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長征「大曲線」:從烏江到金沙江

2023-12-16歷史

作家魏巍將長征形容為「地球的紅飄帶」。

這個比喻之所以如此的貼切,得益於長征路線在雲貴走出的那條大曲線,仿佛一根紅飄帶被高高地舞起,上揚的那一端恰落在陜北。

這條大曲線好比長征這場「大戲」的一個「中場過度」,處在兩個「戲劇高潮」的中間,前一個是四渡赤水和二渡烏江,後一個是巧渡金沙江到飛奪瀘定橋。

從3月31日紅軍全部渡過烏江,到5月3日抵達金沙江畔,這條大曲線走了一個多月。

但在大多數有關長征的書籍中,記錄這一個多月的文字是相對比較少的,標誌性的事件只有兩起:威逼貴陽和佯攻昆明。

文字少,是因為大事件少,但並不代表這一路的困難小。

這段時間裏,中央也沒有召開政治局會議,但同樣,這並不代表紅軍在軍事指揮上沒有發生過分歧。

本周,我們就來回顧和總結一下,發生在這條大曲線上的長征故事。

01

極限奔襲

【紅軍長征記:原始記錄】中,有一份「紅軍第一軍團長征中經過地點及裏程一覽表」。根據這份表格的記錄,紅一軍團在長征的12個月裏,總行程為1.8萬裏,平均每個月行軍1500裏。

那麽,哪幾個月的行程最長呢?答案是1935年的4月和5月,這兩個月的行程都超過了2000裏,日均行程在70裏以上。

這波「極限奔襲」,就發生在「大曲線」上。

由此可知以下三點:

一、行程最長的月份是1935年4月和5月,分別是2135裏和2205裏。

二、行軍速度最快,也就是行軍時平均裏程最高的幾個月是:1934年10月、1935年4、5、9月,都超過了70裏。這四個月分別處在長征的出發階段、「大曲線」階段和「沖刺」階段。這像極了一位高手在跑馬拉松:出發占先、彎道超越、終點沖刺。

三、1935年4月是行軍強度最高的一個月,沒有休息過一天。所以,如果按每月的自然天數,而不是行軍天數計算平均裏程的話,4月份的日均裏程最高,為71.2裏。同樣,5月份的強度也很高,雖然休息了4天,但日均裏程達到了71.1裏。

另外,如果按紅一軍團3月31日離開烏江,5月8日到達金沙江邊來計算的話,總行程為2925裏,用時39天(無休息),日均行程75裏。

紅一軍團5月1日至8日的裏程表

摘自【紅軍長征記:原始記錄】

在許多文章和書籍中,都提到過紅軍在這一階段「以每天60公裏的速度向西疾進」,但在紅一軍團的記錄表中,日行60公裏,也就是120裏或以上的天數屈指可數,更不用說「每天」了。

但即便如此,紅一軍團在「大曲線」上的日行75裏,也堪稱人類軍事史上的一次「極限奔襲」。

75裏,相當於0.89個馬拉松(42.195公裏),不間斷的跑39天…

這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都是難以想象的,更何況吃著粗茶淡飯,身負武器裝備的紅軍戰士。

關於長征的艱難,我們常提的是爬雪山和過草地。但論長征對人體機能和意誌品質的考驗,「大曲線」上的長途奔襲堪稱「極限挑戰」。

02

虛、虛、實

二渡烏江和四渡赤水是一個整體,是毛主席設計的,跳出敵人包圍圈的關鍵兩步,而最後一步,就是佯攻貴陽。

二渡烏江

這又是主席「下」出的一步「妙棋」,因為大多數的「聲東擊西」策略,一般只有虛、實兩「招」,而佯攻貴陽是虛、虛、實三「招」。

第一步是在渡過烏江後向西奇襲蔣介石坐鎮的貴陽,逼得各路敵軍紛紛趕赴貴陽「救駕」,滇軍也因此被東調,紅軍進入雲南的時機就成熟了。

第二步仍是「虛招」,紅軍於4月5日向貴陽以東的清水江西岸集結,並在多處架設浮橋,做出要東渡與賀龍部會合的姿態。

第三步是突然南下,4月8日,紅軍突破了貴陽和龍裏之間的薄弱防線,向南跳出了蔣介石經營了幾個月的包圍圈。而且,第二步的「虛招」將敵人東調,所以紅軍一下子把追兵甩開了兩三天的距離。

