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陳毅問被俘虜的整編 74 師眾將:為何貴部單獨行動?事出有因

2024-03-01歷史

為何這樣說呢?這需要先回顧一下漣水保衛戰,也被稱為漣水戰役。

首先必須承認,整編74師在這場戰鬥中表現得相當勇敢。當然,這也與戰前張靈甫的自誇有關,根據整編74師51旅151團團副王克己的回憶。在漣水保衛戰期間,張靈甫公開表示對整28師的不屑:「打漣水,我們上,打下來後,他們(整二十八師)進城防守即可。」這番話激怒了整28師師長李良榮,他雖然不悅,卻只能回應:「好吧,你先上。」

在漣水保衛戰期間,張靈甫公開表示對整28師的不屑:「打漣水,我們上,打下來後,他們(整二十八師)進城防守即可。」這番話激怒了整28師師長李良榮,他雖然不悅,卻只能回應:「好吧,你先上。」

這一下氣瘋了整28師師長李良榮,奈何面對當時紅的發紫的張靈甫,也只能表示:沒病,你就先走兩步。

張靈甫隨即對漣水發起了進攻,但首次進攻卻以失敗告終。這激勵了李良榮,他反擊道:「我們已準備好接手城防,什麽時候交接?」張靈甫氣急敗壞,卻也無可奈何。於是他繼續瘋狂進攻漣水,然而,即使他的整編74師如此拼命,仍遭到了其他國軍部隊的嘲諷:「七十四師也會打敗仗!你們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怎麽也會潰敗?」

這就是漣水保衛戰中的張靈甫,他將自己置於被嘲笑的境地。最終,盡管張靈甫成功奪取了漣水,並獲得了蔣介石的嘉獎,但他心中憤憤不平,認為責任在他人,於是做出了出人意料的舉動。

他先是給蔣介石發去電報,稱現職師戰力僅及四個團。至兩淮戰後,奉撥皖籍新兵首批五千八百名,已到防一千九百六十七名,來訪途中一千六百三十名,催交中者二千二百零三名,亦在催交中。言下之意,整編74師在漣水戰役中損失慘重,希望得到更多的資金、兵員和物資支持。

發完電報後,張靈甫穿著解放軍的新軍裝去見蔣介石。這讓蔣介石大為震驚,問道:「共軍還有軍裝嗎?」張靈甫回答:「共軍不僅有軍裝,而且比國軍更好、更實用。」

接著,張靈甫開始抱怨:「解放軍的棉軍裝又厚又結實,士兵穿上保暖又耐穿;而我軍發放的棉軍裝卻單薄,士兵如何保暖?」蔣介石聞言大怒,認為有人在軍裝上搗鬼,這種情況絕不能容忍。於是他下令全面調查,一番折騰後,俞濟時作出總結報告。

蔣介石怒了,看來有人在軍服上吃回扣,這還得了,說出去不是笑話了嗎?堂堂國軍的軍服,還不如土八路,國際觀瞻該有何影響?於是蔣介石就下令徹查,一番折騰後,俞濟時匯總報告。

除了八十三師(李天霞所部)外,其他國軍部隊的軍裝都存在質素問題,甚至有士兵因為長官倒賣軍裝而沒有軍裝穿。這便是「李天霞不喝兵血」這一著名國軍段子的由來。

總之,漣水保衛戰不僅讓張靈甫的部隊損失慘重,還得罪了許多同僚。然而,他的老對手李天霞卻因此獲得了更高的評價,導致兩人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因此,當孟良崮戰役爆發時,發生了許多奇怪的事情。例如,湯恩伯為何將指揮權交給黃百韜?因為當時黃百韜的哥哥顧祝同是徐州的瓢把子,也是戰役的總指揮。

又比如,張靈甫為何突然進攻坦埠,並最終導致全軍覆沒?這一點不僅引起了蔣介石的憤怒追問,甚至在國軍內部也引起了不解。關於這一點,據1947年6月19日發表的【陳毅將軍在放下武器的蔣七十四師高級將校時事座談會上作指示】的記載,陳毅曾在1947年6月9日對被俘整編74師的高級將領們進行了非常坦誠的對話。他詢問:「貴部為何單獨向坦埠挺進?」

顯然,陳毅認為張靈甫帶著整編74師獨自前進的行動是不理智的。這個問題一被提出,整編74師的高級將領們紛紛表示,之所以單獨行動是因為遇到了「兩大意外」。

第一個:意外是判斷解放軍主力不在此地,並因左右友軍的支持而有所依托,結果打起來才發現解放軍主力就在這裏,而且所謂的友軍都只是壁上觀。

因此,從這份史料中可以看出,張靈甫的所謂孤軍深入或驕傲跋扈只是虛張聲勢,是為了給蔣介石和其他同僚看的。真正的原因在於,他以為解放軍主力不在,便想趁機發展自己的勢力,然而現實卻戳破了他的幻想

此外,主要原因還在於國防部的作戰計劃過於主觀,不了解前線的實際情況。這意味著國軍的戰敗常常會被外界解讀為各種理由,如天氣不佳、友軍不配合、情報錯誤等等,直到最終責任被歸咎於蔣介石。

第二:主要原因還在於國防部的作戰計劃過於主觀,不了解前線的實際情況。這意味著國軍的戰敗常常會被外界解讀為各種理由,如天氣不佳、友軍不配合、情報錯誤等等,直到最終責任被歸咎於蔣介石。

孟良崮戰役的失敗並非僅僅是張靈甫個人的失敗,更是國軍高層決策失誤的集中體現。這場戰役的教訓深遠,不僅讓人們反思了國軍的作戰計劃和指揮能力,也讓人們認識到了解放軍的強大和對手的復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