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澤東兩回韶山,曾藏身滴水洞12天,晚年遺願:再回滴水洞

2024-04-06歷史

1959年,6月。

毛澤東回到了闊別32年之久的老家韶山沖。

「沖」的意思便是群山拱衛下的一塊小平地,這塊地方成為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發家致業的根基。

兒時離別,中年回鄉。

這一次的回鄉,毛澤東的心中多有感觸。

這個地方本就屬於貧寒地區,韶山沖有一句著名的俗語:

「有女莫嫁韶山沖,紅薯柴棍子過一生。」

出生在這裏的農家子弟,大多數人的命運幾乎和父輩一樣。

生於此,終於此。

外面的世界即便再熱鬧,也和這群人沒有什麽太大的關系。

這裏是個極度貧窮的地方,其實這樣的地方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一樣。

大多數的繁華城市,一方面是有真正的經濟扶助,另一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

毛澤東父輩們所在的小山村,大多數人的未來命運只能是一個普通人。

這裏交通不發達,資訊更加的閉塞,壓根沒有什麽優勢可言。

而且,生於封建時代的大多數農家子弟,他們也沒想著要走出大山。

能夠在老家安安穩穩的度過一生,足矣。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大多數城市也一樣,我們能夠真切的感受到,占盡時代紅利的那些城市究竟發展的有多快,而那些從來沒有地理優勢的城市,它們的發展又到底有多麽的緩慢。

早已經停滯的東三省經濟,拼死發展不起來的太行山經濟,處在這些方位的城市幾乎面臨著相同的宿命。

這些城市無緣享受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

不是這些城市沒有發展,也不是這些城市落後。

而是有些城市真的發展太快。

就像年少追夢的毛澤東從走出大山的那一刻,才知道,原來慈禧、光緒皇帝早已經去世。

原來外面的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就是時代發展,帶給人真真切切的感受。

毛澤東此次回鄉,家鄉仍舊是個貧窮落後的小鄉村。

這天黃昏,毛澤東乘坐一輛灰色蘇制吉姆車抵達韶山沖的一家招待所。

下車的那一刻,毛澤東站在原地環顧四周,似乎年少的記憶開始覺醒,他擡著頭不斷的眺望遠方。

大家後來才知道,毛澤東那天眺望的地方,正是安葬毛澤東雙親的墓地。

當地工作人員為了歡迎毛澤東的到來,專門找來一台柴油機發電。

柴油機工作了幾個小時便已經歇菜,毛澤東一改往日夜間工作的習慣,在招待所早早入睡。

毛澤東睡覺有什麽習慣呢?

清晨五點入睡,十點起床。

在抗戰年代,毛澤東剛開始的作息規律和平常人一樣,但是自從紅軍開始長征以後,敵人深夜突襲包圍的事情經常發生。

這些夜間突然發生的突襲戰,讓剛剛從睡眠中驚醒的毛澤東壓根沒法安心迎戰。

後來,毛澤東身邊的事務越來越多,他開始轉變自己的睡眠習慣。

這樣一來,他有大量的時間可以應對一些緊急戰事。

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大多都知道他的這個習慣,他這一次回到老家早早入睡,工作人員仍舊以為毛澤東第二天會很晚起床。

為此,工作人員當天也早早入睡。

重回故鄉,毛澤東十分的激動,他在第二天一大早就已經醒來。

他知道身邊的警衛員、工作人員還在入睡,便準備自己上山拜祭自己的父母,省的也打擾其他人。

當工作人員被人從睡夢中推醒才猛然發現:

毛澤東不見了!

