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戰結束,我軍七大根據地實力怎樣?山東位居首位,華中緊跟其後

2024-07-28歷史

在抗戰勝利之後,我方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已經從抗戰初期的一個集團軍和一個軍隊發展成了擁有126萬士兵的強大隊伍。根據基地也從陜北和晉察冀逐漸擴充套件至華北、中原、華中以及華東的各大戰區。

當時我軍在全國設有七個主要的戰略基地,也稱為戰略區域。

陜西、甘肅、寧夏、山西、察哈爾、河北、山東、中部地區、山西、河北、魯北、河南、山西、綏遠以及南方地區等。

這七個軍區全部源於我八路軍和新四軍的部隊。

可能很多人就問了,在這七大根據地裏面實力都是怎麽樣,到底哪一個更強呢?

本期,我們將與雨田君一起討論我軍在1945年抗戰結束後7個根據地的實力排序。

1945年,我軍的七大根據地位於抗日戰爭時期的解放區域地圖上。

根據常規,首先介紹一下這七個主要的根據地。

首個是陜甘寧革命根據地。

這個戰略區域是我軍最初建立的根基,也是我軍的主要後方,指揮中心設在陜北的延安,涵蓋陜西、甘肅、寧夏的部份區域。作為我軍最堅實的陣地之一,日軍曾試圖跨越黃河進攻陜北,卻被我陜甘寧邊區的部隊打敗。由於位於陜北的後方,該根據地主要專註於發展和人才培訓與儲備,我們所熟知的抗日軍政大學就設在陜甘寧邊區。

1945年時,邊區的總人口達到了200萬(西北地區比較貧瘠,人口並不多),由於沒有戰備需求,因此軍隊人數也不多,大約只有8萬。

其次是晉察冀的根據地。

該根據地位於晉綏與晉冀魯豫兩大戰略區域的交界處,往西則是陜甘寧根據地。

晉察冀戰略區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我八路軍建立的首個敵後根據地。1937年,115師的副師長聶帥帶領楊成武的獨立團及其他相關部隊,在山西的五台設立了總部。

在七年的敵後戰鬥中,晉察冀軍區成長為我軍中支援程度最高且最為典範的根據地之一。在抗戰的最後階段,晉察冀根據地下轄冀晉、冀中、冀察和冀熱遼四個二級軍區。

根據土地面積達到了23萬平方公裏,人口總數超過2500萬,以115師和120師為基礎的兵員已增至32萬人,而民兵等後備力量則達到90萬人。

第三個,山東根據地帶。

山東戰略區應該是我軍七個戰略區中最具特色的一個,其他六個都是在邊緣地區的薄弱環節建立的根據地,而山東則是唯一一個以省份為中心的戰略區域。

最初,山東戰略區域只有山東縱隊在進行抗日活動。到1938年,115師在羅帥和陳光的指揮下也參與了山東的抗戰,最終在1943年成立了以羅帥為首的山東軍區。到了解放戰爭的重大反擊時期(1945年),在山東,除了津浦鐵路以及沿海的青島和即墨等城市,遼闊的齊魯大地都已成為我軍的根據地。

1945年8月,在日本軍隊投降之前,我在山東的根據地面積已經達到15.8萬平方公裏,總人口也超過了2800萬。從一個革命基礎相對薄弱的地區,迅速發展成為我軍的代表性建設根據地,山東根據地的「發展」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

第四個是華中地區的根據地。

與許多由八路軍三大師所建立的戰略區不同,華中的主要力量是新四軍(其中有部份來自南下的八路軍部隊,譬如新四軍的第三和第五師)。從廣義上講,華中戰略區不僅包括蘇中和江淮,還涵蓋中原以及蘇浙等地區。在隸屬關系上,由南方局負責指揮。到1942年,經過皖南事變的重組,新四軍下設六個軍區:蘇中、蘇北、淮南、淮北、皖江與鄂豫皖,以及一個遊擊區,分別對應新四軍的七個師。

