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69年廣西村民修路竟發現銅棺,多年後上級部門:全溶解掉

2024-04-07歷史

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那個普通而神奇的年代,總會在不經意間吸引著我們去追溯、去探尋。廣西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無數璀璨的文明,也見證了太多寶貴的歷史瞬間。

美麗的廣西,自古以來便是百越地區的轄域,直至公元秦代始皇帝一統天下,設立桂林郡及象郡。然而偏居南方的地理位置,並未掩蓋其自身蘊含的豐富多彩而神秘的歷史故事。

讓我們一同穿越時空的長河,重溫那段關於一尊銅棺的傳奇故事,感受祖先們對傳統文化遺產的珍視與追求。

出土銅鼓墓葬

時光倒流至1972年7月,一處普通的糧站工地上竟然上演了一場令人意想不到的文物發掘。

貴州籍民工們在平整場地時,無意中發現了數根粗壯的石條,深一步挖掘後,在石縫之中赫然發現了兩件形態神秘、雕工精美的銅鼓。

這個訊息很快傳開,就連遠在縣城的糧站負責人盧烈剛也聞訊趕來現場。

目睹銅鼓的驚人造詣,盧烈剛立刻著手保護現場,將銅鼓和其他陪葬品全部妥善收藏起來,並迅速向縣革委會上報這一重大發現。

很快,訊息也傳到了公路指揮部的鄧某耳中。作為當事人,鄧某意識到事件的重大性,立即通知縣革委會,與盧烈剛一同將銅鼓護送至河邊進行清洗保護。

與此同時,謠言四起,無數好奇的民眾蜂擁而至,一時間現場人山人海。

文物專家黃江也火速趕到,一見銅鼓便大吃一驚,原來這竟然是繼1969年那尊神秘銅棺之後的又一重大考古發現!他連忙將這一情況上報文化局和文物部門。

訊息傳開後,錦州博物館的權威專家組也迅速趕到了現場,他們深知文物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彌足珍貴,只有第一時間將其完好無失真地保護起來,才不負百世流傳的使命。

評估普馱銅棺價值

盡管銅棺已不復存在,但我們依然可以借助專家們的評述,來窺探這尊失而復得的寶貴文化遺產。

據考古界權威專家的考證和評定,這批出土的銅器文物與雲南省晉寧市石寨山以及江川縣李家山古老的墓冢群中所出土的早期和中期墓葬所展現出的文物,有著極高的相似度,應當都屬於西漢早中期時期的珍貴文化遺產。

比如那些銅鼓的鼓身與鼓面上雕刻著栩栩如生的翔鷺、羽人劃船等生動形象,相應的陪葬瑪瑙環、瑪瑙扣玉器的造型及設計風格亦保持高度一致,與西漢時期的藝術工藝風格不謀而合。

而那口神秘的銅棺更是令人嘆為觀止,據權威專家的精確評定,整個棺體總長約2米,寬60公分,高68公分,由6塊精心預制的銅板巧妙拼裝而成。

棺身上金線鑲嵌著華麗的龍、鳥、貓、飛馬等各式圖案,棺的兩側以及兩端更懸掛有立體生動的銅面飾,陪葬品還包括了銅獅子、銅狗、鐧龜等形態各異的動物形象。

銅棺殘片上所展現出的精湛圖案裝飾藝術及其塞金工藝制造技術水平,都屬於大漢昌盛時期的最高工藝峰值!在那個遙遠的時代,壯族先民的銅鑄技術已經達到了世俗無可比擬的至臻境界。

熔化銅棺制砂

從1969年發現銅棺,到1972年出土銅鼓,西林縣在文物保護處置工作上確實存在嚴重疏漏。事後,縣革委會對此進行了三輪深入的自我檢討,他們在檢查報告中如實寫道:"銅棺發掘已然三年有余,然而縣革委卻並未將其視作重大事件向上呈報,甚而在處置銅棺肘,也未曾向上請示。

