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號稱「冢宰」「天官」的大明98 位吏部尚書

2024-01-05歷史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制度後,吏部尚書便因掌握銓選等人事大權而地位迅速上升,一躍成為「六部」「七卿」之長,世稱 「冢宰」「天官」 。有明一代, 自洪武十三年始,到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止 ,共有可考吏部尚書 九十八人 一百零八任

一、吏部機構職能演化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 ,明太祖朱元璋依據元朝舊制,於中書省下正式設立吏、戶、兵、禮、刑、工六部,設立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各級別官職,其中 「尚書正三品,侍郎正四品,郎中正五品,員外郎正六品,主事正七品」 (【明史·卷七十二】)。

(圖片來源於網絡)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六月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劃分六部職能,其中吏部「掌天下官吏選法、封勛、考課之政。其屬有三:一曰 總部,掌文選;二曰司勛部,掌官制;三曰考功部,掌考核 」(【明太祖實錄·卷七十四】),吏部的職責得到進一步明確。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六月 ,明太祖朱元璋確定六部及下轄諸司的設官人數,其中吏部設有 主官尚書二人,副官侍郎二人 。吏部內設 總部、司勛、考功 三部,每部設郎中、員外郎各一人,主事各二人,吏部官員總共 十六人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正月 ,明太祖朱元璋以「謀不軌」的罪名誅殺左丞相胡惟庸,而後「仿【周官】六卿之制, 升六部秩,各設尚書、侍郎一人 」(【明史·卷七十二】),由此,吏部由原來的雙尚書設定變為單尚書,且尚書品秩都擡升為 正二品 ,不久後又在各部增加侍郎一人。吏部的屬部新設司封部,每個屬部設立郎中、員外郎、主事各一人。這時吏部屬部名稱雖然與之後有差異,但吏部機構設定和職能已經基本成型。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二月 ,明太祖朱元璋更改六部四個屬部的名稱,其中吏部總部更名為 選部

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八月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更名屬部為「 清吏司 」,其中包含告誡、激勵的意思。最終吏部的四個屬部: 選部更名為文選清吏司、司封部為驗封清吏司、司勛部為稽勛清吏司、考功部為考功清吏司

(圖片來源於網絡)

經過洪武時期的調整,吏部官員的人數和名稱正式定型,但在建文和永樂時期還有兩次比較大的變動。建文時期進行托古改制,六部諸司去除「清吏」兩字,六部尚書由 正二品 繼續擡升為 正一品 ,又在尚書和侍郎之間增設 侍中二人 官秩正二品 。明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以後「悉復舊制」,廢除了侍中制度,重新恢復尚書和侍郎的職權與地位。與此同時,明成祖朱棣因為遷都北平,於是設立 行在六部 。至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下令遷都北京, 六部移至北京,裁並北京行部和六曹清吏司 南京六部 並列不撤,但是前加南京二字,僅管理南京事務,尚書下設右侍郎輔佐,左侍郎時設時輟,侍郎以下官員名額也相應減少。大明政治中心完全移至北京,南京由此成為「 養望之所 」。

二、擔任歷任吏部尚書

從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正月起,到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四月終,有明一代,擔任過吏部尚書的共有98人。

其中,在 明前期擔任過吏部尚書的共有15人 :偰斯、洪彜、劉崧、阮畯、李信、陳敬、余熂、趙瑁、詹徽、翟善、杜澤、茹瑺、張紞、蹇義、郭琎;

明中期擔任過吏部尚書共有45人 :王直、何文淵、王翺、李秉、崔恭、姚夔、尹旻、耿裕、李裕、王恕、屠滽、倪嶽、馬文升、焦芳、許進、劉宇、張彩、劉機、楊一清、陸完、王瓊、石珤、喬宇、楊旦、廖紀、羅欽順、李承勛、桂萼、方獻夫、汪鋐、許贊、熊浹、唐龍、周用、聞淵、夏邦謨、李默、萬鏜、吳鵬、歐陽必進、郭樸、嚴訥、胡松、楊博、高拱;

明後期擔任過吏部尚書共有38人 :張瀚、方逢時、王國光、梁夢龍、嚴清、楊巍、宋纁、陸光祖、孫鑨、陳有年、孫丕揚、蔡國珍、李戴、趙世卿、楊時喬、趙煥、王象乾、鄭繼之、李汝華、周嘉謨、張問達、趙南星、崔景榮、李宗延、王紹徽、周應秋、房壯麗、王永光、閔洪學、李長庚、謝升、田維嘉、商周祚、莊欽鄰、傅永淳、李日宣、鄭三俊、李遇知。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明代吏部尚書籍貫

在地域分布上,明代「兩京十三司」的省級行政區劃中,除廣西布政司、貴州布政司外,都有人擔任過吏部尚書。 南方十省中,共出吏部尚書50人 。其中, 南直隸12人,江西12人,浙江12人,湖廣6人,福建3人,四川2人,雲南2人,廣東1人 北方五省中,共出吏部尚書47人 。其中, 北直隸13人,河南14人,山東8人,陜西7人,山西5人 。另有一人籍貫不可考。

整體而言,明代吏部尚書的籍貫分布雖然比較廣泛而且不均衡,但大致可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等級 主要集中在河南、北直隸、南直隸、江西、浙江五個布政司,共 63 人,約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二。 第二等級 為山東、陜西、湖廣、山西四個布政司,共 26 人,占總數四分之一左右。 第三等級 為福建、四川、雲南、廣東四個較偏遠地區的布政司,它們零星出現過幾任吏部尚書,總共僅有8人,不到總數的十分之一。

另外,明代各省所出吏部尚書人數與各省進士數在全國所占比重大致保持一致。這也好理解,明代官員尤其是文職官員基本都是進士出身,一省所出進士。據吳宣德所著的【明代進士的地理分布】中【明代直省進士分布見表】所記載, 明代進士可納入地理分布統計的(交趾、高麗、遼東除外)總數為24788人 。其中,進士人數2000人以上的,依次是 南直隸3892人、浙江3444人、江西2756人、北直隸2419人、福建2337 人 五省,其後是 山東1734人、河南1684人、湖廣1501人、四川1422人、山西1139人、陜西1022人、廣東883人、雲南 247 人、廣西 209人、貴州 99 人 (吳宣德:【明代進士的地理分布】)。而明代吏部尚書的籍貫主要集中在河南、南直隸、北直隸、江西、浙江、山東等地區。從各省所出進士數和吏部尚書人數對比看,一般一省進士數較多的,擔任吏部尚書者也較多。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四、明代吏部尚書入仕途徑

明代的98位元吏部尚書除洪彜(洪彜有可能也是非進士出身)不可考外,共有 84人為進士出身 ,比例超八成, 薦舉次之,共有8人 ,將近十分之一,其余的 3人出身於國子監 (南直隸翟善;湖廣茹瑺;北直隸郭琎),另有 2人屬前朝舊臣 (南直隸偰斯為舊元嘉定知州;浙江阮畯為舊元教官)。事實上, 薦舉、國子監、前朝舊臣三條入仕途徑集中在明前期 明代中後期的吏部尚書均為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