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神頭嶺伏擊之前,八路軍發現地圖有誤,陳賡說:地圖不對也能打

2024-04-09歷史

神頭嶺伏擊之前,八路軍發現地圖有誤,陳賡說:地圖不對也能打

「國民黨的地圖真是坑人,這地形根本不對啊!照現在情況看,這伏擊戰根本打不了啊! 」

1938年3月15日,幾位八路軍的參謀人員拿著地圖,和386旅旅長陳賡一起去勘察地形。幾天前,129師師長劉伯承透過看地圖,發現了神頭嶺這個打伏擊的好地方,於是便決定在這裏教訓一下日本人。然而當參謀們實際考察的時候,卻發現地圖出現了嚴重的錯誤,上面標註的山地蕩然無存!沒有山地的掩護,伏擊戰自然打不成。有些人發愁了,開始抱怨起地圖來。而此時,只有陳賡氣定神閑。他拿起望遠鏡往下看了看,然後說道:「沒關系,地圖錯了咱也能打。」

陳賡將軍

地圖是軍人的棋盤,自己的每一步行動,都要根據地圖來進行。地圖錯了,就等於根本錯了,不要說打仗,就是行軍走路都成問題。那麽,陳賡又為何說地圖錯了也能打仗呢?難不成他發現了什麽旁人不易察覺的有利條件嗎?

1937年7月,抗日戰爭正式爆發。日本軍隊武器先進,戰法得體,士兵的訓練和戰術素養都過硬,所以在戰爭開始階段,取得了不少的勝利。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日本兵員缺乏的弱點暴露了出來。他們只能將主要的兵力集中在幾個大城市裏,剩下的一部份兵力,則放到了公路和鐵路沿線,以保證自己在交通運輸上的通暢。

抗日戰爭畫作

1938年2月,日軍集結了5個師團各一部,共3萬余人,開始沿著津浦鐵路、平漢鐵路向晉南、晉西發動進攻。此時,山西的國民黨軍隊力量薄弱,直面這麽強大的敵人十分危險。如果讓日軍達成戰略目的,他們就可以直面潼關,威逼關中了。

好在,此時還有八路軍。

八路軍129師此時,此時正在正太線附近進行遊擊戰。由於此前半年的鋪墊,現在部隊已經基本站穩了腳跟,還有了根據地的支持。雖然八路軍的裝備和日軍沒法比,但是129師在前不久,卻透過靈活的戰術,在長生口打了一次伏擊戰。這一戰不但繳獲了不少的戰利品,還讓八路軍對於日軍的戰術特點有了更深的了解。

面對敵人此次的大兵壓境,129師師長劉伯承並不慌亂。他一方面派出部隊,在武鄉、襄垣一帶破壞敵人的補給。另一方面,他準備來一次圍點打援,在邯長公路上找一個地方打一次伏擊戰。

邯長公路是晉西南敵軍從平漢線上轉運物資的重要公路線,可以算是敵人進攻部隊的咽喉所在。為了保證這段公路不被襲擾,敵人在沿線的各個縣城都設定了駐軍。其中的潞城縣一個縣的駐軍,就達到了三千人。而且,這些敵軍相互聯系緊密,一旦一個節點發生戰鬥,其他地區的敵人就會迅速趕來支援。

邯長公路今貌

但是,敵人的密集駐軍,也給了八路軍一個機會,可以依靠地形優勢圍點打援。劉伯承師長拿過一張國民黨晉綏軍提供的地圖,仔細觀察了起來。最後,他的目光停留在了距離邯長公路不長的一個小村——神頭村上。

神頭村位於潞城和黎城之間,從地圖上看,這個村子正好在山坡上,邯長公路的一小段正好從村西頭的神頭嶺下穿過。毗鄰公路的山地,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伏擊位置了。於是劉伯承決定,就在神頭嶺打這場伏擊戰。

神頭嶺今貌

作戰任務被交給了386旅。386旅自旅長陳賡開始,所有的指揮官都是功勛赫赫的人物,戰鬥力極強,尤其擅長伏擊戰。讓他們負責伏擊敵人,可以說把握相當大。在計劃初步制定完成之後,386旅的各級指揮官和一些作戰參謀開始來到神頭嶺實地觀測地形。然而一看之下,所有人大驚失色。

原來,晉綏軍提供的地圖上,並沒有明確的標高。劉伯承看地圖的時候,有些先入為主,認為公路是從神頭嶺下面經過的。但實際上,公路卻是從嶺上經過的。神頭嶺不是峽谷,而是一道山梁。這樣一來,八路軍就從居高臨下,變成了向上仰攻,有利變成不利了。而且,神頭嶺地勢狹窄,所有的作戰部隊、接應部隊都很難展開。在一般人看來,這個地方根本就無法打伏擊。

正如本文開始所說的那樣,幾個參謀有些沮喪,認為這一仗打不成了,紛紛咒罵國民黨提供的地圖坑人。

晉綏軍地圖

事實上,國民黨的地圖,一直都不能說真實可靠。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國家的實力孱弱,根本沒人願意進行大規模的測繪。很多地圖,都是外國人自發測繪完成,然後賣給民國政府的,真實性根本無法保證。相比之下,日本曾經在中國派駐了大量的間諜。為了給侵華做準備,他們以各種理由,進行了十分精準的測繪。所以日本人手裏的中國地圖,反倒比中國自己的要精準得多。後來八路軍如果能繳獲日本地圖,就會果斷地放棄國民黨的地圖,就是這個原因。

但是,在當時的神頭嶺上,地圖帶來的麻煩卻很難解決。按照事先的部署,如果輕易地放棄了這一戰,將會失去騷擾敵軍、拖延其進攻步伐的機會,對抗戰的總體局勢是不利的。但是堅持打下去的話,又確實對我軍不利。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真是左右為難。

關鍵時刻,386旅旅長陳賡拿起望遠鏡,仔細地看了一下附近的地形,然後說道:「地圖錯了咱們照樣能打,伏擊區域定在神頭嶺沒有問題。」

此言一出,可以說滿座皆驚。在場的人都是沙場老將,深諳戰略戰術,這個地方能不能伏擊早就一目了然。而陳賡卻非說這裏能伏擊,到底有什麽根據呢?

