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手裏還剩下多少軍隊?說出來讓人難以接受

2024-01-29歷史

這是蔣介石最後的生存之地!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不顧人們渴望和平的心願,悍然發動內戰。

然而那時候的蔣介石並不知道,與人心相違背的國民黨結局註定失敗。

等到了解放戰爭後期,灰溜溜的蔣介石只能夾著尾巴敗逃台灣。

不過,逃跑之前的蔣介石還做著有朝一日反攻大陸的美夢,所以他帶走了大量的軍隊。

蔣介石那時候手中究竟還剩多少軍隊?

數量說出來竟讓人難以置信。

蔣介石當初為何會選擇把台灣作為自己最後的生存之地?

選擇台灣

三大戰役結束後,國民黨內部的爭議聲越來越大。

為了穩定軍心,蔣介石也想了許多辦法,例如遷都。

但這時的蔣介石考慮了很多地方,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台灣。

他甚至還抱著「絕不前往台灣」的決心。

蔣介石知道,台灣只能讓自己茍延殘喘一時,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選擇台灣讓他可能再也沒機會回大陸,所以蔣介石心中搖擺不定,始終不願意去台灣。

但在戰爭結束前夕,精明的蔣介石已經看到自己的最終結局,他知道這已經不是自己想去哪的問題了,而是留給自己立足的地方還剩下哪。

蔣介石的心思百轉千回,他開始千方百計地為自己謀劃退路。

一開始,蔣介石為自己選擇了3個撤退地點。

它們分別是西昌、海南、台灣。

其中西昌和海南的優勢也很大,那麽蔣介石最後為何會確定逃往台灣?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時蔣介石已經別無選擇。

蔣介石自然知道選擇另外兩個地方的好處:

若是蔣介石將國民黨的軍隊退到西昌,那麽蔣介石就可以將西昌作為中心,在西南大片地區上建立起根據地,他可以繼續做他的美夢。

若是選擇海南,那麽蔣介石便可以將海南當作中心,在東南沿海地區繼續負隅頑抗。

但蔣介石更清楚的是:國民黨的隊伍節節敗退,很多士兵都惶恐不安,潰散成一盤散沙,去了西昌和海南他們依舊打不了勝仗。

若是他還繼續選擇西昌和海南,那他最後的結局無非就是:插翅難逃、成為俘虜。

蔣介石自然不幹,所以思來想去之後,蔣介石最終還是選了台灣作為自己的最後生存地。

蔣介石對台灣很了解。

當初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就去過台灣,感受了台灣的風土人情,並對台灣大加贊賞。

1946年10月21日,蔣介石乘坐的飛機順利抵達台北。

台灣之行給蔣介石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台灣人民。

飛機剛一落地,蔣介石就感受到了台灣人民的熱情。

他們對蔣介石的歡迎程度讓蔣介石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

因為抗日戰爭剛剛勝利的那段時間裏,蔣介石在人們心中聲望頗高,甚至可以說到達了威望巔峰。

但是蔣介石自身的問題非常多,他剛愎自用、任人唯親。

「上梁不正下梁歪」,國民黨內部的貪汙腐敗行為十分猖獗,蔣介石卻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因此國民黨很快失去了人心,蔣介石的聲望也急劇下滑。

但遠在台灣的人們此時尚不清楚蔣介石的真面目,他們還沒見到國民黨黑暗的統治。

在台灣人民心中,蔣介石此時還是一個高大的形象。

這次蔣介石的台灣之行不僅讓台灣人民對蔣介石很滿意,還令蔣介石對台灣很滿意。

透過簡單的觀察,蔣介石發現台灣的工業基礎很不錯,適合發展。

而且台灣的經濟發展得十分獨立。

更讓蔣介石滿意的是,台灣沒有什麽共產黨的組織。

於是蔣介石摸摸自己的光頭,連連稱贊台灣是「幹凈土」。

蔣介石還高興地說,如果能「擁有台灣」,那麽他就「擁有了一切」。

正因如此,蔣介石大手一揮,就說要將台灣建設成「全國模範省」。

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蔣介石對台灣的地理位置也十分滿意。

台灣風景宜人、自然資源豐富。

而且台灣和中國大陸中間隔著台灣海峽。

蔣介石覺得解放軍沒有海軍和空軍,所以很難到達台灣。

在1946年去過台灣之後,蔣介石一直沒有放棄過對台灣的掌控。

在蔣介石正式敗逃台灣之前,他更是加緊了往台灣轉移財富的步伐。

蔣介石究竟是如何做的?

