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楊永泰是否真的預判了長征路線?

2024-04-28歷史

從中原大戰 到「圍剿」紅軍,楊永泰都堪稱是蔣介石的「第一謀士」。

有一個說法:楊永泰預判了紅軍的長征路線。

這個說法正確嗎?

先說結論:只能說部份正確,而且這個預判的實際價值並不大。

首先,這個說法並非電洞來風,而是出自王樹增所著的【長征 】一書。

事情發生在中央紅軍突破第三道封鎖線的時候,蔣介石在南昌大本營開會。會議討論到紅軍的走向問題時,楊永泰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推測:「 中央紅軍有渡長江上遊金沙江入川西的可能性 」。

電視劇【偉大的轉折】 中的楊永泰

這個推測之所以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是因為當時紅軍的目的地還是湘西, 直到兩個月後的遵義會議,才確定了去川西 。楊永泰這屬於是「超前預判」,仿佛「能掐會算」一般。

所以,【長征】一書中對此是這樣解讀的:「 如果不是他直覺敏銳,便是他故意在蔣介石面前危言聳聽。

我們權當楊永泰是「直覺敏銳」,預判了紅軍會從金沙江入川,但仍不能說他就預判了長征路線。因為,紅軍前往金沙江的可行路線有很多條,並沒有史料證明楊永泰預判了長征從貴陽到昆明的那條「大曲線」。

所以,該說法只能說是部份正確。

其實,正不正確不那麽重要,這個預判是否有實際價值才是關鍵。

換言之,如果楊永泰,或者其他任何國民黨官員,每次都能預判或猜到紅軍的行動方向,並且被蔣介石認可,那長征是不是會失敗呢?

不會。

因為長征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這裏面存在著必然性。這就是本周文章要聊的主題。

01

我們先來把中央紅軍的長征路線分成三個階段:從瑞金到黎平;從黎平到貴陽;從貴陽到吳起鎮。

圖片來源:網絡

說明一下,這不是什麽官方分法,只是為了適用本文主題。

對於國民黨和蔣介石來說,紅軍在第一和第三階段的走向,其實是比較清晰和可預判的,真正「懵圈」的是在第二階段。

從瑞金到黎平,紅軍是 一路向西 ,計劃與 湘西 的賀龍部會合,蔣介石的判斷也是如此,國民黨內部並無太大爭議。

這條路線,先遣西征的紅六軍團走過,所以是可見的,雙方等於在「打明牌」。

圖片來源:網絡

上面這張圖,紅色為中央紅軍路線,紫色為紅六軍團,可以看到,兩條路線基本是重合的。而且即便在黎平之後,仍無變化,「分叉點」出現在甕安的猴場。但 黎平會議 時中共政治局已決定轉兵,所以在此之後,國民黨就摸不準紅軍的走向了。

第三階段,從貴陽到吳起鎮,其實也是在打「明牌」。

如果說,四渡赤水期間,蔣介石還不確定紅軍是要去湘西還是川西,那麽,當紅軍佯攻貴陽後一路向西而去,則意味著北上川西尋求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已沒有了懸念。

這個比較好理解,因為看一下中國地圖就明白了,從貴州西進至雲南,就來到了中國的西南角,向西或向南都是邊境,只能北上。

圖片來源:網絡

既然這兩個階段都是「明牌」,那麽,決定成敗的關鍵便是實打實的戰鬥力和行軍速度,而不是國民黨對長征路線的「預判」是否準確。

當然,紅軍在局部「微操」時的出其不意仍是重要的,比如巧渡金沙江前的佯攻昆明,強渡大渡河 時的大樹堡誘敵,還有包座戰鬥前的「過草地」,都打亂了國民黨的部署。但紅軍那時的行軍大方向,是沒有太大懸念的。

兩次打「明牌」,結果迥異,第一次是慘痛的血戰湘江,第二次是接二連三的經典勝利: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

其中的區別,源於遵義會議和其後的一系列轉變。其中最關鍵的是 紮西會議 茍壩會議

紮西會議縮編了部隊,精簡了物資,強調了毛主席的運動戰軍事思想,使得紅軍的戰鬥力和機動性都得到了提升,或者也可稱為「回歸」。

茍壩會議則產生了由周恩來、毛澤東和王稼祥組成的軍事領導小組,提高了紅軍的軍事決策效率。

茍壩會議會址 | 杜衡記網友提供

這時的紅軍,是一支高機動性、高組織度、高執行力,並且決策高效的部隊。 紅軍離開貴陽時甩開了敵軍兩三天,而到了金沙江畔,變成了七天以上。

所以這個階段,蔣介石是否預判了紅軍的走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打「明牌」時的實力。

