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賈漢卿:塞外各地的私塾類別——塞外的學制與私塾(3)

2023-12-10歷史

塞外各地的私塾類別 —— 塞外的學制與私塾(3)

賈漢卿

當年塞外各地的私墊,曾有以下四種類別:

專館 :專館是由當時的王公、將軍、官僚、地主以及富商大賈,在揚名聲顯父母與「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傳統下,壟斷文化,輕視勞動,培養他們後世子孫,為統治王朝的忠實爪牙。

基於那些所謂「不讀書萬卷,焉能奉君王」的習慣勢力,即以重金束侑,延請一些著名的舉人學者,設定書館,專教個人子女,因此就叫做「專館」。

一俟受業弟子,金榜題名,登入仕籍,他們就騎在了人民頭上,橫行稱霸,可以作威作福真是享不盡的榮華,受不完的富貴,光宗耀祖。

散館 :清朝時期,塞外各地,自漢民激增以後,曾有一些教書先生,在每年陰歷正月十五或者是二月初二左右,冠以個人姓氏,寫便了某書館的紅紙字條,貼於書館門首,作為預告。

開館的這天,一般勞動人民的子弟,前往就學,因為它的生徒眾多,並非一家人的兒女,所以一般人稱之為「散館」。

當時教書先生所收的學資,是按門徒的文化程度而決定。年齡大、程度較高的學生,除了講讀、開筆,代替業師教授年歲尚小的窗友外,先生日常炊飲,也是由他們來輪流操作。

鄉村塾師所用的生活資料,如米面柴炭,多由兒童家長,隨時攤派,每個節日,也是依據地方習慣,分別饋送。

開館與下學的時候,他們為了討好先生,也備置肴饌,預訂下年度的執教。

冬學 :當年武川、陶林一帶,在放墾之後,一般鄉農,曾邀請那些失意商人與粗通文字者,在每年秋後組收附近兒童,開設冬學,當時也叫做冬書房,直到明春農忙時期,多數兒童參加田間勞動,冬學解體為止。

凡是這一類別的教書先生,他們只能認識些普通文字,有時還錯讀音韻,誤人子弟,形成了嚴重的荒誕現象。

在冬書房按照季節結束後,他們又以巫術相面、賣蔔,占卦、陰陽、堪輿等迷信活動來維持生活。

有的就代替那些家資富有的鄉農,記錄一些人工賬簿,長時期的住在大夥房,等候冬學的恢復。

清代末葉,塞外文化,尚未開拓,凡是鄉間教書的先生,須具有繕寫訃告、婚帖、對聯契約以及回稟衙署檔與選擇黃道吉日的普通常識,每事必問,竟成為當地的孔聖人。

更有一些代寫狀紙,乘機敲詐,所謂黑筆雜人之流,這也是當年常有的現象。

牛犋書房 :當年五原一帶,因為漢民較少,居住分散,開設書館,深感不便,因此曾有一些商人與地主富農,委托記賬先生順便兼代啟蒙兒童之業,課以識字寫作。

在那個時候,一般人對這類私塾,叫做牛犋書房。

辛亥革命以前,他們仍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四言雜字】等為主要課程,經過幾年的時間,入塾兒童。

只要能認識些普通漢字,具有管理人工小賬的能力,就達到了家長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