這在當時可是大事,工作人員急急忙忙跑出招待所尋找毛澤東。

工作人員經過一番打聽之後才得知,原來毛澤東因為昨天睡得早,一大早就上山拜祭父母去了。

因為此次出行倉促,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並沒有來得及準備拜祭用品。

不少人只能在現場幹著急,幸好旁邊的一個工作人員靈機一動,從附近摘下及幾枝松枝遞給了毛澤東。

毛澤東接過松枝,低聲彎腰將松枝放在父母墳前,隨後鞠了三躬。

這場看似簡單的拜祭,卻藏著毛澤東別樣的真情。

在父母墳前,毛澤東哽咽的說到:

「前人辛苦,後人幸福。」

工作人員看著毛澤東父母墳墓早已經一片荒蕪,請示毛澤東要不要簡單修理一下,毛澤東斷然拒絕,只是讓保持原來的樣子就好。

拜祭父母之後,毛澤東回到了年少時居住的地方。

在老家,他看到了墻上掛著的母親舊照,毛澤東瞬間哽咽。

墻上的那張合照,正是當年毛澤東將生病的母親接到長沙後,拍下的一張合照。

照片中的四個人,大多沒有笑容,四個人都朝著前方望去。

這也是毛澤東兄弟一生中,和母親留下的唯一一張合照。

毛澤東年少的故事很多人都聽說過,他是個頑皮的孩子,可這樣頑皮的孩子恰好遇到了一位極其偏執的父親。

在父親的眼中,年少的毛澤東是個懶而無用、為子不孝的人,他們父子倆的關系一度十分的惡劣。

而一向篤信佛學得母親,則是一個溫柔良善的女子。

她在父子倆中間時刻扮演著一個和事佬的角色。

毛澤東此次回鄉,對於已故母親的念叨仍舊要遠遠超過母親。

父親在他的心中,始終是個心結。

他理解不了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更理解不了他年少所謂的追夢、讀書理想。

在韶山老家,毛澤東來到一戶農家,和身邊的群眾親切交談。

房子的主人毛霞生 聽到這個訊息,急急忙忙從田裏一路狂奔,跑回了家裏。

那時的他身著短褲,兩腿全是泥巴,他趕緊搬來了凳子讓毛澤東坐下。

他自己則拘束的坐在旁邊。

初見毛澤東, 毛霞生十分的緊張, 坐在毛澤東身旁的他不怎麽說話,話題全靠毛澤東引。

恰巧毛澤東想抽煙,便給身旁的 毛霞生 也遞了一支。

毛霞生 看到毛澤東給自己點煙,拿煙的手嚇得哆嗦,毛澤東怎麽點都點不著。

毛澤東趕緊安慰毛霞生,讓他不要緊張。

他風趣的說到:

「不要緊張,自己人嘛,舊社會老百姓見了官就害怕,如今怕麽子呢?我小時候常來你家,喜歡坐你家的門坎。「

我還抱過你咧,你還尿濕過我的褲。

聚在旁邊的眾人,被毛澤東的這句話逗得哈哈大笑,身旁的毛霞生也默默的笑了。

那一刻,他才明白,毛澤東竟然如此的平易近人。

這在以前的封建社會裏,他想都不敢想。

此次重回老家,毛澤東還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對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說:

「想在滴水洞修幾間茅屋,你們省委研究一下,在這個山溝裏修幾間茅草房,省裏開個會,其他領導來休息一下也可以嘛!」

滴水洞的位置在哪裏呢?

滴水洞位於韶山的西面,南面是龍頭山,北面是黃峰山,西面是牛形山。

這地方中間有一條小溪緩緩的流淌,山水還可以煮水飲用,三座山將滴水洞環抱其中,三個方向的天然屏障,讓滴水洞成為了一個深幽清雅的好地方。

這裏還是毛澤東祖先居住的地方。

關於滴水洞,毛澤東曾經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過:

「我的老祖宗就住在滴水洞旁邊的虎歇坪,為了選擇這個地方,請風水先生蔔了11天時間。」

封建時代的老人,對於風水學說有著崇高的敬意。

毛澤東的祖先就居住在這裏,後來毛澤東這一支先輩偏偏不信邪,他們眼光不是想著風水好,而是能夠有一片良好的耕地。

終於,幾番檢視之後,上屋場一帶擁有肥沃的土地,這家人舉家從滴水洞搬遷到了上屋場。

這片耕地後來成就了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也讓他的生活開始變得越來越來。

而毛澤東之所以對滴水洞有著特殊的情感,也不僅僅是因為這裏曾經是他先祖待過的地方,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很多親人去世後就埋在這一帶山上。

對於家鄉這份特殊的情感,毛澤東寫下了一首詩: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毛澤東回到北京之後,湖南省委開始對滴水洞一帶控制,同時對外宣稱成為「禁區」。

1960年,湖南省委開始修建滴水洞工程。

從開始動工的那一刻,湖南省委專門給這個工程命名 「二0三」工程 ,這裏成為閑人不可進入的地區。

滴水洞一共修建了三棟樓房,也是幾處很普通的住宅。

  • 一號樓是毛澤東專用樓;

  • 二號樓為客房,專供陪同毛澤東來的負責人居住;

  • 三號樓同樣為客房,專供毛澤東身邊的警衛人員居住;

  • 為了進入方便,工作人員還專門修建了一條從韶山通往滴水洞的柏油馬路。

    這三棟樓房的四面全部被圍在叢林中,一般人很難會想到這是毛澤東會居住的地方。

    1962年,滴水洞工程竣工,兩年後開始正式接待中央領導人。

    1966年,6月。

    同樣是六月的季節,毛澤東再一次回到了韶山。

    此次回鄉和上一次不同,毛澤東這一次是 偷偷回鄉 ,家鄉人並不知道毛澤東在這裏。

    六月酷暑,偉人回鄉。

    七年前,毛澤東同樣來過這裏。

    那一年他,親自見了韶山的百姓,也拜祭了自己的父母。

    這裏對毛澤東而言,他是家思,也是鄉思。

    在長沙到韶山的公路上,毛澤東坐在一輛灰色吉姆車上不斷向車外望去,故土似乎對他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汽車緩緩駛入滴水洞,毛澤東擡頭看到了幾座青灰色的平房。

    這裏便是滴水洞房屋了!

    六月的韶山,天氣酷熱,毛澤東下車的時候,已經滿身大汗。

    進入滴水洞之後,氣溫瞬間下降,毛澤東沒有想到這裏竟然還是一個絕佳的避暑聖地。

    他高興的說到:

    「這個洞子天生一半,人工一半,怕是花了不少錢哪!既然修了,就要管理好,不要破壞了。」

    他滿懷激動的心情,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繞著滴水洞轉了一圈。

    自從毛澤東偷偷住進滴水洞之後,滴水洞附近成為了禁區,很少有人能夠靠近。

    在炎熱的季節裏,毛澤東還會選擇到不遠處的韶山水庫遊泳。

    這一年的他,已經73歲的高齡,他的遊泳技術仍舊不遜年輕人。

    工作人員常常勸說毛澤東多註意身體,不要過量運動,也避免長時間外出。

    不過,這一次毛澤東再回韶山的訊息還是差點暴露。

    那天,韶山公社黨委書記毛繼生的女兒當時在滴水洞撿柴火,當她擡頭的時候,恰好看到一輛汽車,汽車上的毛澤東正好用手拉開了窗簾。

    她回到家裏,便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家人。

    滴水洞的工作人員看到毛澤東的行蹤暴露,馬上前往毛繼生家中,吩咐他不要亂講話,她女兒看到的更不要對外張揚。

    就這樣,毛澤東第二次回鄉的訊息被悄悄的摁了下來。

    在這裏,毛澤東寫下了一首我們很少聽說的詩:

    正是神都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
    青松怒向蒼天發,敗葉紛隨碧水馳。
    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釭綠走旌旗。
    憑闌靜聽瀟瀟兩,故國人民有所思。

