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說是夢裏啥都有……
首先,沒有任何考古證據和歷史文獻直接證明過羅馬帝國時期的羅馬城人口。
因此,當代一切古羅馬城人口的數碼,均為推測,且由於考古證據的缺乏,推測方式缺乏可靠的底層邏輯。
例如,同時期漢代的人口數據,有直接且精準的古代檔案。
漢朝當時的城市化率非常高,形成了一系列的城市群。在關中地區的京兆尹,是由首都長安以及衛星城組成的,合計 12 座城市/縣,一共合計 195720 戶,682468 口人——精確到個位數。
那長安城有多少人呢?
246200 口人。
然後你就會發現,動不動就能在西方戰爭史研究中,將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古羅馬軍隊人數精確到個位數的歐洲,一談古羅馬城市人口,卻連個精確到千位數的數碼都拿不出來。
這也算咄咄怪事了。
這還沒完。
漢朝長安城實作 24 萬人口,用了多少城市面積呢?
36 平方公裏。
那古羅馬城歷史最大面積是多少呢?
不過 14 平方公裏左右。
這人口和面積的比例,大家自行判斷一下吧。
順便,大家如果有興趣,還可以去查一下當今意大利羅馬市、中國北京市和上海市、日本東京市、美國紐約市,搜尋一下這些城市的面積和人口,再換算一下人口密度,大家就會知道古羅馬一百萬人口的數據是多麽不靠譜了。
以上是常識性邏輯,接下來我們看考古邏輯。
一座城市的選址,首重水源,水都沒得,啥都免談。
因此,漢朝長安城從建城的時候,就挑選了八水繞長安的渭水流域建城,透過周邊水源豐富的河流保障城市的基本用水。
古羅馬城由於並不是規劃出來的城市,而是自由擴張出來的城市,甚至最初的羅馬城就是建在山上的寨子,這就使得古羅馬城的供水問題一直都很尷尬。
為了解決供水問題,古羅馬城修了大量的高架引水渠,透過從遠處山區輸送山泉水,至兩百多個蓄水池、水庫、池塘之中,保障城市的用水需求。
據推測,古羅馬城的高架引水渠,每天可輸水超過十萬,或者百萬立方米,甚至超過百萬立方米的水。
當然,後面兩個數碼,大家聽一聽就得了。
為啥呢?
因為古羅馬城周邊沒那麽多水源——不管是山泉水還是河水。
更重要的是,古羅馬城的蓄水能力不夠,容納不了這麽大規模的輸水量。
有人可能會問了,前面不是說有兩百多個蓄水池、水庫、池塘嗎?
是的,確實有,但太小兒科了。
為什麽這麽說?
拿漢朝長安城舉例子。
昆明池,是漢代長安城重要的蓄水節點水利工程。
它的面積有多大?
14.5 平方公裏——2 個西湖那麽大,比古羅馬城全盛時期還要大。
它的蓄水量才多少立方米呢?
5000 萬立方米,而西湖只有 1400 萬立方米左右。
古羅馬的高架引水渠一天引水量如果超過一百萬立方米,意味著一年下來,它的引水量將會是昆明池蓄水量的 N 倍——以億為單位了。
我倒想看看,古羅馬城的蓄水池加起來,還能是古羅馬城的好幾倍大?
這就算了,昆明池還僅僅只是漢朝長安城公共用水工程的一個節點而已。
在昆明池東西南北,一連串的蓄水池、河流在那裏。
比如北邊的鎬池,西北的太液池,等等等等,這些水庫,小的一平方公裏左右,大的好幾平方公裏。
你以為光靠一些水庫,就足夠保障長安的用水啦?
還需要用大量的運河、水渠,把河流、城市、水庫聯通起來,起到水系調節、防洪抗旱、水運交通、漁業養殖、旅遊觀光、農業灌溉、引水排汙等一系列功能。
而且,這種龐大的系統,其尺度還不僅僅是一座城市而已,它必須在更大範圍內,將各種水系連線在一起。
為什麽要這樣呢?
因為人口不是孤立的聚集在一座城市而超然世外的。
你不可能說,你一座城市一百萬人,卻沒有周邊城市、農村的供養。
更不可能說,你一座城市就要把一條河的水用光了,不管周邊城市的生產生活。
你必須透過各種手段,把周邊城市聚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通盤籌劃才行。
否則,古代村莊之間,搶個水都要械鬥,還經常打死人。你一座城市把水都用完了,邊上的城市不幹你?周邊的農民不搞你?
