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三國巫師互誇,竟然創造出一五字成語!

2024-04-10歷史

成語絕大多數都是四個字的,但其它字數的也有。比如三個字的,安樂窩。五個字的,快刀斬亂麻。六個字的,有誌者事竟成。八個字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九個字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還有十幾個字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雖然字數不同,但它們都是成語。

今天咱們就聊一個五個字的,小巫見大巫。

巫古代指替人祈禱求神的人。小巫見到大巫,就是小巫覺得自己的法術不如大巫高明,直接就不出手了。出處是唐代歐陽詢等人編著的【藝文類聚】,兩個主人公分別是三國時期的陳琳和張纮。

陳琳就是官渡之戰時幫助袁紹寫討賊檄文罵曹操的那個人,一篇文章把曹操祖孫三代都罵了。當時曹操頭風病犯了,正躺在床上頭疼呢,看到文章直接氣好了。因為此事,陳琳還被稱為「三國第一噴子」。

並且,因為這篇文章寫得太好了,哪怕被罵的狗血淋頭,曹操也沒有記恨。後來袁紹失敗,陳琳還以為自己完了,沒想到曹操完全不在意,直接讓他來自己這裏當官。

此事能證明曹操大度惜才,但也能說明,陳琳太有才華了。可就是這麽牛的人,在小巫見大巫的典故中,竟然主動說自己是小巫,在東吳集團做官的張纮,才是更加有文采的大巫。

張纮名氣比陳琳差遠了,但絕對是一個牛人。

孫策剛剛創業的時候,張纮就是股肱之臣。他看到孫策每次打仗都親臨第一線,就勸他說,主將是統籌全域的,三軍性命都系於主將一身。所以一些小寇小賊,您就不要以身犯險了。您要珍惜上天給您的才幹,不要讓大家跟著擔憂。

孫策聽完,表示你說的對,我確實做得不好。但是,我不想改啊。

後來,孫策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但是追手下敗將時,在山林中被幾個不入流的小兵殺了。如果他能聽從張纮的建議,可能歷史都會覆寫。

張纮還做過兩次大事。一個是孫策還活著的時候,他被孫策派到許都送奏章。許都是曹操的地盤,曹操又愛才,看到張纮這樣的人愛不釋手,直接就給留下了。後來孫策去世,曹操想趁著他們辦喪事進攻東吳。

張纮說,趁人喪事用兵,違反道義。如果不能取勝,還會結仇。不如趁此機會厚待江東,既能得到美名,還能交個朋友,以後多個助手。

曹操一想,也是這麽回事,就采取了張纮的建議。不僅沒有出兵,還封孫權為討虜將軍,兼會稽太守。並且任張纮為會稽東部都尉,希望他可以勸降孫權。

但是張纮一直感念孫策的知遇之恩,到了會稽後不僅沒有勸降,還直接成了孫權的得力助手。也就是說,曹操相當於親手把張纮又送回了江東。

當時孫權剛剛掌權,局勢動蕩,很多大事都是張纮在背後出謀劃策。每當有重大決策,都是張纮與張昭一起起草文書,所以張纮和張昭被稱為「東吳二張」。

張纮還寫過一篇歌頌東吳孫氏的文章,把孫堅擊破董卓,扶持漢室的功績,以及孫策平定江東,建功立業的過程,事無巨細都寫了進去。孫權讀完後大受感動,說您對我們家,真是太了解了。

因為這些事情,孫權的母親吳夫人不止一次感謝過張纮。

張纮臨死前還辦了一件大事,就是建議孫權離開吳郡移都秣陵。秣陵位於今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也就是說,東吳是在張纮的建議下,才遷都南京的。

張纮在東吳位置很高,幾乎與張昭不分上下。如果孫策去世時他沒有在曹營,而是在東吳,應該也是托孤重臣之一。

張纮名氣沒有張昭周瑜等人高,應該是因為死的太早了。他去世時孫權還只是討虜將軍,他的影響力自然也有限。

陳琳和張纮雖然分屬不同陣營,但是倆人互相欣賞。有一次張纮看到栩榴枕感覺很好,就寫了一篇賦。北方的陳琳看到後,特別欣賞,多次在宴會上公開稱贊。

後來陳琳寫了【武庫賦】和【應機論】,張纮也認為特別好,也是在多個場合公開稱贊,還給陳琳寫了一封信,說你這兩篇文章寫得太好了,風格、見解、語言,我都特別喜歡。

陳琳接到信後,特別感慨。他給張纮回信謙虛地說,我生活在北方,訊息閉塞,很少與天下名士一起探討文學。即便是在當地有些才名,也是因為這裏文風不盛,沒有高人,我才能勉強冒尖,並不是我的才學達到了什麽高度,當不起你的誇獎。

我的才學與你相比,差距太大了,就是小巫見大巫。我這個小巫見到你,已經沒有什麽法術可以施展了。

從此之後,小巫見大巫就成了自我調侃或者嘲諷他人的常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