作為我軍在華中抗擊日軍的主力,新四軍自成立以來一直活躍在抗戰前線,直到戰爭結束,共消滅日偽軍32萬人。

而在殲敵的新四軍部隊開從抗戰開始前不到1萬余人的地方武裝,發展到了解放區164個縣,人口4000萬,正規軍加上地方武裝30多萬人,民兵部隊96萬人戰略方面軍單位,也湧現出粟裕等名將。

第五個,是晉冀魯豫的根據地。

晉冀魯豫地區可以認為是在抗戰爆發前最為復雜的地方。在這樣一個戰火紛飛的區域建立根據地本身就是一個驚人的成就。該地區位於山東、山西、河南和河北四省的交匯點,既有日本侵略者的軍隊,又有國民黨頑固派的第1、2、8戰區,還存在偽軍。從1937年成立以來,就一直是日軍重點圍攻的目標。作為主力的129師幾乎一直處在作戰狀態,許多著名的抗日戰役如百團大戰等都在這一地區展開。

到1945年日本軍隊敗退之前,晉冀魯豫根據地的人口已超過2000萬,正規軍和軍區部隊達到30多萬,民兵則有40多萬,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戰略力量。

第六與第七:晉綏及華南的抗戰根據地。

這兩個根據地相對獨特,與解放戰爭期間產生的四大野戰軍及華北野戰軍的五個戰略區域相比,更為低調。其中,晉綏抗日根據地以賀老總的120師為主力進行建設,主要作戰方向是長城的內外,並承擔著保衛陜甘寧地區的重要任務,根據地轄區的軍事區為:

綏北、綏東、綏城三個區域。

依據該地區轄區內40多個縣城,人口達300萬,略高於陜甘寧地區,駐軍超過4萬人,連同民兵部隊,總計約8萬人。

而華南的根據地則顯得更加遙遠。

這是我軍在華南地區唯一的抗日力量,並且自大革命時期以來一直在敵後進行戰鬥,盡管曾多次與總部失去聯系,但依然奇跡般地持續抵抗。抗日戰爭爆發後,華南戰略區建立了東江抗戰基地,聞名遐邇的東江縱隊正是起源於此。在海南島上,還有馮白駒將軍指揮的瓊崖縱隊負責敵後作戰。

盡管這個根據地的軍隊人數較少,在抗戰勝利之前,總兵力僅有2萬人,但必須明確的是,這裏是華南,面對頑軍與日軍的雙重壓力,這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七大根據地排名

這七大根據地,又是如何排名的呢?

實際上,如果讓雨田君以個人觀點對其進行排序,他會將其分為三個級別進行排列。

第三個陣營是華南的根據地。

華南根據地的抗戰艱難程度超乎一般人的想象,粵桂地區始終是國民黨的主要後方,同時也是日本軍隊與東南亞之間的聯絡通道,重兵把守的情況下,在如此高壓的環境中生存實屬不易。

正是在這種高壓的環境下,華南根據地的發展始終緩慢,加上長期處於與華南隔離的狀態,鮮有新鮮人才的註入,自然使得其發展變得困難重重。

第二陣營主要是陜甘寧和晉綏兩個根據地。

實際上,這兩個根據地彼此相鄰,都是以120師為主力發展而成,早期甚至是一個整體。1942年,賀老總還同時擔任了陜甘寧與晉綏聯防軍的司令員。

這兩個根據地是緊密相連的。

然而這兩個根據地均位於貧困的北方地區,面積合計大約是山東的一半多一點,但人口只有500萬,不到山東的五分之一,顯而易見這裏的人口潛力和經濟差距是非常明顯的。

不必說山東並不強,跟晉察冀、華中以及晉冀魯豫相比,這兩個戰略區域的實力也顯得遜色。

這並未影響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在1947年國軍的主要作戰中,除了山東戰略區,其余的便是這兩個戰略區域。

第一組的:晉察冀、山東、華中以及晉冀魯豫。

在抗戰時期,主要負責對日作戰並在解放戰爭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正是這四個戰略區域,以及由此發展而成的軍事力量。這四大戰略區域可以說是我軍最強大的戰鬥力所在。

例如,在解放戰爭期間,第二野戰軍是由晉冀魯豫的野戰部隊組成的,第三野戰軍則源自華中和山東的留守部隊,第四野戰軍則由晉察冀、華中及山東的部隊混合而成,而華北軍區則由晉察冀的主力構成。

每個戰區都有獨立作戰的能力,甚至為了應對這些戰區,蔣介石特別成立了華北、華中和徐州的剿滅總部,以方便進行決戰。

可能會有好事的人問,既然這麽強?這四個主要戰略區域,是否也能夠排定個前後順序呢?