    與以往作詩風格不同,毛澤東的這首詞更多的展現了自己的憂愁。

    這種意境,在毛澤東的眾多詩作中已經屬於罕見。

    滴水洞這個神秘的地方,他悄悄呆了十二天的時間。

    毛澤東臨走的時候,握著滴水洞管理員廖時雨的手,他說:

    「你要把房子管好啊,我還要回來的。」

    說完這句話,毛澤東又轉身進入了滴水洞,那一刻所有人都明白,毛澤東不舍得離開這裏。

    滴水洞的工作人員看到毛澤東坐了下來,急忙給他 泡了一杯茶,又洗了幾個水蜜桃放到了他的身旁。

    毛澤東拿起水蜜桃開心的吃了幾個,他邊吃邊站起來打量著自己居住的房間,終於上了汽車。

    汽車從滴水洞出發,讓人奇怪的是,這輛車卻走得很慢。

    汽車慢慢駛離滴水洞,大家清楚的看到,毛澤東的車子停在了毛氏宗祠的門口。

    車內的毛澤東望著祠堂,默默的低下了頭。

    一會,汽車從大家的視線中消失。

    毛澤東可能不會想到,這一別就是一生。

    他再也沒能再回韶山看一看,也沒能進入滴水洞居住。

    當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曾經真情揮手告別的一切,竟然只能存在於記憶中。

    你會明白,這是一件真的很痛心的一件事情。

    那一天,毛澤東在離別時說了一句難忘的話:

    「還是走吧,我也身不由己吶!」

    毛澤東又何嘗不會知道此次的離別對於他來說意味著什麽。

    生離死別,這本來就是生活中的我們都要經歷的人生四大事。

    不只是你,不只是我,其實大家都一樣。

    1976年,9月8日。

    毛澤東病重,關於滴水洞的故事被重提。

    對於家鄉的滴水洞,他仍舊滿是思念,他提出想回韶山滴水洞。

    故鄉養老,葬於故鄉。

    這是他晚年最後的一個遺願。

    但此時的毛澤東已經病重,他的身體壓根經不起長途顛簸的折騰,可毛澤東仍舊提出了這個要求。

    大家沒有辦法,只能安排相關工作人員,準備啟程南下。

    當時北京方面已經傳出訊息,吩咐湖南省委做好接待毛澤東的準備工作,毛澤東可能要近期返回家鄉。

    同一天,韶山滴水洞的管理員 廖時禹 也接到電話通知,湖南省委第二書記 張平化 夜晚要來檢查滴水洞的居住情況。

    事情最後還是發生了變化。

    到了深夜十二點的時候, 廖時禹 又突然接到通知,暫時不去了。

    當時的廖時禹只是心裏納悶,難道毛主席暫時不回來了?亦或是拖延幾天,毛澤東還會回來?

    他帶著這份疑惑,仍舊讓大家好好做好滴水洞的接待工作。

    那時候,他還不知道毛澤東的生命即將走向盡頭。

    1976年9月9日,0時10分。

    毛澤東永遠的閉上了眼睛,與世長辭。

    他老年回鄉休養的願望最終還是沒能實作。

    故鄉似乎是每一代人永遠的心結。

    它可能沒有那麽的繁華,也可能是一個貧寒落寞之地。

    但人到晚年,首先想到的事情大多都是歸鄉入土。

    華夏幾千年文明,落葉歸根是每一代人走向終點的最後選擇。

    毛澤東是一代偉人,他病逝之後之所以沒有將他送回韶山安葬,初衷仍舊是希望每一代人都能夠在北京看到毛澤東的遺容。

    兵荒馬亂的時代裏,一位少年持槍織夢,長纓縛龍,歷經無數的艱難險阻終於建立了一個新時代。

    那時歷經百年戰亂的華夏大地,早已經千瘡百孔。

    七十年過去,我們終於看到了一個強大的祖國。

    騰飛的經濟、林立的高樓,這些不是從來都不會是時代的阻力,它是時代發展最好的見證。

    斯人已逝,唯有時代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