陳賡看著大家錯愕的表情,不慌不忙地說道:「不要一提伏擊戰,咱們就只能想到深溝峽谷。天底下哪有那麽多深溝峽谷?沒深溝峽谷,仗還不打了嗎?以尋常而論,神頭嶺確實不利於打伏擊。但也正是因為它不利於伏擊,敵人才會麻痹,才會給我們機會。你們看,公路附近,有一些晉綏軍遺留下來的舊工事。日本人天天從那裏經過,想來早已司空見慣,不會刻意加小心。咱們就把伏擊部隊藏在那裏,一定能打鬼子一個措手不及。而且,你們覺得山梁上地方狹窄,我們不好展開,這是對的。但是仔細想想,日本人不是汽車就是馬車的,遠不如我們靈活,所以他們更不好展開。咱們就來個先下手為強,打他個猝不及防!打仗不能只看對我們是否有利,要知道,對敵人不利的條件,就是對我們有利的條件。」

有一位參謀提出了異議,認為太過冒險。陳賡繼續說:「打仗總是要冒險的,四平八穩的勝利是不存在的。有的險我們不能冒,但有些就非冒不可。諸葛亮的空城計險不險?如果不冒險,他早就被司馬懿俘虜了。」

一番話,說得大家心悅誠服。於是,神頭嶺伏擊戰正式進入具體的準備階段。

3月15日晚上9點,386旅772團開始進入神頭嶺伏擊陣地。為了不引起敵人的註意,團首長下了死命令,讓一線的戰士們不能挪動原國民黨工事的一磚一瓦。甚至就是把草踩倒了,也要順著風的方向重新整理好。一切的一切,只為了做出「此地無人」的假象,讓敵人放松警惕。

772團就位後,769團開始佯攻黎城。黎城守敵立刻呼叫增援,涉縣和潞城的守敵幾百人,立刻乘坐汽車趕來支援。而從潞城出發的敵人,十分狂妄,他們在救援的車隊裏夾雜了大量的運輸部隊,想要將增援和補給的活兒一次性給幹了。

上午9點半,從潞城出來的敵人進入神頭嶺地區。按照慣例,日軍是應該派出騎兵進行偵察的。但是,帶隊的中隊長笹尾二郎卻粗心大意,沒有派人偵查就上了神頭嶺。可能真如陳賡所說,這條路他走了很多次,早就麻痹了。

日軍運輸隊

很快,敵人部隊便進入了我軍的伏擊圈。隨著一聲吶喊,八路軍的子彈和手榴彈,開始無情地向敵人的身上招呼。敵人部隊的頭部和尾部,分別被八路軍771團和772團2營所阻,整支部隊動彈不得。神頭嶺的山梁上沒有地方可以隱蔽,日軍無處可躲,很快就被分割包圍。日軍傷亡慘重,連中隊長笹尾二郎,也被一顆迫擊炮彈送上了西天。剩下的敵人,開始以大車和馬匹作掩護,做困獸之鬥。一時間,竟然也和八路軍形成了對峙。

而此時,佯攻黎城的769團撤退到了西北方的喬家莊,擋住了從涉縣增援的敵軍。而黎城守敵聽說神頭嶺發生了激戰,想要出去增援,卻發現作為交通要道的趙店木橋,已經被八路軍特務連破壞。他們只能一邊防備冷槍,一邊搶修木橋,好半天都動彈不得。其他方向的來援之敵,也在八路軍的阻擊下寸步難行。

八路軍阻擊劇照

神頭嶺方面,敵我雙方都已經疲憊不堪。關鍵時刻,771團2營作為預備隊,投入了戰鬥。得到補充的八路軍,又一次發動了勇猛的沖鋒。敵人瞬間崩潰,除了少數人扔掉武器跑入下方的山林之外,其他人大部份被殲滅。

下午16時,神頭嶺的戰鬥基本結束。我軍各部於是放開各自把守的路口,各自撤退。日軍的大量增援部隊隨後趕來,但看到的卻是一具連著一具的日軍屍體。神頭嶺戰鬥,最終以八路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事後的統計,日軍和我軍的結果大相徑庭。按照八路軍的說法,此役擊斃日軍一千五百多人,繳獲騾馬六百多匹,槍五百多支。而日軍自己統計的傷亡數碼,僅有不到四百,相當於一個小隊多一些。但是據後來了解,神頭嶺伏擊的一個木匠鋪,當天晚上就賣給了日軍兩百四十多個裝骨灰的木匣子。而像他一樣的木匠,在當地還有很多。由此可見,縱然日軍的損失沒有達到一千五百人,也絕對遠遠超出了四百人這個數碼。

這一仗,充分顯示了陳賡將軍的指揮能力。在面對不利條件時,他能夠沈著冷靜地分析敵我雙方的特點,不著急下結論,善於動腦筋,確實是一位難得的良將。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大授銜,陳賡被授予了大將軍銜,這的確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