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北京天壽山陵區,最多能容納多少個皇帝陵墓?

2024-04-27歷史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昌平天壽山(原名黃土山)下,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地勢平坦,南面開闊,一條小河曲折蜿蜒將整個陵區一分為二,負陰抱陽。明代堪輿大師廖均卿認為這裏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在此營建陵墓利於子孫後代,因此被永樂皇帝欽定為萬年壽域,並將黃土山更名為天壽山。

自永樂七年五月明成祖長陵在天壽山南麓動工營建,到崇禎皇帝葬入思陵,期間235年,先後修建13座皇帝陵墓(按輩分依次:明成祖長陵、明仁宗獻陵、明宣宗景陵、明英宗裕陵、明憲宗茂陵、明孝宗泰陵、明武宗康陵、明世宗永陵、明穆宗昭陵、明神宗定陵、明光宗慶陵、明熹宗德陵、明思宗思陵)、7座妃子墓2座太子墓(明成祖妃墳兩座:東井、西井,明憲宗萬貴妃墳,明世宗三妃墳:悼陵,明世宗四妃二太子墳:五子墳,明世宗賢妃墳,明神宗五妃墳:鄭貴妃墓)、1座太監墓(王承恩墓),形成了一處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皇家陵寢建築群。

其實,早在明光宗朱常洛去世時,天壽山陵區就找不出佳穴吉壤了,慶陵的選址十分不易!內閣大學士劉一燝、韓熿、禮部尚書孫如遊、制敕房辦事中書舍人陳明晰等人對天壽山陵區仔細巡查,向明熹宗提出想在「景泰窪」築陵的建議。「景泰窪」位於明仁宗獻陵、明英宗裕陵之間,是164年前景泰皇帝朱祁鈺為自己修建的陵寢(遺址)。土木堡之變後,朱祁鈺臨危受命登上皇位,1456年皇後杭氏病故,朱祁鈺便在獻陵以西黃山寺二嶺南麓營建了壽陵。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成功,景泰帝朱祁鈺被廢為郕王,壽陵玄宮亦被摧毀。此後,這片陵區便蛇鼠出沒,一直荒蕪,被喚作「景泰窪」。明光宗與此建陵,既有僭分之嫌,也是萬般無奈,天壽山佳穴蔔選殆盡,已找不出能與「景泰窪」相比之地。

等到修建明熹宗德陵時,佳穴更是難尋,只能「蝸居」譚裕嶺的「蜘蛛穴」。另外,當時朝廷還面臨嚴重危機,國庫匱乏,負責建陵的工部尚書薛鳳翔請求發放帑銀百萬兩,但崇禎皇帝只拔銀50萬兩,尚有150萬兩的缺口。德陵工程前後拖了5年之久,最後還是在大臣們的捐款幫助下,才勉強建了起來,但規制能減盡減,甚至最重要的玄宮從「五室三隧」變為「三室一隧」,左右配殿直接消失。崇禎皇帝上位以後,認為十三陵的風水已盡。【罪惟錄】中說崇禎皇帝為自己選址,遍求天壽無吉壤,只好在京畿尋找新的陵區,並看好薊州鳳台山一帶,不想李自成攻入北京,自己自縊煤山,身死國滅,相中的陵區便宜了愛新覺羅家族,成了後來的大清皇陵——清東陵。

因此,民間一直流傳著十三陵風水略差,選址不好,導致明朝滅亡的傳聞。從兆域規模來看,也是有那麽幾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