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此人與日軍血戰富金山,十天傷亡九成,號稱「鷹犬將軍」

2024-07-18歷史

此人與日軍血戰富金山,十天傷亡九成,號稱「鷹犬將軍」

1938年6月至10月,歷時近5個月、戰場輻射到豫、皖、贛、鄂四省,參戰軍隊多達110萬之眾的武漢會戰,大大小小戰鬥不下百次,中國軍隊以傷亡40余萬人的代價,殲滅日軍25.7萬人。除過萬家嶺戰役,為什麽血戰大別山是中國軍隊打得最暢快淋漓的一仗?其戰績如何呢?

1938年8月下旬,日軍進攻武漢的三路日軍中沿大別山進攻的一路,日軍第2軍在東久邇宮率領下,打算沿大別山北麓,從六安、固始、潢川進攻信陽,順平漢線南下,從北麪包抄武漢。從合肥出發的另一路日軍第10和第13師團則準備攻打六安、霍山,再控制潢川、商城一線,然後沿平漢線南下,協同日第11集團軍進擊武漢。

中國第五戰區司令官白崇禧根據情報探知了日軍的意圖,在長江北岸的大別山設定了層層關卡阻擊日第2軍,武漢會戰之血戰大別山即將拉開序幕。

戰略和戰術上的準備

在武漢會戰前,蔣介石便明確了此次戰役的最終目標:武漢守是守不住的,阻擊敵人、拖住敵人、消耗敵人,保存有生力量,給武漢的工廠、學校、政府機關爭取盡可能多的轉移時間。

根據蔣介石這一戰略方針, 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集結第5戰區主力之宋希濂、張自忠、孫連仲、胡宗南部,分別在大別山南麓和北麓進行了針對性布防

大別山南麓,中國軍隊由第4兵團司令李品仙領第26、29、21集團軍駐守潛山、太湖一線,從側面襲擾敵人。

大別山北麓,則布置了四道關卡,迎擊來犯之敵。

第一道為 宋希濂 率領的71軍在商城以東的葉家集集結,把守大別山峽口要塞富金山;第二道由 孫連仲 第三軍團下轄、剛剛獲得台兒莊大捷的主將田震南帶領其麾下的30軍在商城和小界嶺正面迎敵;第三道更厲害了,由中國十虎將之首的 張自忠 將軍負責固守潢川;最後一道由從陜西戰場調來的 胡宗南 第17、22集團軍把守羅山到信陽一帶。

事後證明,國民黨軍隊無論在戰略還是戰術上的表現,都可圈可點,這是這場戰役最終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前提條件。 獵槍已經架好,只等豺狼來犯

李品仙重創日第6師團

1938年6月26日,制造了南京大屠殺的日第6師團占領小城太湖,李品仙麾下的楊森、徐源泉部從側面進攻日軍,經過三天激戰奪回太湖,配合李品仙兵團在大別山南麓與日軍展開拉鋸戰,阻滯日軍。中國軍隊炸毀日軍的陸路補給線,使日軍只能依靠水路補給線,遲滯了日軍的進攻,沈重打擊了在中國戰場素無敗績的第6師團,為武漢大轉移爭取了時間。

孫連仲借天之勢立威霍山

大別山地區獨特的氣候,成了武器裝備落後的中國軍隊戰勝海陸空協同作戰的日軍最得力的幫手。

1938年8月27日,日軍第10、13師團冒著大雨分別向六安和霍山發起攻擊。日軍的第10師團師團長就是【亮劍】裏的日軍第一司令筱冢義男。按照以往經驗,日軍拿下這兩座小城是分分鐘的事,但是他們忽略了大雨中飛機不能升空、泥濘的道路絆住了坦克的腳步這些氣候因素,失去了空中炮火和機械化武器的加持,日軍在中國軍隊面前的優勢立刻消失殆盡。

日軍第10師團遭到中國第5戰區第3兵團總司令孫連仲率部頑強抵抗, 8月28日,日軍第10師團增兵至3000人,第13師團也奉命增援第10師團向霍山進發。中日軍隊又激戰一天一夜,日軍楞是兩天兩夜也沒能如願按期拿下六安和霍山兩座小城。最終還是在天放晴後,日軍的飛機、坦克等重型武器齊上陣,才攻陷六安和霍山。