答案是一定可以劃分的,但老實說,這四個戰略區域的實力都非常接近,差距十分微小。這種細分只是雨田君個人的看法,大家可以當作參考。

這裏面最強的,毫無疑問是山東戰略區,理由有二

在軍隊人數方面。

山東戰略區的軍隊總數為27萬,這一兵力在四大戰略區域中顯得相對較弱,甚至可以說是偏少。例如,華中的新四軍有30萬,優秀的模範根據地晉察冀的兵力達到了32萬,而劉鄧所領導的晉冀魯豫也接近30萬。山東的優勢在於其二線部隊、民兵和自衛隊,三者總計達到200萬,其中二線部隊為50萬、民兵150萬。相比之下,其他戰略區域的數據為晉察冀90萬、晉冀魯豫40萬(自衛隊人數不詳),華中的人數為96萬。

在這一方面,山東獨樹一幟……

山東戰略區在1942年羅帥實作一元化之前,已經擁有超過20萬的正規軍,到1945年仍維持在27萬左右,這是精簡軍力和行政效率的成果。在這200萬的後備力量中,許多是由正規軍裁撤而成,這種富余在其他解放區是相對罕見的。

這就是為什麽在抗戰勝利後,羅帥將山東的主力部隊全部調離,但依然以山東作為根據地的華野,仍然是關內最強戰鬥力的根本原因。

我軍的眾多精銳部隊均源自山東,例如22、26、27、31、38、40、41和43等王牌軍大多是以山東兵員為基礎組建的。

這是在人口與經濟方面。

山東自古以來就是民國時期北方內地最富饒的省份之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海陸交通便利,經濟發展並不遜色於南方城市。在此基礎上,山東的根據地人口已達2800萬,超過了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僅次於華中戰略區。華中主要是邊緣地區的城市,與以全省城市為根據地的山東在經濟實力上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排在第二的則是晉冀魯豫和華中戰區並列。

華中戰略區的強項在於對總人口和軍力的掌控,同時擁有許多傑出的將領,且新四軍內有七個精銳師。其劣勢在於各個師之間的分散,導致根據地顯得零碎,缺乏相互支援和配合的能力。晉冀魯豫這一地區的潛力在四大戰略區域中相對較低,地理位置處於四省交界之地,經濟發展滯後,且屢遭戰亂。

晉冀魯豫戰區卻是我軍消滅敵人成本效益比最高的區域。在這個戰略區域內,部隊與日軍進行了長期交戰,雖然可以稱之為敵後,但實際上更像是前線,因此在幾大戰略區中,這裏的戰鬥力顯得尤為突出。

正是由於對晉冀魯豫的認可,解放戰爭中我軍反擊的開端就是由晉冀魯豫部隊拉開的。

則是晉察冀

晉察冀是我軍最早的抗戰根據地,因此基礎建設非常紮實,而晉察冀邊區在抗戰期間更是我軍對外展示的重要平台,這充分顯示了當地對軍隊的支持程度之高。

晉察冀地區的一個明顯短板是距離敵人華北指揮部的平津較近,這導致它一直受到日軍的猛烈攻擊。盡管多次成功擊退敵軍的掃蕩,但付出的代價也相當巨大。一個典型的例項是冀中根據地,在最艱難的時候,冀中僅剩下一個騎兵連在支援抗戰。

所以,相較於其他戰略區域,晉察冀的實力略顯不足。

這七大戰略區域共同形成了抗戰結束後我軍的七大根據地,並在解放戰爭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自然,排名有高低之分,但貢獻卻是一樣的。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這些戰略區域展現出的無畏奉獻精神,更加值得我們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