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解放軍有兩位傳奇將軍,同齡、同鄉、同事,還是少林同門兄弟

2024-07-18歷史

在人民解放軍開國元勛中,有不少將軍來自一個地方,出自一支英雄部隊,有的還是親兄弟、堂兄弟。

但是,許世友將軍和錢鈞將軍竟然有七個「同」,這樣的情況實屬罕見,甚至絕無僅有。

許世友將軍 錢鈞將軍

1955年9月,許世友與錢鈞同一天被授予共和國開國將軍軍銜,前者為上將,後者是中將;

兩位將軍曾是解放軍南京軍區的同事,1955年至1973年間,許世友將軍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1965至1975間,錢鈞將軍擔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

許世友將軍與錢鈞將軍是河南同鄉,兩位將軍的老家距離不過50公裏;

許世友將軍1905年出生在河南新縣,錢鈞將軍1905年出生在河南光山,兩位將軍還是同齡人;

許世友將軍與錢鈞將軍「師出同門」,他們都是少林弟子,許世友在少林寺呆了八年,錢鈞在少林寺呆了五年;

許世友進入少林寺的時間比錢鈞早了三年,但是,兩個人卻在同一年離開了少林寺;

許世友與錢鈞都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參軍時間雖然有先後,但是,他倆參加的是同一支紅軍隊伍-紅四方面軍。

有意思的是,兩位將軍有這麽多的相同之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兩個人的交集卻並不太多。

比如,許世友與錢鈞在少林寺同處了五年,居然互不相識。

直到紅軍長征到了陜北,兩個人在一起閑聊時,方才知道彼此還是少林寺的「同門兄弟」。

現在也有一些年輕人「投奔」少林,可能的動機比較多樣化,有習武健身的,有學個一招半式用於自衛的,也有追逐明星夢的。

而許世友當年「投奔」少林寺的原因只有一個-吃飽肚子。

少林功夫

在那個年代,父母實在養活不了他們兄妹七人,所以,父母才把8歲的許世友送進少林寺做雜役,想法很簡單-至少能夠不挨餓。

在少林寺,許世友的法名叫「永祥」,他每天都有幹不完的雜務,但是,這些並不耽誤他學拳練武。

許世友將軍在自傳中這樣寫道:

「在少林寺,要學點真功夫,那是要吃得了苦的。」

「三年貼壁,三年吊臂,腿上綁沙袋,幹活、練武都不摘下來,輕功練成了,飛檐走壁就不是問題了……」

許世友曾經風趣地說:「武松只不過在少林寺練了六年,我整整練了八年,比他還多兩年呢。」

總而言之,許世友在少林寺是下了苦功夫的。

許世友離開少林寺後不久,就參加了家鄉的農民革命運動,擔任了農民自衛隊隊長。

1926年,許世友在武漢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任連長,當年9月,他參加了共青團。

次年8月,許世友加入了黨組織,並於當月返回家鄉參加了工農紅軍,三個月後,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開始了在人民軍隊的漫長革命生涯。

許世友將軍的功夫如何?

有戰友回憶道,將軍平常不顯山不露水,興致高的時候才會露一手。

他曾經一掌擊斷手臂那麽粗的樹,騎在馬背上,伸手扳著樹枝,兩腿一夾,他能夠讓戰馬四肢騰空。

許世友也有「調皮」的時候。

記得有一次,他跟戰友們在會議室玩「捉迷藏」。

少林功夫

眾人在會議室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他,後來,聽到會議桌下有人「嘿嘿」在笑,這才發現了端倪。