孫連仲部借天氣立威,阻滯日軍兩個師團於霍山、六安兩天兩夜,而霍亂趁高溫肆虐,更讓日軍焦頭爛額、叫苦不叠。

日軍第13軍團攻陷霍山後,依靠重武器迅速占領了葉家集地區,準備向富金山、商城一帶發起進攻。但炎熱的天氣在陰雨後讓空氣變得異常沈悶潮濕,非常適宜在這種天氣中滋生的霍亂開始在日軍中傳染、蔓延,幾天時間,第13師團的非戰鬥減員便已經接近三分之一,不得不停下休整,補充兵源。

面對惡劣天氣給日軍造成的困擾,岡村寧次在其回憶錄中表達過自己的憤慨:在盛夏時節進攻武漢是一個無比愚蠢的決定。天時給了中國軍隊很大助力,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中國軍隊與日軍的武器裝備差距,消耗了日軍的戰鬥力,打亂了日軍進攻的節奏,遲滯了日軍進攻的速度,為中國軍隊後續布防贏得了時間。

據險以守讓宋希濂一雪前恥

大別山穿梭於皖豫鄂三省邊界,自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綿延起伏達數百裏之遠,其道路崎嶇難行,可據險以守的要隘比比皆是,而其中的富金山像雀屏擋在大別山峽口的公路邊,守,此峽口居高臨下,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退,又有身後的商城做第二道屏障可依。

正因為富金山地理位置如此優越,據守在此的宋希濂部一個軍,在整座山被日軍的重火力轟炸得幾乎成為齏粉,山頂的指揮部被轟得僅剩山門,2萬人的部隊打得只剩下七八百人,竟然能在此峽口隱忍堅守了10天之久,讓荻洲立兵率領的日軍第13師團的2萬多人被牢牢釘死在富金山下,最終也沒能前進一步。

岡村寧次在見識了中國的山川風光後曾恨恨道:敵非敵,地形是敵,征戰我不愛山水。

中國波光瀲灩的湖光山色究竟給了岡村寧次什麽樣的噩夢?

9月1日,因霍亂減員嚴重,被迫休整,在補充了新的兵源和大量重武器後,日軍第13軍團從霍山向宋希濂部駐守的富金山撲來,意欲先奪關隘,再取商城,然後翻越大別山南下包抄武漢。由宋希濂率領的第71軍四個師在富金山和日軍展開了決戰,富金山戰役打響了。

第71軍下轄的第36、38、87、88四個師中,除過38師,其余三個師是名噪一時的德械師。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71軍表現搶眼,著名的四行「八百壯士」便來自其下轄的88師。在此兩役中,德械師傷亡慘重,精銳三去其二,德式裝備更是早已經損失殆盡。

而南京保衛戰時,宋希濂棄城而逃成了他從軍經歷中無法抹去的汙點,也是他耿耿於懷的心結,他期望在某一天會用行動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軍人,而全軍將士則希望用一場勝利來洗雪之前的擅自棄城之恥。隨著富金山戰役打響,宋希濂的形象重塑也拉開大幕。

富金山左翼,日軍遭到71軍第36師迎頭痛擊。經過一整天的激戰,日軍寸步未進。9月2日,師團長荻洲立兵調集飛機和大口徑火炮對富金山進行地毯式轟炸,36軍的陣地被轟成廢墟,但戰士們利用富金山地形優勢,敵人打炮時便躲進巖石和工事下面,敵人進攻時,便鉆出來狠狠打擊敵人,就靠這樣的笨辦法,71軍楞是整整堅持了六天六夜,用傷亡近一半人的代價斃敵上千人,打退了日軍無數次進攻,將日軍死死擋在富金山腳下。

9月7日,在絕望的荻洲立兵請求下,日軍先後連續5次向富金山增兵。第10師團派出的一個聯隊增援富金山時,受命阻擊該聯隊的71軍第88師在當地老百姓那裏獲得了極為重要的情報,並在老百姓的幫助下,在其必經的拗口塘地區成功伏擊了該聯隊,逼其退回固始,使敵人增援富金山的計劃破產。老百姓從以前的躲到現在的主動幫助,是血戰大別山能取得最後勝利的又一助力。

9月9日,增援的日軍第16師團終於趕到富金山。在偵查到宋希濂的司令部設在富金山頂的寺廟中時,日軍幾十架飛機向山頂寺廟發射了上百發炮彈,將寺廟轟炸得只剩一個山門,僅9月9日一日內,日軍就向富金山傾瀉了上萬發炮彈。山被削平了,石頭被炸成齏粉,36師1萬余人僅剩下2000多。宋希濂告訴36師師長陳瑞河:沒有援軍,但一步也不許後撤。