從貴陽到昆明,再從昆明一路北上,中央紅軍的行軍大方向一直沒有變,這就是實力所致,因為國民黨攔不住,也追不上。

好了,這就是本文的第一層意思: 在長征約70%的時間裏,屬於打「明牌」,「國民黨是否預判了長征路線」這事,其實並不重要。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在第二階段,國民黨是如何預判紅軍走向的。

02

猴場會議 後,紅軍強渡烏江(即一渡烏江)來到遵義。遵義會議時確定了戰略轉移的新目的地: 川西北

去川西北,首先要北渡長江。所以中央紅軍1月19日離開遵義,20日便釋出了 【渡江的作戰計劃】

那麽,蔣介石預判了紅軍的走向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他在19日釋出的作戰計劃,內容便是 在長江南岸「圍剿」中央紅軍

紅軍在土城失利,除了有情報失誤的原因,也因為在戰略上仍屬於「打明牌」,沒有發揮出靈活機動的優勢。

一渡赤水後,紅軍嘗試從敘永北上,但仍不能成功,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川軍早就做了充分準備,嚴防長江。

於是紅軍繼續向西來到紮西,進入了滇境。

我們想象一個場景,楊永泰預言紅軍「從金沙江入川西」的時候,如果大家都覺得是天方夜譚,那會在未來的哪一天,又覺得他是神機妙算呢?

這一天其實不用等到「巧渡金沙江」的發生,而是在紅軍入紮西時就可能會出現。

因為此時紅軍想北上入川的意圖已經很明顯,如果從紮西繼續向西,離金沙江也就不遠了。這比後來的貴陽-昆明這條路線近得多。

楊永泰的預言看似要應驗了,但其實在此刻卻「幫了倒忙」,因為紅軍沒有從紮西開赴金沙江,而是突然調頭 二渡赤水 ,重回黔北。

二渡赤水前,蔣介石預判紅軍會 向西 (渡金沙江入川)或 向北 (渡長江入川),但毛主席帶領紅軍 向東 「殺了個回馬槍」,跳出了包圍圈。

二渡赤水後,蔣介石是有點「懵圈」的,因為這個時候紅軍的目的地又變得不單一了,既可能繼續嘗試 北渡 長江入川,找紅四方面軍,又可能 東進 湘西,找賀龍的紅二、六軍團。

最終蔣介石預判紅軍 向東 的可能性更大,但沒想到,這次毛主席選擇了 向南 ,乘虛二占遵義。

遵義戰役後,蔣介石的中央軍損兵折將,再加上被紅軍連續「戲耍」了兩次,所以他的心情是惡劣的。

這個時候蔣介石發現,已經無法像長征之初那樣和紅軍「打明牌」了。於是,冷靜下來的他改變了戰略,不再和紅軍比機動性,而是拿出了老辦法:修碉堡、建防線,步步為營,層層推進,也就是所謂的 「攻勢防禦」

這個戰略是有效的,它導致了紅軍在鴨溪伏擊國民黨周渾元部的部署落空。而在後來的魯班場戰鬥中,同樣因為國民黨軍的龜縮不出,使得紅軍在此戰中失利。

簡言之,蔣介石用國民黨軍的「穩」,來應對紅軍的「快」。

那麽,紅軍該如何破局呢?答案就是三渡和四渡赤水。

三渡赤水,紅軍示形於古藺,主力隱蔽。於是蔣介石再一次預判,紅軍將從川南渡江,北上川西。這個時候蔣介石是不可能繼續「穩」下去的,於是便急令各路人馬向川南「追剿」。

敵人一動,原先的布防就會被打亂,紅軍在此時四渡赤水,再回黔北,一路南下後二渡烏江,最終跳出了包圍圈。

總結一下,四渡赤水期間,蔣介石對紅軍的走向做過 四次 主要的預判。其中,第一次,也就是一渡赤水前後,預判紅軍將北上川西,是對的。而其他三次:紅軍在紮西時、二渡赤水後、三渡赤水後,蔣介石的預判都錯了。

與其說「錯」,不如說是落入了毛主席預設的「思維陷阱」,或者按現在的流行語來總結:毛主席預判了蔣介石的預判。

這就是本文的第二層意思: 四渡赤水期間,蔣介石預判的紅軍走向基本都是錯的。

下面說最後一層:如果蔣介石預判對了紅軍的走向,會導致長征失敗嗎?

