,再往後退,一縱已經沒有多少空間。

擔任主攻的國民黨軍第四十軍第106師卻打得正來勁,看到節節敗退打一縱,106師於10月25日在該師師長李振清的指揮發動猛烈攻擊,李振清外號「李鐵頭」,這個外號絕對不是打起仗來不要命,沖鋒在最前面,而是在打仗的時候讓人隨著他拿兩挺機關槍督戰,但凡有戰場撤退,直接開槍掃射。

經過持續了將近一整天的進攻,一縱的主陣地崔曲村失守,隨即整體陣地都將要被攻破。就在這關鍵時刻,晉冀魯豫主力部隊相繼趕到,並且對國民黨軍發動反攻,先前囂張的國民黨軍隨即采取防禦態勢,而晉冀魯豫部隊直接將國民黨的三個軍反包圍。

其實早在主力部隊趕到之前,劉伯承就認為應該在這一帶消滅國民黨軍,如今趕到戰場正合時機。

10月28日,劉伯承準備對國民黨軍展開反攻,由第一、第二縱隊和冀南、冀魯豫軍區等部隊重點攻擊國民黨第四十軍,尤其要針對的就是之前痛打一縱的第106師,晉冀魯豫軍區沒有挨欺負不找回場子的道理。

比較有意思的負責主攻106師的就是之前的一縱,主攻地點還是之前一縱遺失的陣地崔曲村,從哪裏跌倒就要從哪裏爬起來,只不過這一次一縱不是孤軍奮戰了。

第三縱隊和十七師等部隊由陳錫聯指揮,鉗制國民黨軍第三十軍,而對高樹勛部則采取圍而不打的策略。

原來孫連仲派來的這三個軍,內部十分矛盾,雖然之前都屬於西北軍派系,但是馮玉祥倒台之後,西北軍內部傾軋也很嚴重。孫連仲最早選擇投靠蔣介石,由於在台兒莊戰役中表現良好,成為蔣介石嫡系,其嫡系部隊就是第三十軍,裏面還有一部份是中央軍,基本實作了半美械化裝備,戰鬥力不容小窺。

而第四十軍原來是龐炳勛余部,抗戰時期也是硬茬子,只不過中條山戰役後,龐炳勛部隊受到嚴重打擊,龐炳勛也在1943年日軍掃蕩中被俘投降,馬法五將殘部收攏後改編為第四十軍。

高樹勛部也是西北軍的底子,在抗戰中也很活躍,據說大漢奸石友三就是被高樹勛給活埋了。

但是國民黨軍最註重嫡系和非嫡系,在第十一戰區,高樹勛備受排擠,只不過有著西北軍的底子,蔣介石就將其交給孫連仲來指揮,目的就是利用孫連仲的威望來壓制高樹勛等原西北軍將領。

孫連仲也不喜歡高樹勛,要不是當時孫連仲的心態有點飄了,沒有功夫調理高樹勛,恐怕高樹勛的日子是相當不好過。

高樹勛自然對蔣介石和孫連仲很不滿意,也不願意打內戰,在抗戰時期就與八路軍有過聯系,因此在沒有到達邯鄲戰場之前,高樹勛就已經與共產黨方面取得聯系,表明了態度。所以,劉伯承對高樹勛是圍而不打,但是也不得不圍,萬一有變,後果也不堪設想,在此期間,敵後人員也在加緊時間策反高樹勛。

在劉伯承下達總攻命令後,之前與第106師有「血仇」的一縱對第106師展開猛攻,盡管在一縱進攻之前,第106師已經構築好了陣地,但還是被一縱的攻堅氣勢所嚇倒。一縱負責攻堅的兩百多名士兵身上掛滿手榴彈,趁著夜幕沖向敵軍的陣地,然後一齊投擲手榴彈,106師陣地被密集的手榴彈打得啞火了一陣。

後面的攻堅部隊就開始前仆後繼的沖擊,經過三個小時的沖鋒,一縱才攻進崔曲村,與106師在崔曲村進行了整整一夜激烈的白刃戰,雙方傷亡都很慘重。

但是一縱的氣勢還在,不久打到了106師師部,號稱「李鐵頭」的師長李振清頭也不鐵了,領著親兵就開始竄逃,李振清也是該戰役逃脫的唯一高級將領。

就在此時,國軍第四十軍三十九師趕到加入戰場,對一縱造成重大的壓力,一縱派遣三旅二十團進行阻擊,以一個團的兵力去阻擊一個師,想想都是一場惡仗。為了能夠奪下崔曲陣地,二十團的戰士與三十九師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最終團長王大順與參謀長慕斌相繼犧牲,一縱的戰鬥力已經達到極限。