從指揮部距離前線有一天的路程,到指揮部就設在槍林彈雨的最前線;從遠離戰場的電話督戰到親自沖鋒在最前沿陣地。將領作風的轉變也改變了戰爭的最終結局,贏得戰爭的勝利只是時間問題。

71軍在富金山堅持了10天之久,15000多將士英勇犧牲,日軍也付出了死亡4000多人的慘重代價。

71軍棄守富金山後,協同大別山腹地第3軍團的孫連仲在地形復雜的大別山裏繼續與強悍的日軍頑強戰鬥,他們頂住了重炮轟擊,躲過了飛機轟炸,連毒氣也沒有讓他們屈服,直到武漢失陷,日軍也始終沒能從此線翻過大別山南下。

官兵一心、依靠群眾,富金山一役的成功收官,讓宋希濂終於洗雪了南京狼狽潰逃之恥,報了一箭之仇。

宋希濂在富金山阻敵10天,為張自忠軍團在潢川布陣贏得了時間。

胡宗南陽奉陰違丟信陽

戰爭的輸贏靠的是武器、是裝備、是天時、是地利,但戰爭的輸贏最終靠的是人,是人心向背。張自忠和胡宗南在此役中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說明了一切。

日軍在富金山遭到宋希濂部頑強抵抗,寸步難行的同時,潢川一帶,張自忠將軍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位於信陽東面的潢川,一馬平川,守無可據之險,退無可依之巒,卻是保衛信陽的唯一屏障。

9月上旬,張自忠將軍接到白崇禧司令的命令,要求其率領59軍死守潢川至9月18日,以保證胡宗南部順利在信陽、武勝等地完成集結。

進攻潢川的是筱冢義男率領的日軍機械化程度最高的第10師團。

9月6日,第10師團沿固潢公路,從東、西、北三面撲向潢川縣城。筱冢義男專門派一個騎兵團襲擊59軍軍部,當時張自忠正在和白崇禧通電話,白崇禧從電話裏聽到密集的槍聲,急忙問張自忠敵人離他的軍部有多遠。張自忠一邊指揮保衛軍部的手槍營迎敵,一邊計算著敵人逼近的距離回答白崇禧說:200米、100米、50米。不顧白崇禧要他後撤的命令,從容調動附近的678團馳援軍部,將騎兵打退。

虎將當然無犬兵,59軍在毫無屏障可依的潢川縣城外圍和機械化裝備的第10師團激戰了兩天兩夜,日軍毫無收獲。氣急敗壞的日軍為了盡早攻下潢川縣城,竟然慘無人道地向中國軍隊釋放瓦斯毒氣,致使59軍死傷慘重。

16日清晨,潢川縣城外圍失守,退入縣城的張自忠一面命令黃維剛的第38師從敵人背後發動奇襲,遲滯敵人的攻城速度,一面組織敢死隊向城外反攻,盡可能拖延時間,將日軍阻滯在潢川附近。

19日淩晨,勝利完成任務的59軍,趁夜悄悄從潢川縣城撤出,給日軍留下一座空城。 不怕死的將軍帶領著不怕死的士兵,孤軍在孤城與日軍激戰12晝夜,以死傷4000余人的代價殲敵300余人,給胡宗南第13集團軍在信陽集結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和身先士卒的張自忠相比,陽奉陰違的胡宗南則讓人不齒。10月12日,本應該駐守信陽的胡宗南,在接到命令後,連信陽城也沒有進,而是在信陽城外遠遠地設營駐紮,讓日軍輕而易舉突破防線,導致信陽失守,平漢線門戶洞開,打亂了中國軍隊的防守節奏。10月24日,蔣介石下令放棄武漢。

10月27日,日軍攻陷武漢。歷時近5個月的武漢會戰落下帷幕。

血戰大別山一役,中國軍隊歷時近2個月,以傷亡超過2萬人的代價斃敵近上萬人,牽制的兵力近20萬,擊毀日軍飛機、坦克、艦艇數以百計,日軍海陸空總傷亡人數達3萬多,中國軍隊頑強的阻擊,讓日軍在10月底才完成對武漢的包圍,成為抗日戰爭中的一個傳奇載入史冊。

武漢會戰之血戰大別山一役,以中國軍隊撤出武漢結束,但此戰中國軍隊一掃往日頹廢、消極之風,利用天時地利,浴血奮戰,頑強抗敵,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有效遲滯了日軍進攻武漢乃至華中、華南的速度,提振了全民族抗日士氣,打破了日軍快速滅亡中國的企圖。但國民黨單純進行陣地防禦戰,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也使自己傷亡巨大,難以抵擋日軍的進攻,抗日戰爭從此轉入持久對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