他轉移的這些金銀財寶又從何而來?

轉移財富

這是蔣介石十分令人不齒的行為!

1948年時,蔣介石看出自己大勢已去,可他卻不願意投降,而是一邊垂死掙紮,一邊在暗中偷偷向台灣轉移金銀財寶。

然而蔣介石轉移金銀財寶的過程並不順利。

因為此時的李宗仁和他針鋒相對,兩人暗暗較勁兒,李宗仁自然不想讓蔣介石將那些金銀財寶都轉走。

蔣介石最後是如何成功轉移財富的?

1948年初,精明的蔣介石就已和台灣省的魏道明見面。

兩人的聊天過程十分平糊,不過蔣介石話裏話外始終離不開兩個話題:一是財政,二是經濟。

此時的他已經有了往台灣撤退的心思,所以聊天之後蔣介石更是加緊了對台灣的各項部署。

蔣介石想去台灣,不僅是因為他在大陸已無立身之地,也是因為他想為國民黨尋找一個新的發展環境。

因為此時的蔣介石已經深刻認識到國民黨內部的種種散漫與腐敗作風,看著那些無能的幹部,蔣介石簡直氣不打一處來,覺得自己這麽多年來真是養了一大堆「飯桶」。

接著蔣介石更是直言:如今的國民黨已經爛透了,最需要做的是再找一個新的環境,來對國民黨進行根本上的改造。

蔣介石口中的新環境不是別的地方,正是台灣。

但是他不能毫無準備的去台灣,人力、物力、財力他都要做詳細的計劃。

在1948年12月24日,蔣介石就讓陳誠擔任了台灣省政府主席,他還讓蔣經國擔任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為自己在台灣辦事。

又過了沒多久,蔣介石更是令手下的人加緊轉移「國庫」中的黃金、白銀、外匯等財產,將這些統統轉移到台灣。

除此之外,蔣介石還在台灣與大陸之間建立了一條「海上鎖鏈」,他想要透過這樣的方式對大陸進行封鎖。

蔣介石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和大陸殘存的國民黨勢力聯合,進行最後的負隅頑抗,一方面是為自己日後的反攻做鋪墊。

但蔣介石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是十分艱難。

因為此時的國民黨軍隊說是茍延殘喘也不為過: 覆滅的覆滅,投誠的投誠,剩下的只是一些殘兵敗將,成不了什麽氣候。

看到蔣介石如此頹敗,有人在此時蠢蠢欲動,想要趁此機會將蔣介石逼迫下台,自己取而代之。

這個和蔣介石針鋒相對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李宗仁。

李宗仁看到蔣介石正處在急需用人之際,而他自己又頗有本事,所以他就借此要挾蔣介石。

李宗仁要求蔣介石將轉移到台灣的黃金等財富交給他,還要蔣介石主動交出手中的權力後出國。

李宗仁自然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但蔣介石的野心更不容小覷。

蔣介石自然不可能乖乖受李宗仁擺布,反倒借此機會順勢將李宗仁推了出去。

狡猾的兩個人表面風平浪靜,實際上已經鬥的天翻地覆。

相識多年的蔣介石和李宗仁都將對方的小心思看了個透徹,但卻沒有一個人主動退讓。

此時的李宗仁抱著的態度是將蔣介石擠下去。

此時的蔣介石打的主意是將李宗仁當作擋箭牌,為自己尋得喘息機會。

蔣介石為了架空李宗仁手中的權力,加緊了轉移黃金、白銀、外匯的速度。

蔣介石謹慎至極,他規定說一定要見到自己的親筆簽名才可以行動,沒有自己的特許,任何轉移行為都不能繼續。

因為蔣介石提前在台灣那邊安排了自己的人,所以李宗仁只能幹瞪眼,卻做不了什麽實際的阻攔,李宗仁沒辦法幹涉台灣那邊的一舉一動。

奸詐的蔣介石前前後後往台灣運送了大量的黃金、白銀、外匯,總價值幾乎等於黃金 800 萬兩。

而這些財富來自何處呢?