事實上,古羅馬亞平寧半島,人口是絕對有兩三百萬的。
但是,一說到周邊城市,這裏就又有問題了。
一般來說,各國都首都都是被供養的城市。
按照很多西方的說法,古羅馬城更是一個純粹的被供養的城市——在很多人贊揚古羅馬城的繁榮時,都說了古羅馬城是如何發放免費福利供養公民的。
那麽,古羅馬城是如何被供養的呢?
我們都知道,古羅馬也和漢朝一樣,在首都邊上有著大量的城市,共同構成一種古典時期的城市生態。
但是,有意思的是,西方的學者推測古羅馬城的人口時,卻並不熱衷於去研究城市之間的關聯,反倒是對周邊城市裏的奢侈消費、高端度假等方面的研究頗深,然後就給個古羅馬城一百多萬人的數碼出來。
合著古羅馬的意大利半島全是些食利階層,只需要被供養是吧?
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為什麽?
因為社會資源的聚集是有消耗的,即便是到了現代也是如此。而受限於古代的生產能力和交通限制,一個帝國的首都吸收全國財富的能力更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秦漢兩代把天下豪強富商盡可能的聚集到關中地區後,就必然要對關中地區的城市進行統籌規劃,來供養關中的食利階層。
因此,漢代的關中城市群之內的城市,有非常明顯的城市分工。
關中地區類似於古羅馬的亞平寧半島地區,漢朝在關中地區規劃了 57 個縣級行政單位。這些城市的分工和等級很明確,有些以工業為主,有大量的冶鐵工廠;有些因為在河流的節點,便是造船業為主的城市;有些則是聚集了大量的文藝工作者,跟當代美國的好萊塢一樣,歌手舞者雲集,是典型的娛樂城市;有些則是駐紮了大量軍隊的糧城,是專門儲存糧食的;有些則是農業聚集的城市,擁有大量的糧食加工機械;還有以鹽業為主的,以紡織為主的,以手工業者主的,以軍事防衛為主的……等等各種各樣的城市。
這些各種定位的城市,共同支撐起關中的基本盤,最終才能供養關中龐大的食利階層。
然後,你看這個問題下,所有認為古羅馬城人口超過一百萬的答主,你看他們想到過這一層問題嗎?
他們想不到的,因為西方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本來就少。
你以為這就完了?
還差得遠呢~
漢朝關中地區,雖說是千裏沃土,但是隨著漢朝的繁榮昌盛,整個關中地區很快就供養不起那麽多人口了。
怎麽辦呢?
三條路。
第一,大力發展農業科技。
漢朝是古代中國農業技術一個革命性的發展階段。
整個漢代,中國在育種、制肥、土地改良、氣候預測、天文歷法、地理認知、嫁接扡插、精耕細作、農業機械、農業工具、水利工程方面,全面大發展。
漢朝不僅有了反季節蔬菜,還學會了土地改良,天文歷法更是古代世界最適合農業生產的。農具和農機更不用說了,因為中國的農具是古代世界最為領先的,而且由於中國冶鐵業的發達,以及龐大的鐵產量,使很早就普及了鐵農具。到了漢朝,各種自動農業機械也普及了——比如條播機、耬車、揚風機等機械,且均普及了水利、人力、畜力、風力。
而古羅馬呢?
這麽說吧,古羅馬的農業還停留在休閑制田作的階段,跟漢朝不是代差,而是差了維度。
第二,是大力發展基礎建設,夯實農業生產條件,保障農業生產。
漢代在秦代龐大的農業基礎建設之上,又大規模的完善、擴大了農業基礎建設。
僅僅是漢代修築的水利工程,就有各種不同的側重。
有跟古羅馬高架引水渠一樣,跨山越水的;也有以改造土壤,緩解土壤惡化的;還有以漕運為主,兼顧灌溉的;還有以灌溉旱地,把旱地變廢為寶的;還有規模不大,但密度很大,用於將灌溉地區進一步擴大,輔助各大水利工程,將工程效率發揮到極致的……
而古羅馬缺乏這些體系健全的水利設施,就會有問題。
比如,土壤是會變化的,如果你沒有良好的水利設施去保障農田的灌溉和有效排水,土壤是會鹽堿化的。古羅馬人對土地的研究比較粗淺,根本意識不到土壤性質變化的邏輯,所以根本就沒有對應的基礎設施去調節土壤的認知。
再比如,農業是靠天吃飯的,你沒有水利設施去防洪抗旱,你的農業就會很脆弱。更別說古羅馬的地中海氣候還是雨熱不同期的。
更重要的是,同樣的田,有灌溉設施和沒灌溉設施,其平均產量可是有倍差的啊!