關於紅軍最終沖出包圍圈時的狀態,劉伯承曾這樣說: 一過公路 (註:湘黔公路) ,甩開了敵人,部隊就像插上了翅膀,放開大步,一天就走一百二十裏。

這大概就是許多書籍中「每天行軍60公裏」的來源。但只要稍加驗證,就會產生疑惑。

紅一軍團記錄的,到達嵩明(昆明東北面)的時間是4月29日,也就是4月8日突破包圍圈後的第21天。而從貴陽和龍裏之間到嵩明的直線距離是400多公裏,即便算上走「曲線」增加的行程,最多也就是600公裏。如果日行60公裏,10天就能抵達。

所以,細品劉帥的這句話,更多地是在表達「插上翅膀」、「放開大步」的暢快心情。因為甩開了追兵,前路也沒有什麽強敵,所以紅軍能夠做到「一天就走一百二十裏」。

03

一路順風但並不平安

紅軍西進雲南的第一站,是定番城(今貴州惠水)。

根據陳士榘(時任紅一軍團教導營營長)的文章【奪取定番城】的記載,教導營作為先頭部隊,於4月10日占領了定番城。戰鬥並不激烈,「 只打了十多槍 」,擊斃兩名守城團匪,敵人就潰退了。

4月15日,紅一軍團攻克紫雲,隨後渡過了北盤江。

在鄧華的文章【北盤江】中,紅四團攻克紫雲的戰鬥同樣並不激烈,只經過了「 點把鐘的戰鬥 」。渡江也很順利,因為北盤江「 不深,流速平緩 」,紅四團在附近的竹林就地取材,成功搭建了浮橋。

毛主席在白層渡口渡過了北盤江

在紫雲的時候,紅四團還在一個裁縫鋪買到了200多套國民黨軍服。這些衣服後來都發揮了作用,因為西進路上的敵人多為民團,所以偽裝成「中央軍」往往可以兵不血刃地奪城。

劉伯承後來率幹部團巧奪金沙江畔皎平渡,同樣偽裝成了「中央軍」,劉帥還手把手地教戰士們如何像國民黨軍一樣與民團對話。

總之,紅軍的西進可謂「一路順風」,18日度過北盤江後,於22日到達黔西的盤縣境內,這裏是滇黔邊界地區。

但「一路順風」並不意味著「一路平安」,特別是從黔西進入滇東的這一段路。

從上面這張雲南地形圖中可以看到,昆明以東地區多平原。這就意味著,紅軍的行蹤將缺少深山密林的掩護,更容易被敵軍的轟炸機捕捉。

在整個長征過程中都被保護得很好的休養連,在這段路上經歷了最大的險情,一顆飛機炸彈落在了董必武和徐特立二老的身邊,所幸的是這竟然是啞彈,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賀子珍在長征中的身負重傷,也發生在這幾天。當時她剛生完孩子,並把這個還沒取名字的女兒送給了當地老鄉,正身心俱疲地躺在擔架上。

一顆飛機炸彈在這個時候落下,也許是因為仰面朝天的緣故,賀子珍比別人更早看到這顆炸彈,它的落點處有一名重傷員。沒有猶豫,賀子珍沖了上去,一下子撲在傷員身上…從此,有17塊彈片,一直留在了這位紅軍女戰士的身上。

長征中,除了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在二打遵義時意外犧牲,鮮有軍團級領導的負傷記錄,但紅三軍團政委楊尚昆,也在入滇時被飛機炸傷了。

飛機造成的威脅,不僅是因為滇東多平原,還因為紅軍對雲南地形的不熟悉。如果僅靠先遣部隊探路,很難提高行軍效率,而且容易走彎路。

這其實是中央紅軍當時面臨的最大困難,因為,紅軍已計劃北渡金沙江,但沒有人知道那幾個渡口的具體位置在哪裏。

04

「龍雲獻圖」

紅軍進了雲南,薛嶽的中央軍追著也進來了,於是,薛嶽給「雲南王」龍雲打電話,讓他送雲南軍用地圖過去,這便有了「龍雲獻圖」的故事。

我們來看陳雲所著【隨軍西行見聞錄】中的描述:

龍雲接電之後,本擬派飛機送去,但次日機師忽病,故改用汽車送去。但未知曲靖已被紅軍包圍,汽車路亦被截斷。

軍車裏裝了20幾份十萬分之一的雲南軍用地圖,還有大量的宣威火腿、雲南白藥和普洱茶,全部被紅軍繳獲,堪稱「雪中送炭」。

於是陳雲又寫道:

鹹謂三國時刻劉備入川系由張松獻地圖,此番紅軍入川,則由龍雲獻地圖。

這事太巧了,缺什麽來什麽。「機師忽病」就透著蹊蹺,龍雲不知道曲靖方向有紅軍也讓人生疑。

龍雲是有「送客」動機的,所以不排除有意為之的可能。當然,這只是小杜的主觀猜測,沒有在文獻中尋到過相關證據。

總之,這20幾份地圖是相當關鍵的,不僅決定了紅軍在雲南的行軍效率,還影響到了渡江方案的最終決策。

05

渡江計劃的分歧

不是做不到,而是有意為之。

事實上,在渡過北盤江後,毛主席就考慮過讓紅九軍團南下與大部隊會合。但當時軍委二局又截獲了敵軍的最新軍事部署,這份電報顯示,蔣介石判斷主力紅軍將北上與紅九軍團會合,所以把包圍圈布置在了宣威、威寧一帶。

主席再次「投其所想」,安排紅九軍團繼續單獨行動,然後令紅三軍團示形於北,進一步迷惑了蔣介石。

而當紅軍包圍曲靖,逼近昆明的時候,蔣介石預設在宣威、威寧的包圍圈也就「作廢」了。同時,龍雲急調滇軍主力回昆明,以加強城防。

紅軍既定的計劃是佯攻昆明,然後北上渡過金沙江。但現在,滇東北的敵軍撤了,而昆明的兵力將被加強。所以紅軍領導層中出現了另一種意見:轉兵滇東北,在東川一帶與紅九軍團會合,然後渡過金沙江。

4月26日,紅一軍團也發來電報,提出建議:

應迅速脫離此不利形勢,先敵占領東川,應經東川渡過金沙江入川,向川西北前進,準備與四方面軍會合。

對於這個方案,毛主席是堅決反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宣威離東川不遠,紅軍如果北上東川,很有可能遇到回援昆明的滇軍主力。

第二個原因,便是源自剛繳獲的雲南地圖。因為地圖顯示,滇北地區多山,從那一帶渡江,對於紅軍來說更安全。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佯攻昆明,北上渡江」是個主動行為,而「北上東川,可能遇敵」會讓紅軍處於被動。主席用兵,向來重視主動性。

4月27日晚,紅軍領導層召開了決策會議,龍街、皎平、洪門這三個渡口被確定了下來。

06

行百裏半九十

在王朝柱的【毛澤東周恩來與長征】中,有這樣一段話:

由於毛澤東篤信「行百裏半九十,最後一裏也會跌跤」的古訓,所以他辦任何事情的時候既不贊成大而化之,更反對虎頭蛇尾。

這段話小杜深以為然,毛主席是一個在宏觀上樂觀大膽,但在「微操」上謹慎到極致的軍事家。

我們現在都說四渡赤水跳出了包圍圈,但實際上,四渡赤水後主席仍是小心謹慎,甚至是憂心忡忡的,於是有了紅九軍團的「西線調敵」,和軍委二局的「假電報」。

渡過烏江後,主席還是沒有放松,「虛晃一槍」不夠,而是虛、虛、實「三連招」。

徹底突破包圍圈後,表面上看已是「一片坦途」,按理說紅九軍團也可以歸隊了,但主席繼續布疑兵,聲北擊西。

北渡金沙江,走東川是「弓弦」,但主席堅持走「弓背」,因為那樣更主動,更安全。

紅軍在這條「大曲線」上日行70裏,累垮了不少戰士,也生出了許多怨氣,所以有了渡江後的會理會議。

但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30多天的極限奔襲,薛嶽的中央軍就不會被紅軍甩開九天之遙。

當紅軍分三路向金沙江畔挺進的時候,毛主席一定做好了思想準備,這三個渡口中會有一、兩個過不去。

而最終的情況,只有皎平能渡。好在,紅軍有九天的時間。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系列辭典】中,對巧渡金沙江有一段簡單的總結:

5月3日至9日,在七天七夜的時間裏,紅軍主力就靠這七只小船從容過江。兩天以後,敵人追兵才趕到南岸。

這七天七夜,如果沒有之前的「一路擔憂」,其實很有可能成為「跌跤的最後一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