它們幾乎都是國民黨在大陸搜刮而成的民脂民膏,每一分、每一毛裏面都飽含著人們的血汗。

除了大量的財富外,蔣介石逃跑的時候還帶走了大量的軍隊,數量令人震驚。

大量軍隊

他們大多都是被蔣介石脅迫的人!

1949年,蔣介石逃往台灣時不僅帶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還帶走了大量的軍隊。

可軍隊中的大部份人卻都不是甘願前往台灣,而是受到了蔣介石的欺騙與逼迫,最後在惶恐不安中被蔣介石帶到了台灣。

蔣介石敗逃台灣時究竟帶走了多少人?數量之多不禁令人咋舌。

抗日戰爭結束後不久,不擇手段的蔣介石很快撕毀「雙十」協定,發動了內戰。

在解放戰爭開始之前,蔣介石忍不住洋洋得意。

因為那時的國民黨有太多的優勢,他們不僅有精良的軍事裝備,而且作戰人數也遠遠多於中國共產黨,國民黨的軍隊中有幾百萬人。

並且國民黨還擁有充足的物資和土地。

所以彼時的蔣介石十分囂張,他覺得國民黨一定能很快取得戰爭勝利。

被美夢沖昏頭腦的蔣介石甚至揚言要「三個月之內打敗解放軍」,那時的他心情大好,萬萬想不到自己的最終下場: 國民黨輸得一塌糊塗,被我軍打的落花流水。

到了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的隊伍裏甚至已經沒有什麽可用的人了,只剩下一些殘兵敗將。

看到這種情況後,蔣介石氣急敗壞,於是他開始命令手下的人出去抓人,蔣介石派人到處為國民黨抓壯丁。

國民黨不顧那些壯丁們的意願,強行將他們擄到國民黨的隊伍。

這些被抓來的壯丁充當的都是「炮灰」角色。

他們往往要在戰場上沖在最前頭,為其他的國民黨人擋槍林彈雨,可最後卻落不到什麽好處。

被抓去的壯丁們心中對國民黨和蔣介石都充滿了怨恨,所以他們一點兒都不願意為國民黨賣命,他們中能逃跑的都選擇逃跑、能投誠的都選擇投誠。

所以盡管國民黨一直在抓人進隊伍,可國民黨軍隊的人數還是越來越少。

在蔣介石決定逃去台灣時,更是有很多國民黨的士兵完全不願意跟著他走。

這些士兵們不願意的原因顯而易見。

首先就是接連失敗、大勢已去的蔣介石早已在很多士兵們心中失去威望。

其次是對故鄉的眷戀刻在很多人的骨子裏,那些國民黨的士兵們知道,此時若是去了台灣,那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家了。

再者就是很多人本就是被迫加入到國民黨的隊伍中去,讓他們去台灣,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但是士兵們不願意去,國民黨就會對他們進行威脅與恐嚇。

他們告訴那些士兵,不想去台灣的人會被就地槍決。

還說他們已經是國民黨人了,留在大陸肯定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當威脅與恐嚇都不管用時,國民黨還會欺騙這些士兵,告訴他們國民黨很快就能夠回到大陸。

就這樣,在國民黨人的威脅、恐嚇、欺騙下,最後有高達60萬的士兵跟著他們去往了台灣,再加上這些士兵們的親屬與家眷,跟著蔣介石到台灣的人數高達200萬人。

可這200萬人中的大部份都不是心甘情願。

他們在台灣的每一天都思念著大陸,思念著故土。

期盼著有生之年能看到台灣回歸大陸。

可他們之中的很多人直到去世都沒等到這一天到來,在不能落葉歸根的遺憾中,許多人淒涼離去。

結語

當初的蔣介石敗逃台灣時,心中還有著許多幻想和野心,所以他帶走了大量的財富和軍隊,企圖有朝一日反攻回大陸。

不過事實證明蔣介石的美夢只是他的癡心妄想,失去人心的國民黨結局早已註定。

雖然如今的台灣尚未回歸,不過在外流浪的遊子終有一天會回到母親的臂彎。

台灣回歸只是時間問題,那些思念故鄉的人終有一天會回到祖國的懷抱,我們都期待著那一天早日到來。

台灣一直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個世界上有且只有一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