"1972年,自治區、地區文物檢查組曾主動提供援助,我們本來應該積極主動地向上級詳述出土文物遭受巨大破壞的實況,誠懇接受外援,反躬自省我們的過失,可惜的是縣內當時仍未有所觸動。

這正是我們隊伍黨性修養不足,路線覺悟不夠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留下的恥辱烙印。

由此可見,當時縣裏確實存在著嚴重的認識誤區,對文物保護的重視程度和預防意識都還十分淡漠。最終,農機廠提出利用銅棺制取工業用砂的想法。

盡管這一想法在外界引起了一些非議和爭論,但在當時的背景下,卻還是得到了縣革委會生產指揮組的首肯。報告一層層遞交,最終來到一位縣革委副主任手中,他未作過多考慮,便毫不猶豫地批準了這一決策。

第二天一大早,廠方便組織人員將銅棺從倉庫搬運至工廠車間,開始著手進行翻砂加工。然而遺憾的是,由於銅棺的材質過於特殊,在加工過程中夾雜了太多的雜質,最終未能達到翻砂提純的預期效果。

相反,在高溫的冶煉過程中,這口價值連城的銅棺竟遭到了摧毀性的損害!當工人們目睹事實的那一刻,無不面面相覷、懊惱不已。

如此寶貴的文化瑰寶,就這樣永遠離我們而去了。三年後的1972年,當地人在糧站曬場工地開工時,又一次無意中挖掘出一批與銅棺墓葬距離僅20米的陪葬品和兩件形態奇特的銅鼓,鄧某意識到事態嚴重性,迅速報告縣革委會和文化局。

此次有了前車之鑒,錦州博物館的專家們掌握了主動權,他們立即著手開展大規模的社會宣傳教育,每周在集市上向民眾展示新出土文物,同時精心挑選出部份陪葬珍品運往南寧進行深入研究和保護。

再度重視文物

權威部門的到來,讓西林縣的上上下下都意識到了自身在文物保護方面的嚴重失職和缺失。作為親歷者,張阿伯至今還記憶猶新:"當年我根本沒想到這個棺材如此珍稀古老,要是提前知道其中蘊含的歷史意義,一定會萬分小心謹慎地對待它。

從張阿伯的話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內心深深的自責與懊悔。作為見證者和參與者,他們當時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親手摧毀了這份千載難逢的文化瑰寶。

直到考古專家們來到西林,現場向他們講解了銅棺墓葬珍貴無比的歷史與文化內涵,他們這才猛然醒悟,被驚嚇和震撼所籠罩。

張阿伯無奈地說:"我曾讓孩子在銅棺內玩耍,如今那小娃娃已經長大成人,即將成為祖父了。

是啊,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如今人們終於認識到了文物的寶貴價值,西林縣政府不惜重金聘請工匠,復制出多件當年出土文物的仿制品,並在博物館內永久性展出,從而讓更多人接受文物保護教育,牢牢樹立起保護意識。

然而,那尊曾經肅穆神聖的銅棺,卻永遠無緣再現出它輝煌的風采了。如今我們只能依憑博物館中一小塊53厘米長、32厘米寬、11。5公斤重的銅棺殘片瞻仰它的存在過去。

盡管姍姍來遲,但保護文物的意識已經在廣西地區蔚然成風。

這件令人痛心的事件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保護文物不僅是對往昔輝煌文明的致敬,更是捍衛祖先智慧結晶的重要途徑。

歲月飛逝,文化保衛工作已刻不容緩。讓我們共同珍視身邊的每一處文物遺存,傾聽它們講述的那些動人心魄的故事。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讓璀璨文脈永不枯竭,讓傳統文化薪火相傳、源遠流長。那尊價值連城的銅棺雖已化作烏有,但這份令人痛惜的失而復得,正是給我們的一個沈痛警示。

請珍惜眼前人文遺產,勿失根脈,讓廣西這片熱土永放熠熠生輝的文化之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