03

首先,如本文第一部份所述,第一和第三階段是「打明牌」,拼的是實力,蔣介石如何預判並不重要。

其次,在第二階段,也就是四渡赤水期間,蔣介石如果正確預判了紅軍的走向,也不代表長征就會失敗。雖然假設的歷史無法驗證,但我們可以用已知的事實來進行邏輯推導。

假設,紅軍停留在某地,這個時候蔣介石分析,紅軍北上的可能性最大,西出或東進次之,南下的可能性最小,然後,根據這個分析進行了排兵布陣。

此時楊永泰或某人「登場」了,預判紅軍會南下(假設紅軍的行動計劃正是南下)。

最後,蔣介石聽取了此人的建議,調整部署以主力堵截紅軍南下。那麽,結果會如何呢?

結果是,紅軍極有可能臨機決斷,放棄原來的南下計劃,從其他方向突圍了。

這個推測基於以下兩個事實。

其一,毛主席和紅軍高層,對國民黨軍的動向是了如指掌的。

這個「了如指掌」,首先來源於紅軍的偵察能力,這個能力包括了軍委二局高超的電報破譯能力,地面偵察部隊的高效與盡職,以及基於群眾工作的情報收集能力。

其次,是毛主席、周恩來、朱德等紅軍高層,對蔣介石的思維方式,以及國民黨內部各種「小九九」的了如指掌。

其二,便是前述的,紅軍的高組織度和高機動性。這是紅軍能夠做到臨機應變的基礎。試想,如果還是長征初期「大搬家」的狀態,紅軍要高效地做到「腳隨心動」,就沒那麽容易了。

我們回到上述的那個假設,蔣介石調整部署,將主力向南集結。這個調整會很快被紅軍探知,然後高效決策,高效執行,從新出現的「缺口」處跳出包圍圈。

這個推測是否過於理想化呢?不是,因為它現實發生過。

中央紅軍第四次渡過赤水河的時間是 3月21日晚至22日 ,然後一路南下,於 26日 進至遵義、仁懷一線。

27日,朱德向各軍團發出了一封電報,這封電報在長征文獻中,被命名為 【朱德關於紅軍改從鴨溪、白臘坎向西南轉移對二十七日行動的部署】

「改」指的是,原定計劃是從 長幹山、楓香壩 之間突圍。如下圖所示,新部署其實就是把突圍點東移了。因為,西面有敵情。

圖源:【看地圖,話長征】

31日,紅軍二渡烏江,後面便是佯攻貴陽,渡江地點是 江口、大塘、梯子巖 等地。

那麽,在地圖上看一下,從突破口(鴨溪、白臘坎)到上述的渡江地點,是 完全的正南而下 ,為什麽27日的電報會說 「向西南轉移」 呢?

在長征紀實文學【烏江引】中,提到過一封26日由紅三軍團彭德懷、楊尚昆發給朱德的電報,內容如下:

目前向西南尋機動很困難,首先要突破周、王、孫縱隊,很難完成到達黔西、大定地域的戰略任務。

由此可知,紅軍原先的行動方向是西南,而非正南。黔西和大定(今大方)的位置見於上面的地圖,都在西南方向。

事實上,紅九軍團的長征路線,以及一年後紅二、六軍團的路線,都經過了黔西、大定地區。從貴州西進入滇,這條路線更直接,而且不用渡烏江。

中央紅軍之所以沒走這條路線,就是因為敵情所致。或者說,蔣介石預判紅軍會在烏江北岸西進,所以調集了好幾個縱隊嚴防西線。

但紅軍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尋找突破口、紅九軍團調敵、主力紅軍南下、二渡烏江這一系列操作,再一次從國民黨包圍圈的薄弱處沖了出去。

試想,如果蔣介石預判了紅軍最終會南下渡過烏江,然後提前調重兵守烏江,會是什麽結果?結果就是紅軍會改走西南一線,直接從烏江北岸往雲南而去。

所以說,蔣介石的預判其實沒有用。

因為在絕對實力面前,蔣介石的「計劃」始終趕不上紅軍的「變化」。這個絕對實力指的不是人數和火力,而是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和效率。

遵義會議後,長征取得勝利已帶有了某種必然性,並不會因為國民黨的一兩次預判是否準確而改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