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粟裕與陳賡巧遇,陳賡推心置腹道:你犯了2個大忌,怎能不挨整?

2023-12-24歷史

粟裕的軍事才能毋庸置疑,解放戰爭之初,中原戰場上那麽困難的環境,都讓他一一化解,帶著部隊殺出一片天地。但軍事才能強,並不代表政治才能也強,粟裕仕途不順屢遭打壓,也與此有很大關系,陳賡對此一語道破天機,說他犯了兩個大忌,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01 科班出身與棄筆從戎

粟裕和陳賡,兩個人都是老革命,南昌起義時都參與其中。不過因為出身不同,再加上入伍又先後,兩個人最初的職級還是差別很大的。

當時,陳賡已經擔任營長之職,而粟裕只是起義軍總指揮部警衛班的一個小小班長。年齡不是兩個人職級差距的主要原因,因為粟裕只比陳賡小4歲。

產生差距的原因,可能在於陳賡是黃埔一期生,真正的科班出身,而粟裕則是純粹的半路出家。在加入軍隊前,粟裕考入師範學校,還做過老師,是一個妥妥的知識分子,參軍也算是棄筆從戎。

不過幸虧他選擇了參軍,如果一直當老師,我軍將失去一個優秀將領,而得到的可能只是一個沒什麽名氣的普通老師而已,所以說,正確的選擇大於錯誤的努力啊同誌們!

雖然後來兩人逐步晉升並成為至交好友,但當時的兩個年輕人,互相之間根本不認識,陳賡主要跟在賀龍手下,而粟裕則在葉挺的部隊中。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後來的戰鬥生涯中,兩個人充分發揮了各自的才能,職務也不斷升遷。到長征時,陳賡在中央紅軍任幹部團團長,而粟裕則是紅四軍的參謀長。總體而言,粟裕的升遷速度相比陳賡要快一點。

這主要是因為兩個人所在的隊伍不同,戰爭年代想要升遷,最重要的就是戰功,而粟裕所在的紅四軍,顯然要比陳賡所在的中央紅軍打仗要多。

中央紅軍主要職責是保護核心領導安全,消滅敵人不是最主要的,保護領導人才是第一要務,所以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而且也是能避則避。

而粟裕所在的紅四軍,更偏向於野戰軍性質,唯一的目標就是打勝仗,是如何更大程度地消滅敵人。所以紅四軍打仗的次數多,只要抓住機會就會啃敵人一塊肉,積少成多戰功自然也逐步積累。

不斷戰鬥的過程,也是粟裕快速刷經驗的過程,原本就是做過老師的知識分子,接受起各種軍事理論,自然要比其他人更快一些。而且在戰鬥後粟裕還特別善於總結。

也可能是之前沒受過完整軍事教育的原因,粟裕總結的戰法更偏向於出奇制勝,打起仗來天馬行空,連林帥都評價他打的都是「神仙仗」。

於無聲處聽驚雷,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出奇制勝,這就是粟裕,也是他率領華野不斷崛起的根本所在。當然,這都是後話

02 首次見面配合默契

井岡山會師後,粟裕的職務已經反超陳賡了。

當時陳賡是第一師師長,而粟裕則成為軍區司令員,已經是能獨當一面的高級將領了,兩個人的級別開始逆轉,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建立新中國而奮鬥。

因為兩人屬於不同的部隊,此時他倆並沒有太多交集,彼此之間也不熟悉,直到解放戰爭之初,粟裕打出了驚人的「七戰七捷」,才讓更多人註意到他的軍事才能,這些人中就有陳賡。

之前名聲不顯的粟裕,一下成為全軍矚目的焦點,陳賡對粟裕敬佩不已,這也是後來陳賡願意服從粟裕指揮的原因所在。陳賡知道,易地而處自己未必能打出如此漂亮的戰鬥,粟裕的軍事才能完全在自己之上。

1947年劉鄧大軍拉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按照中央指示,粟裕所部為大軍提供保障,陳賡需要配合粟裕作戰,相當於把陳賡納入粟裕的指揮序列。

這是兩個開國大將第一次親密合作。兩個人聊起過往的戰鬥經歷,大有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的意思。陳賡佩服粟裕天馬行空的指揮,不斷向他取經,而粟裕則是傾囊相授,一點都不藏私。

粟裕也對陳賡的冷靜和沈著敬佩不已,兩個人一有機會就相互交流心得經驗,並在之後的戰鬥中套用完善。互相學習不斷提升,首次合作的兩人如良師益友,也因此結下深厚的友誼。

建國後,主席點名讓粟裕任總參謀長,上任之後,他提出培養國防人才的設想和計劃,並推薦陳賡負責此項工作,由此陳賡成為哈軍工的建立者和首位院長。

戰場上兩人並肩作戰,和平時期共同為國防建設獻策出力,粟裕和陳賡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

03 粟裕受打壓,陳賡直言:「你犯了兩個大忌」

粟裕屬於那種純粹的軍人,軍事才能毋庸置疑,絕對當得起「戰神」之稱,但他的政治才能,與軍事才能相比,完全就是天上地下。

1958年,因為工作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再加上過於正直不願意迎合別人,粟裕受到了批判和打擊,致使職務一降再降。

他是一個有才華有見識的將領,但他的執著和倔強,讓他仕途不順。1961年,正在養病的粟裕偶然遇到陳賡,陳賡還就這個問題專門和他談過,直言他「翻了兩個大忌」。

一是剛正不阿,現在是和平時期,不是當年戰場上,剛正不阿不懂轉圜的性格,與現在的環境不合適,必然會遭到政治上的孤立。

二是過於堅持自我的意見,不接受上級和其他人的建議,甚至是直接對著幹。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不要過於堅持自我,否則就是剛愎自用了。

憑借著兩人的關系,陳賡的話也是肺腑之言,粟裕聽了之後也知道都說到了點子上,但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如果懂得奉承,那也就不是粟裕了。

所以粟裕雖然知道陳賡說得對,但自己確實做不到,因此也只能低調做人,從此遠離政治場合。而更可惜的是,兩人這次短暫的相見,竟成了最後一次暢談。

1961年3月,陳賡在上海病逝,終年58歲。驚聞噩耗,粟裕心中難過不已,以後再也沒不會有人,如此推心置腹地指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