在邯鄲戰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關鍵時刻,新八軍軍長高樹勛通電率部起義,使得平漢線上的國共力量發生根本性扭轉。10月30日,高樹勛部率領新八軍,及河北民軍將士萬余人在馬頭鎮宣布起義,向全國發出【停止內戰團結建國的起義宣言】的通電,聲明脫離國民黨陣營。

高樹勛率部起義,一下子讓國民黨軍第三十、第四十軍成了驚弓之鳥,為避免被全殲,開始向南突圍逃跑。晉冀魯豫解放區豈是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

劉鄧當即調整作戰部署,要把兩部全部消滅,不能讓其成功突圍,在第三十、第四十軍撤退的時候,一縱和三縱實施從側翼包圍,而二縱和冀南軍區部隊從後面追擊,另有太行軍區與冀魯豫軍區部隊在漳河以北進行攔截。

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馬法五率領的兩萬余人被分散包圍在幾個村子裏,更讓馬法五頭疼的是,漫山遍野湧來的民兵時常對這支驚慌失措的正規軍進行襲擾,想要睡個安穩覺都不可能。

對馬法五來說此仗是相當難以接受的,在抗戰時期自己也是受老百姓支持的隊伍,可是現在,自己卻成了老百姓唾棄的物件。到這個時候的馬法五,看到一個村民就以為是共軍,已經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戰局已經如此,馬法五卻還要負隅頑抗,對僥幸突圍抱有幻想。

按照劉伯承、鄧小平之前的部署,一二三縱集中力量進攻駐紮在前旗桿樟村的馬法五部第四十軍,與東、西玉槽村的第三十軍。

第三十軍作為孫連仲的基本部隊,在退到東、西玉槽村的時候,構築了堅固的陣地,並且在民房內部相互挖通,形成火力網,對前來的三縱進行射擊。擔任主攻的三縱八旅發起猛烈攻擊,與受敵展開殊死搏鬥,以極大的犧牲拿下陣地,俘虜第三十軍三十師師長王震、六十七師師長李學政。

此時,對四十軍的進攻成為關鍵,馬法五部第四十軍106師已經被打殘,只剩下馬法五部,活捉馬法五成為一縱雪恥的關鍵。

一縱三旅沖到馬法五所在的前旗桿樟村,進行了激烈對抗,雙方已經殺紅了眼,最後馬法五龜縮在一個已經構築了防禦工事的小廟裏,並且布置了較強的火力網,盡管一縱七團三營組建了敢死隊,卻始終無法突破第四十軍的工事,敢死隊的成員也死傷大半,這時第十團趕到,順利突破小廟,然而卻不見了馬法五。

各部立即開展對馬法五的搜尋,最終將其抓獲,邯鄲戰役才正式結束。

在這場戰役中,由於晉冀魯豫軍區的主力剛剛參加完上黨戰役,未能及時投入作戰,給了孫連仲部可乘之機,但是隨著我主力部隊回援,對孫連仲部造成極大的壓力,高樹勛部的起義,更是壓垮了來犯國民黨軍軍隊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是不得不承認,此戰當中,晉冀魯豫軍區部隊也受到重創,依靠血戰到底的精神,最後取得了勝利。

鄧小平在二十年後回憶這場戰役時說:「我們打平漢戰役比打上黨戰役還困難。打了上黨戰役,雖然彈藥有點補充,裝備有點改善,但還是一個遊擊隊的集合體。在疲憊不堪的情況下,又打平漢戰役。」

但是為什麽我們依然能夠以弱勢兵力,在長途奔波的情況下取得勝利,除了高樹勛戰場起義外,那就是我們的軍隊極為擅長打運動戰,盡管之前都是分散的遊擊隊,但是整體起來卻起到了1+1大於2的效果,戰鬥力是相當驚人。

此戰不但從戰略上實作了阻擊國民黨軍無法沿平漢路北上,更驗證了我軍堅定不移要走運動戰消滅敵人的戰爭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