第三,是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調糧。
由於古代生產力的限制,漢朝即便是大力發展農業,搞技術研發,搞工程建設,仍舊不能完全保障關中的糧食需要。所以不得不大力發展漕運,從關東調糧,供養關中。
最開始,每年漕運不過百萬石,後來幹脆就變成了每年五六百萬石,需要呼叫 6 萬名漕卒,上萬艘船只。
這是什麽概念?
漢朝的石,有大石、小石之分,同時即是容量單位,又是重量單位,所以折合當下度量衡,數據並不統一。我取個中間值,大概是三四十萬噸糧食。
這是什麽概念的?
漢代畝產,現代估計,低的 80 斤,高的三四百斤,當然,歷史記載,一些農業基礎建設特別完善的地方,加上中國古代的代田法和先進農具、牛耕等各種手段上來,也能達到 800 斤的水平,但畢竟不是普遍情況,不能拿來統計。
我們取一個折中的數碼,算 200 斤,也就 100 千克。
這意味著每年供應給關中的糧食,最少需要三四十萬畝的耕地,就算 30 萬畝吧,少算點,放點水。
這還沒完。
考慮到稅收,要抽這麽多糧食上來,需要將近 900 萬畝土地。
那麽,600 萬石糧食能養活多少人呢?
不到 20 萬人。
為什麽?
因為漢朝一個士兵,一個月的糧食配額就有 3.3 石。
而這還是基本口糧,還沒算肉類的消耗——漢朝士兵的肉類蛋白質配給是很高的。
要算上畜牧業,那糧食消耗就更大了。
這還有個問題,那就是正常人一個月是吃不了 3.3 石糧食的,那為什麽漢朝士兵糧食還會有這麽高的配額呢?
很簡單,那些糧食也是一部份薪金呀。
所以,你不能算古羅馬人富裕的時候,就恨不得把人均糧食消費量往天上算,而一算要養活一百萬人口時,就把人均糧食往溫飽線算。
這太雙標了。
註意,我這還是放水了的數據,而且是建立在漢朝世界糧食產量最高的基礎之上。
還要註意,古代任何文明,哪怕是統一度量衡後的中國,只要是涉及到糧食的重量單位,它都有大、小之分,也會同時用作容積或重量單位,而且標準還會不斷變化。
比如中國的石,除了大小之分和容積、重量之分外,歷朝歷代,其實際標準都會變化。
之所以會有大小之分,其實是古代糧食脫殼和未脫殼之分。之所以即是容積單位,又是重量單位,是因為古代技術手段有限,缺乏糧食檢測的手段,比如水份就查不了,而且不同糧食的容積也不同,所以有時候以容積為公平,有時候以重量為公平。
所以如果你看見哪位西方歷史愛好者,拿著一個古代歐洲涉及到糧食的計量單位,上算公元前,後算中世紀,算完羅馬又算古希臘,完了還算古埃及,那就要非常註意了,因為人家可能有意的或無意的搞了春秋筆法。
當然,客觀來說,在古羅馬帝國時期,古埃及已經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大糧倉。
如果古埃及能夠有接近漢朝的農業技術、農業機械和農具、已經普及了耕牛、有完善的水利設施……等條件的話,一年給亞平寧半島輸送個十幾二十萬噸的糧食,應該問題不大。
但是,前面說了,城市不是孤立的,古羅馬城不是一個首都光溜溜的懟在那的。
所以,我們要看的是整個亞平寧半島的人口。
綜上,我認為古羅馬城不可能有一百萬人口,二三十萬都已經燒高香了。
但是整個亞平寧半島,應該有兩百萬左右的人口——和漢朝的關中地區人口差不多的規模。
這才是比較合理,且符合邏輯的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