原來許世友緊貼桌面的背面,藏在了「桌肚裏」。

許世友精通棍術、刀術、拳術和摔角,他的刀術尤其出神入化,節奏快,靈活多變,在戰場上大顯身手。

在漫長的戰爭年代,許世友曾經七次參加敢死隊,當過五次敢死隊長。

紅軍時期,已經當了副軍長的許世友還當過一次敢死隊長,他一個人、一把大刀,一口氣砍倒了36個敵人,直砍得刀口卷刃。

錢鈞將軍的童年也非常淒苦,他六歲就當了放牛娃,八歲開始跟人學手藝,十一歲便去了少林寺當雜役。

剛進少林寺,錢鈞就見識了真正的少林功夫。

他親眼看見少林武僧手劈柴禾,還見識了少林武僧的「鐵掌功夫」。

從那個時候起,錢鈞就立下誌願,一定要學到這些真功夫,日後才能除暴安良,做一個人人崇拜的英雄好漢。

錢鈞的學武之路從練臂力開始。

少林寺方丈堂前的東寮房門口,有一塊高懸的鐵雲排,足有一二百斤重。

師傅告訴錢鈞,如果能夠把鐵雲排摘下來放到地上,且不發出一點聲音,臂力也就練成功了。

就這一個功夫,錢鈞一練就是三年多,「功夫不負有心人」,錢鈞居然真的過了關。

少林功夫

錢鈞能夠單手摘下雲排,輕輕放下,不發出一點聲音,並且面不改色,氣不喘,腿不軟。

離開少林寺後,錢鈞到湖北漢口一家鑄鐵廠當了一個翻砂工,同年開始參加革命活動。

1927年2月,錢鈞加入了黨組織,回光山老家開展革命活動,先後任鄉農協主席,自衛隊大隊長。

殷區起義後,錢鈞加入了紅軍第11軍31師,不久後擔任了鄂豫皖邊特區手槍隊隊長。

1930年3月,錢鈞率領手槍隊創造了一個奇跡。

他們在宣化店附近繳獲了一架國民黨軍飛機,這是我軍第一次繳獲飛機這樣的大家夥。

這架飛機後來被命名為「列寧號」。

因為機智勇敢,又有一身好武藝,錢鈞經常創造出克敵制勝、化險為夷的戰績,因而贏得了「常勝將軍」之美譽。

戰友們都知道,在戰場上,錢鈞打起仗來勇猛無比,他曾經無數次受傷掛彩,卻總能夠「逢兇化吉」。

最兇險的一次要數千佛山戰鬥了。

在激戰中,敵人的一顆子彈打中了錢鈞的腹部,錢鈞頓時流血不止,昏死過去。

戰鬥結束後,戰士們以為他犧牲了,找來了一口沒有蓋的棺材,把錢鈞擡了進去。

第二天一早,戰友們找來一扇門板,準備蓋棺下葬。

突然,幾位戰士聽到棺材裏有動靜,趕緊掀開門板,他們驚訝地發現:錢鈞居然活了過來,正睜著眼往棺材外面看呢。

錢鈞將軍

戰士們又驚又喜,趕緊把他從棺材裏抱了出來。

錢鈞就這樣大難不死,他一次次負傷,又一次次死裏逃生,傷一痊愈,又奔向戰場。

全國解放後,錢鈞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先後擔任解放軍膠東軍區司令員、浙江軍區副司令員、浙江省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務。

許世友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先後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等職務。

在和平年代,兩位身懷絕技的「功夫司令」似乎沒有了「用武之地」,但是,從小練就的功夫卻不會「說丟就丟」。

哪一天來了興致,許世友將軍就會在他的院子裏「練」上一段。

許世友將軍喜歡跟戰士們在一起,下部隊時,將軍會即興給戰士們亮一亮自己的真功夫。

錢鈞將軍也喜歡下部隊,跟戰士們在一起聯歡的時候,將軍的「保留節目」就是「手劈石頭」。

直到年近六十歲時,錢鈞將軍還能一掌劈斷青石板。

1964年,在上海延安飯店,發生了這樣一件有趣的事。

當時,南京軍區在這裏開會,時任浙江省軍區司令員的錢鈞將軍也參加了會議。

這天早晨,參加會議的張才千、王必成、陶勇剛剛結束了晨間散步,三個人蹲在一起抽煙、聊天。

這三位將軍都是南京軍區副司令員。

突然,只聽得「唉呀」一聲,陶勇副司令員的身子騰空升起。

張才千、王必成副司令員急忙擡頭看去,只見陶勇副司令員被一只大手托住屁股,穩穩地半懸在空中。

許世友將軍下部隊

再看托舉之人,兩位副司令員都樂了。

原來,單手托起陶勇的「大力士」不是別人,正是「鐵掌將軍」錢鈞。

此時的錢鈞將軍已經年近六十。

「好一個少林和尚,寶刀不老啊!」三位副司令嘖嘖稱贊道。

不久後,錢鈞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65至1975年間,錢鈞將軍與他的「同門師兄」許世友司令員搭檔了八年多時間。

兩位同齡、同鄉、「同門師兄弟」的將軍,如今在同一個軍區成為上下級,自然相得益彰,且其樂融融。

這也在軍區大院乃至所屬部隊中成為一段佳話。

除了工作關系,因為有太多的相同之處,許世友將軍與錢鈞將軍之間的友情也非同一般。

許世友將軍晚年常去看望錢鈞將軍。

兩位將軍都上了年紀,聽力都不那麽好了。

許世友唯恐錢鈞聽不見,錢鈞擔心許世友聽不清,兩位老人彼此照顧,交談時都刻意放大了「音量」。

於是,將軍們身邊的工作人員就會看到這樣的畫面:

兩位老軍人扯著嗓子在那裏交談,盡管「聲如洪鐘」,但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你說東,我說西,經常是答非所問,各說各話。

即便如此,兩位可敬、可愛的老人仍然談得樂此不疲、津津有味。

最後,再說一段許世友將軍與錢鈞將軍之間的一則小笑話。

有一天,許世友將軍去錢鈞將軍家串門,兩個人一扯就扯了一個多小時。

從錢鈞將軍處返回的路上,許世友一臉疑惑地問秘書:「錢司令剛才說啥了?你聽清楚了嗎?」

秘書非常認真地向許司令復述了一遍談話內容。

「首長聽清楚了嗎?」秘書大聲問道。

許世友將軍練武

許世友將軍沒有回話。

秘書回頭一看,將軍已經呼呼大睡,口中發出「雄壯有力」的呼嚕聲……

許世友、錢鈞兩位將軍的人生軌跡屢有重疊,各有各的傳奇,卻一樣精彩紛呈!